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邹家庆 王喜山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评述了近年来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化学发光反应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和进展,尤其详述了这一反应体系用作液相色谱和流动注射分析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液相色谱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DTPC和TTPC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成 卜洪忠 +1 位作者 王小康 王锦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合成了两种季鏻盐杀菌剂十二烷基三丁基氯化鏻(DTPC)和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钅(TTPC),以三丁基膦计,收率分别为985%和98%,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产品进行了结构鉴定。评定了这两种季钅盐的杀菌性能。
关键词 氯化Ling 杀菌剂 杀菌 应用 DTPC TT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_3钢表面的单宁酸化学转化膜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济奎 刘宝春 +2 位作者 蔡璐 张倜 周峰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54-57,共4页
以单宁酸溶液处理A3钢,在其表面获得了兰色的化学转化膜。加速腐蚀试验表明膜层具有明显的耐蚀效果。研究了处理溶液的浓度、温度、pH及处理时间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层的形貌进行分析... 以单宁酸溶液处理A3钢,在其表面获得了兰色的化学转化膜。加速腐蚀试验表明膜层具有明显的耐蚀效果。研究了处理溶液的浓度、温度、pH及处理时间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层的形貌进行分析。对膜层的形成机理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化学转化膜 金属材料 表面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阻燃剂四氯对苯二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在不饱和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海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29-732,共4页
在低于 2 5℃下 ,对苯二酚与氯反应生成四氯对苯二酚。四氯对苯二酚与氯乙醇在 70℃反应生成四氯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TCHQD) ;四氯对苯二酚与氯乙酸乙酯反应生成四氯对苯二酚二乙氧羰基甲醚 (TCHQA)。利用核磁共振 (NMR) ,质谱 (MS)确... 在低于 2 5℃下 ,对苯二酚与氯反应生成四氯对苯二酚。四氯对苯二酚与氯乙醇在 70℃反应生成四氯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TCHQD) ;四氯对苯二酚与氯乙酸乙酯反应生成四氯对苯二酚二乙氧羰基甲醚 (TCHQA)。利用核磁共振 (NMR) ,质谱 (MS)确证了二者的结构。以二者为单体分别合成了不饱和树脂R - 1和R - 2 ,并对两者进行了热机械性能的测定 ,氧指数测定及热失重分析。其结果为 :R - 1的玻璃化温度为 91℃ ;R - 2的玻璃化温度为 93℃ ;R - 1的氧指数为 2 5 0 ,R - 2的氧指数为 2 7 0 ;R - 1的起始分解温度为 315℃ ,R - 2的起始分解温度为 318℃ ;R - 1的残碳量的质量分数为 11 86 % ,R - 2的残碳量的质量分数为 14 48%。R - 1和R - 2的氯含量相近 ,R - 2的起始分解温度高于R - 1,但R - 2的残碳量高于R - 1,R - 2的固相阻燃作用占主导作用 ,从而R - 2的阻燃性能优于R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不饱和树脂 氧指数 四氯对苯二酚衍生物 反应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路长青 张果金 杨文忠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6年第A01期117-121,共5页
评述了近年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在反应器结构、供电方式和电极材料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电化学 氧化 有机污染物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铜化学抛光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克平 方景礼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10-313,共4页
测定了化学抛光过程中紫铜的表面光反射率、失重、表面形貌和电位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抛光过程的电流-电位曲线。结果表明,紫铜的化学抛光过程由浸蚀,光亮和过腐蚀三个阶段组成。电抛光的钝化膜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紫铜的化学抛光.
