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百色市芒果树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栗晗
江尚焘
+6 位作者
彭海英
高日芳
张金莲
李冬萍
姜柔
董彩霞
陈廷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34-2344,共11页
为探明广西百色市芒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对广西芒果主产区的芒果根际土壤及根系样本进行AM真菌分离,并比较不同施肥制度下芒果根际土壤的AM真菌种类和根系菌根侵染情况。采集5个主施...
为探明广西百色市芒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对广西芒果主产区的芒果根际土壤及根系样本进行AM真菌分离,并比较不同施肥制度下芒果根际土壤的AM真菌种类和根系菌根侵染情况。采集5个主施有机肥的芒果园(OT)和5个主施化肥的芒果园(CT)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法分离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通过富集和诱导培养纯化其中的AM真菌,进行分子和形态鉴定。采用墨水醋染色法对根系样本进行染色及内生真菌侵染率的测定。共分离出6种AM真菌,OT处理分离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sp.)1种,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 sp.)1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 sp.)1种;CT处理分离出无梗囊霉属2种,近明球囊霉属1种。2种施肥制度分离出的AM真菌种类较少,且分离出的AM真菌种类均较常见,并无特有种。根系染色发现,OT处理菌丝分布较多,AM真菌结构丰富,可明显观察到丛枝和泡囊结构,还发现有少量的深色有隔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CT处理的菌丝相对较少,泡囊结构和丛枝也较少,DSE相对较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施肥类型、芒果品种和树龄对AM真菌的根外菌丝、泡囊结构以及孢子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用有机肥较化肥对AM真菌的根外菌丝和泡囊结构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本研究筛选所得菌种丰富了我国AM真菌菌种库,并为筛选果树高效AM真菌菌剂奠定物质基础,也为果园管理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根际
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优化施肥下养分投入与梨产量品质的整合分析及施肥建议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浩
王朝阳
+1 位作者
徐阳春
董彩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8,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我国梨主产区农户常规养分投入和产量现状,研究不同氮(N)、磷(P_(2)O_(5))和钾(K_(2)O)优化施肥措施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通过养分优化管理协同提高我国梨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1992—2022年公开...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我国梨主产区农户常规养分投入和产量现状,研究不同氮(N)、磷(P_(2)O_(5))和钾(K_(2)O)优化施肥措施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通过养分优化管理协同提高我国梨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1992—2022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优化施肥对梨产量及品质影响的期刊文献112篇。通过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研究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下梨产量及N、P_(2)O_(5)和K_(2)O施用量间的关系,并基于产量效应对我国各梨主产区提出针对性施肥建议。[结果]从全国范围看,我国梨平均产量为31 t·hm^(-2),N、P_(2)O_(5)和K_(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53、235和320 kg·hm^(-2),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N、P_(2)O_(5)和K_(2)O肥养分投入量偏高及各主产区间差距大的现象。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N、P_(2)O_(5)和K_(2)O施肥分别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5.5%~7.3%、果形指数1.5%~1.6%、维生素C含量3.0%~3.4%,降低总酸含量3.6%~7.3%和果皮硬度1.4%~2.2%。同时,一定程度上减施N、P_(2)O_(5)和K_(2)O有助于梨的增产提质,以此为依据可针对各主产区提出N、P_(2)O_(5)和K_(2)O适宜的施用区间:西部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92.9~390.5 kg·hm^(-2)、113.1~169.6 kg·hm^(-2)和71.0~106.4 kg·hm^(-2);长江流域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89.0~385.3 kg·hm^(-2)、221.7~277.1 kg·hm^(-2)和158.7~238.0 kg·hm^(-2);环渤海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28.1~342.2 kg·hm^(-2)、113.9~170.8 kg·hm^(-2)和261.6~348.8 kg·hm^(-2);黄河故道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58.7~388.1 kg·hm^(-2)、164.1~218.8 kg·hm^(-2)和330.1~440.1 kg·hm^(-2)。[结论]优化施肥能够协同提高我国梨树产量和果实品质,以此为基础提出的针对性施肥建议有助于实现我国梨主产区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
优化施肥
产量
品质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成之
段旭
+4 位作者
张娜
徐志辉
邓旭辉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4,共9页
为研究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集连作多年后6种青枯病不同发病率(12.5%、21.9%、40.0%、59.4%、83.3%和91.6%)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土壤青枯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番茄植...
