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科近年科研进展
1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原生质体非对称电融合 洋葱 孤雌生殖 黄瓜 种间杂交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蔬菜学科 科研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的研究——Ⅰ.南京地区病毒病原种类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朱玉英 姚文岳 +2 位作者 曹寿椿 朱月林 黄保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5-29,共5页
1984~1988年对南京地区17个乡89块生产田中采集的558份不结球白菜典型病样进行病毒病原鉴定,依其在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归纳为3种类型(Ⅰ、Ⅱ、Ⅲ)。根据典型分离物的传毒试验、寄主范围和体外抗性测定以及病毒的粒体形态综合鉴定,... 1984~1988年对南京地区17个乡89块生产田中采集的558份不结球白菜典型病样进行病毒病原鉴定,依其在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归纳为3种类型(Ⅰ、Ⅱ、Ⅲ)。根据典型分离物的传毒试验、寄主范围和体外抗性测定以及病毒的粒体形态综合鉴定,Ⅰ类型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Ⅱ类型为黄瓜花叶病毒(CMV),Ⅲ类型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它们分别占病样总数的65%~73%、8%~12%和19%~23%。TuMV 是南京地区不结球白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不结球 抗病性 病毒病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品蔬菜生产走势分析
3
作者 刘凤生 《上海蔬菜》 1998年第1期1-1,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商品蔬菜生产出现新的走势。 一、越来越重视野生型蔬菜的开发 近几年,城乡消费者日益喜食各种野生蔬菜,如荠菜、马兰头、芦蒿、豌豆苗、菊花脑、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商品蔬菜生产出现新的走势。 一、越来越重视野生型蔬菜的开发 近几年,城乡消费者日益喜食各种野生蔬菜,如荠菜、马兰头、芦蒿、豌豆苗、菊花脑、枸杞头等。这类蔬菜公害少,生产成本低,适应性强,且营养丰富。每100g食用部分蛋白质含量,枸杞头为 5.8g,苜蓿4.2g,荠菜5.3g、芦蒿3.6g。为此,不少城市郊区建立了野生蔬菜基地,如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乡,就是蓬勃发展的野生蔬菜基地,以芦蒿为龙头的野生蔬菜已直销上海等城市。 二、保健型蔬菜悄然兴起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必然更加重视功能性蔬菜的生产。在东南亚各国和港台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商品蔬菜 栽培 生产趋势 分析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梗、优质、抗热同源四倍体白菜杂交新品种暑优1号的选育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惠吉 张蜀宁 王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6,共5页
采用秋水仙素诱变二倍体青梗白菜早油冬 ,获得四倍体白菜 (Brassicacampestrisssp .chinensisMakino) ;将其与另两个四倍体苏州青和热优 2号的亲本R1杂交 ,从后代中筛选出两个形态及生理特性差异明显的株系 ,分别育成自交不亲和系。用... 采用秋水仙素诱变二倍体青梗白菜早油冬 ,获得四倍体白菜 (Brassicacampestrisssp .chinensisMakino) ;将其与另两个四倍体苏州青和热优 2号的亲本R1杂交 ,从后代中筛选出两个形态及生理特性差异明显的株系 ,分别育成自交不亲和系。用这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成F1代杂交种 ,即获得青梗、优质、抗热的同源四倍体白菜杂交新品种———暑优 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同源四倍体 白菜 自交不亲和系 杂交种 暑优1号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的研究——Ⅱ.TuMV 抗源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寿椿 朱月林 +1 位作者 黄保健 张金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8-32,共5页
1984~1988年以87个不结球白菜自(近)交系为原始材料,进行了芜菁花叶病毒(TuMV)抗性鉴定,并选留无症或轻症单株进行了4轮系谱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未经筛选的原始材料均为高感,在高感群体中选择无症或轻症单株进行系谱选择后,抗病性逐渐提... 1984~1988年以87个不结球白菜自(近)交系为原始材料,进行了芜菁花叶病毒(TuMV)抗性鉴定,并选留无症或轻症单株进行了4轮系谱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未经筛选的原始材料均为高感,在高感群体中选择无症或轻症单株进行系谱选择后,抗病性逐渐提高,选择效应随品种和世代而异。经4轮系谱选择后获得15个抗芜菁花叶病毒的株系,作为抗源加以保存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不结球白菜 抗病育种 抗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的研究 Ⅳ不结球白菜抗芜菁花叶病、霜霉病及黑斑病的多抗性鉴定及筛选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克钧 朱月林 +2 位作者 侯喜林 张蜀宁 曹寿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5,共5页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进行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病育种 多抗性 鉴定 抗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不同制种方式后代主要产量性状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崔瑾 张蜀宁 李式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6,共4页
对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亮白叶”及其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POL cms)、雄性不育系两用系、自交不亲和系的杂种后代 7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杂交种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异 ,小区产量与株高... 对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亮白叶”及其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POL cms)、雄性不育系两用系、自交不亲和系的杂种后代 7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杂交种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异 ,小区产量与株高、叶片重、叶柄重和单株重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 ,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2 34、0 .7915、0 .7674、0 .8790。遗传通径分析表明 ,单株重对小区产量的正直接作用最大 ,为 0 .6658;株高次之 ,为 0 .52 66;叶片重再次之 ,为 0 .4 4 69。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不结球白菜杂交制种的优化手段 ,单株重、株高、叶片重是选育高产不结珠白菜的重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产量性状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的研究——Ⅲ.矮抗一号新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寿椿 朱月林 +2 位作者 黄保健 郝秀明 张金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30,共6页
