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4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可盈 金晶 +3 位作者 任玉 金鹏 郑永华 吴正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4,共15页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其可以利用数字模型实现精准制造。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食品、生物医药等。3D食品打印的优势在于能够制作复杂的食品模型、设计独特的图案以及精准定制。3D食品打印技术由...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其可以利用数字模型实现精准制造。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食品、生物医药等。3D食品打印的优势在于能够制作复杂的食品模型、设计独特的图案以及精准定制。3D食品打印技术由挤出式打印、黏结剂喷射和喷墨打印组成,其利用食品材料,基于逐层堆积的方式设计造型。本文重点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食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不同类型食品应用中的特点和局限性。同时,通过介绍食品的精准营养递送、贮藏保鲜、食品加工、生物制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3D打印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未来食品3D打印技术的发展,以期为3D打印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食品加工 精准营养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食品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登勇 盖圣美 史秋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7-198,208,共3页
从农业院校食品机械类课程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对修订教学大纲、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件、实践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与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探索一条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食品机械 教学改革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娟 颜明 +1 位作者 田子华 朱筱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909-10912,10914,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仍然缺乏深入了解,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亟待加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府部门转基因食品安全...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仍然缺乏深入了解,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亟待加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府部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不足。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转基因食品 认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食品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检测与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胜民 黄子馨 +2 位作者 李小琼 郑美瑜 韩永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8-1468,共11页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有助于形成一些热诱导毒性产物,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食源性AGEs在体内的积累和循环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有助于形成一些热诱导毒性产物,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食源性AGEs在体内的积累和循环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同时可能诱发氧化应激、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5-HMF的代谢物5-磺基氧甲基糠醛(5-sulfooxymethylfurfural,5-SMF)有潜在基因毒性和致癌性。如何控制热加工食品中这些危害物的形成已成为食品行业的关注焦点。本文从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两条途径探究了AGEs和5-HMF的形成机理,并对近5年二者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建立二者的通用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削减前体物质的供给、阻断中间体的转化,以及去除已经生成的AGEs和5-HMF这3个方面着手,综述了近年来相应所采用的抑制策略,以期为AGEs和5-HMF在食品中的控制及热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5-羟甲基糠醛(5-HMF) 形成途径 检测方法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类食品科学应用性研究——兼国际肉类科技大会(ICoMST)介绍
5
作者 邹玉峰 刘登勇 +1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肉类研究》 2010年第3期3-9,共7页
肉类食品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了解和借鉴国际前沿研究动态,可以促进我国肉类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从肉类生产、质量与营养、加工和包装、食品安全四个方面,简单概括了最近几年国际肉类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性研究热点,并介绍... 肉类食品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了解和借鉴国际前沿研究动态,可以促进我国肉类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从肉类生产、质量与营养、加工和包装、食品安全四个方面,简单概括了最近几年国际肉类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性研究热点,并介绍了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肉类科技大会)的情况,以及即将于8月份召开的第56届国际肉类科技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食品科学 应用性研究 全球肉类科技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点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希杨 黄天然 黄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61-372,共12页