关键词 紫铜 化学抛光 光反射率 表面形貌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阻燃剂合成及在不饱和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海波 王锦堂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四溴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TBHQD) ,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利用核磁共振 (NMR) ,质谱 (MS)确证了其结构。以其为单体合成了 6种不饱和树脂 ,并且对这些树脂进行了热机械性能的测定 。
关键词 阻燃剂 合成 不饱和树脂 氧指数 反应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退火-回火算法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多元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松 张之翼 +2 位作者 唐美华 黄立明 王镇浦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46-46,共1页
:提出了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BP ANN)参数学习的模拟退火 回火算法。在保持模拟退火算法能收敛于全局最优的特点同时 ,利用模拟回火过程 ,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单波长下多元测定的BP网络模型。利用干扰效应 ,用... :提出了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BP ANN)参数学习的模拟退火 回火算法。在保持模拟退火算法能收敛于全局最优的特点同时 ,利用模拟回火过程 ,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单波长下多元测定的BP网络模型。利用干扰效应 ,用常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单波长下同时测定了污水中的痕量镉和砷 ,方法简便、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模拟退火 回火算法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在铝合金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志航 许艳 过旭平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93-97,共5页
利用一步凝胶法合成了钙型腐植酸树脂,用自制树脂装柱,控制柱平衡液的pH为5~6并以0.01mol/LHCl为洗脱液,使Ca2+、Mg2+离子与其它12种离子定量分离。可应用于铝合金中常量及微量镁的测定,回收率可达98... 利用一步凝胶法合成了钙型腐植酸树脂,用自制树脂装柱,控制柱平衡液的pH为5~6并以0.01mol/LHCl为洗脱液,使Ca2+、Mg2+离子与其它12种离子定量分离。可应用于铝合金中常量及微量镁的测定,回收率可达98.6%~104%。该法分离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树脂 合成 分离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方实 王静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73-78,共6页
高效毛细管电泳 ( HPCE)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近年受到普遍关注。含有手性添加剂环糊精 ( CD)及其衍生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 ( CZE)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 MECC)拆分体系方面研究非常活跃。综述了 CD- CZE和 CD-MECC体系 ,探讨了各体系的... 高效毛细管电泳 ( HPCE)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近年受到普遍关注。含有手性添加剂环糊精 ( CD)及其衍生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 ( CZE)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 MECC)拆分体系方面研究非常活跃。综述了 CD- CZE和 CD-MECC体系 ,探讨了各体系的拆分机理和各实验条件对拆分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环糊精 手性拆分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溶液中铬酸钾在不锈钢表面的电化学还原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长青 周本省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5年第A01期6-9,共4页
在硫酸溶液中对不锈钢进行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表明,铬酸钾在不锈钢表面的还原反应受铬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步骤所控制,且在不锈钢致钝的电位区间内达到了极限扩散。对不锈钢进行电位滴定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铬酸根离子的这一还原行为。
关键词 铬酸钾 电化学还原 不锈钢 硫酸溶液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长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的应用(Ⅲ)─—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体系的同时测定
12
作者 陈玉銮 周祝敏 +1 位作者 孟玮 许艳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5年第A01期126-130,共5页
借助多波长数据线生回归分析法处理了结构和性质颇为相似、紫外吸收峰相差只有13nm的苯二酚的两种同分异构体。选取波长区间为264~280nm范围内的9个波长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Ati/εi对εi/εp进行回归,在邻... 借助多波长数据线生回归分析法处理了结构和性质颇为相似、紫外吸收峰相差只有13nm的苯二酚的两种同分异构体。选取波长区间为264~280nm范围内的9个波长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Ati/εi对εi/εp进行回归,在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浓度比为1:10~10:1的范围内时,回归相关系数r≥0.9963,回归线相对波动≤5.7%。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回收率分别为99.0%~104.0%和96.0%~101.0%,对于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的标准混合液和模拟混合液的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分光光度法 线性回归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在造纸综合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丽玫 俞斌 +1 位作者 马俊 龙荷云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6年第A01期37-41,共5页
利用聚合硫酸铁复合助凝剂处理以稻草为原料的造纸综合废水(包括黑液)。试验结果及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效果明显,工艺简单,不须将黑液单独处理,操作方便,停留时间短,且投资省、费用低。
关键词 造纸 聚合硫酸铁 助凝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CeO_2超细粒子 Ⅱ.冰冻脱水法和尿素水解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侯文华 徐林 +2 位作者 陈立刚 颜其洁 陈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采用冰冻脱水法和尿素水解法制备了CeO2 超细粒子 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脱水法制备的CeO2 超细粒子平均粒径为 7nm ,比表面为 89m2 / g ,且分散均匀 ,但易烧结 尿素水解法制备的CeO2 粒子呈块状多孔 ,平均粒径大于 50 0nm ,但比表面高达... 采用冰冻脱水法和尿素水解法制备了CeO2 超细粒子 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脱水法制备的CeO2 超细粒子平均粒径为 7nm ,比表面为 89m2 / g ,且分散均匀 ,但易烧结 尿素水解法制备的CeO2 粒子呈块状多孔 ,平均粒径大于 50 0nm ,但比表面高达 12 7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脱水法 尿素水解法 超细粒子 氧化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测定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根娣 胡效亚 +1 位作者 冷宗周 姚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6,共4页
