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晓南 陈荣华 +2 位作者 潘亚 Tommy Olsson Olle Hernell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标:探讨脂联素在人类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以及糖皮质激素和PPARγ激动剂对脂联素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摇RT-PCR方法观察了16名成人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以及与肥胖的关系。通过体外培... 目标:探讨脂联素在人类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以及糖皮质激素和PPARγ激动剂对脂联素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摇RT-PCR方法观察了16名成人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以及与肥胖的关系。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或PPARγ激动剂(troglitazone,TGZ)对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的调控作用。结果: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丰富但无显著部位差异,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5)。体外培养24h后,TGZ处理组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皮下:70%;网膜:102%),且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EX则下调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36%,TGZ可逆转这种抑制作用。结论: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随BMI增加而下降,并受到糖皮质激素及PPARγ激动剂调控。脂联素的部位特异性表达和调控可能是内脏型肥胖连接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脂肪组织 部位特异性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多肽的表达及与眼发育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楠 张昕 +4 位作者 史春梅 张青宇 郭锡熔 池霞 童梅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斑马鱼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多肽的表达规律以及与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0、48 h斑马鱼胚胎进行多肽质谱分析,筛选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多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多肽对应的前体蛋白及前体基因,从中筛选与眼发育相关的... 目的:研究斑马鱼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多肽的表达规律以及与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0、48 h斑马鱼胚胎进行多肽质谱分析,筛选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多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多肽对应的前体蛋白及前体基因,从中筛选与眼发育相关的内源性多肽。结果:研究共筛选得到差异多肽232条。理化特性分析发现分子量均分布在2 000 Da以下,等电点主要以弱酸和弱碱性为主,中性极少。生物信息学发现Vitellogenin(VTG)、Titin(TTN)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富集较多与胚胎发育和眼发育相关的差异多肽。信号通路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发现差异多肽的分子功能和生理系统功能与胚胎发育相关,差异多肽富集信号通路包括轴突介导的信号通路、FAK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与眼发育密切相关。结论:斑马鱼胚胎期发育过程中内源性差异多肽理化特性稳定,与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相关信号通路来影响眼发育,将为眼发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机制研究奠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多肽 眼发育 斑马鱼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观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洋 周晓玉 +3 位作者 郭凯 阚清 浦潇丹 郭锡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2-1284,129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变化,建立连续系统的胎肺发育形态学资料。方法:自SD大鼠孕16 d起,分别取孕16、19、21 d胎鼠肺脏行HE切片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胚胎16 d胎肺开始出现上皮性管道,形成支气管众多分支,上皮细胞呈高柱...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肺泡发育形态学变化,建立连续系统的胎肺发育形态学资料。方法:自SD大鼠孕16 d起,分别取孕16、19、21 d胎鼠肺脏行HE切片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胚胎16 d胎肺开始出现上皮性管道,形成支气管众多分支,上皮细胞呈高柱状,围绕排列成环形;在胚胎19 d肺泡腔逐渐扩大,出现板层小体和2型肺泡上皮细胞;在胚胎21 d肺泡分隔增多,腔体扩张,间质变薄,同时板层小体数目增多。结论:大鼠胎肺发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延续到生后。板层小体的出现是肺泡2型上皮细胞分化的标志,且其数目随着发育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发育 肺泡上皮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合成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钱明 甘卫华 +5 位作者 潘晓勤 费莉 郭梅 黄艳军 徐颂周 陈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胶原合成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2)TGF-β15μg/L刺激组;(3)CTGF 5μg/L刺激组;(4)TGF-β15μg/L刺激+CTGF反义ODN3 mmol/L干预组;(5)TGF-β15μg/...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胶原合成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2)TGF-β15μg/L刺激组;(3)CTGF 5μg/L刺激组;(4)TGF-β15μg/L刺激+CTGF反义ODN3 mmol/L干预组;(5)TGF-β15μg/L刺激+CTGF正义ODN 3 mmol/L干预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原Iα1(Col Iα1)、胶原IVα1(Col IVα1)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TGF-β1刺激可使HK2细胞Col Iα1、Col IVα1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CTGF刺激则无此作用,CTGF反义ODN可拮抗TGF-β1刺激引起Col Iα1、Col IVα1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正义ODN无拮抗作用。结论:内源性CTGF介导了TGF-β1刺激引起的HK2细胞胶原合成,外源性CTGF对HK2细胞胶原合成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妊娠中期血铅水平与产时血铅水平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梁沂 秦锐 +1 位作者 赵人琤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孕妇的血铅水平 ,探讨孕期血铅水平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15 8名孕中期妇女及 2 15名产妇进行了血铅测定 ,并对其中配对的 12 0例血铅进行了相关分析 ;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孕妇的血铅水平 ,探讨孕期血铅水平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15 8名孕中期妇女及 2 15名产妇进行了血铅测定 ,并对其中配对的 12 0例血铅进行了相关分析 ;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 ,观察两组间血铅水平的差异。