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小可 刘皓 +2 位作者 冷秀梅 张前德 谢立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3-797,共5页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胃轻瘫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血清分子代谢物代谢轮廓的变化。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方法,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胃轻瘫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血清分子代谢物代谢轮廓的变化。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方法,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鉴别糖尿病胃羟瘫组和正常组间血清小分子代谢物的区别。结果:两组血清的多种氨基酸成分有显著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胃轻瘫组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肌酸及苯丙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尿酸含量明显上升。结论:甘氨酸、肌酸、苯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能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护骨方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前德 高俊 +1 位作者 张曦 甘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11-1514,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护骨方对大鼠的血尿生化水平、股骨生物力学、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探讨益肾护骨方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 目的:观察益肾护骨方对大鼠的血尿生化水平、股骨生物力学、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探讨益肾护骨方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强骨胶囊),每组10只。模型组、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行右侧坐骨神经切断术,假手术组的手术过程只分离显露坐骨神经后缝合切口。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10倍、6.25倍灌胃给药(52 g/kg、26 g/kg、16.25 g/kg),阳性药物对照组以0.25 g/kg强骨胶囊灌胃给药,用药4周。检测血尿生化、股骨生物力学、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行MBP-2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阳性率。结果:血ALP、血BGP、血TRACP、尿HOP/Cr、骨小梁节点数、游离末端数及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或降低(P<0.01),予以益肾护骨方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相关指标显著降低或升高(P<0.01)。结论:益肾护骨方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有不同程度的成骨作用,可以不同程度延缓或减轻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用性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骨代谢 益肾护骨方 骨碎补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电针阿是穴对腓肠肌钝挫伤大鼠腓肠肌高频超声成像评分和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世鹏 袁亚 +5 位作者 刘通 张朝晖 叶新华 周静珠 陈欢 张前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3366-3372,共7页
背景阿是穴是针灸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常用穴位。然而,其在急性骨骼肌损伤后的干预时机尚未有相关报道。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电针阿是穴对腓肠肌钝挫伤大鼠腓肠肌高频超声成像评分、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将清洁级健康... 背景阿是穴是针灸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常用穴位。然而,其在急性骨骼肌损伤后的干预时机尚未有相关报道。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电针阿是穴对腓肠肌钝挫伤大鼠腓肠肌高频超声成像评分、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将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18)、24h电针组(n=18)、72h电针组(n=18)。除空白组外,模型组、24h电针组、72h电针组均参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方法建立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并采用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评定。由于动物无言语表达能力,研究中阿是穴的选取以局部病灶(即腓肠肌肌腹的中点,辅以超声进行病灶定位)作为针刺部位。除空白组外,各组造模后3、5、7d分别抓取不同的6只大鼠进行以下操作:24h电针组在钝挫伤后24h进行1次针刺治疗,72h电针组在钝挫伤后72h进行1次针刺治疗。模型组与2个电针组同步抓取与固定,但不做电针干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后3、5、7d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评分后处死,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后3、5、7d血清CK水平。结果模型组、24h电针组、72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即刻、3、5、7d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d、24h电针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造模后即刻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与干预后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差值大于模型组、72h电针组(P<0.05)。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5、7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24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5、7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72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3d血清CK水平低于模型组,5、7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电针阿是穴能有效促进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的组织修复,损伤后24h电针阿是穴治疗能较早地促进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骨骼 电针 阿是 超声检查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9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4
作者 彭秋月 宣文华 +3 位作者 石雨濛 谈文峰 王芳 张前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 :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IL-29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ion of nuclear-κB ligand,RANKL)诱导... 目的 :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IL-29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ion of nuclear-κB ligand,RANKL)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流式检测IL-29特异性受体IL-28Rα在RAW264.7细胞表面的表达,CCK8法检测IL-29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IL-29重组因子加入到RANKL诱导的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体系中,5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IL-29对破骨细胞数目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9对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TRAP、CTR、CTSK及相关基因TRAF6、RANK表达的影响。结果 :IL-29呈剂量依赖性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中破骨细胞的形成,100 ng/m L IL-29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以及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TRAP、CTR、CTSK、TRAF6、RANK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实IL-29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9 破骨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RANKL、OPG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冯小可 谈文峰 +3 位作者 王芳 甘可 张缪佳 张前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65,共7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白细胞介素-1...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MH7A,不同浓度的Cel(0.1、0.5、1.0、2.0μmol/L)干预细胞24 h后,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RANKL、OPG、IL-6、TNF-α及IL-8的表达。结果:IL-1β刺激MH7A细胞系24 h后,RANKL、OPG、IL-6、TNF-α及IL-8mRNA及RANKL免疫荧光明显增强,Ce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H7A中IL-1β诱导的RANKL、OPG、IL-6、TNF-α及IL-8 mRNA水平(P<0.05)和MH7A中RANKL免疫荧光表达,显著上调OPG/RANKL轴比值。结论:Cel能调节滑膜成纤维细胞中OPG/RANKL轴和抑制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在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和"骨侵蚀"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抑制趋化因子CCl_4减少破骨细胞形成 被引量:8
6
