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某医学院校医学生零食消费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毛馨兰 晚忠琪 周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2-1133,共2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医学院校医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02名医学生进行零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每天都吃零食的学生占32.1%,且女生中吃零食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医学生喜爱的零食前3位分别为蔬菜水果、...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医学院校医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02名医学生进行零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每天都吃零食的学生占32.1%,且女生中吃零食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医学生喜爱的零食前3位分别为蔬菜水果、谷类和肉类,选择百分比依次为77. 6%、54. 7%和54. 2%;58. 5%的学生选择饥饿为吃零食的主要原因,56. 5%的学生喜欢晚餐和睡觉之间吃零食;56. 8%的学生选择校外超市或专卖店购买零食,味道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大多数学生认为零食有危害,吃一点没问题。结论南京市医学生零食摄入频率较高,食物选择缺乏理性,对零食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加强营养教育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零食 食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区老年人膳食结构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任香梅 蔡云清 +1 位作者 莫宝庆 王惠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2-685,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模式。方法:采用连续3天24h回顾法获得食物摄入量。结果:南京市区老年人三餐热能早餐热能比(23.45%)偏低、晚餐热能比(36.07%)偏高;能量摄入量相对充足,平均达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的82....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模式。方法:采用连续3天24h回顾法获得食物摄入量。结果:南京市区老年人三餐热能早餐热能比(23.45%)偏低、晚餐热能比(36.07%)偏高;能量摄入量相对充足,平均达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的82.97%;多种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维生素B1、B2严重缺乏,分别占RNI的49.80%、52.05%;钙的摄入量严重缺乏,仅占适宜摄入量(AI)的36.73%;33.9%的老年人胆固醇摄入量超过AI标准;蛋白质来源合理,但摄入量不足;碳水化合物供热比(52.42%)较低,脂肪供热比(33.89%)偏高;铁来源于动物类食品比例(21.9%)较少;理想膳食模式(DDP)总分为84.0;老年男性的膳食营养状况优于女性。结论:南京市区老年人膳食结构不太合理,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合理调整膳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膳食调查 理想膳食模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耐缺氧功能及营养化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磊 戴金凤 +1 位作者 王小如 黎先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小鼠耐常压缺氧功能及其功能营养化学基础。方法:用常压缺氧小鼠模型试验研究提取物耐缺氧活性,对提取物中功能成分和营养素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丹参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提取物中含有丰...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小鼠耐常压缺氧功能及其功能营养化学基础。方法:用常压缺氧小鼠模型试验研究提取物耐缺氧活性,对提取物中功能成分和营养素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丹参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耐缺氧功能因子和相关性营养成分,其中,醇提物中丹参酮IIA1.43%、隐丹参酮0.51%、丹参酮I0.1%、丹参素2.14%、原儿茶醛0.33%、多糖含量4.6%。每100g提取物中VC、VE和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0.722mg、25.9mg和0.47mg。结论:丹参提取物具有增强模型小鼠耐常压缺氧能力,其中耐缺氧功能因子和相关性营养素含量丰富。提示这些成分是其耐缺氧作用的物质基础。丹参提取物作为功能食品基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提取物 耐缺氧 营养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萍 莫宝庆 +3 位作者 刘尧芬 孔三囡 丁丽 沈小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老年(45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居民5423人,对其血尿酸、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进行测定,并调查其饮食等情况。结果:社区人群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老年(45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居民5423人,对其血尿酸、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进行测定,并调查其饮食等情况。结果:社区人群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0%,男20.1%,女10.6%。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50岁年龄组明显升高,并在以后的年龄组中维持较高水平。高尿酸血症病人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尿酸、血糖、血压、体质指数(BMI)水平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者。BMI较高(1.512)、患高血压(1.859)为危险因素,而喜热食(0.687)则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南京市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以50岁以上为多见。肥胖、患高血压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血尿酸 检出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铅及营养素摄入对儿童血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萍 莫宝庆 +1 位作者 沈小志 徐殿松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物中铅摄入及营养素摄入对儿童血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63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和膳食调查,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物中的铅含量,了解儿童铅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根据血铅值分为高血铅组(≥100μg/L)及低血铅组(... 目的:探讨食物中铅摄入及营养素摄入对儿童血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63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和膳食调查,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物中的铅含量,了解儿童铅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根据血铅值分为高血铅组(≥100μg/L)及低血铅组(〈100μg/L),对比两组食物中铅及营养素摄入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营养素摄入与血铅的相关性。结果:263名儿童血铅平均值为(80.84±42.79)μg/L,其中血铅值≥100μg/L的儿童有55名(20.91%)。食物中铅摄入量范围为3.99~43.9μg/(kg·d),均高于暂定每周摄入量(PTW1),高血铅组儿童铅摄入量较高,但总能量、糖类、纤维素、视黄醇、维生素B1、维生素B2、镁、磷等摄入量相应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类、视黄醇是降低儿童血铅的因素。结论:机体血铅增高可能与铅摄入量较多,总能量、纤维素、维生素B1、B2、镁、磷,尤其是糖类、视黄醇摄入量相应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摄入 血铅 营养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2
