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过程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育如 欧阳平凯 +1 位作者 王习霞 胡永红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83-83,共1页
对生化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及我院开发的用于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过程的实时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检测参数等作了介绍。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植物 细胞悬浮培养 过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A型微生物探针动态响应过程的研究Ⅰ──谷氨酸的测定
2
作者 屠春燕 王习霞 +1 位作者 戴庆成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0-25,共6页
将固定化细胞柱和简单的流动注射系统相结合,以大肠杆菌(E.Coli)为工作菌株配合CO_2选择性电极,制成谷氨酸微生物传感器。它具有以下特性:传感器对谷氨酸溶液的适用测量浓度范围为400~2000mg/L谷氨酸;一个... 将固定化细胞柱和简单的流动注射系统相结合,以大肠杆菌(E.Coli)为工作菌株配合CO_2选择性电极,制成谷氨酸微生物传感器。它具有以下特性:传感器对谷氨酸溶液的适用测量浓度范围为400~2000mg/L谷氨酸;一个样品的检测在20min内完成;固定化细胞柱的使用寿命在4周以上;除L-精氨酸和L-谷氨酰胺外,其余氨基酸均不干扰传感器对谷氨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测定 微生物电极 二氧化碳 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苯骈吡喃肟及肟酯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孝平 黄文龙 彭司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为了寻找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抗高血压药,根据二氢苯骈吡喃类化合物的一般构效关系,对二氢苯骈吡喃类钾通道启开剂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修饰。以对氰基酚为原料经酯化、Fries重排、缩合、成肟、再酯化共五步反应,合成了15个苯骈... 为了寻找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抗高血压药,根据二氢苯骈吡喃类化合物的一般构效关系,对二氢苯骈吡喃类钾通道启开剂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修饰。以对氰基酚为原料经酯化、Fries重排、缩合、成肟、再酯化共五步反应,合成了15个苯骈吡喃类化合物(Ⅰa~c,Ⅱa~c,Ⅲa~i),其中12个化合物(Ⅱ,Ⅲ)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确证。初步的体外缩血管活性试验表明,Ⅰ、Ⅱ、Ⅲ类化合物对所试血管收缩剂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骈吡喃 钾通道启开剂 降压药 酯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的生产及其应用 被引量:51
4
作者 欧阳平凯 胡永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11,共3页
本文介绍并综述了目前辅酶Q_(10)生产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前景。由于辅酶Q_(10)在医药工业上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因而这一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 辅酶Q10 提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杆的蒸爆处理与无胶纤维板的制造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育如 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0-42,共3页
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秸杆的蒸爆处理与蒸爆技术的应用,以及无胶纤维板的制造技术。
关键词 农作物 秸杆 无胶纤维板 纤维板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提取L-苯丙氨酸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光亮 施伟峰 +2 位作者 周华 陶大富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123-126,共4页
根据活性炭对L-苯丙氨酸的选择吸附特性,通过活性炭吸附及氨水、乙醇溶液解析从酶转化液中成功地分离提取了L-苯丙氨酸、L-天冬氨酸,并利用717#树脂脱色和去杂离子,浓缩结晶得到符合标准的L-苯丙氨酸晶体。整个工艺路线... 根据活性炭对L-苯丙氨酸的选择吸附特性,通过活性炭吸附及氨水、乙醇溶液解析从酶转化液中成功地分离提取了L-苯丙氨酸、L-天冬氨酸,并利用717#树脂脱色和去杂离子,浓缩结晶得到符合标准的L-苯丙氨酸晶体。整个工艺路线对L-苯丙氨酸的洗脱收率接近100%,原料总收率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离子交换树脂 L-苯丙氨酸 L-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棒杆菌由N-乙酰氨基肉桂酸制备L-苯丙氨酸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光亮 樊可可 +1 位作者 周华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26-29,共4页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棒杆菌(CorynebactetiumSp.),可利用N-乙酰氨基肉桂酸作底物,通过酰基转移和氨基转移两步酶促反应,生成L-苯丙氨酸。利用0.2mol/L的乙酰氨基肉桂酸可生成0.06mol/L的L...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棒杆菌(CorynebactetiumSp.),可利用N-乙酰氨基肉桂酸作底物,通过酰基转移和氨基转移两步酶促反应,生成L-苯丙氨酸。利用0.2mol/L的乙酰氨基肉桂酸可生成0.06mol/L的L-苯丙氨酸,摩尔转化率可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杆菌 L-苯丙氨酸 N-乙酰氨基肉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对刺梨汁成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习霞 屠春燕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127-132,共6页
