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质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及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天杰 王玉鑫 +4 位作者 王佳宁 韦中 董彩霞 沈其荣 徐阳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968,共8页
利用功能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配合不同原料的有机肥制备不同生物有机肥,研究其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以及促生的效果,并考察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响应,以获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本研究以解淀粉芽孢杆菌T-5为功能菌株... 利用功能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配合不同原料的有机肥制备不同生物有机肥,研究其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以及促生的效果,并考察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响应,以获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本研究以解淀粉芽孢杆菌T-5为功能菌株,分别配合秸秆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经二次发酵分别制得秸秆生物有机肥(BIO1)和鸡粪生物有机肥(BIO2),并于江苏省南京市一处青枯病多发的番茄大棚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降低番茄土传青枯病的发病率,且BIO1处理的防控效果最佳,使发病率降低了94.45%;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增加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并提高产量,但对于番茄果实品质并无显著提升;BIO1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BIO2处理则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番茄发病率呈负相关,与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根际细菌多样性,同时改变细菌群落结构;防控效果最好的BIO1处理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最低,土壤硝态氮和pH与这两个门水平的细菌类群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见,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功能菌株、秸秆为原料制备的秸秆生物有机肥可有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效果优于鸡粪生物有机肥。该生物有机肥还可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及产量提升,并通过调控根际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土壤抑病能力,减少土传青枯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防控 土传青枯病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酸解氨基酸对植物源废弃物好氧堆肥品质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忠纯 罗非 +4 位作者 李新艳 张楠 张瑞福 荀卫兵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45-1455,共11页
【目的】探究添加酸解氨基酸(AA)对不同植物源废弃物堆肥进程、氮素损失阻控、堆肥品质和产品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向3种含碳量不同的植物源废弃物(中药渣、木薯渣和蘑菇渣)中添加5%、10%和15%(体积质量比)的酸解氨基酸,以不添加酸... 【目的】探究添加酸解氨基酸(AA)对不同植物源废弃物堆肥进程、氮素损失阻控、堆肥品质和产品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向3种含碳量不同的植物源废弃物(中药渣、木薯渣和蘑菇渣)中添加5%、10%和15%(体积质量比)的酸解氨基酸,以不添加酸解氨基酸处理作为对照,监测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和理化指标。堆肥结束后,以辣椒和茄子作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和大田试验。盆栽试验以不施肥和施化肥为对照,试验处理包括9个堆肥产品及其添加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产品,共24个,调查了不同处理辣椒和茄子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施化肥为对照,以盆栽效果最佳的堆肥产品及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单施、两个产品分别与化肥配合,共14个处理,调查了辣椒和茄子的生长状况。【结果】添加酸解氨基酸延长了中药渣和木薯渣堆肥的高温期持续时间,而蘑菇渣堆肥的高温期持续时间随酸解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酸解氨基酸加入后,3种原料堆体的pH均有所下降,且整体上酸解氨基酸添加量越多,pH下降越显著。酸解氨基酸明显促进了3种原料堆肥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碳的分解,且促进效果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随着酸解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酸解氨基酸加入后由于引入H^(+),使堆体的电导率有小幅上升。盆栽试验表明,3种有机物料堆肥均以添加10%AA制成的有机肥最佳,且能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鲜重、干重、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含量,添加促生菌后进一步提高了堆肥的效果。以10%AA处理的有机肥及其生物有机肥进行大田试验,中药渣有机肥中,生物有机肥处理为辣椒田间处理最佳,生物有机肥加化肥处理为茄子田间处理最佳;木薯渣有机肥处理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在辣椒和茄子田间试验中均为最佳处理;蘑菇渣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加化肥处理在辣椒和茄子大田试验中各项指标均为最优;表明10%AA处理的有机肥配合功能菌株施用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整体效果显著优于空白和化肥处理。【结论】添加酸解氨基酸能够降低堆肥pH,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延长堆肥高温期的持续时间,提高有机碳降解效率及氮磷钾相对含量;该堆肥与功能菌株配伍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与等养分化肥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废弃物 酸解氨基酸 好氧堆肥 腐熟度 氮素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稻耐盐能力的根际核心菌株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爱媛 任轶 +5 位作者 汪姣 严河 石晨雨 沈其荣 张瑞福 荀卫兵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0-1420,共11页
