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内侧韧带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在坡 于波 +2 位作者 马瑞 张露青 韩群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为临床MRI诊断踝关节内侧韧带的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利用冰冻断层切片技术,将40例不同体位的踝关节标本制成6个不同方位的断层标本,观察各韧带在不同方位、不同体位下的附着、走行及毗邻关系。结果:内侧韧带在横断切面足呈... 目的:为临床MRI诊断踝关节内侧韧带的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利用冰冻断层切片技术,将40例不同体位的踝关节标本制成6个不同方位的断层标本,观察各韧带在不同方位、不同体位下的附着、走行及毗邻关系。结果:内侧韧带在横断切面足呈完全背屈位时显示最佳,冠状切面在不同体位时,内侧韧带均能较好显示,斜冠状位可显示胫距前韧带及胫舟韧带的全长。结论:在足的不同体位下,选择最佳切面可分别显示踝关节内侧韧带的全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韧带 足体位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前额旁正中皮瓣鼻再造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过云 於平 +3 位作者 丁炯 孙丰华 李侃 章宏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64-86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滑车上动脉的解剖,进一步明确该血管的走行特点,为设计改良的额部旁正中皮瓣提供解剖理论依据。方法:采用7具成人尸体额部(12侧)滑车上动脉标本进行解剖研究,以眶上缘和前正中线为参考点分别记录滑车上动脉发出的位置,走行... 目的:通过对滑车上动脉的解剖,进一步明确该血管的走行特点,为设计改良的额部旁正中皮瓣提供解剖理论依据。方法:采用7具成人尸体额部(12侧)滑车上动脉标本进行解剖研究,以眶上缘和前正中线为参考点分别记录滑车上动脉发出的位置,走行特点以及与其他血管的吻合情况。结果:所有滑车上动脉均由滑车上切迹,距前正中线(1.33±0.14)cm发出,与眶上缘水平成角约82°向内上方行走。以眶上缘水平和眶上缘水平上(0.93±0.23)cm为界限,其主干走行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行于皱眉肌与眼轮匝肌之间,第二段走行于额肌表面,第三段浅行于浅层皮下,并逐渐浅出至皮内。5具尸体(8侧)滑车上动脉于眶上缘水平上(1.26±0.20)cm向外上发出分支行于皮下。滑车上动脉与眶上动脉分支、颞浅动脉额支的分支相互吻合成网前额动脉吻合网。3具标本双侧滑车上动脉之间亦有广泛吻合。额肌内没有发现轴形走向的滑车上动脉肌支血管。结论:滑车上动脉主干在眶上缘水平以上均走行于额肌之上,可设计仅蒂部带少量额肌的改良额部旁正中皮瓣行鼻再造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再造术 滑车上动脉 前额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氧化氮合酶活性与细胞凋亡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群颖 顾振 +2 位作者 王鹤鸣 彭滔 苏殿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7,I001,共4页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 )变化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探索阻断脑细胞凋亡的时间窗。方法:用线栓 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时间分别为15、30、60、90、120...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 )变化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探索阻断脑细胞凋亡的时间窗。方法:用线栓 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时间分别为15、30、60、90、120 min ,再灌注24 h。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化法,检测局灶性脑 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顶叶皮层和尾壳核)NOS活性变化。用苏木精-伊红和TUNEL染色法 检测缺血中心区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OS阳性神经元数于30 min时增多 最显著,90~120 min时急剧减少。各组凋亡细胞数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多。结 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型NOS(nNOS)对缺血早期的脑损伤尤其是细胞 凋亡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凋亡 缺血中心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胰腺HASTE-T2WI序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徐思雨 张永杰 +1 位作者 田水 王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0-815,825,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重建算法的半傅立叶采集单次快速自旋回波(half-Fourier acquisition 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HASTE)T2WI序列在胰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重建算法的半傅立叶采集单次快速自旋回波(half-Fourier acquisition 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HASTE)T2WI序列在胰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0T磁共振对69例患者进行胰腺常规BLADE-TSE-T2WI和基于DL的HASTE-DL-T2WI序列扫描。采用Likert Scale量表5分法对两组图像总体质量、胰腺锐利度、胆管显示清晰度、伪影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同层面的胰腺正常组织、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并记录扫描时间。结果:HASTE-DL序列的图像总体质量、胰腺锐利度以及胆管显示清晰度评分均优于BLADE-TSE序列(P <0.001),两组图像伪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ASTE-DL序列图像的正常胰腺组织SNR、病灶SNR和CNR均优于BLADE-TSE序列图像(P <0.001),HASTE-DL序列的扫描时间较BLADE-TSE序列缩短了78%。结论:与BLADE-TSE序列图像相比,HASTE-DL序列图像总体质量更好,胰腺锐利度及胆管显示清晰度更高、SNR和CNR更优,并且扫描时间更短,在胰腺MRI扫描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根吻合治疗截瘫的应用解剖
5
作者 马军 吴乃庆 +2 位作者 金正帅 王鹤鸣 韩群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6,436,共3页
目的 :研究胸 1 2 椎体下缘平面以上可利用的腰骶神经根数目 ,及其与脊髓圆锥下极位置的关系 ,为腰 1 椎骨骨折脱位所致截瘫的椎管内神经根吻合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取 2 4例成人脊柱标本 ,暴露胸 1 1 节段以下脊髓和神经根。观测腰... 目的 :研究胸 1 2 椎体下缘平面以上可利用的腰骶神经根数目 ,及其与脊髓圆锥下极位置的关系 ,为腰 1 椎骨骨折脱位所致截瘫的椎管内神经根吻合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取 2 4例成人脊柱标本 ,暴露胸 1 1 节段以下脊髓和神经根。观测腰1 -骶 3各神经根根丝穿出相应脊髓节的中点与胸1 2 椎体下缘之间距离 ,及脊髓圆锥下极位置变异。结果 :腰 1~ 4 神经根近端主要位于胸 1 2 椎体下缘平面以上 ,该平面以下主要为骶神经根 ;脊髓圆锥位置越高则该平面以上神经根数目越多。结论 :胸 1 2 椎体下缘平面以上腰神经根数目与脊髓圆锥下极位置呈正相关 (具有显著性 ) ;椎管内神经根吻合术须考虑两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吻合 脊髓圆锥 局部解剖 治疗 截瘫 治疗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A26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秀玲 苏阳 +3 位作者 方杰 肖明 韩群颖 丁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观察成年ROSA26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半乳糖苷酶(X-Gal)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应用X-Gal组织化学结合尼氏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研究β-gal在该嵌合体脑内的表达与分布特征。