研究了奥美拉唑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检测方法 ;在1.2mol·L -1H2SO4 底液中 ,通过富集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奥美拉唑 ;阴极峰电位为0.403V(vsSCE) ,峰电流与奥美拉唑的浓度在7.8×10-8~3.7×10-5 mol·L-1... 研究了奥美拉唑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检测方法 ;在1.2mol·L -1H2SO4 底液中 ,通过富集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奥美拉唑 ;阴极峰电位为0.403V(vsSCE) ,峰电流与奥美拉唑的浓度在7.8×10-8~3.7×10-5 mol·L-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该法的检出限为1.43×10-8 mol·L-1;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范围为94 %~102 % ;对奥美拉唑胶囊用该法进行了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该法的优点是成本低 ,操作方便 ,重复性好及检出限较低 ;对电极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碳糊电极 吸附伏安法 测定 电化学行为 胃酸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氮的反相流动注射一光度测定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镇浦 吴宏 陈国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9-471,共3页
建立了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氮的N-(1-萘基)乙二胺-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特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溶液注入到水样和对氨基苯磷酰胺溶液的混合流,在λmax540nm处对反应形成的红色染料进行分光光度检测.线性范围为0.... 建立了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氮的N-(1-萘基)乙二胺-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特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溶液注入到水样和对氨基苯磷酰胺溶液的混合流,在λmax540nm处对反应形成的红色染料进行分光光度检测.线性范围为0.004~0.18mg/L亚硝酸盐氮,检测限为0.0012mg/L,测定频率为50次/h.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应用本法测定南京玄武湖湖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与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国标法)测定结果相比较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2%,表明本法测定结果具有满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盐氮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S和DTPS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评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姚成 徐丽娜 +2 位作者 王镇浦 王新勇 汪笑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9-20,共2页
以焦亚硫酸钠、甲醛、乙二胺和二亚乙基三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水处理剂EDTS(乙二胺四甲撑磺酸盐)和DTPS(二亚乙基三胺五甲撑磺酸盐)。其元素分析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产品为纯品,产品的阻垢实验表明,其具有好的阻碳... 以焦亚硫酸钠、甲醛、乙二胺和二亚乙基三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水处理剂EDTS(乙二胺四甲撑磺酸盐)和DTPS(二亚乙基三胺五甲撑磺酸盐)。其元素分析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产品为纯品,产品的阻垢实验表明,其具有好的阻碳酸钙垢和阻磷酸钙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S DTPS 阻垢剂 性能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钼锡和锑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国松 王镇浦 侯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43-245,共3页
在强酸性溶液中,Mo(Ⅵ)、Sn(Ⅳ)和Sb%(Ⅲ)均与水杨基荧光酮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三元胶束络合物。其λ(max)分别为523.0,507.0和510.0nm,表明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在相应λ(max)处... 在强酸性溶液中,Mo(Ⅵ)、Sn(Ⅳ)和Sb%(Ⅲ)均与水杨基荧光酮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三元胶束络合物。其λ(max)分别为523.0,507.0和510.0nm,表明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在相应λ(max)处,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28×10~5(Mo)、1.50×10~5(Sn)和7.16×10~4(Sb)L·mol^(-1)·cm^(-1)。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迭代目标转换因于分析法(ITTFA)、模拟纯谱卡尔曼滤波法(KF-M)和CPA-P矩阵法辅助吸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了模拟样和铸铁标样中的痕量或小量钼、锡和锑。由于体系的加和性良好,故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从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看,PLS和ITTFA法明显地优于KF-M和CPA-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铸铁 模拟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粦盐三丁基十四烷基氯化粦(TTPC)的测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成 卜洪忠 +2 位作者 徐丽娜 王锦堂 胡恩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35,共2页
研究了以硝酸和高氯酸为氧化分解剂,将TTPC中的有机膦转化为正磷,用磷钼酸喹啉容量法测定TTPC中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分解条件和测定条件,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关键词 TTPC 杀菌剂 磷钼酸喹啉 容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的合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成 张骥红 +1 位作者 徐丽娜 王镇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38,共3页
以季戊四醇和40%氢溴酸溶液为原料,冰醋酸为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减压分离、纯化和干燥等步骤合成了具有优良性能的反应型阻燃剂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以季戊四醇计,产品收率为80.8%。实验确定了氢溴酸与季... 以季戊四醇和40%氢溴酸溶液为原料,冰醋酸为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减压分离、纯化和干燥等步骤合成了具有优良性能的反应型阻燃剂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以季戊四醇计,产品收率为80.8%。实验确定了氢溴酸与季戊四醇的最佳摩尔比为2.5∶1,最佳反应时间为6~8h,最佳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先用等体积的甲苯和水混合物分离合成产物,再用热水重结晶进行纯化。经元素分析、熔点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予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醇 合成 二溴甲基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