碳点(carbon dots,CDs)是一种新型的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荧光特性和毒性低、碳前体来源丰富等优点。适配体(aptamer,Apt)可以特异性结合靶标,应用于传感器能大幅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以CDs作为信号转导元件,以Apt作为目标识别元... 碳点(carbon dots,CDs)是一种新型的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荧光特性和毒性低、碳前体来源丰富等优点。适配体(aptamer,Apt)可以特异性结合靶标,应用于传感器能大幅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以CDs作为信号转导元件,以Apt作为目标识别元件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s的结构、分类、荧光特性和Apt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基于CDs的荧光Apt传感器的构建策略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旨在为食品质量监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适配体 荧光生物传感器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本科生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雪 曾宪明 +1 位作者 邢通 徐幸莲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130-132,136,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始转向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然而,传统教学思路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为导向,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利用典型案例教学-虚拟仿真-校园实训三大实践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始转向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然而,传统教学思路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为导向,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利用典型案例教学-虚拟仿真-校园实训三大实践教学方案的优势,设计由课堂理论到生产实践的教学方案。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构建具有我国内生特色又行之有效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案例式教学 虚拟仿真 校园实训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致敏原表位与降敏加工: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
8
作者 芮昕 郭欣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2,共14页
大豆是我国传统优质植物蛋白来源,然而,大豆过敏是制约其蛋白安全品质的瓶颈问题。大豆蛋白特定结构(致敏原表位)是诱发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表位的识别与定位是探索大豆过敏机制和靶向开发加工低(无)敏性大豆食品的关键,也是建立大豆精... 大豆是我国传统优质植物蛋白来源,然而,大豆过敏是制约其蛋白安全品质的瓶颈问题。大豆蛋白特定结构(致敏原表位)是诱发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表位的识别与定位是探索大豆过敏机制和靶向开发加工低(无)敏性大豆食品的关键,也是建立大豆精准降敏技术“构-效”关系的核心。本文围绕大豆致敏原结构与表位,对大豆致敏原结构及表位在常见加工过程、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综述,对表位层面研究相对较少的大豆致敏原摄入及对小肠微环境影响、口服免疫耐受方面开展了探讨与展望。本文旨在为低敏大豆加工“构-效”关系的建立及未来大豆降敏加工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致敏原蛋白 致敏原表位 加工技术 胃肠道消化 蛋白摄入 口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对番茄灰霉菌的光催化抑菌效果
9
作者 邹洁 宋锦柱 +3 位作者 郭星磊 李昕炫 倪永标 严文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开发适用于番茄中灰霉菌的抑菌方法。[方法]以番茄灰霉菌为试验对象,通过菌落直径、抑菌率考察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DAT)复合材料中纳米材料添加量、光照时间对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菌丝生物量、核酸蛋白质泄漏量及菌体结... [目的]开发适用于番茄中灰霉菌的抑菌方法。[方法]以番茄灰霉菌为试验对象,通过菌落直径、抑菌率考察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DAT)复合材料中纳米材料添加量、光照时间对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菌丝生物量、核酸蛋白质泄漏量及菌体结构探究DAT对灰霉菌的作用机理。[结果]当手性纳米金添加量为80μL、DAT质量浓度为5 mg/mL、自然光照时间为24 h时,DAT对灰霉菌的抑菌率最高为53.64%;DAT纳米材料在光照中产生的自由基通过破坏细胞膜,导致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大量泄露,从而抑制灰霉菌菌丝的生长;DTA处理后的灰霉菌菌丝表面粗糙,出现皱缩、破损等情况。[结论]DTA可以有效破坏番茄灰霉菌细胞膜及菌丝结构,抑制灰霉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金纳米 二氧化钛 灰霉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剁辣椒源益生菌筛选及其在发酵剁辣椒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倩 肖路遥 +2 位作者 白旭红 田玉芳 李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7,共10页
