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力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顾卫平 陈岗 +1 位作者 张栋华 冯颢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期58-62,共5页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和规培生双重身份,需要完成学位课程和研究论文,同时要完成规范化培训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任务,并通过相应考核方能达到四证合一。如何在三年时间完成相关的培养计划并达到培养...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和规培生双重身份,需要完成学位课程和研究论文,同时要完成规范化培训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任务,并通过相应考核方能达到四证合一。如何在三年时间完成相关的培养计划并达到培养要求,需要进行探索研究。本研究以能力为导向进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口腔全科规培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了包括集中讲授、病例汇报、小组讨论、分层教学和临床PBL的进阶式多元化的综合教学模式,为研究生规培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专业学位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能力导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护理管理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娟 严恩石 徐秀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0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接受口腔拔牙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再选取护理人员20名,分两组,各1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护理管理。比较...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接受口腔拔牙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再选取护理人员20名,分两组,各1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拔牙术后感染情况及两组护理人员的口腔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口腔拔牙患者的感染风险,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护理管理 口腔 拔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在口腔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耀元 王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9-722,共4页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钙磷稳态重要的调节因子,对其靶器官骨的代谢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能促进骨的形成,也能加速骨的吸收。PTH对骨代谢的双重影响主要取决于其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机体自身的PTH水平,间歇性低剂量PTH...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钙磷稳态重要的调节因子,对其靶器官骨的代谢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能促进骨的形成,也能加速骨的吸收。PTH对骨代谢的双重影响主要取决于其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机体自身的PTH水平,间歇性低剂量PTH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将对PTH调节颅颌面骨代谢的机制及其在口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PTH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颅颌面骨代谢 口腔治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体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骞 吴凤鸣 +2 位作者 罗瑞 王婕 陈亚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体外比较涂抹法和透明压膜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在短时间内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制取56颗离体牙的牙本质片,6%柠檬酸脱矿后按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不同随机分为7组,涂抹法1d、3d、7d组(A1、A2、A3),压膜法1、3、7d... 目的:体外比较涂抹法和透明压膜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在短时间内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制取56颗离体牙的牙本质片,6%柠檬酸脱矿后按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不同随机分为7组,涂抹法1d、3d、7d组(A1、A2、A3),压膜法1、3、7d组(B1、B2、B3),空白对照组(C)。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比较各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及再矿化物深度,X射线能谱分析(EDX)两种方法处理后牙本质表面再矿化物成分。结果:FESEM显示涂抹法和透明压膜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后均能很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牙本质小管内均可见明显矿化物沉积,牙本质小管暴露率A1组和B1组间无显著差异,A2组>B2组,A3组>B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口开放,周界清晰,牙本质小管暴露率为(19.11±1.27)%。纵剖面观察AB组小管内均有再矿化沉积物。X射线能谱分析(EDX)分析,各组间牙本质表面钙/磷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透明压膜托盘法在短时间内可以显著提高生物活性玻璃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与涂抹法相比,封闭效果有显著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效果 牙本质小管 透明压膜托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颞下颌关节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一楠 周薇娜 +3 位作者 于林凤 奚晓菁 王琛 张静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颞下颌关节(TMJ)疼痛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单侧TMJ疼痛患者20名与20名正常者平均分为2组,第1组先接受真性TENS(rTENS),后接受假性TENS(sTENS),另1组则相反。