结果 :孕妇孕中期血铅水平为 (0 .2 89± 0 .0 5 0 ) μmol/ L,产时血铅水平 (0 .2 42± 0 .0 49) μmol/ 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 ;12 0例配对血铅分析显示 ,孕中期血铅与产时血铅显著相关 (r=0 .2 0 8,t=2 .0 8,P<0 .0 5 )。剖宫产产妇的产时血铅水平为 (0 .2 5 6± 0 .0 5 0 )μmol/ L ,高于顺产产妇的 (0 .2 32± 0 .0 5 0 )μmol/ L ,差异有显著性 (t=1.97,P<0 .0 5 )。结论 :孕期妇女血铅水平呈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中期 血铅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醛固酮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闫闫 黄松明 +6 位作者 丁巍 张爱华 冯泉城 费莉 郭梅 潘晓勤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醛固酮(aldosterone,ALD)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LD(100nmol/L)诱导组、ALD(100nmol/L)+RA(5μg/ml...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对醛固酮(aldosterone,ALD)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LD(100nmol/L)诱导组、ALD(100nmol/L)+RA(5μg/ml)干预组、ALD(100nmol/L)+RA(25μg/ml)干预组、ALD(100nmol/L)+线粒体呼吸链酶抑制剂rotenone(ROT,10μmol/L)干预组。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DCFDA荧光法定量检测活性氧(ROS)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醛固酮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样形态;Vimentin和α-SMA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表达下降;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活性氧族(ROS)释放显著增高。②不同浓度的RA(5μg/ml,25μg/ml)及ROT(10μmol/L)干预组与ALD(100nmol/L)诱导组相比,Vimentin mRNA和α-SMA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ERK1/2磷酸化水平下降;活性氧族(ROS)表达显著下降。结论:RA能够抑制醛固酮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RA对EMT的负性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OS引起的ERK1/2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转分化 醛固酮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7
作者 赵德育 田曼 +4 位作者 陈荣华 文惯宇 张兰芳 施圣云 吴美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否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4年12月住院的RSV毛支患儿200例,入院后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水平及肺功能。毛支治愈后随机...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否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4年12月住院的RSV毛支患儿200例,入院后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水平及肺功能。毛支治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3个月,对照组未给予治疗。3个月后随访,复查肺功能。停止治疗后继续观察2年,了解吸入激素3个月对患儿反复喘息发生的影响。结果①毛支治愈后的3个月内,治疗组无症状天数为(78.92±8.03)d,对照组为(74.83±9.5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③治疗组按吸入激素疗效分为毛支后喘息组和未再喘息组,这两组患儿入院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停止治疗后2年两组患儿喘息再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毛支患儿治愈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3个月,可改善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总IgE升高、Th2功能亢进者,治疗期间可以减少毛支后喘息再发。吸入激素3个月不能减少停药后2年内喘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吸入激素 喘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海马注射神经肽Y Y2受体反义基因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池霞 陈荣华 +4 位作者 郭锡熔 龚海霞 费莉 丁胜利 倪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肽Y Y2(NPY Y2)受体在大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双侧海马插管,注射Y2受体的反义、错义寡核苷酸或生理盐水,采用跳台法记录训练期的错误次数(学习成绩)、记忆测试期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记忆成绩)。结果:注射Y2受体反义... 目的:探讨神经肽Y Y2(NPY Y2)受体在大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双侧海马插管,注射Y2受体的反义、错义寡核苷酸或生理盐水,采用跳台法记录训练期的错误次数(学习成绩)、记忆测试期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记忆成绩)。结果:注射Y2受体反义寡核苷酸组大鼠训练期的错误次数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而记忆测试期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提示该组大鼠记忆能力受到显著损害。结论:NPY Y2受体参与了大鼠的记忆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学习记忆 神经肽 反义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鲍华英 陈荣华 +3 位作者 潘晓勤 黄文彦 孙骅 吴元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39,274,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当姜黄素浓度≥50 μmol/L时,姜黄素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强于地塞米松(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地塞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四甲基偶氮唑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瘦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树萍 郭锡熔 +3 位作者 陈荣华 石丽娥 顾筱琪 孙慧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期血瘦素水平的动态观察,探讨其在胎儿、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胎龄、体重百分位数选择新生儿13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并对同意随访的35...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期血瘦素水平的动态观察,探讨其在胎儿、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胎龄、体重百分位数选择新生儿13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并对同意随访的35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血瘦素水平的动态观察。结果:随着胎龄增加,脐血瘦素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宫内生长状态的足月儿脐血瘦素水平亦不同。脐血瘦素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但仅胎龄、出生体重及体重指数是脐血瘦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出生后3天新生儿血瘦素水平急剧下降,至28天有所回升。结论:新生儿血瘦素呈动态变化,提示瘦素在胎儿及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胎儿 新生儿 脐血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AP、F-actin在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非 黄松明 +3 位作者 张爱华 费莉 郭梅 陈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86,共5页
