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酸解氨基酸对植物源废弃物好氧堆肥品质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忠纯 罗非 +4 位作者 李新艳 张楠 张瑞福 荀卫兵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45-1455,共11页
【目的】探究添加酸解氨基酸(AA)对不同植物源废弃物堆肥进程、氮素损失阻控、堆肥品质和产品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向3种含碳量不同的植物源废弃物(中药渣、木薯渣和蘑菇渣)中添加5%、10%和15%(体积质量比)的酸解氨基酸,以不添加酸... 【目的】探究添加酸解氨基酸(AA)对不同植物源废弃物堆肥进程、氮素损失阻控、堆肥品质和产品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向3种含碳量不同的植物源废弃物(中药渣、木薯渣和蘑菇渣)中添加5%、10%和15%(体积质量比)的酸解氨基酸,以不添加酸解氨基酸处理作为对照,监测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和理化指标。堆肥结束后,以辣椒和茄子作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和大田试验。盆栽试验以不施肥和施化肥为对照,试验处理包括9个堆肥产品及其添加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产品,共24个,调查了不同处理辣椒和茄子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施化肥为对照,以盆栽效果最佳的堆肥产品及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单施、两个产品分别与化肥配合,共14个处理,调查了辣椒和茄子的生长状况。【结果】添加酸解氨基酸延长了中药渣和木薯渣堆肥的高温期持续时间,而蘑菇渣堆肥的高温期持续时间随酸解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酸解氨基酸加入后,3种原料堆体的pH均有所下降,且整体上酸解氨基酸添加量越多,pH下降越显著。酸解氨基酸明显促进了3种原料堆肥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碳的分解,且促进效果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随着酸解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酸解氨基酸加入后由于引入H^(+),使堆体的电导率有小幅上升。盆栽试验表明,3种有机物料堆肥均以添加10%AA制成的有机肥最佳,且能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鲜重、干重、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含量,添加促生菌后进一步提高了堆肥的效果。以10%AA处理的有机肥及其生物有机肥进行大田试验,中药渣有机肥中,生物有机肥处理为辣椒田间处理最佳,生物有机肥加化肥处理为茄子田间处理最佳;木薯渣有机肥处理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在辣椒和茄子田间试验中均为最佳处理;蘑菇渣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加化肥处理在辣椒和茄子大田试验中各项指标均为最优;表明10%AA处理的有机肥配合功能菌株施用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整体效果显著优于空白和化肥处理。【结论】添加酸解氨基酸能够降低堆肥pH,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延长堆肥高温期的持续时间,提高有机碳降解效率及氮磷钾相对含量;该堆肥与功能菌株配伍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与等养分化肥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废弃物 酸解氨基酸 好氧堆肥 腐熟度 氮素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及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天杰 王玉鑫 +4 位作者 王佳宁 韦中 董彩霞 沈其荣 徐阳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968,共8页
利用功能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配合不同原料的有机肥制备不同生物有机肥,研究其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以及促生的效果,并考察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响应,以获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本研究以解淀粉芽孢杆菌T-5为功能菌株... 利用功能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配合不同原料的有机肥制备不同生物有机肥,研究其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以及促生的效果,并考察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响应,以获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本研究以解淀粉芽孢杆菌T-5为功能菌株,分别配合秸秆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经二次发酵分别制得秸秆生物有机肥(BIO1)和鸡粪生物有机肥(BIO2),并于江苏省南京市一处青枯病多发的番茄大棚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降低番茄土传青枯病的发病率,且BIO1处理的防控效果最佳,使发病率降低了94.45%;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增加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并提高产量,但对于番茄果实品质并无显著提升;BIO1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BIO2处理则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番茄发病率呈负相关,与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根际细菌多样性,同时改变细菌群落结构;防控效果最好的BIO1处理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最低,土壤硝态氮和pH与这两个门水平的细菌类群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见,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功能菌株、秸秆为原料制备的秸秆生物有机肥可有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效果优于鸡粪生物有机肥。该生物有机肥还可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及产量提升,并通过调控根际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土壤抑病能力,减少土传青枯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防控 土传青枯病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草酸青霉降解秸秆的表面活性剂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万文 杨天杰 +5 位作者 樊晓腾 郑海平 王世梅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82-1589,共8页