对刺梨原汁通过加热,活性炭脱色,明胶,高岭土处理,醋酸纤维薄膜超滤等实验,测定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刺梨果汁主要成份的改变,并以单宁,VC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找出除单宁,保VC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为开发刺梨果汁提供可... 对刺梨原汁通过加热,活性炭脱色,明胶,高岭土处理,醋酸纤维薄膜超滤等实验,测定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刺梨果汁主要成份的改变,并以单宁,VC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找出除单宁,保VC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为开发刺梨果汁提供可行的理论和生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原汁 活性炭 明胶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假单胞菌天冬氨酸-β-脱羧酶高效生产L-丙氨酸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虹 王雪根 +1 位作者 刘济瑞 谭秋峰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诱变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高活性L-Asp-β-脱羧酶的菌株PseudomonasNX-1,对该株酶形成和酶反应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株可以高效地转化L-Asp生成L-AIa,转化4~5山每L培养液可转化L-Asp量... 通过诱变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高活性L-Asp-β-脱羧酶的菌株PseudomonasNX-1,对该株酶形成和酶反应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株可以高效地转化L-Asp生成L-AIa,转化4~5山每L培养液可转化L-Asp量高达1400g左右,生成L-Ala浓度高达90%以上,摩尔转化率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脱羧酶 L-丙氨酸 天冬氨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对紫草细胞生产紫草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丽红 罗雪梅 +1 位作者 周名立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78-82,共5页
在紫草色素生产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糖、人参多糖、海藻多糖、黄原胶、卡拉胶和淀粉等6种多糖类物质,接入紫草细胞后置于25℃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20d,结果表明:试验中所选用的6种多糖类物质对紫草色素的产生均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在紫草色素生产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糖、人参多糖、海藻多糖、黄原胶、卡拉胶和淀粉等6种多糖类物质,接入紫草细胞后置于25℃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20d,结果表明:试验中所选用的6种多糖类物质对紫草色素的产生均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其中以0.05%琼脂糖的作用效果为最佳,紫草色素含量为20.77%,比对照提高46.89%。此外试验亦对琼脂糖对紫草色素生产及分泌特征、培养液中蔗糖浓度变化以及pH值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细胞培养 色素 多糖 植物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Tween20对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丽红 周名立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6-19,共4页
将紫草细胞接种在添加0.2%表面活性剂Tween20紫草素生产培养基中,并于25℃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Tween20可明显提高细胞向胞外分泌紫草素的能力,其分泌量比未加Tween20细胞提高30.... 将紫草细胞接种在添加0.2%表面活性剂Tween20紫草素生产培养基中,并于25℃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Tween20可明显提高细胞向胞外分泌紫草素的能力,其分泌量比未加Tween20细胞提高30.52%,紫草素产量高达37.82%,比对照提高119.88%。同时试验也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紫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培养液内蔗糖和pH值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细胞培养 紫草素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培养西洋参生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习霞 钱锋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44-46,共3页
细胞培养西洋参的提取液,皂甙液,野生西洋参的提取液,皂甙液,对小鼠均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惊厥等药理作用,尤其是组培西洋参抗疲劳作用较为突出,且无毒性。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西洋参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ucherer-Berg's法合成乙内酰脲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群 唐开华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报告了利用改进的Bucherer-Berg's工艺进行乙内酰脲的合成方法。将自制的乙醇腈水溶液直接用于乙内酰脲的成环反应;对其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制备的乙内酰脲杂质含量低,且具有较高的收率。
关键词 乙内酰脲 乙醇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生产中残留富马酸转成天门冬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永红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8-63,共6页