结果:X-Gal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该线系小鼠脑和脊髓中均广... 目的:观察成年ROSA26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半乳糖苷酶(X-Gal)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应用X-Gal组织化学结合尼氏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研究β-gal在该嵌合体脑内的表达与分布特征。结果:X-Gal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该线系小鼠脑和脊髓中均广泛表达转基因β-gal活性产物,但以灰质为主。X-Gal和尼氏双重染色表明,β-gal在神经元、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免疫组化进一步显示β-gal广泛表达于神经元中,但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则未见表达。结论:ROSA26小鼠中枢神经细胞稳定而广泛的表达β-gal,此转基因模式动物将可用于神经细胞培养、移植及其它相关神经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l X-Gal 转基因小鼠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改进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33
7
作者 顾振 韩群颖 +2 位作者 苏殿三 周建平 郭继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3-514,529,共3页
目的 :改进大鼠短暂性 ( <2 h)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采用雄性 SD大鼠 2 4只 ,实验组分别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 ( MCA)缺血 15、3 0、60 min,每组 6只 ;假手术对照组 6只。所有实验动物均采用乙醚麻醉 ,在手术过程中用 ... 目的 :改进大鼠短暂性 ( <2 h)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采用雄性 SD大鼠 2 4只 ,实验组分别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 ( MCA)缺血 15、3 0、60 min,每组 6只 ;假手术对照组 6只。所有实验动物均采用乙醚麻醉 ,在手术过程中用 5 - 0丝线结扎颈外动脉 ,在结扎的近侧剪断颈外动脉或其分支——枕动脉 ,自颈外动脉或枕动脉断端将 4 - 0外科单丝尼龙线经颈总动脉分叉部插入颈内动脉直至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假手术对照组线栓插入颅内但不达大脑中动脉起始处。术后即观察动物行走时是否转圈。结果 :所有实验组动物都及时观察到转圈的表现 ,符合实验的入组标准。假手术对照组动物术后未观察到转圈的表现。结论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经改进更易于制作、可操作性更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疾病模型 制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异质性及其在炎症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徐志鹏 左国平 靳建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1-1714,共4页
巨噬细胞主要参与构成机体固有免疫体系,在炎症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局部炎症反应特异性微环境活化成为M1型巨噬细胞和/或M2型巨噬细胞,且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可相互转化。巨噬细胞除具有吞噬功能外,M1型巨噬细胞尚... 巨噬细胞主要参与构成机体固有免疫体系,在炎症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局部炎症反应特异性微环境活化成为M1型巨噬细胞和/或M2型巨噬细胞,且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可相互转化。巨噬细胞除具有吞噬功能外,M1型巨噬细胞尚具有促进Th1细胞反应、促炎并诱导组织破坏的功能,而M2型巨噬细胞还具有抗炎、清除细胞碎片、促进血管生成及Th2细胞反应等功能,介导组织修复。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对炎症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而影响炎症相关疾病的转归。本文主要总结了巨噬细胞异质性及其在炎症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异质性 功能 炎症 细胞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敏 孙明 +2 位作者 左国平 张小慧 韩群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的模型。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28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法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15min后完全恢复其血流,再灌注2h。同时检测大鼠心电图... 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的模型。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28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法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15min后完全恢复其血流,再灌注2h。同时检测大鼠心电图的变化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阻断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后,心电图出现异常,表现为S-T间期延长,T波倒置,而光镜下组织结构正常。结论:该模型符合心肌顿抑的特点;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重复性强,是一种建立在体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抑心肌模型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后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颜艳 肖明 +2 位作者 丁炯 吴凌霞 王鹤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F002,共4页
目的 :观察去势后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切除双侧卵巢后雌性SD大鼠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的变化 ,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去势后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 目的 :观察去势后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切除双侧卵巢后雌性SD大鼠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的变化 ,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去势后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变化有区域差异性 :NOS阳性神经元在下托、海马 (CA)一区邻近下托的部分、CA三区、CA四区 (CA4)和齿状回 (DG)数目明显减少 ,而在CA二区数目明显增多 ;CA4和DG的NOS阳性神经元平均密度降低 ,胞体的平均周长和平均截面积都明显减少。结论 :雌激素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结构NOS的表达来影响学习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去势 一氧化氮合酶 组织化学 大鼠 雌激素 阳性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缺乏导致脑内加压素表达上调和脑血管功能损伤 被引量:9
11
