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颌间不对称牵引对成年大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许跃 吴拓江 +1 位作者 陈扬熙 张志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4-297,311,共5页
【目的】创建一个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治疗中不同大小的不对称牵引力的应用,并研究其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超微结构及组织学的改变。【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参与实验,其中16只为对照组。104只实验大鼠... 【目的】创建一个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治疗中不同大小的不对称牵引力的应用,并研究其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超微结构及组织学的改变。【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参与实验,其中16只为对照组。10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重力组(120g)和轻力组(40g),并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实验组大鼠左侧下颌角与同侧颧弓前区置入镍钛拉簧,使下颌骨受到前上方向的持续牵引力。在手术后3、7、14、28d分组处死动物,每组13只大鼠。关节盘和髁状突进行扫描电镜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偏移导致颞下颌关节改建的大鼠动物模型。实验组加力侧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切片呈现了较明显的骨关节病改变,包括关节盘移位变形和软骨下骨的吸收等;而非加力侧骨改建、退行性变和骨关节病往往共存于关节内不同的区域。重力组髁状突的病理变化更为明显且持久。【结论】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正畸不对称牵引力对成熟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也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学研究。不同大小的牵引力对成年关节的病理学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牵引 颢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组织成骨现象的连续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巫云霞 王林 +4 位作者 张卫兵 马俊青 吴蓉宁 张文健 宋冬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观察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新骨形成情况,探讨扩弓后腭中缝组织的反应和新骨形成方式。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5组、对照组6组,采用两眼簧后牙扩弓器扩张大鼠上颌腭中缝... 目的:观察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新骨形成情况,探讨扩弓后腭中缝组织的反应和新骨形成方式。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5组、对照组6组,采用两眼簧后牙扩弓器扩张大鼠上颌腭中缝组织,分别于0d、实验1、2、4、7、11d取材,标本常规进行石蜡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骨钙素(OCN)免疫组化。结果:扩张1d后即可见腭中缝明显增宽,并可见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扩张2d和4d后可见软骨细胞带外侧有新骨沉积;固定3d后可见骨缝边缘内外侧均有新骨沉积;固定7d后,可见两侧陈旧的软骨细胞带内侧有大量类骨质形成,两侧骨缘呈指状嵌合。结论:扩张的腭中缝新骨改建主要发生在腭中缝骨缘,并由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向膜内成骨方式进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力 腭中缝 缝牵张 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遒生 曹国刚 +3 位作者 潘林 徐鹏宇 鲍旭东 王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研究开发临床实用的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方法 :以Windows98为开发平台 ,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SQLServer为数据库后台 ,开发能运行于Windows98/ 2 0 0 0系统的软件。结果 :研制开发出了由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 ... 目的 :研究开发临床实用的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方法 :以Windows98为开发平台 ,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SQLServer为数据库后台 ,开发能运行于Windows98/ 2 0 0 0系统的软件。结果 :研制开发出了由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 ,由计算机自动测量出结果的头影测量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 ,能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锐化边缘、直方图均衡等预处理 ,还可随时进行图像放大、亮度 /对比度调节、软硬组织增强等操作 ,极大地提高了标志点定位的精确性。该软件预置了六种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并且可由使用者自定义 5 0种分析方法和 1 0 0项测量项目和标志点 ,完全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求。结论 :该软件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能符合临床实用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计算机辅助分析 软件开发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大后成人与儿童牙弓及腭弓形态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比较观察经上颌快速扩大 (RME)矫治后 ,成人与儿童牙弓和腭弓形态的变化差异。方法 :测量成人和儿童各 47例经RME矫治前后的牙颌模型的牙弓宽度、腭弓宽度、腭角和磨牙角。结果 :①牙弓宽度 :除双尖牙外 ,第一磨牙和尖牙扩大量均... 目的 :比较观察经上颌快速扩大 (RME)矫治后 ,成人与儿童牙弓和腭弓形态的变化差异。方法 :测量成人和儿童各 47例经RME矫治前后的牙颌模型的牙弓宽度、腭弓宽度、腭角和磨牙角。结果 :①牙弓宽度 :除双尖牙外 ,第一磨牙和尖牙扩大量均儿童大于成人 ,尤以尖牙差别最大。儿童组 ,第一磨牙、双尖牙的扩大量与尖牙扩大量间无统计学差异 ;成人组 ,第一磨牙、双尖牙扩大量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 ,而均与尖牙扩大量间有统计学差异。②腭弓宽度 :RME矫治后 ,在腭中部和腭顶部 ,儿童组扩宽程度明显大于成人组。③磨牙角 :儿童组 ,矫治前后磨牙角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而成人组有显著性差异。矫治前 ,儿童与成人磨牙角无显著性差异 ;矫治后 ,两组磨牙角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④腭角 :RME矫治前后 ,儿童组腭角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而成人组却有显著性差异。成人组腭角变化值明显大于儿童组 ,具有显著性。结论 :RME矫治后 ,儿童与成人牙弓和腭弓形态的变化有区别 ,主要表现在磨牙角和腭弓角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大 牙弓 腭弓 成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改良MGA功能矫治器线性矫治数据的评价
5
作者 王勤波 张卫兵 王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MGA功能性矫治器对青少年安氏Ⅱ1错下颌功能性后缩、低面角硬组织矢状方向的矫治疗效。方法:以Pancherz分析方法,对12例患者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重叠后硬组织变化的线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就矢状基准平面... 目的:评价改良MGA功能性矫治器对青少年安氏Ⅱ1错下颌功能性后缩、低面角硬组织矢状方向的矫治疗效。方法:以Pancherz分析方法,对12例患者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重叠后硬组织变化的线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就矢状基准平面OLp而言,pg/OLp,mi/OLp,ii/OLp,co/OLp+pg/OLp,is/OLp-ii/OLp,ms/OLp-mi/OLp,is/OLp-ss/OLp(P<0.01);is/OLp,ii/OLp-pg/OLp(P<0.05),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ss/OLp,co/OLp,ms/OLp,ms/OLp-ss/OLp,mi/OLp-pg/OL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IMGA矫治器对青少年安氏Ⅱ1错下颌后缩低面角患者进行矢状矫治可产生明显的硬组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GA矫治器 头影测量分析 PANCHERZ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