建立了固定化细胞分离L-苹果酸生产中残留富马酸并将其转化成L-天门冬氨酸的新方法。对生成L-天门冬氨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L-苹果酸反应液pH调至8~9,L-天门冬氨酸添加量为6~8g/L,碳酸铵加量为1... 建立了固定化细胞分离L-苹果酸生产中残留富马酸并将其转化成L-天门冬氨酸的新方法。对生成L-天门冬氨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L-苹果酸反应液pH调至8~9,L-天门冬氨酸添加量为6~8g/L,碳酸铵加量为15~20g/L,Mg ̄(2+)、Mn ̄(2+)、Ca ̄(2+)等二价阳离子加量为1mmol/L时,固定化细胞可将L-苹果酸反应液中残留的20%左右的富马酸几乎全部转化成L-天门冬氨酸,且L-苹果酸含量的损失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 天门冬氨酸 富马酸 残留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酮酸钠的开发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群 唐开华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利用自制乙内酰脲进行苯丙酮酸钠的制备研究;探讨了其制备方法,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苯丙酮酸钠产品收率的影响。所制备的苯丙酮酸钠溶液可直接用于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的转氨反应。
关键词 乙内酰脲 苯丙酮酸钠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环丝氨酸抗性突变株中筛选α-淀粉酶高产菌株
16
作者 徐虹 吴江 +2 位作者 赵忠全 罗雪梅 何学军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1-86,共6页
以枯草杆菌BF-7658发出了菌株,采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筛选D-环丝氨酸抗性株,逐步增加环丝氨酸浓度,从中得到α-淀粉酶高产菌株NH-5。采用往复式摇床和2L玻璃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NH-5菌株... 以枯草杆菌BF-7658发出了菌株,采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筛选D-环丝氨酸抗性株,逐步增加环丝氨酸浓度,从中得到α-淀粉酶高产菌株NH-5。采用往复式摇床和2L玻璃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NH-5菌株酶活较出发菌分别提高30%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丝氨酸 Α-淀粉酶 菌株 抗性株 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氨反应制备L-苯丙氨酸 被引量:23
17
作者 潘光亮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3-36,共4页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到一株具有高转氨酶活性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t),能够高效地把苯丙酮酸和L-天冬氨酸转化成L一苯丙氨酸,利用游离细胞转化苯丙酮酸,反应6h,可生成70g/LL-苯丙氨酸,转化率达...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到一株具有高转氨酶活性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t),能够高效地把苯丙酮酸和L-天冬氨酸转化成L一苯丙氨酸,利用游离细胞转化苯丙酮酸,反应6h,可生成70g/LL-苯丙氨酸,转化率达90%。利用固定化细胞转化苯丙酮酸,反应8h可生成59.6g/LL-苯丙氨酸,转化率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氨酸 苯丙酮酸 转氨酶 大肠杆菌 转氨反应
全文增补中
FDP水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祁嘉义 王习霞 +2 位作者 冯鲁中 孙轶民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9-22,共4页
研究了pH、电解质、氧化剂和温度对FDP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用加速试验预测了有效期。结果指出,在pH3.5~4.5及低温下FDP水溶液较稳定;氧化剂会使色泽改变。从实验数据中导出了降解速度方程表观速度常数。有效期为... 研究了pH、电解质、氧化剂和温度对FDP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用加速试验预测了有效期。结果指出,在pH3.5~4.5及低温下FDP水溶液较稳定;氧化剂会使色泽改变。从实验数据中导出了降解速度方程表观速度常数。有效期为1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P 稳定性 有效期 水溶液 二磷酸果糖 口服液
全文增补中
高效降解氰化物菌株的分离及酶法降解条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量 潘光亮 +2 位作者 武立辉 张坚强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从自然界分离到一株真菌,能高效降解工业合氰废水中的氰化物。经鉴定,该菌株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并对该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了研究,氰化物降解酶的最适诱导物浓度为30mg·L-1,降解... 从自然界分离到一株真菌,能高效降解工业合氰废水中的氰化物。经鉴定,该菌株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并对该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了研究,氰化物降解酶的最适诱导物浓度为30mg·L-1,降解作用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降解 镰刀菌 废水处理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电解氧化还原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永 朱建良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7-42,共6页
采用自制的无膜电解槽,对同时电解氧化还原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和山梨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所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浓度0.4mol/L,pH值11,电流密度3A/dm ̄2。在此条件下电解12h,葡萄糖转化率可达96.... 采用自制的无膜电解槽,对同时电解氧化还原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和山梨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所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浓度0.4mol/L,pH值11,电流密度3A/dm ̄2。在此条件下电解12h,葡萄糖转化率可达96.4%,葡萄糖酸产率88%,山梨醇产率10%。同时,考察了和Zn ̄(2+)加入以及pH值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葡萄糖酸 电解 氧化还原 山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