6
作者 吴小丽 蔡云清 +1 位作者 赵岩 李世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蒲公英提取物(ETM)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各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0.6、1.2、3.6g/(kg·d)的ETM及灭菌水30天后,观察其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及腹... 目的:观察蒲公英提取物(ETM)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各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0.6、1.2、3.6g/(kg·d)的ETM及灭菌水30天后,观察其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ETM的0.6、1.2、3.6g/(kg·d)三剂量组均可增强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及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水平;1.2、3.6g/(kg·d)剂量组可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和巨噬细胞吞噬率。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含糖饮品的消费量与肥胖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秋 邵继红 +3 位作者 徐璐 俞黎黎 蔡云清 苗升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饮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类型,为指导人群合理饮品摄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徐州市5个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碳酸饮料、...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饮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类型,为指导人群合理饮品摄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徐州市5个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碳酸饮料、含糖茶饮料、功能饮料、冷饮的饮用率高于女性(P<0.01);青少年含糖饮料的饮用率高于成年人(P<0.01);超重肥胖的人群含糖饮品饮用率高于正常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乳饮料、功能饮料、含糖茶饮料,OR值分别为3.16、1.87、1.75、1.56。结论居民含糖饮品的摄入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建议青少年适当减少含糖饮品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饮品 肥胖 消费模式 城镇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素通过调控miRNA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侵袭转移 被引量:7
8
作者 严淑 谷大为 +5 位作者 陈志敏 周明 石惠 王旸 吴雨晨 蔡云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269,共7页
目的 :探讨甘草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与miRNA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甘草素处理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情况,确定甘草素对细胞无毒作用剂量;通过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试验分别... 目的 :探讨甘草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与miRNA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甘草素处理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情况,确定甘草素对细胞无毒作用剂量;通过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试验分别观察细胞的非定向迁移力和定向迁移侵袭力;miRNA芯片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q PCR方法验证hsa-miR-4534和hsa-miR-4487的下调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TEN、p-AKT、AKT、MMP2和TIMP2蛋白表达。结果:10~100μmol/L剂量甘草素处理A375细胞24 h对细胞无明显损伤作用,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迁移试验、侵袭试验显示甘草素能抑制A375细胞侵袭转移;甘草素可下调hsa-miR-4534和hsa-miR-4487的表达,上调PTEN、TIMP2表达水平,降低p-AKT、MMP2的表达水平。结论:甘草素通过下调hsa-miR-4534和hsa-miR-4487表达,进而上调PTEN和TIMP2靶基因的表达水平,阻碍p-AKT信号通路并降低MMP2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A375细胞 hsa-miR-4534 hsa-miR-4487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糖胶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小婷 殷辰俞 +3 位作者 孟徐莲 段颉 孔秋月 冯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探讨褐藻糖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褐藻糖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将0、10、100、500μg/ml的褐藻糖胶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 目的:探讨褐藻糖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褐藻糖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将0、10、100、500μg/ml的褐藻糖胶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用Hoechst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和拓扑异构酶IIα(topoi-somerase IIα,TopoIIα)表达的改变。结果:褐藻糖胶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褐藻糖胶作用HepG2细胞后,500μg/ml组较其他浓度组光镜下和Hoechst 33258染色均呈现较明显细胞形态改变,100μg/ml和500μg/ml组均检测出DNA梯形条带。褐藻糖胶也能降低细胞增殖生物标志蛋白cyclinD1和TopoIIα的蛋白表达。结论:褐藻糖胶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褐藻糖胶抑制细胞增殖的生物标志蛋白cyclinD1和TopoII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糖胶 人肝癌细胞HEPG2 凋亡 CYCLIND1 TOPOII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拉油中过氧化脂质对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景衡 茅力 +3 位作者 金念祖 敖淑清 高素琴 王克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色拉油 脂肪肝 过氧化脂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胶囊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志新 钟才云 +4 位作者 周亚美 赵岩 王颖明 莫宝庆 刘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41-542,共2页
