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在上颌尖牙埋伏病因机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曹丹 吕燕 +2 位作者 罗立民 严斌 王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锥形束CT技术研究上颌尖牙唇侧和腭侧埋伏的病因学机制。方法 :选取262例有上颌尖牙埋伏和262例无尖牙埋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者分为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在治疗前均接受CBCT扫描。在单盲条件下对CBCT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利用三维锥形束CT技术研究上颌尖牙唇侧和腭侧埋伏的病因学机制。方法 :选取262例有上颌尖牙埋伏和262例无尖牙埋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者分为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在治疗前均接受CBCT扫描。在单盲条件下对CBCT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牙齿、牙弓和颌骨的定性和定量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腭侧埋伏组侧切牙牙冠的近远中宽度显著小于其他组(P<0.001)。唇侧埋伏组的上牙弓前段宽度和上颌骨宽度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腭侧埋伏组中锥形侧切牙和唇侧埋伏组中切牙埋伏的发生率均显著提高(P<0.001)。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尖牙牙尖所处的部位分别位于侧切牙长轴的近中和远中。结论:中国人群上颌尖牙唇侧埋伏阻生主要与上颌前部牙弓和颌骨宽度不足以及切牙埋伏有关,而上颌尖牙腭侧埋伏主要与相邻侧切牙过小或缺失有关。上尖牙萌出路径受上述局部因素作用而产生变化导致不同方位的埋伏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锥形束CT 三维成像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