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理工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凝 於伟 +2 位作者 朱毅 刘春龙 张志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1,共3页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中国康复医学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根据康复医疗较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种类配套、训练有素的康复治疗师队伍日益显示出必要性与重要性[1]。笔者现就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模式,以香港...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中国康复医学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根据康复医疗较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种类配套、训练有素的康复治疗师队伍日益显示出必要性与重要性[1]。笔者现就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模式,以香港理工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为例进行比较,借以揭示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本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规范化管理与创新性模式提出思考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师 南京医科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专业教学 康复治疗专业 规范化管理 新兴学科 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现况调查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周蕴弢 林枫 +3 位作者 杨云 龚翔 孟殿怀 许光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3-376,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康复科学与服务的具体情景要求,制定了首套《康复胜任力架构》(rehabilitation competency framework,RCF),由邱卓英等[1]进行翻译与引进。在康复教育机构的具体情境下,RCF可帮助教育机构全面构建康复课程,并综合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康复科学与服务的具体情景要求,制定了首套《康复胜任力架构》(rehabilitation competency framework,RCF),由邱卓英等[1]进行翻译与引进。在康复教育机构的具体情境下,RCF可帮助教育机构全面构建康复课程,并综合分析康复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相关教育教学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康复教育 南京医科大学 康复治疗学本科 具体情境 现况调查 学习效果 全面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
《中国医院》 2007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路二临床医学院,江苏省第二红十字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位于南京下关挹江门明城墙边美丽的小桃园湖畔,医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家省属三级综合性医院,
关键词 南京医科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综合性医院 临床医学院 红十字医院 儿童医院 医院环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4
作者 郑立明 刘津含 +3 位作者 李洪 柳龙根 郑国军 戴思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7-443,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1-01/2024-06-30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PBC的住院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排标准的152例PBC住院患者和9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病历资料。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验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平衡后,每组最终各纳入61例患者,确保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在两组间均衡可比。结果分析显示,PBC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31.9%vs 17.8%),以CD4^(+)T细胞升高为主(46.77%vs 41.19%),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19.73%vs 22.07%)。CD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和CD8^(+)PD-1^(+)T细胞明显升高,且CD8^(+)PD-1^(+)T细胞与PBC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41)。CD4^(+)T细胞线粒体质量(MM)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MM及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未见异常改变。此外,PBC患者血浆中IL-4、IL-8、IL-10及IFN-α水平存在异常升高,IL-5和IL-1β与PBC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2)。结论PBC患者CD4^(+)T细胞过度活化和增殖,CD8^(+)T细胞受到抑制,PD-1的高表达导致T细胞耗竭,揭示了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发生显著改变,这种改变与疾病的进展相关。此外,细胞因子可能参与PBC的免疫调节过程,对疾病的致病机制产生影响。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活动性,从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骨转移患者临床预后及免疫治疗获益分析
5
作者 刘文琪 施涛 +3 位作者 任世纪 魏禹焘 刘宝瑞 魏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6-753,共8页
目的:分析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同时与异时骨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至2023年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胃癌骨转移患者120例,其中同时骨转移36例,异时骨转移84例。采用χ... 目的:分析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同时与异时骨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至2023年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胃癌骨转移患者120例,其中同时骨转移36例,异时骨转移84例。采用χ2检验比较胃癌同时与异时骨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后总生存期(OS-BM)的风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同时与异时骨转移OS-BM的影响。结果:120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中,有104例(86.6%)合并全身其他器官转移灶。