为了提高秸秆降解效率,本文探究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秸秆降解菌降解秸秆的作用,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首先筛选获得一株降解玉米秸秆能力较强的菌株——草酸青霉Z7-6;其次在液体发酵条件下,考察4种表面活性剂(两个浓度)对... 为了提高秸秆降解效率,本文探究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秸秆降解菌降解秸秆的作用,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首先筛选获得一株降解玉米秸秆能力较强的菌株——草酸青霉Z7-6;其次在液体发酵条件下,考察4种表面活性剂(两个浓度)对草酸青霉Z7-6降解玉米秸秆效果及产纤维素类酶的影响;最终通过固体发酵验证表面活性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草酸青霉Z7-6对玉米秸秆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相对降解率达40.58%。液体发酵条件下,0.1%表面活性剂处理下秸秆相对降解率较高,0.1%Triton X-100(TR)和0.1%Tween 80(TW)均可提升草酸青霉Z7-6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两者间无显著差异。0.1%TR处理中滤纸酶活性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固体发酵条件下,0.1%TR的提升效果最佳。综合秸秆降解的效果和产酶情况,发现0.1%TR促进草酸青霉Z7-6降解秸秆的效果最好,也可提升该菌株纤维素类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秸秆 降解 草酸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枝条粉碎覆盖对梨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天杰 王孝芳 +7 位作者 胡红菊 杨健 藕继旺 王晓祥 郝宝锋 王中华 董彩霞 徐阳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9-561,共13页
梨树整形修剪枝条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将其粉碎后覆盖于树下土壤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科学评估梨树枝条粉碎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集了贵州毕节、河北昌黎、黑龙江哈尔滨、湖北枝江和河南许昌5个不... 梨树整形修剪枝条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将其粉碎后覆盖于树下土壤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科学评估梨树枝条粉碎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集了贵州毕节、河北昌黎、黑龙江哈尔滨、湖北枝江和河南许昌5个不同纬度梨典型种植区梨园枝条覆盖1~2年后的土壤样品,检测了土壤基础理化特性及土壤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结果发现,与不覆盖枝条的对照相比,总体而言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土壤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对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覆盖处理显著富集了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真菌中的担子菌门以及原生生物中的孔虫界和囊泡虫类等类群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利用随机森林模型挖掘了不同采样点枝条覆盖后的关键物种,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达94.44%,关键物种以细菌为主,包括Acidibacter、Xanthobacteraceae、Nitrosomonadaceae等与有机残体降解有关的微生物,还发现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评估了梨树枝条覆盖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的影响,挖掘了潜在的关键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修剪枝条 覆盖 土壤理化性状 微生物组 关键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际互惠功能体的微生物肥料研发思考
5
作者 韦中 杨天杰 +6 位作者 王孝芳 江高飞 游川 官颖 任鹏 徐阳春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3-2409,共7页
微生物肥料是指以有益菌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有益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够增加养分吸收效率、提高植物耐逆能力、抑制土传病害、消减土壤污染因子等,从而提升土壤健康和作物产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微... 微生物肥料是指以有益菌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有益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够增加养分吸收效率、提高植物耐逆能力、抑制土传病害、消减土壤污染因子等,从而提升土壤健康和作物产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微生物肥料存在有益菌在土壤中定殖能力差,功能难发挥和效果不稳定等共性问题。本文以构建植物-有益菌互惠关系为核心出发点,从有益菌筛选、营养载体配伍、合成菌群构建、高密度菌剂制备以及微生物肥料应用策略等角度,概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微生物肥料创新开发的一些思考,包括:1)高通量定向筛选与植物匹配且互惠互利的有益菌,并建立精准挖掘技术;2)研究与有益菌匹配的根际“益生元”,特异性提升有益菌定殖和功能发挥,并构建可智能匹配有益菌与根际“益生元”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及体系;3)构建稳定的合成菌群或挖掘具有多功能的单一有益菌,消减土壤复合障碍;4)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制备高密度有益菌剂,建立有益菌-有机废弃物生物高值发酵技术体系;5)通过土体土壤中施用有机肥等土壤整体改良措施,以及根际精准施用与作物系统匹配的“合生元”(有益菌与“益生元”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形成土体提质和根际增效的综合策略。未来总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融合,开发不同植物-土壤系统中可维持效果稳定性的高质量微生物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 微生物肥料 土壤障碍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