作者 毛志远 贾坚 +2 位作者 丁炯 苗登顺 张露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80-1684,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缺乏在小鼠高血压发病的病理进程中对脑内加压素(VP)表达和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尾动脉压体积描记法、免疫组织化学、离体微血管压力肌动描记法分析和比较2月龄25羟化维生素D 1... 目的 :本研究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缺乏在小鼠高血压发病的病理进程中对脑内加压素(VP)表达和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尾动脉压体积描记法、免疫组织化学、离体微血管压力肌动描记法分析和比较2月龄25羟化维生素D 1α羟化酶基因敲除[1α(OH)ase^(-/-)]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的平均动脉血压、脑内VP的表达和脑微血管反应性的变化。结果:1α(OH)ase^(-/-)小鼠出现高血压表型,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VP表达都高于同窝野生型小鼠,大脑后动脉对乙酰胆碱的舒血管反应和对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的缩血管反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1,25(OH)_2D_3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对脑内神经内分泌和脑血管功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3 1α羟化酶 高血压 加压素 脑血管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视上核一氧化氮合酶与加压素的共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露青 李在坡 +2 位作者 张枫 丁炯 吴凌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0-202,242,F002,共5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ON)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加压素(AVP)在神经元内的分布和共存。方法:运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结合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SON内NOS阳性神经元与AV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ON)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加压素(AVP)在神经元内的分布和共存。方法:运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结合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SON内NOS阳性神经元与AV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形态基本类似,并高度共存:SHR组NOS-AVP双标记阳性神经元约占阳性标记神经元总数的62.7%,主要分布于SON的腹侧部;正常SD对照组NOS-AVP双标记阳性神经元约占阳性标记神经元总数的72.3%。结论:实验结果提示一氧化氮(NO)与AVP在下丘脑的血压神经内分泌调节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以及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也可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视上核 一氧化氮合酶 加压素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与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璐 高慧 +1 位作者 邢光亮 张露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7-530,共4页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2D3]是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表明1,25(OH)2D3还与血压调节和心血管活动有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25(OH)2D3缺乏可导致罹患高血压的风...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2D3]是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表明1,25(OH)2D3还与血压调节和心血管活动有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25(OH)2D3缺乏可导致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文中就目前有关1,25(OH)2D3和高血压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交感神经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缝背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向中央杏仁核的投射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明 丁炯 +2 位作者 吴凌霞 左国平 颜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2-134,I00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向中央杏仁核(CeA)的投射,为进一步阐明一氧化氮(NO)参与情绪、疼痛、内脏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黄递酶(NADPH-d)组...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向中央杏仁核(CeA)的投射,为进一步阐明一氧化氮(NO)参与情绪、疼痛、内脏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辣根过氧化酶(HRP)逆行追踪技术,观察大鼠DR内向CeA投射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形态。结果:DR内有一定数目的NOS/HRP双标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外侧部与背正中部。结论:DR内有部分NOS阳性神经元向CeA投射,提示NO在DR至CeA上行感觉传导通路中起重要的神经递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中央杏仁核 一氧化氮合酶 投射 大鼠 阳性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横断后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Fos表达的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雪甫 肖明 +3 位作者 李雷 韦素丽 王鹤鸣 丁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8-920,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节段脊髓横断后引起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Fos表达,以初步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引起脑内心血管调节核团反应的机制。方法:脊髓C4、T4、T12横断术后3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VN、SON内Fos表达。结果:PVN内Fos阳性神... 目的:观察不同节段脊髓横断后引起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Fos表达,以初步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引起脑内心血管调节核团反应的机制。方法:脊髓C4、T4、T12横断术后3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VN、SON内Fos表达。结果:PVN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在C4组最高,T4组次之,T12组最低;SON内,各组间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可引起PVN、SON神经元产生特异性反应,但两者发生反应的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FOS 下丘脑室旁核 视上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在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中的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倩 任子健 +1 位作者 张永杰 王鹤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2-654,F0005,共4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情况。方法: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翼腭神经节神经元中VIP表达的差异。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内VIP神经元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加...