在同时与异时骨转移患者的病理特征比较中,同时骨转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浆白蛋白减少;而异时骨转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低于正常值(均P<0.05)。异时骨转移[HR=2.35,95%CI(1.47,3.74),P<0.01]、血清CA125≥30.2U/mL[HR=1.6,95%CI(1.03,2.48),P=0.036]、血白细胞≥9.5×10^(9)/L[HR=2.15,95%CI(1.17,3.92),P=0.013],以及未接受免疫治疗[HR=2.26,95%CI(1.5,3.39),P<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相较于未使用免疫治疗,可明显延长胃癌骨转移患者的OS-BM(9.63 vs 4.53个月,P=0.002)。异时骨转移患者比同时骨转移患者对免疫治疗响应更佳(中位OS-BM:10.8 vs 7.3个月,P=0.004)。结论:免疫治疗是胃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建议此类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尽早采用以免疫治疗为主的联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骨转移 预后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下南京“医—工—信—企”合作研发模式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思 王唱唱 +1 位作者 吕红莉 许卫君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之路推动医学研究迅猛发展,工程技术、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的创新和应用,为医学研究带来新的方向,使其成为未来交叉学科研究重要领域。基于南京市“医—工—信—企”合作研发需要,论述协同创新有效路径的实践... “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之路推动医学研究迅猛发展,工程技术、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的创新和应用,为医学研究带来新的方向,使其成为未来交叉学科研究重要领域。基于南京市“医—工—信—企”合作研发需要,论述协同创新有效路径的实践逻辑。从“医—工—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概念认识出发,对全国及南京市“医—工—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梳理南京市J医院“医—工—信—企”融合发展的历程。以J医院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交叉学科资源建设、人员组织架构建设、社会需求论证建设及创新成果转化建设5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医—工—信—企”深度创新融合要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科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医院和高校为关键推动力。基于南京市“医—工—信—企”合作研发模式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交叉学科研发平台组织架构缺乏独立设置、市场需求与科技成果欠缺匹配度等问题,提出提升政府主动干预效能,鼓励高校师生与企业合作,保持企业持续创新升级能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信—企 科技创新 合作研发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临床样本探究FMR1与胃癌的相关性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7
作者 韩宜倩 胡楠 +4 位作者 周康杰 蒋薇薇 张淼 毛晨曦 吴风雷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91-70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脆性X智力低下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基因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和相邻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了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和在肿瘤微环境中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脆性X智力低下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基因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和相邻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了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和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利用TIMER2.0工具对FMR1进行泛癌分析。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探讨FMR1基因在胃癌及正常胃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并使用qRT-PCR、免疫组化等对结果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y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使用R软件及临床样本评估胃癌患者中FMR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通过TISIDB数据库分析FMR1与胃癌肿瘤免疫浸润之间的关系。通过功能注释工具分析FMR1及其互作基因的功能。结果:FMR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01);FMR1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降低(P<0.05);胃癌患者中FMR1的不同表达情况与其肿瘤微环境中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动相关(P<0.05);FMR1可能参与角蛋白丝、门控通道活动等过程,并与嗅觉传导、非洲锥虫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等通路相关;生物信息学和临床样本分析结果表明FMR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FMR1基因高水平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状况密切相关,其有望被确立为一种用于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FMR1 免疫细胞浸润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在医学中应用的研究
8
作者 韦逸伦 方朕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87,共2页
水凝胶,兼具高度水合性与三维结构特性的聚合物基质,自其问世以来,便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在医学领域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应用潜力。作为一种能够与生物体组织保持良好相容性的材料,水凝胶不仅具备优异的吸水、保水能力... 水凝胶,兼具高度水合性与三维结构特性的聚合物基质,自其问世以来,便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在医学领域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应用潜力。作为一种能够与生物体组织保持良好相容性的材料,水凝胶不仅具备优异的吸水、保水能力,其内部的三维网络结构还为细胞提供了比较好的生长环境,使得细胞能够在其中自由迁移、增殖和分化,这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领域 聚合物基质 三维网络结构 保水能力 水凝胶 三维结构 生物体组织 自由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诱发血糖异常的临床证据及机制