目的:观察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在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技术观察CD2AP在不同时点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 目的:观察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在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技术观察CD2AP在不同时点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采用荧光技术检测肾小球F-actin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肾小球足细胞CD2AP的表达在肾病模型建立的早期即有下调;在肾病大鼠蛋白尿的高峰期,CD2AP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在肾病大鼠的疾病恢复期,CD2AP的表达逐步恢复正常。②肾小球足细胞CD2AP表达量的变化与肾病大鼠24h尿蛋白的变化呈负相关(r=-0.865,P<0.01)。③在肾病大鼠蛋白尿的高峰期,肾小球F-actin含量明显下降(P<0.05)。④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量和肾小球F-actin荧光定量变化呈正相关(r=0.873,P<0.01)。结论:①CD2AP、F-actin的表达变化在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②CD2AP可能是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associated PROTEIN 肾病 细胞骨架 微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脊柱形态及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鞠黎 楼跃 +3 位作者 王艳萍 史春梅 朱冠忠 郭锡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探讨环境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生存率、脊柱形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配制0.125、1.000 mg/L 2个不同浓度的多氯联苯对斑马鱼胚胎进行... 目的:探讨环境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生存率、脊柱形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配制0.125、1.000 mg/L 2个不同浓度的多氯联苯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暴露处理,同时设空白对照,观察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脊柱形态及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低浓度(0.125 mg/L)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对斑马鱼幼鱼的存活率、脊柱形态无明显影响;②高浓度(1 mg/L)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后,斑马鱼存活率明显下降且存活的斑马鱼大多出现了脊柱弯曲畸形的现象;③低、高浓度的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后BMP-2及BMP-4基因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骨骼发育均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多氯联苯等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斑马鱼 脊柱畸形 BMP-2 BMP-4 realtime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AP在大鼠肾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非 黄松明 +2 位作者 张爱华 郭梅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在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CD2AP在不同时间点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①肾小球足细... 目的:观察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在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CD2AP在不同时间点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①肾小球足细胞CD2AP的表达在肾病模型建立的早期即有下调;在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高峰期,CD2AP的表达明显下降;在肾病模型大鼠的疾病恢复期,CD2AP的表达逐步恢复正常;②肾小球足细胞CD2AP表达量的变化与肾病模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存在着负相关。结论:①CD2AP是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足细胞中表达量的改变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AP 氨基核苷肾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艳萍 洪琴 +3 位作者 郭凯 池霞 郭锡熔 童梅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7-1541,共5页
目的:探讨环境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配制3.000、2.000、1.000、0.500、0.250、0.125、0.050mg/L7个不同浓度的PCB1254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暴露处理,观察PCB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 目的:探讨环境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配制3.000、2.000、1.000、0.500、0.250、0.125、0.050mg/L7个不同浓度的PCB1254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暴露处理,观察PCB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及孵化率、死亡率的影响。结果:①中、高浓度(0.25mg/L以上)的PCB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致死和致畸效应,随着PCB1254浓度的升高,斑马鱼受精卵的孵化率明显降低,而致畸率、死亡率明显升高,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②PCB1254暴露造成的斑马鱼胚胎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椎弯曲和心包水肿;③低浓度(0.125mg/L以下)PCB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④PCB1254暴露96h对斑马鱼半致死浓度LC50为1.082mg/L,95%可信区间范围为0.917~1.327mg/L。结论:不同浓度的PCB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不同的致死和致畸效应,提示必须加强对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斑马鱼 胚胎发育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善文 甘卫华 +3 位作者 陈荣华 张爱青 潘晓勤 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4-677,714,共5页