为开发风味优良且具有一定营养健康功效的益生菌发酵剁辣椒,本研究以湖南传统发酵剁辣椒为原料,筛选耐受胃肠消化的益生菌进行剁辣椒发酵,通过理化分析、感官评价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益生菌发酵对剁辣椒理化性质、安全性和感官特... 为开发风味优良且具有一定营养健康功效的益生菌发酵剁辣椒,本研究以湖南传统发酵剁辣椒为原料,筛选耐受胃肠消化的益生菌进行剁辣椒发酵,通过理化分析、感官评价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益生菌发酵对剁辣椒理化性质、安全性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3株耐受胃肠消化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JEB2)、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JEB7)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JEE2)。其中L.plantarum JEB2和L.brevis JEB7在24 h内将0.25 mg/mL亚硝酸钠全部降解,S.cerevisiae JEE2在24 h内胆固醇同化率达50.79%;筛选菌种发酵制备的剁辣椒pH<4.2、滴定酸度>0.6%,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及大肠菌群明显低于自然发酵剁辣椒;L.plantarum JEB2和L.brevis JEB7复配发酵制备的剁辣椒样品感官得分最高为19.50(满分20),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该剁辣椒样品刺激性物质(4-乙酰氨基-2-氨基丁酸和巴豆苷)表达量下调,芳香物质(4-甲基苯甲醛、黄铜酸乙烯酯、D-山梨醇等)和活性物质(笑脸素、鹅膏苷F5、白花丹等)表达量上调。因此,利用L.plantarum JEB2和L.brevis JEB7发酵剁辣椒,可以降低产品刺激性、增加风味,并提高产品安全性和益生特性,可进一步开发利用作为发酵产品的生产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剁辣椒 益生菌 发酵 非靶向代谢组学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银杏叶多酚固液萃取的传质和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驰 徐鹤宾 +5 位作者 朱芮 黎静 李丹丹 韩永斌 郑义 陶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2,共13页
本文采用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通过构建扩散模型,研究了超声和微波场下银杏叶多酚提取的传质机制,进一步建立了关于银杏叶多酚提取过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结果表明:与摇床振荡提取相比,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均可促... 本文采用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通过构建扩散模型,研究了超声和微波场下银杏叶多酚提取的传质机制,进一步建立了关于银杏叶多酚提取过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结果表明:与摇床振荡提取相比,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均可促进银杏叶内多酚的释放,增强银杏叶颗粒内部多酚分子扩散能力。相较超声处理,微波场下多酚提取效率更高,且多酚扩散能力更强,颗粒内外多酚浓度差值更早到达峰值。料液比为1:40 g/mL时,103.7 W/L超声和4800 W/L微波作用下,多酚的De值分别为6.4×10^(-11)m^(2)/s、1.4×10^(-10)~1.7×10^(-10)m^(2)/s,多酚平衡提取量分别为27.492±2.666和28.453±1.115 mg/g。另一方面,与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器相比,基于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两种模糊PID控制器均可较好地对目标多酚提取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具有超调量小、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当微波功率为4800 W/L、料液比为1:20 g/mL时,最佳控制算法为PSO优化的模糊PID,PSO因子为4.1350、0.1100、0.0001,此时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收敛时间最少,为0.5 min左右,且有最小的超调量,为1.12%。该研究为超声和微波辅助银杏叶多酚固液萃取的数字化仿真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萃取 多酚 超声 微波 传质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脉冲电场对高盐腌制牛肉细胞膜结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甜 韩敏义 +4 位作者 郭雨晨 贾婧文 白云 冯宪超 徐幸莲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8-298,共11页
从分子层面上探索细胞膜的分子动力学行为和纳米通道的形成过程,可避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该研究对不同电场强度(2、3、4kV/cm)处理下的牛肉腌制前后进行电阻抗参数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方案,评估脂双层在模拟过... 从分子层面上探索细胞膜的分子动力学行为和纳米通道的形成过程,可避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该研究对不同电场强度(2、3、4kV/cm)处理下的牛肉腌制前后进行电阻抗参数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方案,评估脂双层在模拟过程中的密度分布、均方位移、径向分布函数及回转半径等。结果显示,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样品的阻抗幅值减少,相位角增大,经NaCl腌制后,不同场强处理的样品之间的幅值和相位角的差异均缩小,添加4 kV/cm的电场,可以加速膜中脂双层分子的迁移,形成纳米通道,而8%NaCl不会破坏生理水平下细胞膜的结构,高盐体系中NaCl更倾向于通过纳米通道。结果表明,脉冲电场处理会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且其遭到破坏的程度与电场强度有关,高盐体系下NaCl对稳定穿孔的结构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优化肉品腌制工艺、设计细胞膜结构在电场作用下的纳米通道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牛肉腌制 分子动力学模拟 电阻抗 纳米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合酶在炎症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单锴 周姗姗 +2 位作者 李茜 周克茹 李春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5,共19页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是一类含有非血红素铁的双加氧酶,在人体中广泛表达,并在多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LOX催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相应的氢过氧化物。这些代谢物在生理条件下调节血管功能、肾脏功能、生殖...