根际微生物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作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为获得能显著提高水稻耐盐性的根际促生菌并探究其应用效果,选择耐盐品种湖南籼和盐敏感品种南粳46两个水稻品种,分别比较了耐盐水稻和盐敏感水稻在自然盐土和灭菌盐土中的生理指标... 根际微生物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作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为获得能显著提高水稻耐盐性的根际促生菌并探究其应用效果,选择耐盐品种湖南籼和盐敏感品种南粳46两个水稻品种,分别比较了耐盐水稻和盐敏感水稻在自然盐土和灭菌盐土中的生理指标,然后基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通过根系细菌群落差异分析和共现网络分析,鉴定了在耐盐水稻根际富集且与耐盐性相关的关键类群。随后,采用根际微生物宏培养方法从耐盐水稻根际筛选出关键细菌类群的可培养菌株。最后通过盆栽试验评估了菌株增强盐敏感水稻耐盐能力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然盐土中耐盐水稻株高和根长均显著高于灭菌土壤中的植株,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低于灭菌土壤中的植株,表明耐盐水稻品种根际的微生物群落在增强水稻耐盐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耐盐水稻品种和盐敏感水稻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差异分析明确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为耐盐水稻根际富集的关键细菌类群。通过设置盐胁迫下盐敏感水稻发芽试验和苗期水培试验,筛选出普氏假单胞菌P34和大安金黄杆菌C18两株功能菌。最后通过盆栽试验证明C18和P34作为直接接种剂或种子包衣剂均能在盐胁迫下显著促进盐敏感水稻生长。综上,C18和P34具有良好的增强水稻耐盐能力的潜力,可作为开发盐碱地专用的种子包衣及微生物肥料的候选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土 水稻耐盐胁迫 根际 可培养菌株 种子包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矿质营养与病害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敏 彭大榕 +3 位作者 曾吉兴 王诗语 朱林星 郭世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9-1353,共15页
矿质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优化养分管理调控土壤生态功能及植物免疫反应,从而实现对植物病害有效防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矿质营养元素与病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物理抗性、生化抗性、分子抗性及... 矿质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优化养分管理调控土壤生态功能及植物免疫反应,从而实现对植物病害有效防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矿质营养元素与病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物理抗性、生化抗性、分子抗性及微生物调控等方面阐述了植物矿质元素对病害的调控机理。合理供应矿质养分不仅能调节植物的组织和结构特性建立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物理屏障,通过影响植物抗菌代谢物合成、氨基酸代谢、植物防御相关酶活性等诱导植物生化抗性,还能从分子水平调控植物信号及激活植物免疫反应以诱导植物分子抗性。此外,矿质营养还可通过改变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组成,调控根际微生物结构,进而维持植物及土壤健康。因此,利用植物矿质营养协调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提高植物抗性,可为植物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未来可从多种矿质营养复合调控植物免疫机制,植物和微生物对矿质营养响应差异机理,以及发展精准施肥技术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抗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营养 植物病害 植物健康 土壤健康 养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SQR-T037对茄子幼苗促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洁 秦克伟 +3 位作者 蔡枫 余光辉 沈其荣 陈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671-15673,15694,共4页
[目的]为研究木霉SQR-T037对茄子幼苗的促生效应。[方法]以"种都墨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设无机肥CK、有机肥OF、哈茨木霉SQR-T037菌液灌根3个处理。[结果]木霉SQR-T037菌液灌根处理相对于无机肥CK和有机肥OF处... [目的]为研究木霉SQR-T037对茄子幼苗的促生效应。[方法]以"种都墨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设无机肥CK、有机肥OF、哈茨木霉SQR-T037菌液灌根3个处理。[结果]木霉SQR-T037菌液灌根处理相对于无机肥CK和有机肥OF处理能在0.05水平显著提高茄子生物量,但对茄子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和POD活性无明显影响;SQR-T037菌液灌根处理对茄子根系的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茄子幼苗的根系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QR-T037菌液灌根处理能在0.05水平显著增加茄子幼苗的干物量积累。[结论]木霉SQR-T037对茄子苗期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茄子幼苗 促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麦秸秆生产木霉分生孢子及其生物有机肥对黄瓜的促生效果 被引量:23
6
作者 冯程龙 王晓婷 +4 位作者 康文晶 孟晓慧 张风革 冉炜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6-1295,共10页
【目的】木霉是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功能菌,然而木霉类生物肥料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很薄弱。本研究以小麦秸秆为发酵基质,探究哈茨木霉T-E5产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工艺条件,并验证发酵物作为生物有机肥的促生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 【目的】木霉是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功能菌,然而木霉类生物肥料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很薄弱。本研究以小麦秸秆为发酵基质,探究哈茨木霉T-E5产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工艺条件,并验证发酵物作为生物有机肥的促生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小麦秸秆为固体发酵基质,研究固体发酵的不同发酵方式,温度、酸浓度、酸种类、接种量、含水量、外加碳源和氮源等单因子条件下的产孢量;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温度、酸浓度、含水量、接种量、外加氮源和碳源的发酵条件优化。