9
作者 陈文宇 顾颖(综述) +1 位作者 王磊 宫剑滨(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48,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居高不下,脂质代谢异常尤其高胆固醇血症仍是该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在降胆固醇治疗及降低ASCVD风险方面证据充分,仍然是降脂...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居高不下,脂质代谢异常尤其高胆固醇血症仍是该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在降胆固醇治疗及降低ASCVD风险方面证据充分,仍然是降脂治疗的一线药物,全世界有超过2亿患者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是长期服用会导致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恶化。已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损害胰腺β细胞功能,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参与这些过程的机制包括胰腺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干扰脂肪细胞代谢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等。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表观遗传学造成一定影响。文章就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血糖异常相关的证据和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新发糖尿病 血糖异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肿瘤周围退缩裂隙的出现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朱宁 李志文 +1 位作者 方媛 李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2-896,903,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中肿瘤周围退缩裂隙(peritumoral retraction clefts,PRC)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6例ESCC,剔除因临床资料不全、制片过程产生裂隙、接受术前...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中肿瘤周围退缩裂隙(peritumoral retraction clefts,PRC)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6例ESCC,剔除因临床资料不全、制片过程产生裂隙、接受术前辅助治疗等的病例,最终有248例纳入本研究。以PRC占肿瘤切片面积≥10%判定为存在PRC,回顾性分析PRC与ESCC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48例ESCC患者中,有PRC病例114例,无PRC病例134例。相关性分析显示PRC与ESC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存在PRC的病例更容易出现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P<0.05);并且在无淋巴管侵犯的患者中,存在PRC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无PR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存在PRC的ESCC患者5年总生存率(P=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P=0.002)均明显低于无PRC患者。结论存在PRC的ESCC患者更容易出现局部浸润、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PRC是ESCC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肿瘤周围退缩裂隙 淋巴管侵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钙化特征在评估斑块稳定性及临床事件中的作用
11
作者 褚田雨 顾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47-2252,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由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斑块稳定性的评估在预测未来临床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关于钙化特征对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中仍存在争议。既往研究大多通过钙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由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斑块稳定性的评估在预测未来临床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关于钙化特征对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中仍存在争议。既往研究大多通过钙化的大小、数量、位置或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其在评估斑块稳定性及临床事件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既往文献的回顾,从钙化研究的不同分类方法入手,探究其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事件的预测价值,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钙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颐清 季国忠 +4 位作者 辛闻捷 黄光明 黄野 金朝晖 鲁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143,161,共5页
为探讨如何培养较强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实施临床见习、实习教学与临床技能培训交互融合的教学方式,构建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全程临... 为探讨如何培养较强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实施临床见习、实习教学与临床技能培训交互融合的教学方式,构建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全程临床能力培养模式;并采取医学生自主训练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得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同时建立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探索了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技能培训 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锦帆 季国忠 卢长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71,94,共5页