作者 钱晨 彭柳莹 +2 位作者 冯小可 谈文峰 张前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5-417,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趋化因子CCl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0 ng/m L M-CSF,50 ng/m L RANKL诱导大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72 h后用PCR的方法检测趋化因子CC家族的表达。用CCK-8的方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骨髓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趋化因子CCl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0 ng/m L M-CSF,50 ng/m L RANKL诱导大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72 h后用PCR的方法检测趋化因子CC家族的表达。用CCK-8的方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骨髓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0.1、0.25、0.5μmol/L)干预大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用PCR的方法检测CCl4的表达,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结果:在大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早期(第3天)趋化因子CCl2、CCl4、CCl7、CCl8均明显上调,其中CCl4表达增多的最为明显。雷公藤红素在0.1~0.5μmol/L范围内,浓度依懒性地抑制大鼠骨髓破骨细胞的分化,在0.1~0.5μmol/L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同时下调趋化因子CCl4表达。结论:雷公藤红素抑制趋化因子CCl4的表达,减少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破骨细胞 趋化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过程中骨粘连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甘可 徐凌霄 +3 位作者 王芳 张缪佳 谈文峰 张前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研究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过程中骨粘连蛋白基因(SPARC)表达的影响。方法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诱导同时以左归丸含药血清刺激细胞。分别在在0、7、14、21d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对诱导前后S... 目的研究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过程中骨粘连蛋白基因(SPARC)表达的影响。方法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诱导同时以左归丸含药血清刺激细胞。分别在在0、7、14、21d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对诱导前后SPARC mRNA表达的影响。构建SPARC启动子报告载体并转染骨髓间质细胞系,双荧光素酶试剂盒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SPARC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诱导组相比,在诱导第21天时,左归丸能明显促进诱导细胞中SPARC mRNA的表达(P<0.05)。与空白组比,当予以左归丸含药血清刺激后,SPARC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能增强近1倍(P<0.05)。结论左归丸含药血清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过程中SPARC基因表达,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强SPARC基因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左归丸含药血清 软骨细胞 骨粘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逆转白介素6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 被引量:6
8
作者 韩露 陈子 +7 位作者 柏芳芳 王楠 王曦 李涛 胡蓉 黄茂 张前德 周林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9-402,408,共5页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akin-6,IL-6)刺激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取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分离纯化Neu,随机分为对照组、芹菜素组、IL-6组、IL-6+芹菜素组及加...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akin-6,IL-6)刺激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取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分离纯化Neu,随机分为对照组、芹菜素组、IL-6组、IL-6+芹菜素组及加入广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的Q-VD-Oph+IL-6+芹菜素组、z-VAD-fmk+IL-6+芹菜素组。流式细胞术观察Neu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Neu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芹菜素促进Neu凋亡(P<0.05),IL-6抑制Neu凋亡(P<0.05);两者共孵育时,芹菜素可以部分逆转IL-6诱导的Neu凋亡延迟(P<0.05);与IL-6组比较,芹菜素与IL-6共孵育组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且芹菜素对caspase-3的活化作用和对IL-6诱导的Neu凋亡延迟的逆转作用可以被caspase抑制剂消除(P<0.05)。结论:芹菜素可能通过caspase途径逆转IL-6诱导的Neu凋亡延迟,为今后治疗Neu炎症性气道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中性粒细胞 凋亡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触珠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DMARDs治疗反应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筱曦 谈文峰 +3 位作者 张缪佳 王芳 冯小可 张前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触珠蛋白含量与疾病活动度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治疗的关系。方法 :选取67例基线期未接受过DMARDs治疗的活动性RA患者和27例健...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触珠蛋白含量与疾病活动度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治疗的关系。方法 :选取67例基线期未接受过DMARDs治疗的活动性RA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于DMARDs治疗12周前后分别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中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m 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HP含量,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及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外周血PBMCs及血清中H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参照EULAR治疗反应标准,DMARDs治疗12周后,根据治疗前后DAS28评分下降是否≥1.2,将患者分为治疗有反应和无反应两组,结果显示12周DMARDs治疗无反应组RA患者基线血清HP水平明显高于有反应组(P<0.01),且治疗后无明显下降。结论:RA患者PBMCs及血清中HP水平显著升高,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基线血清HP含量与DMARDs治疗12周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珠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DM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多糖对Hp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璇 耿乐 +2 位作者 冯小可 蒲美旨 魏睦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8-574,共7页
目的目前有报导发现猪苓多糖可以降低炎性浸润的表达,但对Hp引起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炎症是否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尚不得知。研究猪苓多糖(PPS)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细胞分组:①Hp与GE... 目的目前有报导发现猪苓多糖可以降低炎性浸润的表达,但对Hp引起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炎症是否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尚不得知。研究猪苓多糖(PPS)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细胞分组:①Hp与GES-1细胞共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M50组,M100组、M200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分别按照MOI 50、100、200向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加入Hp菌液,与之共培养;②加入猪苓多糖干预:分别设置空白组、模型组、Hp+猪苓多糖低、中、高浓度组,药物浓度分别为1.25、2.5、5 mg/mL,分别记作PPS-L组、PPS-M组、PPS-H组,以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ammonium,PDTC)作为阳性对照组,药物浓度为100μmol/L,记作PDTC组。运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50、M100、M200各组的炎症因子IL-6、IL-8在Hp感染的GES-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48 h后M50、M100、M200各组P65的表达升高(P<0.05)。IκBα在48 h时表达量(1.246±0.279、1.118±0.123、1.102±0.076)较对照组(1.657±0.074)降低(P<0.05),各组的NF-κB及P65的mRNA表达量在共培养48 h时升高(P<0.05),且表达趋势呈浓度依赖性。加入猪苓多糖和PDTC干预后,与模型组对比,猪苓多糖各个浓度组及PDTC组的IL-6、IL-8及P65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IκBα的表达量升高(P<0.05)。细胞免疫荧光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PS-M和PDTC组P65入核的细胞个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PPS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对Hp感染的GES-1细胞发挥炎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GES-1 猪苓多糖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