目的:探讨蟾蜍灵(buf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蟾蜍灵干预组,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蟾蜍... 目的:探讨蟾蜍灵(buf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蟾蜍灵干预组,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蟾蜍灵对GMC的细胞毒性作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系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逆转录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透射电镜观察蟾蜍灵干预组可见凋亡早期形态学改变。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蟾蜍灵组较脂多糖组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蟾蜍灵干预后,Bax较Bcl-2表达过量。结论:蟾蜍灵可能通过调节Bax和Bcl-2的相对表达量而诱导脂多糖作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鲍华英 陈荣华 +3 位作者 潘晓勤 黄文彦 孙骅 吴元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6-538,541,共4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LPS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应用ELISA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MCP-1蛋白表达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LPS诱导的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应用ELISA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MCP-1蛋白表达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系膜细胞MC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PS可显著上调系膜细胞MCP-1基因表达,同时刺激系膜细胞分泌MCP-1蛋白;姜黄素则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抑制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系膜细胞 脂多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ner综合征患儿盆腔超声显像及血清性激素检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宝生 陈荣华 +5 位作者 郭锡熔 王学芳 张永泉 汪晓秾 单晔 陈彩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研究Turner综合征(TS)患儿的子宫、卵巢的发育及其功能状况.方法:对22例年龄为4.8~16.8岁的TS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5,XO者11例,其他核型11例),超声测量并记录子宫、卵巢的各径,并检测患儿血清促性腺激素(FSH、LH)和雌二醇(E2).结果... 目的:研究Turner综合征(TS)患儿的子宫、卵巢的发育及其功能状况.方法:对22例年龄为4.8~16.8岁的TS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5,XO者11例,其他核型11例),超声测量并记录子宫、卵巢的各径,并检测患儿血清促性腺激素(FSH、LH)和雌二醇(E2).结果:2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无子宫者4例,无卵巢者18例,患儿的子宫和卵巢各径及体积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儿组血清FSH、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及卵巢的有无对患儿的子宫和/或卵巢的发育及血清FSH、LH和E2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多数TS患儿存在着卵巢、子宫发育不全甚至退化萎缩,并伴有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异常.盆腔超声和血清性激素检测能较好地反映出TS患儿的子宫、卵巢形态及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超声 血清促性腺激素 雌二醇 TURN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营养影响子代肥胖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史春梅 季晨博 郭锡熔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营养在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人类疾病起源——DOHaD(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新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到成人期疾病与早期发育过程的密切联系,尤其... 营养在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人类疾病起源——DOHaD(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新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到成人期疾病与早期发育过程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营养在生命早期(孕期)对子代肥胖的影响。而表观遗传学机制是营养失衡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得到学者的共识。通过分析孕期营养影响子代肥胖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可为肥胖的早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营养 肥胖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中脂代谢的改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楠 蒋维维 +3 位作者 刘娟 戴焱焱 杨帆 李晓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对肝细胞脂代谢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胰岛素刺激HepG2细胞,建立肝细胞IR模型;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胞内脂滴形成;应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TG含量;Real...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对肝细胞脂代谢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胰岛素刺激HepG2细胞,建立肝细胞IR模型;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胞内脂滴形成;应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TG含量;Real-time PCR检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L-FABP)、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等脂代谢相关因子及转录因子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 :用浓度1×10-4 mol/L的胰岛素刺激细胞36 h后形成IR。IR细胞内脂滴增多,TG含量增加;IR细胞内脂合成相关的ACC、SREBP-1c的m 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LPL、CPT1、MTP、PPARα的m RN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L-FABP m 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IR通过提高肝细胞脂合成、降低脂氧化过程,导致肝细胞内脂质异常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胰岛素抵抗 肝脏脂代谢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拥军 仝娜 +7 位作者 肖继好 王美林 张正东 戎留成 徐红艳 李捷 王亚明 郭锡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2-524,545,共4页
目的:探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儿童ALL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33例ALL患者及380例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EPIDATA3.02录入,SPSS13.0统计分析,通过Logis... 目的:探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儿童ALL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33例ALL患者及380例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EPIDATA3.02录入,SPSS13.0统计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估计各危险因素与儿童ALL的关联强度。结果:所调查的因素中共筛选出8项与ALL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5项(是否与父母共同居住、是否早产、儿童杀虫剂接触史、儿童父母亲是否吸烟、家庭是否装修)在多因素回归仍有显著意义。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地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可降低儿童ALL发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ALL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