用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模型研究螺旋藻胶囊调节大鼠血脂的作用。螺旋藻胶囊以900mg/kg、1800mg/kg、3600mg/kg的剂量连续28日喂饲后进行血脂测定。结果显示:螺旋藻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血中胆固醇含量均明显... 用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模型研究螺旋藻胶囊调节大鼠血脂的作用。螺旋藻胶囊以900mg/kg、1800mg/kg、3600mg/kg的剂量连续28日喂饲后进行血脂测定。结果显示:螺旋藻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血中胆固醇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331.9%和27.6%;中、高剂量组大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升高0.31mmol/L和0.48mmol/L,且呈剂量-效应关系。表明螺旋藻胶囊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高脂血症 血脂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镉诱导肾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bcl-2、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艳 张世蘋 蔡云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7,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硒对镉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硒对镉抑制LLC-PK1细胞生长的影响,AO/EB荧光双染法观察硒对镉诱导细胞凋亡形态的作用,并通过免疫印迹... 目的:探讨硒对镉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硒对镉抑制LLC-PK1细胞生长的影响,AO/EB荧光双染法观察硒对镉诱导细胞凋亡形态的作用,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p5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硒对镉的细胞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40μmol/L镉可诱导LLC-PK1细胞凋亡,当加入20μmol/L硒预处理30min再染镉12h后,细胞凋亡的程度与单独染镉组相比有所减弱。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p53的表达,发现镉可上调p53蛋白表达及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当加入硒预处理后可对镉引起的p53蛋白上调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硒对镉引起的bcl-2蛋白下调作用不明显。结论:硒可拮抗镉性肾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镉引起促凋亡蛋白p53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BCL-2蛋白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3-5p对镉致肾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敏 谷大为 +3 位作者 周明 严淑 石惠 蔡云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 :探讨mi R-143-5p对镉诱导LLC-PK1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由镉引起的差异表达mi RNAs,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应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mi R-143-5p的模拟物和抑... 目的 :探讨mi R-143-5p对镉诱导LLC-PK1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由镉引起的差异表达mi RNAs,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应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mi R-143-5p的模拟物和抑制剂建立mi R-143-5p高表达和低表达的模型,并结合q RT-PCR技术验证转染效果;Hoech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 R-143-5p靶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mi R-143-5p对细胞凋亡相关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镉可增强LLC-PK1细胞的mi R-143-5p表达水平(P<0.01);转染mi R-143-5p模拟物或抑制剂后,与对照组(mi R-NC)比较,mi R-143-5p表达明显上调或下调(P<0.01);mi R-143-5p的过表达可促进LLC-PK1细胞凋亡(P<0.01);mi R-143-5p在AKT3的m RNA和蛋白水平上发挥靶向调控作用;mi R-143-5p过表达能抑制pAkt和p-Bad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上调。结论 :mi R-143-5p可能通过作用于靶基因AKT3,并抑制Akt/Bad信号通路,促进镉诱导LLC-PK1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miR-143-5p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雯 李忠 陈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噻唑蓝(MTT)法观察Gen对MDA-MB-435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Gen处理人乳腺癌细胞后细胞周期改变的剂量效...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噻唑蓝(MTT)法观察Gen对MDA-MB-435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Gen处理人乳腺癌细胞后细胞周期改变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吖啶橙/溴乙锭染色法(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 staining)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en对MDA-MB-435S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Gen对MDA-MB-435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可以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而且随剂量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阻滞作用也增强。吖啶橙染色法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随Gen剂量增大,细胞凋亡也逐渐明显。结论:Gen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乳腺癌细胞株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和维甲酸对不同雌激素状态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忠 王颖明 莫宝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研究 ,观察类胡萝卜素和维甲酸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噻唑蓝 ( MTT)法观察维甲酸和类胡萝卜素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 ( ER+ )乳腺癌细胞 MCF- 7和雌激素受体阴性 ( ER- )乳腺癌细胞 MDA- MB- 4 3 5 S...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研究 ,观察类胡萝卜素和维甲酸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噻唑蓝 ( MTT)法观察维甲酸和类胡萝卜素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 ( ER+ )乳腺癌细胞 MCF- 7和雌激素受体阴性 ( ER- )乳腺癌细胞 MDA- MB- 4 3 5 S的抑制作用。结果 :发现维甲酸和类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表现出剂量、时间和结构效应以及细胞的特异性。其中 β-胡萝卜素对 ER+和 ER-乳腺癌细胞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而维甲酸和其他 4种类胡萝卜素 (玉米黄素、虾青素、角黄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 )对ER+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 ER-乳腺癌细胞。结论 :β-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机制不同于维甲酸和其他 4种类胡萝卜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人乳腺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维甲酸 雌激素状态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乳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岩 《草食家畜》 2001年第3期55-57,共3页
