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1型糖尿病小鼠外周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简娇敏 纪健 +2 位作者 陈冲 娄晓丽 朱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在1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小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6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糖尿病组(DM组)。DM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100 m...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在1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小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6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糖尿病组(DM组)。DM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连续2 d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C组给予同等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连续2 d。记录两组小鼠造模前、造模后1、2、4、6、8、10周的体重、随机血糖、机械缩足反应阈(MWT)、热缩足潜伏期(TWL)。生化检测分别选取C组和DM组1周、10周的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L 4-L 6脊髓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1b、iba1)表达量,Elisa法测定小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足底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结果与C组比较,DM组造模后2、4、6、8、10周体重、MWT明显降低(P<0.05或P<0.01),造模后1、2、4、6、8、10周血糖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4、6、8、10周TWL明显延长(P<0.05或P<0.01);造模后1周FABP7和GFAP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10周FABP7、CD11b、iba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10周脊髓组织中IL-10、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10周IENFD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模型小鼠造模后1周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但小胶质细胞无明显改变,而造模后10周星形胶质细胞已恢复正常但小胶质细胞活化,1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中星型胶质细胞较小胶质细胞更早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外周神经病变 星型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脂肪酸结合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