当前医患关系环境下临床实践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为探求临床实践教学现状与需要,在南京地区6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计820名临床教师、实习生及患者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调查者认为临床实践教学各环节中需要充填尊重与关... 当前医患关系环境下临床实践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为探求临床实践教学现状与需要,在南京地区6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计820名临床教师、实习生及患者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调查者认为临床实践教学各环节中需要充填尊重与关心等医学人文内容。据此选择了恰当的医学人文方法融入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中,在303名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22次改革试验,93%的学生和教师综合评价改革成效为:新临床实践教学方法较好地显示了医学人文关怀、促进医患沟通、遵守相关法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教学 医学人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5所高校大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课学习情况抽样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功 黄华兴 孟殿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5-1097,共3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教育模式逐步兴起,网络课程(简称网课)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并创新,逐渐成为一项不可替代的教学内容而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间接促进了网课的迅速发展。为掌握当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教育模式逐步兴起,网络课程(简称网课)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并创新,逐渐成为一项不可替代的教学内容而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间接促进了网课的迅速发展。为掌握当前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课学习情况,为后期的返校学习制定精准、有效的教学计划,对江苏省南京市5所全国招生高校的4905名在校大学生网课学习情况进行在线问卷抽样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模式 高校大学生 网络课程 问卷抽样调查 江苏省南京市 网课 互联网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伊沙佐米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冉 薛连国 +7 位作者 周航 贾韬 蔡志梅 朱原辛 苗蕾 魏计锋 赵利东 毛建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3-492,共10页
目的:观察含伊沙佐米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32例MM患者应用含伊沙佐米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32例患者包括复发难治多发... 目的:观察含伊沙佐米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32例MM患者应用含伊沙佐米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32例患者包括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5例(R/RMM组)和硼替佐米诱导有效但因不良反应(AE)或其他原因转换为含伊沙佐米方案治疗的MM患者17例(转换治疗组)。治疗方案包括IPD (伊沙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方案,IRD (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ICD (伊沙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ID (伊沙佐米+地塞米松)方案。结果:R/RMM患者总有效率(ORR)为53.3%(8/15),其中完全缓解(CR) 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2例,部分缓解(PR) 5例。IPD方案组、IRD方案组、ICD方案组、ID方案组R/R MM患者的ORR分别为100%(3/3)、42.9%(3/7)、33.3%(1/3)、50%(1/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5,P=0.452)。既往接受1线治疗后的患者ORR为50%(2/4),2线治疗后的患者ORR为50%(3/6),3线及以上治疗后的患者ORR为60%(3/5),其不同线数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4,P=0.730)。17例转换治疗后获得CR 6例,VGPR 5例,PR 4例,ORR为88.2%(15/17)。IPD方案组、IRD方案组、ICD方案组、ID方案组的ORR分别为100%(3/3)、100%(6/6)、100%(3/3)、60%(3/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7,P=0.184)。R/RMM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9 (6.6-11.4)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8(11.8-24.2)个月。转换治疗组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5(7.3-22.7)个月,中位OS时间未达到。所有接受联合治疗患者中10例发生3-4级AE。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周围神经病变,乏力及感染等。接受伊沙佐米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7例,均为1-2级。结论: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R/RMM治疗有效,特别是对于硼替佐米诱导有效的转换患者,AE整体可控,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伊沙佐米 复发难治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研究中延迟知情同意的探讨
16
作者 王妍 李旭 +6 位作者 韦葵葵 刘梦丹 吴琼 董平平 曹晓梅 李维勤 刘玉秀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知情同意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的伦理标志,在开展临床研究前,研究人员有责任将研究信息充分告知参与者。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开展的临床研究,让其中的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在狭窄的治疗时间窗口内完全知情同意很难做到。目前现实中可接受的知情同... 知情同意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的伦理标志,在开展临床研究前,研究人员有责任将研究信息充分告知参与者。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开展的临床研究,让其中的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在狭窄的治疗时间窗口内完全知情同意很难做到。目前现实中可接受的知情同意方式除传统的一般知情同意外,还有豁免知情同意、泛知情同意以及延迟知情同意。通过介绍临床研究中延迟知情同意起源和发展历程,对延迟知情同意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紧急情况下应用延迟知情同意的先决条件并针对延迟知情同意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紧急情况下临床研究延迟知情同意的应用提供伦理辩护和伦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 医学伦理 临床研究 急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的临床及超声特征
17