利用两季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包括施用化肥、有机肥、发酵物和不同肥料组合的5个不同施肥处理的黄瓜地上部生物量、株高和叶面积。采用稀释涂布法测定黄瓜盆栽根际土中总真菌数量和木霉菌数量。【结果】单因素条件优化:基质用稀硝酸(0.1 mol/L)调节酸度值后接种3%(v/w)的1×10~7个/m L的T-E5孢子液,调节水分使初始含水量达到75%;在此条件下,添加尿素和玉米粉,在28℃下发酵培养8天,最大产孢量可达到8.87×10~9个/g。通过正交优化,每10 g小麦秸秆,加入调节酸度值的0.05 mol/L硝酸18.3 m L,含水量70%(湿基),接种量9%,添加尿素的量为1%,30℃浅盘培养8天,产孢量达到1.1×10^(10)个/g。第1季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CCK)相比,发酵产物与化肥配施(CT)使黄瓜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株高和叶面积分别提高14.97%、16.75%和14.64%;与单施有机肥处理(OCK)相比,发酵产物与有机肥配施(OT)使黄瓜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株高和叶面积分别提高10.62%、26.06%和9.53%。第2季盆栽也有类似的促生效果,与CCK相比,CT使上述指标分别提高12.83%、11.49%和26.93%;与OCK相比,OT使上述指标分别提高5.96%、34.29%和18.01%。两季盆栽添加木霉发酵物的处理中根际土总真菌数和木霉菌数量相比CCK、OCK和不施肥照(CK)均增加1个数量级以上。【结论】以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固体发酵工艺可生产高分生孢子含量的哈茨木霉菌剂及其生物有机肥,表明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高附加值的木霉菌剂及其生物有机肥具有可行性。但木霉孢子数量主要受发酵条件影响,今后应在中试和工厂化生产水平进一步研究木霉孢子固体发酵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5木霉 小麦秸秆 固体发酵 生物有机肥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草酸青霉降解秸秆的表面活性剂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万文 杨天杰 +5 位作者 樊晓腾 郑海平 王世梅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82-1589,共8页
为了提高秸秆降解效率,本文探究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秸秆降解菌降解秸秆的作用,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首先筛选获得一株降解玉米秸秆能力较强的菌株——草酸青霉Z7-6;其次在液体发酵条件下,考察4种表面活性剂(两个浓度)对... 为了提高秸秆降解效率,本文探究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秸秆降解菌降解秸秆的作用,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首先筛选获得一株降解玉米秸秆能力较强的菌株——草酸青霉Z7-6;其次在液体发酵条件下,考察4种表面活性剂(两个浓度)对草酸青霉Z7-6降解玉米秸秆效果及产纤维素类酶的影响;最终通过固体发酵验证表面活性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草酸青霉Z7-6对玉米秸秆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相对降解率达40.58%。液体发酵条件下,0.1%表面活性剂处理下秸秆相对降解率较高,0.1%Triton X-100(TR)和0.1%Tween 80(TW)均可提升草酸青霉Z7-6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两者间无显著差异。0.1%TR处理中滤纸酶活性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固体发酵条件下,0.1%TR的提升效果最佳。综合秸秆降解的效果和产酶情况,发现0.1%TR促进草酸青霉Z7-6降解秸秆的效果最好,也可提升该菌株纤维素类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秸秆 降解 草酸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磷真菌固体发酵菌肥对玉米生长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莎莎 孙敏 +4 位作者 王文超 李真 王世梅 戴乐天 徐阳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10-1917,共8页
溶磷微生物可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有效态磷,施用溶磷菌肥是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有效措施。选取溶磷效果较好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NJDL-03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JDL^(-1)2两株真菌进行土培实验,探究了溶磷真菌在... 溶磷微生物可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有效态磷,施用溶磷菌肥是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有效措施。选取溶磷效果较好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NJDL-03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JDL^(-1)2两株真菌进行土培实验,探究了溶磷真菌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溶磷效果,揭示了经固体发酵获得的溶磷菌肥对玉米生长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NJDL-03和NJDL^(-1)2比细菌San8溶磷效果更强,盆栽试验中NJDL-03、NJDL^(-1)2及San8菌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4.36、5.03、0.71倍,且NJDL-03、NJDL^(-1)2、San8及Substrate等处理的玉米植株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67.14%、67.70%、33.96%、24.04%。各处理土壤中细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较CK显著降低,真菌菌肥处理后在细菌属水平上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小囊菌属(Plesiocystis)及嗜盐杆菌属(Halotalea)等的丰度相对于CK均有显著增加,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及溶杆菌属(Lysobacter)丰度则较CK显著降低。生物菌肥处理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并促进玉米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黑曲霉(Aspergillu sniger) 固体发酵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与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华 陈莎莎 +3 位作者 冯哲叶 邓照亮 李真 王世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80-2085,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和不同类型的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采用土培实验,接种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青海盐碱土或黄棕壤制备土壤悬液)到盐碱土中,并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或半腐熟的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牛粪)。