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问题的思考
1
作者 盛邦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41-44,共4页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的改革事业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但是,这一理论提出的初始是抽象性的、原则性的。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具体化。在目前的经济改革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生...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的改革事业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但是,这一理论提出的初始是抽象性的、原则性的。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具体化。在目前的经济改革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从而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比如,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下,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这项改革的实质内容是什么?等等。目前理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大多还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文简称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事业 混合经济体系 全民所有制经济 所有制改革 初级阶段理论 客观规律性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时期 未来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初探
2
作者 朱明 吴英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65-68,共4页
国民经济自上而下的组织、计划、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生产、经营、消费都与人的素质相关,而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受的教育;国民教育的规模、程度、速度与国家的经济状况、国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的教育政策、计划、领导人所受教育的... 国民经济自上而下的组织、计划、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生产、经营、消费都与人的素质相关,而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受的教育;国民教育的规模、程度、速度与国家的经济状况、国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的教育政策、计划、领导人所受教育的程度相关。国民经济和国民教育是共存于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关系密切,理应正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 教育发展 教育政策 间接效应 教育事业 第二部类 第一部类 非物质生产部门 部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墨家和荀子的逻辑方法
3
作者 余林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49-51,共3页
有两种逻辑,就有两种逻辑方法。 我国先秦时期墨家和荀子的方法论,就代表了逻辑上层次不同的两种科学方法。 墨家创始人墨翟从其狭隘的经验论出发,首先提出了“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 有两种逻辑,就有两种逻辑方法。 我国先秦时期墨家和荀子的方法论,就代表了逻辑上层次不同的两种科学方法。 墨家创始人墨翟从其狭隘的经验论出发,首先提出了“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以此来验证理论的功效。可见,墨子所谓的“法”,是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而出现的。接着又进一步举例道:“轮人亦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圜与不圈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表法 逻辑方法 大共名 圣王 轮人 《墨经》 推而别之 统类 类概念 解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评价的层次性——兼论知识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4
作者 魏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45-48,共4页
在现实生活中,什么行为是道德的,应该加以支持和赞扬;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应该予以反对和批评,人们根据什么原则去议论别人,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呢?这就涉及伦理学中的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 关于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在现实生活中,什么行为是道德的,应该加以支持和赞扬;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应该予以反对和批评,人们根据什么原则去议论别人,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呢?这就涉及伦理学中的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 关于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动机和效果的问题。评价人们行为善恶,好坏,是看动机,还是看效果?或者是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评价 辩证统一 高加林 兼论 意志自由 赫拉克里特 现实生活 思想解放 爱情悲剧 文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与劳动的发展
5
作者 吴晓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52-56,共5页
劳动这一范畴,人们并不陌生,但是,熟悉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对劳动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偏颇。提到劳动,总不免局限于体力劳动或生产性劳动这样的片面性。理论上虽然也承认知识分子、服务行业的劳动属劳... 劳动这一范畴,人们并不陌生,但是,熟悉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对劳动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偏颇。提到劳动,总不免局限于体力劳动或生产性劳动这样的片面性。理论上虽然也承认知识分子、服务行业的劳动属劳动的范畴,但一旦进行经济分析,特别是定量研究时,总是囿于前人的条条框框,而不能给予应有的承认。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对劳动重新加以认识。而这又应对劳动的历史发展进行认真地考察和分析。惟有这样,才能揭示劳动演化的客观规律,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分析 定量研究 生产性劳动 野蛮时代 生产劳动 劳动分工 层次需要 物质方面 蒙昧时代 人类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