为研究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集连作多年后6种青枯病不同发病率(12.5%、21.9%、40.0%、59.4%、83.3%和91.6%)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土壤青枯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番茄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相关性;初始土壤中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初始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但基于OTU的细菌群落变化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相关性,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细菌与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细菌同时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本研究发现,受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影响,土壤的氮素含量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性,而初始土壤的细菌群落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青枯病
氮素吸收效率
番茄
土壤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百色市芒果树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栗晗
江尚焘
彭海英
高日芳
张金莲
李冬萍
姜柔
董彩霞
陈廷速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
农业
科学
院微生物
研究
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34-2344,共11页
基金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01590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D0202101)。
文摘
为探明广西百色市芒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对广西芒果主产区的芒果根际土壤及根系样本进行AM真菌分离,并比较不同施肥制度下芒果根际土壤的AM真菌种类和根系菌根侵染情况。采集5个主施有机肥的芒果园(OT)和5个主施化肥的芒果园(CT)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法分离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通过富集和诱导培养纯化其中的AM真菌,进行分子和形态鉴定。采用墨水醋染色法对根系样本进行染色及内生真菌侵染率的测定。共分离出6种AM真菌,OT处理分离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sp.)1种,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 sp.)1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 sp.)1种;CT处理分离出无梗囊霉属2种,近明球囊霉属1种。2种施肥制度分离出的AM真菌种类较少,且分离出的AM真菌种类均较常见,并无特有种。根系染色发现,OT处理菌丝分布较多,AM真菌结构丰富,可明显观察到丛枝和泡囊结构,还发现有少量的深色有隔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CT处理的菌丝相对较少,泡囊结构和丛枝也较少,DSE相对较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施肥类型、芒果品种和树龄对AM真菌的根外菌丝、泡囊结构以及孢子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用有机肥较化肥对AM真菌的根外菌丝和泡囊结构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本研究筛选所得菌种丰富了我国AM真菌菌种库,并为筛选果树高效AM真菌菌剂奠定物质基础,也为果园管理提供了新方向。
关键词
芒果
根际
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Keywords
mango
rhizosphere
soil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分类号
S667.7 [农业科学—果树学]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优化施肥下养分投入与梨产量品质的整合分析及施肥建议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浩
王朝阳
徐阳春
董彩霞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70220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28)。
文摘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我国梨主产区农户常规养分投入和产量现状,研究不同氮(N)、磷(P_(2)O_(5))和钾(K_(2)O)优化施肥措施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通过养分优化管理协同提高我国梨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1992—2022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优化施肥对梨产量及品质影响的期刊文献112篇。通过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研究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下梨产量及N、P_(2)O_(5)和K_(2)O施用量间的关系,并基于产量效应对我国各梨主产区提出针对性施肥建议。[结果]从全国范围看,我国梨平均产量为31 t·hm^(-2),N、P_(2)O_(5)和K_(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53、235和320 kg·hm^(-2),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N、P_(2)O_(5)和K_(2)O肥养分投入量偏高及各主产区间差距大的现象。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N、P_(2)O_(5)和K_(2)O施肥分别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5.5%~7.3%、果形指数1.5%~1.6%、维生素C含量3.0%~3.4%,降低总酸含量3.6%~7.3%和果皮硬度1.4%~2.2%。同时,一定程度上减施N、P_(2)O_(5)和K_(2)O有助于梨的增产提质,以此为依据可针对各主产区提出N、P_(2)O_(5)和K_(2)O适宜的施用区间:西部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92.9~390.5 kg·hm^(-2)、113.1~169.6 kg·hm^(-2)和71.0~106.4 kg·hm^(-2);长江流域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89.0~385.3 kg·hm^(-2)、221.7~277.1 kg·hm^(-2)和158.7~238.0 kg·hm^(-2);环渤海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28.1~342.2 kg·hm^(-2)、113.9~170.8 kg·hm^(-2)和261.6~348.8 kg·hm^(-2);黄河故道产区最佳投入量分别为258.7~388.1 kg·hm^(-2)、164.1~218.8 kg·hm^(-2)和330.1~440.1 kg·hm^(-2)。[结论]优化施肥能够协同提高我国梨树产量和果实品质,以此为基础提出的针对性施肥建议有助于实现我国梨主产区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梨
优化施肥
产量
品质
整合分析
Keywords
pear
optimizing fertilization
yield
quality
meta analysis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成之
段旭
张娜
徐志辉
邓旭辉
李荣
沈其荣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044,32002132)
+2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00562)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20M671520)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013xx06)资助。
文摘
为研究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集连作多年后6种青枯病不同发病率(12.5%、21.9%、40.0%、59.4%、83.3%和91.6%)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土壤青枯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番茄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相关性;初始土壤中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初始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但基于OTU的细菌群落变化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相关性,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细菌与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细菌同时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本研究发现,受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影响,土壤的氮素含量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性,而初始土壤的细菌群落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连作障碍
青枯病
氮素吸收效率
番茄
土壤细菌群落
Keywords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Bacterial wilt disease
Nitrogen absorption efficiency
Tomato
Soil bacteria community
分类号
S15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百色市芒果树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初探
栗晗
江尚焘
彭海英
高日芳
张金莲
李冬萍
姜柔
董彩霞
陈廷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优化施肥下养分投入与梨产量品质的整合分析及施肥建议
徐浩
王朝阳
徐阳春
董彩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朱成之
段旭
张娜
徐志辉
邓旭辉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