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是一类含有非血红素铁的双加氧酶,在人体中广泛表达,并在多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LOX催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相应的氢过氧化物。这些代谢物在生理条件下调节血管功能、肾脏功能、生殖系统功能和免疫防御,而在病理条件下导致疼痛、发热和炎症,进而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在人体内发现6个LOX基因,其可以通过可变剪切和蛋白修饰机制形成更多种效应蛋白。6大类LOX分别具有不同的表达谱、底物偏好性和代谢产物,因此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工。本文从LOX的分布和代谢特性入手,综述了它们与炎症相关疾病的关系,从生物化学角度介绍了LOX的表达与活性调控机制并展望了靶向LOX功能缓解相关病理损伤的营养学和临床医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炎症 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烫漂处理对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星月 何兴泰 +3 位作者 孙海斓 杜佳馨 陈潇 赵立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8,共13页
比较了蒸汽烫漂(ZQ)、沸水烫漂(FS)以及超声辅助热烫漂(CS)对鲜食糯玉米营养物质、感官品质以及酶活的影响,同时利用电子舌、电子鼻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了鲜食糯玉米的风味特征。研究结果显示:ZQ和FS处理导致营养物质保留... 比较了蒸汽烫漂(ZQ)、沸水烫漂(FS)以及超声辅助热烫漂(CS)对鲜食糯玉米营养物质、感官品质以及酶活的影响,同时利用电子舌、电子鼻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了鲜食糯玉米的风味特征。研究结果显示:ZQ和FS处理导致营养物质保留率较低,而CS处理对于营养物质的影响较小;3种烫漂处理的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差异较小,但ZQ处理后风味评分增加;CS处理的灭酶效率更高,对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的抑制效果分别为99.51%、90.38%和98.13%,明显优于ZQ和FS处理;电子舌测定结果表明3种烫漂处理使鲜食糯玉米的鲜味值、甜味值以及丰富度增加;利用GC-MS技术分别从CK、ZQ、FS和CS样品中鉴定出了37、42、35和4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特征风味化合物有1-辛烯-3-醇、正己醛、正壬醛、正庚醛、3-羟基-2-丁酮和2-戊基呋喃等;定量分析结合电子鼻以及主成分分析表明,烫漂处理后鲜食糯玉米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S处理后鲜食糯玉米的风味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超声辅助热烫漂 营养物质 感官品质 酶活 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体外抗氧化及对猪肉糜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嘉萤 周天明 +1 位作者 李春保 粘颖群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2,共8页
为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猪肉糜贮藏期间品质及各项氧化指标的影响,本文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对红景天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将0.2、0.4、0.6和0.8 mmol/L的红景天苷分别添加到猪肉糜中,以... 为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猪肉糜贮藏期间品质及各项氧化指标的影响,本文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对红景天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将0.2、0.4、0.6和0.8 mmol/L的红景天苷分别添加到猪肉糜中,以空白组作对照,通过测定猪肉糜的抗氧化特性、粒径、流变特性以及在不同贮藏时间的pH、持水性、巯基含量、羰基含量和TBARS值,研究红景天苷对猪肉糜贮藏期间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苷溶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8 mmol/L红景天苷组猪肉糜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大了67.89%和46.04%。红景天苷增大了猪肉糜的粒径和表观粘度,并且能够抑制贮藏期间猪肉糜的pH升高,降低了TBARS值和羰基含量,增大了持水性和巯基含量,其效果随红景天苷浓度增大而增强,0.8 mmol/L红景天苷效果最佳。综上,研究发现红景天苷在开发植物源抗氧化剂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促进肉制品品质和延长其货架期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猪肉糜 抗氧化 脂质氧化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膳食纤维的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瑶 赵雪 +1 位作者 吴昊 徐幸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8,共9页
本实验选取5种不同来源的膳食纤维(米糠、香蕉皮、苹果皮、燕麦麸皮以及柑橘皮)作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基水包油乳液。通过分析乳液的电位、粒径、乳析指数、Turbiscan稳定指数、流变特性等指标,探究不同浓度(1%、2%、3%)下各类膳食纤维... 本实验选取5种不同来源的膳食纤维(米糠、香蕉皮、苹果皮、燕麦麸皮以及柑橘皮)作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基水包油乳液。通过分析乳液的电位、粒径、乳析指数、Turbiscan稳定指数、流变特性等指标,探究不同浓度(1%、2%、3%)下各类膳食纤维稳定乳液的能力。结果表明:当纤维浓度从1%增加到3%时,所有乳液粒径均显著减小(P<0.05),其中米糠、香蕉皮、苹果皮、燕麦麸皮和柑橘膳食纤维乳液的D_(4,3)值分别减小了49.94%、44.02%、33.68%、1.01%、0.17%。乳液Zeta电位绝对值和表观黏度随纤维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均在浓度为3%的米糠膳食纤维乳液中达到最大值(Zeta电位值:-59.45 mV;黏度:15.88 mPa·s)。贮藏稳定性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燕麦麸皮膳食纤维乳液和柑橘纤维稳定乳液出现明显的油水分离现象,乳化性能较其他各组更差;米糠、香蕉皮和苹果皮膳食纤维乳液底部出现明显的乳清层,且乳析指数随纤维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浓度达到3%时,米糠膳食纤维乳液贮藏5 d后的乳析指数最低(27.43%)、稳定性最高。综上,米糠膳食纤维在五种膳食纤维乳液中具有最佳的乳化性能,且浓度越大,乳液稳定性越高。