土样在常... 为了研究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和不同类型的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采用土培实验,接种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青海盐碱土或黄棕壤制备土壤悬液)到盐碱土中,并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或半腐熟的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牛粪)。土样在常温下培养45、90 d后,测定土壤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在pH值下降、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微生物数量等方面,接种土著微生物及添加半腐熟有机物料处理(SS+MS-CD)的效果最好。该处理土壤pH值下降幅度最明显,与对照相比降低了0.6个单位,且土壤团聚体形成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形成了0.62%的大团聚体(>2 mm),而其他处理均未形成>2 mm的大团聚体,并增加了小团聚体(2~0.25 mm)的形成比例。该处理亦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强度。实验结果为制备盐碱土改良措施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盐碱土 改良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有机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镰刀菌枯萎病研究进展解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超 文涛 +4 位作者 张媛 赵梦丽 刘婷 袁军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80-1291,共12页
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毁灭性极强的真菌作物病害,为探索镰刀菌枯萎病的相关研究进展及热点,对尖孢镰刀菌枯萎病进行了引文分析。以“Fusarium wilt”(镰刀菌枯萎病)进行主题搜索,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搜... 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毁灭性极强的真菌作物病害,为探索镰刀菌枯萎病的相关研究进展及热点,对尖孢镰刀菌枯萎病进行了引文分析。以“Fusarium wilt”(镰刀菌枯萎病)进行主题搜索,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搜索1985-2019年的相关文献共4873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引文分析,通过合作、共现、共被引等网络分析,研究镰刀菌枯萎病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根据发文量统计分析发现:美国、中国和印度在本领域发文量排名前三位,而中介中心性指标分析则表明荷兰、美国和印度文献重要性位列三甲,我国位居前10并表现出积极上升趋势。引文分析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发现“induction(诱导)”、“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pathogenicity(致病性)”是近十年的重要热点;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系统抗性、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等方面为本领域的研究前沿。随着枯萎病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未来研究将会集中在微生物防控、抗病育种、根系-病原菌-有益菌互作机制等方向;此外,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必将有利于解析镰刀菌枯萎病发病机制,为镰刀菌枯萎病基础研究与防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 CITESPACE 尖孢镰刀菌 可视化分析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枝条粉碎覆盖对梨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天杰 王孝芳 +7 位作者 胡红菊 杨健 藕继旺 王晓祥 郝宝锋 王中华 董彩霞 徐阳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9-561,共13页
梨树整形修剪枝条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将其粉碎后覆盖于树下土壤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科学评估梨树枝条粉碎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集了贵州毕节、河北昌黎、黑龙江哈尔滨、湖北枝江和河南许昌5个不... 梨树整形修剪枝条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将其粉碎后覆盖于树下土壤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了科学评估梨树枝条粉碎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集了贵州毕节、河北昌黎、黑龙江哈尔滨、湖北枝江和河南许昌5个不同纬度梨典型种植区梨园枝条覆盖1~2年后的土壤样品,检测了土壤基础理化特性及土壤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结果发现,与不覆盖枝条的对照相比,总体而言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土壤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对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覆盖处理显著富集了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真菌中的担子菌门以及原生生物中的孔虫界和囊泡虫类等类群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利用随机森林模型挖掘了不同采样点枝条覆盖后的关键物种,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达94.44%,关键物种以细菌为主,包括Acidibacter、Xanthobacteraceae、Nitrosomonadaceae等与有机残体降解有关的微生物,还发现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评估了梨树枝条覆盖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的影响,挖掘了潜在的关键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修剪枝条 覆盖 土壤理化性状 微生物组 关键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物组功能补偿装配的概念、内涵和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荀卫兵 张瑞福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1491,共11页