测量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颞下颌关节(TMJ)疼痛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单侧TMJ疼痛患者20名与20名正常者平均分为2组,第1组先接受真性TENS(rTENS),后接受假性TENS(sTENS),另1组则相反。测量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0min双侧TMJ机械痛阈值(MPT)、压力痛阈值(PPT),无痛最大开口度(opening range,OR)和有痛OR。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患者PPT、无痛OR及有痛OR低于对照组(PPPT=0.034,P_(无痛)<0.001,P_(有痛)<0.001)。患者组疼痛侧MPT及PPT低于对照侧(P_(MPT)<0.001,P_(PPT)<0.001)。rTENS后MPT、PPT、无痛OR、有痛OR均有差异(P_(MPT)=0.003,P_(PPT)<0.001,P_(无痛)<0.001,P_(有痛)<0.001)。结论:TMJ疼痛患者的感觉较敏感,运动功能下降;TENS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阈值和开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经皮神经电刺激 疼痛 定量感觉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章雯 范媛 +3 位作者 郑阳玉 卞勇 戴建国 尹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作为预防药物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MBA诱导法建立金黄仓鼠颊囊癌模型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给药组、DMBA模型组、低剂量组(12.5mg/kg)、中剂量组(25mg/kg)、高剂量... 目的研究槲皮素作为预防药物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MBA诱导法建立金黄仓鼠颊囊癌模型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给药组、DMBA模型组、低剂量组(12.5mg/kg)、中剂量组(25mg/kg)、高剂量组(50mg/kg),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p50、NF-κB-p65、IκBα、p-IκBα、IKKβ的表达情况;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对接方法对槲皮素与IKKβ激酶分子进行模拟对接。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p50、NF-κB-p65、p-IκBα、IKKβ表达水平降低(P<0.05~0.01),而IκBα表达水平升高(P<0.05~0.01);qPCR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p50mRNA、NF-κB-p65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0.01)。分子模拟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通过氢键和π键作用,在同一活性腔中与IKKβ激酶区对接。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靶向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而发挥对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 槲皮素 化学预防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护理见闻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红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2期172-174,共3页
2013年8月笔者有幸至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外科医院及头科医院进行了为期1周的学习参观,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在此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 外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对Treg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8
作者 卞勇 章雯 +3 位作者 时乐 喻斌 俞云 崔伟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6-681,共6页
目的考察栀子苷对初始T细胞(Naive T)向Treg定向分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通过磁珠分选小鼠脾脏CD4^+CD62L^+T,诱导其向Treg分化,单独使用栀子苷以及与ERK通路阻断剂、JNK阻断剂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 目的考察栀子苷对初始T细胞(Naive T)向Treg定向分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通过磁珠分选小鼠脾脏CD4^+CD62L^+T,诱导其向Treg分化,单独使用栀子苷以及与ERK通路阻断剂、JNK阻断剂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ERK、p-ERK、JNK、p-JNK等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L-10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栀子苷组Treg细胞比例,Foxp3、p-ERK、p-JNK表达,IL-10含量显著增高(P<0.05~0.01);单纯诱导的基础上先加入ERK通路阻断剂再加入栀子苷,其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水平、IL-10含量显著低于栀子苷组(P<0.05~0.01),但高于Control组(P<0.01);单纯诱导的基础上先加入JNK阻断剂再加入栀子苷,其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水平、IL-10含量显著低于栀子苷组(P<0.05~0.01),但高于Control组(P<0.01)。结论栀子苷可以显著促进Naive T向Treg定向分化,同时增强其功能,ERK、JNK可能和其发挥作用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TREG ERK J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预处理对牙本质粘结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佳佳 陈亚明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共4页