本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副产物膳食纤维在作为乳化剂稳定预乳化液方面的优良潜力,有望作为脂肪替代物应用于食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乳化剂 乳化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新型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善瑞 赵璐玲 章建浩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黄曲霉毒素B_(1)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毒菌株产生的一类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农产品播种、生长、采收以及储藏的各个环节,不仅给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而且其高度致癌性也影响着人类健康。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黄曲霉毒素阳... 黄曲霉毒素B_(1)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毒菌株产生的一类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农产品播种、生长、采收以及储藏的各个环节,不仅给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而且其高度致癌性也影响着人类健康。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黄曲霉毒素阳性检出率居高不下,探寻一种安全高效降低霉菌毒素污染水平的技术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归纳分析黄曲霉毒素B_(1)的新型降解方法,并比较其在粮油行业实际应用情况的优缺点,从而为黄曲霉毒素降解技术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降解技术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主要食物含硒量分析及居民硒营养水平评价 被引量:52
18
作者 陈历程 杨方美 +1 位作者 胡秋辉 潘根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7-59,共3页
随机采购南京市农贸市场出售的粮食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水果和蔬菜等,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种食物的含硒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物含硒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尤以动物内脏含硒量为最高;禾谷类和豆类食物的含硒量又比水果和蔬菜高... 随机采购南京市农贸市场出售的粮食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水果和蔬菜等,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种食物的含硒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物含硒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尤以动物内脏含硒量为最高;禾谷类和豆类食物的含硒量又比水果和蔬菜高,多数食物含硒量小于全国代表值。调查了南京市居民的日常饮食,根据现代营养原理制定了膳食结构,对该膳食结构进行硒营养评价,计算南京市居民日常硒的摄入量、结果表明:南京市居民硒摄入量为30.4μg/d,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硒摄入量的最低限值50μg/d相差甚远,日常膳食不能满足人体对硒的最低需要,开发高效安全的补硒食品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含硒量 摄入量 营养学 膳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01
19
作者 柴丽月 辛志宏 +2 位作者 蔡晶 俞美香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62-365,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4种食品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溶解、超声波辅助提取、固...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4种食品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溶解、超声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浓缩富集等预处理,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分析条件下样品的回收率为72.3%~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2.69%~5.84%,说明本方法准确可靠。14种食品中检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约69%的含量高于欧洲规定的每天0.3mg/kg体重的标准,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被检食品中有较大的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检测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硒对大豆品质和大豆食品硒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0
20
作者 胡秋辉 杨方美 +1 位作者 潘根兴 陈历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5,共4页
用田间试验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品质和大豆食品硒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浓度小于 4 0 0mg/L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亚硒酸钠浓度大于 60 0mg/L ,大豆产量显著下降。喷施亚硒酸钠显著提高大豆脂肪含量 ,特别是亚油酸含... 用田间试验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品质和大豆食品硒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浓度小于 4 0 0mg/L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亚硒酸钠浓度大于 60 0mg/L ,大豆产量显著下降。喷施亚硒酸钠显著提高大豆脂肪含量 ,特别是亚油酸含量提高 1 %左右 ,但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影响不显著。利用富硒大豆生产的大豆食品含硒量显著提高 ,大豆分离蛋白含硒量为 7.4 87μg/ g,豆奶粉为 1 .0 2 3 μg/ g,豆芽为 1 .0 3 3 μg/ g ,白豆腐干为 1 .4 1 2 μg/ g。大豆分离蛋白可作为富硒功能食品的有机硒源 ,豆渣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施 大豆 品质 含硒量 富硒大豆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