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Glasgow-Blatchford和AIMS65评分对介入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炜 徐珉杰 +2 位作者 潘龙 袁逸枫 韩世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 探讨Glasgow-Blatchford(GBS)和AIMS65术前评分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21年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的59例因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 探讨Glasgow-Blatchford(GBS)和AIMS65术前评分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21年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的59例因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相关临床信息。观察患者术前GBS及AIMS65评分对术后结局的预测作用。结果 随着GBS及AIMS65术前评分数值增高,患者的病死概率越高;相比AIMS65(AUC=0.630,95%CI:0.494~0.752),GBS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结局预测价值较高(AUC=0.823,95%CI:0.702~0.910);GBS截断值>9分时,预测患者住院死亡的约登指数为0.54。结论 GBS术前评分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住院死亡发生的预测价值较AIMS65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sgow-Blatchford评分 AIMS65评分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经导管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介入插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建防 庄一平 +6 位作者 冯国栋 席玮 裘海涛 陈仕林 于强 夏菁 陈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插管技术难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固定于自制木质平板手术台上行CT增强扫描,获取动脉期腹腔干和腹主动脉信息,CT多曲面重建获取腹腔干及其下层面腹主动脉间夹角;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固定30只...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插管技术难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固定于自制木质平板手术台上行CT增强扫描,获取动脉期腹腔干和腹主动脉信息,CT多曲面重建获取腹腔干及其下层面腹主动脉间夹角;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固定30只实验兔并获取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比较两种固定方式下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的差异。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改良固定方式固定兔,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对照组兔固定于木质平板手术台行肝动脉插管,获取并比较两组实验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板固定方式下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为117.93°±13.42°,改良固定方式下夹角为144.40°±14.76°(P<0.05);对照组肝动脉插管手术成功率为66.7%(10/15),实验组为100%(15/15)(P<0.05);对照组血管夹层发生率为26.7%(4/15),实验组为0%(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504.40±47.25)s,实验组为(88.87±14.99)s(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式可改变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有效降低肝动脉插管的技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棘皮病和非黑棘皮病患者的总睾酮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玲 李贵芳 +5 位作者 苏莉莉 杜磊 周东雷 程晓芸 林紫薇 曲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80-1786,共7页
目的探讨在黑棘皮病(AN)和非黑棘皮病(NAN)人群中的总睾酮水平对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超重患者(体质量指数≥24 kg/m^(2))639例,根据性别及是否有黑棘皮病分为四组:AN女性137例,NAN女性227例,AN男性129例,... 目的探讨在黑棘皮病(AN)和非黑棘皮病(NAN)人群中的总睾酮水平对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超重患者(体质量指数≥24 kg/m^(2))639例,根据性别及是否有黑棘皮病分为四组:AN女性137例,NAN女性227例,AN男性129例,NAN男性146例。每组按照总睾酮(TT)四分位数分为4个亚组,比较不同TT水平胰岛素分泌和抵抗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无论男性和女性AN组较非AN组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增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增加(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HOMA-IR)(P<0.05),总体胰岛素敏感性指数(WBISI)下降(P<0.01),但并未观察到随TT变化趋势。NAN女性随着TT水平升高,胰岛素分泌水平逐渐升高,TT升高至Q4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显著升高(P<0.01)、WBISI明显下降(P<0.05);而NAN男性随着TT水平下降,胰岛素分泌水平逐渐升高,TT降至Q1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升高(P<0.05)、WBISI明显下降(P<0.05)。结论总睾酮水平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有明显影响,在男女中具有不同作用,并且在NAN患者中较AN患者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黑棘皮病 总睾酮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小兵 杨庭松 宋振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0-1352,共3页
胃癌是全球第四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尤其在中国发病率很高。尽管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阻止胃癌的发展,但是由于以淋巴扩散形式的肿瘤复发、远处转移、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胃癌 生发 恶性肿瘤 辅助治疗 手术切除 肿瘤复发 淋巴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亭亭 刘芳 王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89-1192,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全球老年人视力丧失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全球老年人视力丧失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发现AMD患者会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玻璃膜疣的成分含有β-淀粉样蛋白;而AD患者不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眼部结构及功能也会出现异常,包括视力视野损伤、视网膜结构改变,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等,推测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联系。本综述通过对AMD和AD在检查方法、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上的相关性进行论述,探讨两种疾病的相关性,目的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玻璃膜疣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药甾酮下调PI3K/Akt通路增强替莫唑胺抗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汤兆奇 王克生 徐宏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 探讨没药甾酮增强替莫唑胺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CCK-8、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没药甾酮、替莫唑胺单药及联合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PI3K/Akt通路活性,以及凋亡相关... 目的 探讨没药甾酮增强替莫唑胺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CCK-8、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没药甾酮、替莫唑胺单药及联合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PI3K/Akt通路活性,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影响。结果与替莫唑胺(1~400 μmol·L^-1)单药组相比,没药甾酮(30 μmol·L^-1)联合替莫唑胺(1~400 μmol·L^-1)明显增强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抗增殖作用;与替莫唑胺(400 μmol·L^-1)单药组相比,没药甾酮(30 μmol·L^-1)联合替莫唑胺(400 μmol·L^-1)明显增强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P<0.01);与替莫唑胺(400 μmol·L^-1)单药组相比,没药甾酮(30 μmol·L^-1)联合替莫唑胺(400 μmol·L^-1)明显下调PI3K、p-PI3K p110、p-Akt(Ser473)和Bcl-2的表达。结论没药甾酮可通过下调PI3K/Akt通路,增强替莫唑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药甾酮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增殖 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药甾酮下调PXR/P-gp通路逆转肝癌化疗耐药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夏黄帅 余卓伦 +3 位作者 张其海 王娟 许婉婷 徐宏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4-691,共8页