近年来,随着激光在口腔领域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对激光原理、特性以及在口腔医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就激光预处理对牙本质表面与树脂粘结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激光 牙本质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风宣窍汤对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小鼠脾脏代谢特征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茗宸 汪受传 +4 位作者 单进军 章雯 陶嘉磊 王雷 戴启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通过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脾脏代谢谱变化的分析,探讨消风宣窍汤对AR的治疗效应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消风宣窍汤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将各组脾脏取出,... 目的通过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脾脏代谢谱变化的分析,探讨消风宣窍汤对AR的治疗效应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消风宣窍汤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将各组脾脏取出,经甲醇提取,肟化和衍生化后,利用GC-MS分析消风宣窍汤干预后对AR小鼠脾脏样本代谢谱的影响。结果AR小鼠的脾脏代谢谱发生显著变化,共鉴定出45种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乳酸、亮氨酸、β-丙氨酸、苯甲醇、3-羟基丁酸等;消风宣窍汤干预后能够逆转苯甲酸、乙醇胺、甘油-1-磷酸、3-羟基丁酸、苯甲醇、β-丙氨酸、肌苷、天冬氨酸、乳酸、苯丙氨酸、甲醇磷酸盐、O-磷酸乙醇胺、烟酰胺、焦磷酸,而孟鲁司特钠无明显回归趋势。结论AR小鼠脾脏中多种代谢物成分发生变化,消风宣窍汤可通过调控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β-丙氨酸代谢相关的脾脏代谢物,使其趋于回归,从而发挥治疗A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宣窍汤 变应性鼻炎 GC-MS 脾脏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婕 戚利莉 +1 位作者 鲁敏佳 李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6期153-154,共2页
目的:研究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进行阻生智齿拔除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研究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进行阻生智齿拔除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手术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顺利率及伤口愈合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心理护理,能够全面改善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强手术配合度,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阻生智齿拔除术 护理满意度 手术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保留气管插管的护理及院感控制
12
作者 季琦 叶莺 +2 位作者 梁睿贞 戴琳 许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2期65-67,共3页
总结了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保留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体温、血象、手术部位出血及有无肺部感染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镇静护理以及感染控制可有效地控制口腔颌... 总结了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保留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体温、血象、手术部位出血及有无肺部感染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镇静护理以及感染控制可有效地控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保留气管插管的医院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气管插管 感染控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美容修复病例中的牙龈处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海峰 束为 章非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8-629,共2页
在口腔中,前牙作为亮背景、牙列中的其它牙及牙龈等作为暗背景同时存在,形成了搭配协调人们共识中美的画面。牙齿的美不仅是注重局部,也需要考虑与之相邻的"暗背景",如微笑曲线、龈线位置、龈缘形态等衬托作用,获得整体的美观性[1,2]... 在口腔中,前牙作为亮背景、牙列中的其它牙及牙龈等作为暗背景同时存在,形成了搭配协调人们共识中美的画面。牙齿的美不仅是注重局部,也需要考虑与之相邻的"暗背景",如微笑曲线、龈线位置、龈缘形态等衬托作用,获得整体的美观性[1,2]。上前牙全冠修复中由于牙体预备不当、粘接剂残留导致的牙龈炎,密合性差或材料因素导致的龈染,设计不当造成的龈缘形态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美容修复 龈线 龈缘 牙体预备 全冠修复 牙龈退缩 密合性 上前牙 龈乳头 冠延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磨牙区牙龈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杨宝宽 施星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前后磨牙区牙周状况和牙龈外形指数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后成人牙周病患者磨牙区牙龈组织健康状况。方法:以我院第三门诊部24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经过充分的牙周支持治疗,... 目的:通过对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前后磨牙区牙周状况和牙龈外形指数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后成人牙周病患者磨牙区牙龈组织健康状况。方法:以我院第三门诊部24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经过充分的牙周支持治疗,待牙周炎症稳定控制后采取正畸治疗,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的口腔卫生指标及牙龈状况,包括口腔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磨牙区的牙龈外形指数PPI、临床附着丧失CAL以及牙周袋探诊深度PD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接受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前后的对比发现:PLI、BI、PPI、PD及CAL等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磨牙区牙龈健康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提升。结论:正畸-牙周联合治疗能够纠正牙体的畸形,重建正常的咬合关系,改善磨牙区的牙龈状态,同时有利于菌斑的控制和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的缓解,可以作为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周综合治疗 牙周炎 牙龈健康 磨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多形性腺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永 朱丽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9-1259,共1页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原称混合瘤(mixed tumor),约占涎腺肿瘤的65%,85%的多形性腺瘤发于腮腺,小涎腺中软腭部多见,唇、磨牙后区、舌、口底等区域少见[1]。