根际微生物组能通过活化根区养分、增强植物耐逆和抗病能力等功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健康,充分挖掘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是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系统解析作物根际微生物组的装配过程、作用机制和调控机理是增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根际微生物组能通过活化根区养分、增强植物耐逆和抗病能力等功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健康,充分挖掘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是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系统解析作物根际微生物组的装配过程、作用机制和调控机理是增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促进作物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前提。植物在不同环境中均能招募特定的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功能微生物定殖,因此植物应对环境压力的功能需求与其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特征之间是内在关联的,本文将这种根际微生物组装配过程中通过其特定功能“补偿”作物应对环境压力所“需求”的功能,称为根际微生物组“功能补偿”装配。本文重点梳理根际微生物组功能补偿装配概念形成的4个阶段:(1)根际微生物组装配理论的发展与现状;(2)根际微生物组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3)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特征与作用机制;(4)根际微生物组功能补偿装配的概念与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根际微生物组功能补偿促进作物健康高产和农业资源高效的研究方向,强调了未来需要系统揭示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补偿机制和调控途径,完善功能补偿装配理论体系,并将其纳入土壤质量评价和诊断体系中,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微生物组 群落结构与功能 装配理论 功能补偿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际互惠功能体的微生物肥料研发思考
13
作者 韦中 杨天杰 +6 位作者 王孝芳 江高飞 游川 官颖 任鹏 徐阳春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3-2409,共7页
微生物肥料是指以有益菌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有益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够增加养分吸收效率、提高植物耐逆能力、抑制土传病害、消减土壤污染因子等,从而提升土壤健康和作物产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微... 微生物肥料是指以有益菌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有益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够增加养分吸收效率、提高植物耐逆能力、抑制土传病害、消减土壤污染因子等,从而提升土壤健康和作物产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微生物肥料存在有益菌在土壤中定殖能力差,功能难发挥和效果不稳定等共性问题。本文以构建植物-有益菌互惠关系为核心出发点,从有益菌筛选、营养载体配伍、合成菌群构建、高密度菌剂制备以及微生物肥料应用策略等角度,概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微生物肥料创新开发的一些思考,包括:1)高通量定向筛选与植物匹配且互惠互利的有益菌,并建立精准挖掘技术;2)研究与有益菌匹配的根际“益生元”,特异性提升有益菌定殖和功能发挥,并构建可智能匹配有益菌与根际“益生元”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及体系;3)构建稳定的合成菌群或挖掘具有多功能的单一有益菌,消减土壤复合障碍;4)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制备高密度有益菌剂,建立有益菌-有机废弃物生物高值发酵技术体系;5)通过土体土壤中施用有机肥等土壤整体改良措施,以及根际精准施用与作物系统匹配的“合生元”(有益菌与“益生元”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形成土体提质和根际增效的综合策略。未来总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融合,开发不同植物-土壤系统中可维持效果稳定性的高质量微生物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 微生物肥料 土壤障碍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评估中国木霉对枯萎病防控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操一凡 沈宗专 +3 位作者 刘珊珊 姜雪婷 李荣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6-727,共12页
由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引起的植物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对多种经济作物产生严重危害。木霉生物防治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经济效益高且长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但其确切防效及其影响因素... 由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引起的植物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对多种经济作物产生严重危害。木霉生物防治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经济效益高且长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但其确切防效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基于中国范围内研究所发表的中英文文章,运用Meta分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木霉对土传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同时分析了影响木霉防控效果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施用木霉在整体上对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其中,作物科类、木霉形式、施用方法、是否与其他方式联合及气候类型(基于大田试验)5类因素对木霉防效有显著影响;木霉种类、试验类型、木霉菌剂施用剂量和木霉菌剂施用次数对结果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预计能为田间高效应用木霉防控土传枯萎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木霉 生物防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态氮抑制尖孢镰刀菌侵染促进黄瓜生长的内在生理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敏 周犇 +4 位作者 曾吉兴 王瑞瑞 朱林星 沈其荣 郭世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44-1952,共9页
