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素峡
羊镇宇
+2 位作者
王如兴
王强
李库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IVUS-VH)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后,行IVUS-VH分析斑块性质,通过受试...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IVUS-VH)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后,行IVUS-VH分析斑块性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意义及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符合率。结果HFAP、hsCRP、cTn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92、0.647(均为P<0.05)。联合检测HFAP、hsCRP、cTnⅠ对不稳定斑块判断符合率为93.75%。联合检测HFAP和hsCRP,符合率为63.16%,联合检测hsCRP和cTnI,符合率为64.52%,联合检测HFAP和cTnⅠ,符合率为66.67%。任意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的判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稳定斑块的判断,单项指标检测:HFAP最优,其次为cTnⅠ,最后为hsCRP;联合指标检测:HFAP、cTnⅠ、hsCRP三者联合优于任意两者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素峡
羊镇宇
王如兴
王强
李库林
机构
南京医学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文摘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IVUS-VH)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后,行IVUS-VH分析斑块性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意义及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符合率。结果HFAP、hsCRP、cTn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92、0.647(均为P<0.05)。联合检测HFAP、hsCRP、cTnⅠ对不稳定斑块判断符合率为93.75%。联合检测HFAP和hsCRP,符合率为63.16%,联合检测hsCRP和cTnI,符合率为64.52%,联合检测HFAP和cTnⅠ,符合率为66.67%。任意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的判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稳定斑块的判断,单项指标检测:HFAP最优,其次为cTnⅠ,最后为hsCRP;联合指标检测:HFAP、cTnⅠ、hsCRP三者联合优于任意两者联合。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斑块
Keywords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Troponin I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
Unstable plaque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
郭素峡
羊镇宇
王如兴
王强
李库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