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患者情绪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邵建文
王梦婷
+2 位作者
谭港锐
商卫红
王锦帆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3-1511,共9页
目的从患者情绪角度,比较研究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效果,了解影响患者情绪的主要沟通细节因素,为今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医生医患沟通技巧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7月—2022年1月,对江苏省内4家三级综合医院共计24个科室开展门诊G...
目的从患者情绪角度,比较研究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效果,了解影响患者情绪的主要沟通细节因素,为今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医生医患沟通技巧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7月—2022年1月,对江苏省内4家三级综合医院共计24个科室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试验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结果门诊经验性沟通后,患者紧张、疲惫、困惑、抑郁等维度情绪有所改善,但患者活力下降(P<0.05);门诊GLTC沟通后,患者六个维度情绪均有改善(P<0.05),同时GLTC组沟通后患者情绪优于经验组(P<0.05);医生经过培训后,相同单位时间内,GLTC组相关沟通细节完成率大部分明显高于经验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微笑、语言安慰、和蔼注视是影响患者总体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门诊经验性沟通具备一定的沟通效果,但与门诊GLTC沟通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门诊GLTC沟通更能够改善患者情绪,医生的微笑、语言安慰等是门诊中需要重视的沟通细节,如何提高门诊GLTC医患沟通方案执行力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经验沟通
医患沟通
患者情绪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TPACK模型的医学教育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小全
季旻珺
+1 位作者
喻荣彬
黄睿彦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15,共5页
立足学科融合理念,通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模型的理解与应用探讨医学教育学科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方法为理论分析和演绎推理,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医学教育学科融合模式...
立足学科融合理念,通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模型的理解与应用探讨医学教育学科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方法为理论分析和演绎推理,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医学教育学科融合模式的建构与解析。研究内容着重对医学教育的学科归属进行学理分析;分析TPACK模型的框架与内涵结构;建构和分析基于TPACK模型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研究结论得出,在TPACK模型的引导下,医学、教育学和信息技术能够找到科学融合的逻辑起点,能够有效促进医学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成为医学教育学科融合的践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医学教育
信息技术
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6
3
作者
邹志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4-247,264,共5页
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关系到大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上升空间不大,思想不...
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关系到大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上升空间不大,思想不稳定,高素质人才进不来,造成实验教学质量不高,验证性实验较多,创新型、探究型实验偏少,无法满足医学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学校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岗位、优化实验队伍结构,完善职务晋升考核、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强化激励与淘汰机制,建成一支与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相匹配的稳定、高效、团结、创新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共同推动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史诚
王中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1-405,411,共6页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表现为医疗保健和日常照料服务的结合模式,本质上体现了不同服务机构、不同专业服务的有机整合,着力于卫生、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照护机构、其他相关组织的跨界协同治理。基于协同治理一般框架构建老年长期照护服务...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表现为医疗保健和日常照料服务的结合模式,本质上体现了不同服务机构、不同专业服务的有机整合,着力于卫生、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照护机构、其他相关组织的跨界协同治理。基于协同治理一般框架构建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多元主体治理下的医疗保健和日常照料服务有机整合的协同过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参与主体的包容性、领导者与协调者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制度保障,专业人才资源是体系协同创新的重要资源保障,医疗保健与日常照料服务跨部门协同整合的有效机制是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的核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长期照护
老龄化
服务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患者情绪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邵建文
王梦婷
谭港锐
商卫红
王锦帆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医患沟通研究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人事处
东南
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眼科医院科教处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3-1511,共9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课题“门诊医生沟通方式影响医患双方情绪与需求的实验研究”(KYCX21_156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情绪智力理论视阈下医护人员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研究”(20SHD007)。
文摘
目的从患者情绪角度,比较研究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效果,了解影响患者情绪的主要沟通细节因素,为今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医生医患沟通技巧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7月—2022年1月,对江苏省内4家三级综合医院共计24个科室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试验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结果门诊经验性沟通后,患者紧张、疲惫、困惑、抑郁等维度情绪有所改善,但患者活力下降(P<0.05);门诊GLTC沟通后,患者六个维度情绪均有改善(P<0.05),同时GLTC组沟通后患者情绪优于经验组(P<0.05);医生经过培训后,相同单位时间内,GLTC组相关沟通细节完成率大部分明显高于经验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微笑、语言安慰、和蔼注视是影响患者总体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门诊经验性沟通具备一定的沟通效果,但与门诊GLTC沟通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门诊GLTC沟通更能够改善患者情绪,医生的微笑、语言安慰等是门诊中需要重视的沟通细节,如何提高门诊GLTC医患沟通方案执行力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门诊经验沟通
医患沟通
患者情绪
医患关系
Keywords
experiential communication in outpatient setting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patient’s emoti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PACK模型的医学教育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小全
季旻珺
喻荣彬
黄睿彦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人事处
南京医科大学
教务处
南京医科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15,共5页
基金
2020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B-a/2020/01/16)。
文摘
立足学科融合理念,通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模型的理解与应用探讨医学教育学科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方法为理论分析和演绎推理,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医学教育学科融合模式的建构与解析。研究内容着重对医学教育的学科归属进行学理分析;分析TPACK模型的框架与内涵结构;建构和分析基于TPACK模型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研究结论得出,在TPACK模型的引导下,医学、教育学和信息技术能够找到科学融合的逻辑起点,能够有效促进医学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成为医学教育学科融合的践行者。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医学教育
信息技术
学科融合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6
3
作者
邹志钢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人事处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4-247,26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2013SJB6300069)
文摘
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关系到大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上升空间不大,思想不稳定,高素质人才进不来,造成实验教学质量不高,验证性实验较多,创新型、探究型实验偏少,无法满足医学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学校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岗位、优化实验队伍结构,完善职务晋升考核、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强化激励与淘汰机制,建成一支与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相匹配的稳定、高效、团结、创新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共同推动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对策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of scientist team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史诚
王中华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人事处
南京医科大学
医政学院
出处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1-405,41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研究”(18BGL243)。
文摘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表现为医疗保健和日常照料服务的结合模式,本质上体现了不同服务机构、不同专业服务的有机整合,着力于卫生、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照护机构、其他相关组织的跨界协同治理。基于协同治理一般框架构建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多元主体治理下的医疗保健和日常照料服务有机整合的协同过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参与主体的包容性、领导者与协调者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制度保障,专业人才资源是体系协同创新的重要资源保障,医疗保健与日常照料服务跨部门协同整合的有效机制是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的核心路径。
关键词
协同治理
长期照护
老龄化
服务模式创新
Keywords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long-term care service
aging
service model innovation
分类号
R197.1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患者情绪影响的比较研究
邵建文
王梦婷
谭港锐
商卫红
王锦帆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TPACK模型的医学教育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分析
王小全
季旻珺
喻荣彬
黄睿彦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邹志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协同治理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
史诚
王中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