用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测定、碳廓清试验及脏 /体比值评价了佳丽牌初乳素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初乳素胶囊以 5 0、10 0和 30 0mg/kg·bw连续给样 30d ,结果显示 ,具有促进小鼠溶血素的形成、增强小鼠DTH及碳廓清的能... 用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测定、碳廓清试验及脏 /体比值评价了佳丽牌初乳素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初乳素胶囊以 5 0、10 0和 30 0mg/kg·bw连续给样 30d ,结果显示 ,具有促进小鼠溶血素的形成、增强小鼠DTH及碳廓清的能力。因此 ,认为佳丽牌初乳素胶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素 免疫调节作用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miR-19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谢春凤 李小婷 +9 位作者 朱剑云 黄聪 梁照锋 谢玮 朱明明 朱维维 吴睿 武洁姝 耿珊珊 钟才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8-1773,共6页
目的 :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mi R-19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BPA处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6 d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测定BPA对PC-... 目的 :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mi R-19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BPA处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6 d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测定BPA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mi R-19a和mi R-9b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 R-19的靶基因PTEN及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AKT、AKT、PCNA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5×10^-6-5×10^-5 mol/L BPA显著促进PC-3细胞增殖,增加PC-3细胞中mi R 19a和mi R 19b的表达水平,降低PTEN表达并上调p-AKT、PCNA和Cyclin D1表达水平。结论:BPA可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BPA引起mi R-19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前列腺癌 PC-3细胞 增殖 MI R-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在前列腺癌细胞22RV1中的雄激素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18
作者 陆玲 胡春艳 +1 位作者 李忠 汪之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7-901,共5页
目的 :研究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当归、甘草、布渣叶)是否具有类雄激素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 salt(MTS)法检测植物性功... 目的 :研究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当归、甘草、布渣叶)是否具有类雄激素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 salt(MTS)法检测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提取物对雄激素受体阳性前列腺癌细胞22RV1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提取物对雄激素受体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布渣叶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能够促进22RV1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诱导雄激素受体靶基因PSA的表达,当加入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后,细胞活性和PSA水平均明显下降,当归和甘草提取物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改变;ERK1/2的抑制剂U0126也可抑制布渣叶提取物介导的细胞增殖和PSA的表达。结论:在当归、甘草、布渣叶3种植物提取物中,布渣叶具有雄激素效应,并且这种效应依赖雄激素受体途径;ERK1/2信号通路参与了布渣叶提取物介导的雄激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功能食品 雄激素受体 雄激素效应 ERK1 2 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22R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法
19
作者 邹洪波 郑仕中 贾宜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法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海马 亲合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对SH-SY5Y神经细胞凋亡和miR-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飞飞 李小婷 +8 位作者 朱明明 梁照峰 谢玮 朱剑云 朱维维 武洁姝 耿珊珊 谢春凤 钟才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7-952,共6页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AA)对人SH-SY5Y神经细胞凋亡和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丙烯酰胺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丙烯酰胺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AA)对人SH-SY5Y神经细胞凋亡和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丙烯酰胺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丙烯酰胺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检测miR-2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EN、p-AKT、AKT、Bcl-2、Bax、caspase 9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丙烯酰胺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H-SY5Y细胞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明显细胞凋亡形态变化;丙烯酰胺显著降低SH-SY5Y细胞miR-21的表达,同时升高PTEN、Bax、caspase 9、caspase 3水平并降低p-AKT和Bcl-2表达。结论:丙烯酰胺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SH-SY5Y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丙烯酰胺引起miR-2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神经毒性 SH-SY5Y细胞 凋亡 MIR-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