目的研究没药甾酮(guggulsterone,GS)能否通过调控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通路增强化疗药物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检测GS、化疗药物顺铂(ci... 目的研究没药甾酮(guggulsterone,GS)能否通过调控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通路增强化疗药物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检测GS、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um,DDP)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单独或联合使用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MDR1 mRNA转录,及PXR/P-gp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与DDP、5-FU单药组相比,联用GS(30μmol·L^(-1))24 h明显增强DDP、5-FU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与5-FU单药组相比,联用GS(30μmol·L^(-1))24 h明显下调PXR、P-gp表达和MDR1 mRNA转录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PXR激动剂利福平能够诱导PXR和P-gp表达,与GS联用后,PXR和P-gp明显下调;PXR抑制剂酮康唑能够抑制PXR/P-gp表达,与GS联用后,PXR和P-gp进一步下调。结论GS可通过下调PXR/P-gp通路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增强化疗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药甾酮 孕烷X受体 P-糖蛋白 顺铂 5-氟尿嘧啶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 被引量:7
8
作者 余伟迪 宋振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21-728,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内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择3周龄SD雄性大鼠提取、培养BMSCs。将3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胰腺炎组(SAP)、PBS对照组(SAP...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内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择3周龄SD雄性大鼠提取、培养BMSCs。将3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胰腺炎组(SAP)、PBS对照组(SAP+PBS)、干细胞治疗组(SAP+BMSCs)、干细胞联合Nrf2阻断剂ML385治疗组(SAP+BMSCs+ML385),每组6只。使用牛磺胆酸钠(NaT)构建大鼠SAP模型。于造模前2 h,SAP+BMSCs+ML385组腹腔注射ML385(5 mg/kg);于造模后6 h,SAP+BMSCs组和SAP+BMSCs+ML385组尾静脉注射BMSCs(1×10^(7)/只),SAP+PBS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3 d后处死大鼠,取胰腺、肺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中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和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铁含量、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活性。检测肺组织铁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铁蛋白重链1(FTH1)、长链脂酰Co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等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PI3K/AKT/Nrf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NaT诱导后大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促炎因子水平和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BMSCs移植能够明显减轻上述指标(P<0.05)。相比SAP组,BMSCs治疗组肺组织铁、MDA水平降低,GSH活性升高,IREB2、ACSL4蛋白表达降低,FTH1、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升高(P<0.05);ML385能够部分抵消BMSCs移植产生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P<0.05)。BMSCs移植上调了肺组织PI3K、p-AKT总蛋白和Nrf2核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BMSCs移植能够有效减轻SAP相关肺损伤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局部组织损伤,抑制肺组织铁沉积和脂质过氧化,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与PI3K/AKT/Nrf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ATF3、Kim-1以及联合检测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晓云 金相兰 +1 位作者 周健 臧旺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讨尿转录活化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和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 目的:探讨尿转录活化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和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83例,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2 h、6 h、12 h、24 h、48 h尿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时间点尿ATF3和Kim-1的水平,并计算尿[ATF3]·[Kim-1]的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尿ATF3、Kim-1以及[ATF3]·[Kim-1]早期诊断AKI的临床价值。结果:共42例患者发生AKI。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术后6 h、12 h尿ATF3明显升高,且术后12 h尿ATF3水平诊断AKI的AUC为0.691(95%CI:0.576~0.807),截断值为1216 pg/mL时,灵敏度为0.43,特异度为0.85。尿[ATF3]·[Kim-1]联合检测的AUC在术后6 h为0.712,达到最高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7和0.78。结论:尿ATF3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的尿液中早期表达,可以作为成人体外循环术后AKI的诊断标志物。联合使用的预测价值高于单个检测,是增加诊断准确度的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早期诊断 体外循环 ATF3 KI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昌 朱奕舟 +1 位作者 王颖 徐晓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7-1360,共4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凶险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可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及诊断方法的进步,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渐升高。血管并发症可分为静脉性和动脉性,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及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凶险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可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及诊断方法的进步,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渐升高。血管并发症可分为静脉性和动脉性,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及治疗,目前临床上诊治强调个体化。综述了急性胰腺炎血管并发症的种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对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血管并发症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半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忠源 秦家骏 +2 位作者 薛飞 亢希鹏 陈先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研究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术后骨片回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者为研究组,骨片不回纳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术后骨片回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者为研究组,骨片不回纳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脊柱稳定性等。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对各结局变量与基线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构建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和并发症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08,P<0.001)。下颈段或单一节段半椎板切除后不回纳骨片者术中出血量小(P=0.027,P=0.001),胸段或2个节段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者出血量小(P=0.003,P <0.001)。建立了术后1年McCormick评分<3分、术后1年McCormick评分改善和术后1年脊柱变形的预测模型,各模型特异度分别为0.921、0.838、0.546,灵敏度分别为0.526、0.576、0.906,准确度分别为0.870、0.836、0.798。结论: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后回纳骨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从减少出血量角度考虑,下颈段、单个节段半椎板切除建议不回纳骨片,而胸段、2个节段半椎板切除时建议回纳骨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半椎板切除 回纳骨片 脊柱稳定性 预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