本文诊治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原称混合瘤(mixed tumor),约占涎腺肿瘤的65%,85%的多形性腺瘤发于腮腺,小涎腺中软腭部多见,唇、磨牙后区、舌、口底等区域少见[1]。本文诊治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岁,因"上唇无痛性肿物5年"入院。专科检查:右上唇黏膜下肿物,类圆形,直径约2cm,表面黏膜光滑无破溃,质地坚韧,可移动,无触痛,与皮肤无粘连,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涎腺肿瘤 小涎腺 口底 腭部 唇黏膜 ADENOMA 肌上皮细胞 放射性骨坏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Fe2O3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夏阳 陈慧敏 +3 位作者 胡姝颖 孙剑飞 章非敏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69,共5页
对纳米αFe_2O_3进行二巯基丁二酸表面修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形貌,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其磁学性能.配置含纳米αFe_2O_3浓度为10μg/m L的培养基培养牙髓干细胞,以不添加纳米αFe_2O_3的培养基为对照组.采用荧光... 对纳米αFe_2O_3进行二巯基丁二酸表面修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形貌,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其磁学性能.配置含纳米αFe_2O_3浓度为10μg/m L的培养基培养牙髓干细胞,以不添加纳米αFe_2O_3的培养基为对照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αFe_2O_3组与常规培养基组的细胞形态,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并进行茜素红染色以检验其矿化能力.结果表明,所用纳米αFe_2O_3为棒状,尺寸约10nm×90 nm,VSM结果显示其没有磁性.纳米αFe_2O_3培养基中牙髓干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情况与常规培养基中情况没有差异,但是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能力则显著提高(p<0.05).由此说明,纳米αFe_2O_3对牙髓干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没有影响,但却会促进其向成骨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Fe2O3 牙髓干细胞 增殖 骨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关节振动的作用
17
作者 王琛 张静露 +2 位作者 奚晓菁 于林凤 张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3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分别作正常开闭口运动(正中颌位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以及前伸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收... 目的:研究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3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分别作正常开闭口运动(正中颌位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以及前伸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收集2种下颌运动方式下的关节振动信号,结合Joint-3D技术记录并分析开口度、开口型的变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伸开闭口组关节振动的振动总能量TI、频率小于300Hz的振动能量A、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B、峰振幅PA明显小于正中颌位最大开闭口运动组(P<0.01)。2种运动产生振动的峰频率PF以及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与频率小于300 Hz的振动能量之比B/A没有差异。2种运动方式下,开口度无明显变化,而37.4%的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前伸开闭口的下颌偏离中线距离比正常开闭口运动小。结论: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可降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区振动的强度但不改变其频率特性,部分患者可以改善开口型。本研究从定量化的角度为调整下颌前伸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前伸咬合 再定位咬合板 关节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对邻近中切牙发育萌出影响的CB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涛 马晓威 +3 位作者 姚琴 史亚伟 王东苗 程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对邻近中切牙生长发育及萌出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上颌中切牙区埋伏多生牙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利用CBCT影像结合InVivo 5软件测量并比较埋伏多生牙累及侧(病例组)与正常侧(对照组)上... 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对邻近中切牙生长发育及萌出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上颌中切牙区埋伏多生牙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利用CBCT影像结合InVivo 5软件测量并比较埋伏多生牙累及侧(病例组)与正常侧(对照组)上颌中切牙牙长、冠长、根长、与腭平面的角度、与正中矢状面的角度及与牙合平面高度的差异。结果:共20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分析比较发现:(1)病例组中切牙冠长(11.00±1.09)mm,对照组中切牙冠长(11.09±0.92)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中切牙根长(9.08±2.83)mm、牙长(20.08±2.92)mm、冠根比1.39±0.65;对照组中切牙根长(9.75±2.82)mm、牙长(20.85±2.72)mm、冠根比1.28±0.5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中切牙长轴与腭平面交角(112.7±12.8)°,对照组中切牙长轴与腭平面交角(117.3±1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中切牙与正中矢状面交角(7.4±18.3)°,对照组中切牙与正中矢状面交角(7.3±1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上颌中切牙牙冠萌出高度差2.0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中切牙区埋伏多生牙阻碍邻近中切牙的正常发育及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上颌中切牙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