作者 邓言敏 崔启超 +5 位作者 杨瑞 李银杏 马江荣 刘莉 王卓然 孟庆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8月我院超声诊断科经超声介入微创治疗的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共496例,统计分析其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甲状腺功能以及超声表现。结果:在496例患者... 目的:探讨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8月我院超声诊断科经超声介入微创治疗的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共496例,统计分析其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甲状腺功能以及超声表现。结果:在496例患者中有诱因者483例(97.38%),其中咳嗽喷嚏和恶心呕吐352例(70.97%)。突然颈部胀痛者451例(90.93%)。甲状腺球蛋白升高406例(81.85%)。超声检查85.48%囊性结构内可见点状低回声漂浮物,75.60%可见点状低回声游动及沉降现象。结论: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多有诱因,可突然引起甲状腺内静脉压力增大的因素是常见的诱因;颈部突然胀痛是发病初期典型的临床表现;甲状腺球蛋白升高是主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指标;点状低回声漂浮物以及游动或沉降现象是典型的超声表现。综合诱因、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及超声表现可以诊断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球蛋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分层评估正常髌软骨
18
作者 陈曦 胡杰 杨献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T2^(*)mapping定量评估髌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对33例正常髌软骨T2^(*)mapping序列进行定量分析。将髌软骨分为6个亚区,分别测量并比较各区髌软骨厚度、深浅层T2^(*)值的差异及不同性别和内外侧间T2^(*)值的差异。结果:正... 目的:探讨使用T2^(*)mapping定量评估髌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对33例正常髌软骨T2^(*)mapping序列进行定量分析。将髌软骨分为6个亚区,分别测量并比较各区髌软骨厚度、深浅层T2^(*)值的差异及不同性别和内外侧间T2^(*)值的差异。结果:正常髌软骨各区外侧厚度均大于内侧,各区的浅层T2^(*)值均大于深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中部深层T2^(*)值大于内侧中部深层(Z=-2.796,P=0.005),外侧中部浅层T2^(*)值大于内侧中部浅层(t=-2.918,P=0.005)。外侧上部及下部深层的T2^(*)值均大于中部深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女性的内侧上部深层和浅层的T2^(*)值均大于男性(t=-3.317,P=0.002;t=-2.222,P=0.034)。结论:T2^(*)mapping可以定量测量正常髌软骨各区的T2^(*)值及厚度,为软骨定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髌软骨 T2^(*)值 软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13通过Nrf2-焦亡通路抑制RANKL诱导的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19
作者 王超 邹秀强 +1 位作者 刘晓 殷照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48,408,共7页
目的关节假体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Apelin-13是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肪因子家族成员。本文拟探讨Apelin-13通过Nrf2-焦亡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RANKL刺激RAW264.7小鼠巨噬... 目的关节假体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Apelin-13是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肪因子家族成员。本文拟探讨Apelin-13通过Nrf2-焦亡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RANKL刺激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同时加入Apelin-13和Nrf2抑制剂ML385。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Sham组,RANKL组,RANKL+Apelin-13组(Apelin-13组)和RANKL+Apelin-13+ML385组(ML385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P染色法检测破骨细胞的生成,ELISA法检测IL-1β和IL-18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焦亡蛋白和抗氧化应激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0.1、1、10 nmol/L和25 nmol/L剂量的Apelin-13对巨噬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Apelin-13显著抑制了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Apelin-13增加了抗氧化应激蛋白表达,并抑制了焦亡蛋白水平,这一保护效应被ML385所抵消。结论Apelin-13通过Nrf2途径抑制RAW264.7细胞的焦亡和破骨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假体周围骨溶解 破骨细胞 NRF2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指标体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俐 司成 +3 位作者 张海霞 朱巧玲 葛卫红 吴晓燕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08,共6页
目的构建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研重点监控药品相关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指导原则等资料,确定初始指标框架,对26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函询,完善与优化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 目的构建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研重点监控药品相关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指导原则等资料,确定初始指标框架,对26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函询,完善与优化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判断矩阵获得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最终构建的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指标体系,涵盖事前管理(权重0.2536)、事中管理(权重0.5031)、事后管理(权重0.2432)3项一级指标;处方审核(权重0.3026)、制定合理用药规范(权重0.1331)、超常预警管理(权重0.1032)等15项二级指标;制定严格的处方审核规则(权重0.1525)、审方药师干预力度(权重0.0857)和有效性管理(权重0.0525)等62项三级指标,指标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构建的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指标体系可满足监督管理流程的闭环,做到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监管,为医疗机构保证管理流程精细化与规范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 合理用药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