【目的】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不同形态氮素可影响黄瓜土传枯萎病的发生,然而其内在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通过氮素营养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为防控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和尖孢镰刀菌... 【目的】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不同形态氮素可影响黄瓜土传枯萎病的发生,然而其内在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通过氮素营养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为防控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菌(FOC)为试材,进行温室营养液培养试验。设营养液中添加铵态氮不接菌(A)、硝态氮不接菌(N)、铵态氮接菌(AI)和硝态氮接菌(NI)共4个处理。尖孢镰刀菌侵染8天后进行植株样品的采集及测定,包括株高、根长、生物量、病情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片温度,并进行了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测定了植物全氮、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与铵态氮相比,硝态氮营养显著抑制了黄瓜植株枯萎病的发病率,并显著促进了植株的生长以及植株生物量的增加。未接菌条件下,供应铵态氮的植株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羧化效率及表观量子效率均显著高于供应硝态氮的植株;尖孢镰刀菌的侵染导致供应铵态氮的植株叶绿体结构受损,显著降低了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羧化效率及表观量子效率,而病原菌侵染对供应硝态氮的植株叶片光合特性无显著影响。未接菌条件下,供应铵态氮的植株叶片温度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供应硝态氮的植株;尖孢镰刀菌侵染后,供应铵态氮的植株叶片温度及水分利用率显著增加,而病原菌侵染对供应硝态氮的植株无显著影响。叶片温度与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水分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供应铵态氮的植株根系全氮、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供应硝态氮的植株,从而促进病原菌对供应铵态氮的植株的侵染。尖孢镰刀菌侵染后,供应铵态氮的植株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尖孢镰刀菌侵染对供应硝态氮的植株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硝态氮能够有效地抑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维持叶绿体结构的完整性,保持黄瓜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并减少碳水化合物向根系的运输,从而抑制病原菌的侵染及病害的发生。在黄瓜的设施栽培中,可适当增加硝态氮肥的施用而减少铵态氮肥的投入,以抑制土传枯萎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黄瓜 枯萎病 光合特性 叶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短期逆境胁迫对蕉园土壤团聚体组成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照亮 陈莎莎 +4 位作者 孙敏 杨华 李真 王世梅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490,共6页
采集海南蕉园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环境胁迫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酶活性的影响。土样经干旱、渍水、酸化和病原菌入侵处理后,采用湿筛法筛分不同粒径团聚体,并进行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发现,除酸化处理土壤>2 mm... 采集海南蕉园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环境胁迫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酶活性的影响。土样经干旱、渍水、酸化和病原菌入侵处理后,采用湿筛法筛分不同粒径团聚体,并进行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发现,除酸化处理土壤>2 mm团聚体比例高于对照外,其余各处理土样>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而<0.25 mm小团聚体比例均显著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的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下降20%~90%。土样经不同处理后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酸化和病原菌入侵后尖孢镰刀菌数量由原来102 CFU/g分别提高到103 CFU/g及104 CFU/g。Miseq测序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果表明,短期逆境胁迫会影响蕉园土壤结构及功能,降低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蕉园土壤 团聚体 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成之 段旭 +4 位作者 张娜 徐志辉 邓旭辉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4,共9页
为研究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集连作多年后6种青枯病不同发病率(12.5%、21.9%、40.0%、59.4%、83.3%和91.6%)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土壤青枯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番茄植... 为研究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集连作多年后6种青枯病不同发病率(12.5%、21.9%、40.0%、59.4%、83.3%和91.6%)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土壤青枯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番茄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相关性;初始土壤中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初始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但基于OTU的细菌群落变化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相关性,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细菌与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细菌同时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本研究发现,受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影响,土壤的氮素含量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性,而初始土壤的细菌群落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青枯病 氮素吸收效率 番茄 土壤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