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情况。方法: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翼腭神经节神经元中VIP表达的差异。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内VIP神经元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加。结论:翼腭神经节内VIP神经元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血管活性肠肽 翼腭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第三脑室室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分布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炯 肖明 +2 位作者 吴凌霞 颜艳 左国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第三脑室室周区 ( 3 V- Pe)内一氧化氮合酶 ( NOS)阳性触液神经元 ( CSFCN)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为了解一氧化氮 ( NO)在脑 -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中的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 NOS神经... 目的 :观察大鼠第三脑室室周区 ( 3 V- Pe)内一氧化氮合酶 ( NOS)阳性触液神经元 ( CSFCN)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为了解一氧化氮 ( NO)在脑 -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中的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 NOS神经元在大鼠 3 V- Pe的分布及其形态特点。结果 :3 V- Pe均有 NOS- CSFCN分布 ,由前腹侧渐向后背侧过渡。细胞可分 4种类型 ,位于室管膜内或其下层 ,或距之有一定的距离 ,但有突起伸向第三脑室。室旁核内有众多 NOS阳性纤维向第三脑室伸展 ,与 3 V- PeNOS- CSFCN相互交错、邻接。结论 :3 V- Pe NOS- CSFCN与脑脊液非常接近 ,提示它们自脑脊液获得信息 ,并能向脑脊液分泌NO,很可能具有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一氧化氮合酶 触液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下带神经细胞再生的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建平 顾振 +3 位作者 马瑞 韩群颖 赵珺 施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37,T00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嘴侧的室下带(SVZ)神经细胞再生的时间规律。方法:行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BrdU标记再生的神经细胞,再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含BrdU的细胞。观察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1、4、7、10、14... 目的:观察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嘴侧的室下带(SVZ)神经细胞再生的时间规律。方法:行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BrdU标记再生的神经细胞,再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含BrdU的细胞。观察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1、4、7、10、14天SVZ神经细胞再生的数量。结果:缺血后4天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加,7天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在14天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结论: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可促进室下带的神经细胞再生,提示脑有自我修复的潜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再生 室下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内NOS和NGF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子健 陆倩 +1 位作者 张永杰 王鹤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2,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翼腭神经节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AR大鼠模型,用HE染色方法观察鼻黏膜内腺体的变化;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翼腭神经节内NOS表达的变化;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翼腭神...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翼腭神经节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AR大鼠模型,用HE染色方法观察鼻黏膜内腺体的变化;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翼腭神经节内NOS表达的变化;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翼腭神经节内NGF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正常组大鼠翼腭神经节内均有NOS和NGF表达,但实验组大鼠翼腭神经节内NOS和NGF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NOS和NGF可能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参与了AR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生长因子 翼腭神经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LINGO-1抗体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运动纤维再生及抑制感觉纤维萎缩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永杰 左国平 +1 位作者 唐敏峰 顾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观察抗LINGO-1抗体对小鼠脊髓损伤后下行运动与上行感觉纤维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ISA脊髓损伤造模仪制作小鼠第9胸髓背侧切割伤模型(深度1.1 mm),术后腹腔注射抗LINGO-1抗体,运用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观察在脊髓损伤后,生物素化葡... 目的:观察抗LINGO-1抗体对小鼠脊髓损伤后下行运动与上行感觉纤维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ISA脊髓损伤造模仪制作小鼠第9胸髓背侧切割伤模型(深度1.1 mm),术后腹腔注射抗LINGO-1抗体,运用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观察在脊髓损伤后,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标记的下行皮质脊髓束(CST)轴突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标记的上行感觉纤维的变化。结果:抗LINGO-1抗体注射组动物,可见少量BDA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部位,且在尾侧白质内前行,最远可达损伤部位尾侧端1.5 mm;同时,在切口尾侧缘可见较对照组更多的CTB阳性纤维,但未见CTB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切口。接受IgG注射的对照组动物,未发现任何BDA或CTB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部位。结论:系统注射抗LINGO-1抗体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CST轴突再生,同时能抑制CTB标记的上行感觉纤维萎缩。提示抗LINGO-1抗体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用于脊髓损伤后促进轴突再生的治疗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侧切割伤 抗LINGO-1抗体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