1984~1989年在对种质资源抗芜箐花叶病毒(TuMV)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系谱选择和母系选择法相蛄合的途径,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一号新品种。其特点:(1)高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3121.5kg.比对照矮脚黄增产16.1%;(2)抗病:TuMV和霜霉病... 1984~1989年在对种质资源抗芜箐花叶病毒(TuMV)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系谱选择和母系选择法相蛄合的途径,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一号新品种。其特点:(1)高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3121.5kg.比对照矮脚黄增产16.1%;(2)抗病:TuMV和霜霉病人工鉴定病情指数为22.17和5.8,比对照矮脚黄降低72.2%和87.1%。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3)优质:叶片重/叶柄重达0.70,比对照提高48.9%。雏生素C、灰分和叶柄中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粗纤雏含量低;(4)商品性好:植株矮,叶片大,叶柄短且宽,符合喜食白梗菜地区的消费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不结球 抗病性 育种 矮抗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抗病育种的研究 Ⅶ.矮抗四号新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寿椿 侯喜林 +2 位作者 张蜀宁 朱月林 刘克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9,共6页
1991~1994年在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和霜霉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杂种优势育种技术,以抗病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母本,以93R-37(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四号三抗新品种。其特点:(1)... 1991~1994年在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和霜霉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杂种优势育种技术,以抗病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母本,以93R-37(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四号三抗新品种。其特点:(1)丰产:夏季、秋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42.2和63.4t/hm2,比对照矮杂一号和矮抗一号分别增产22.9%和25.1%;(2)抗病:TuMV、霜霉病、黑斑病人工鉴定病情指数分别为1.85(HR),15.48(R)和10.10(HR);(3)优质:Vc含量比对照提高5.2%,有机酸含量低于对照,叶片和叶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矮抗一号;(4)耐热:热害指数低(9.75),比对照矮杂一号(42.50)降低了335%;叶片厚为0.55mm,是对照的1.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育种 矮抗4号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杨晓云 曹寿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43,共8页
以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及相应保持系为试材,从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两个层次对花药发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Polcms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没有孢原细胞分化,不形成药室。不育系... 以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及相应保持系为试材,从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两个层次对花药发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Polcms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没有孢原细胞分化,不形成药室。不育系经低温作用后,能产生微量花粉,部分花药能形成孢原细胞,并且能经过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胞花粉、二胞花粉等阶段而发育为成熟花粉。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低温诱导不育系形成的部分花粉在发育过程中的亚显微结构与保持系正常花粉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波里马 花药发育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土壤性状和番茄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沈盟 蒋芳玲 +2 位作者 王珊 唐静 吴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4-542,共9页
本试验以南方地区设施黄棕壤为供试土壤,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番茄的产量品质等指标,研究生物质炭施用量对菜田土壤性状及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在蔬菜栽培中合理使用生物质炭提供依据。... 本试验以南方地区设施黄棕壤为供试土壤,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番茄的产量品质等指标,研究生物质炭施用量对菜田土壤性状及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在蔬菜栽培中合理使用生物质炭提供依据。试验设3个生物质炭施用量处理,分别为200(T1)、400(T2)、600 kg/667m^2(T3),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能提高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番茄生长前期,以T1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但3个处理的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到生长后期,T1处理的蔗糖酶活性依然保持最高,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也逐渐提高且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生物质炭可提高番茄单株坐果率,降低单株僵果率,以T1处理的单株坐果率最高,T3处理的单株僵果率最低。3个生物质炭施用量均可提高番茄产量,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5157.99、4539.05和4610.31 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20.44%、5.99%和7.65%,以T1处理产量最高。在本试验中,以生物质炭施用量为200 kg/667m^2的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性状 产量与品质 樱桃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不结球白菜新品种暑绿的选育 被引量:11
12
作者 侯喜林 曹寿椿 +3 位作者 张蜀宁 张增翠 王建军 孙红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共4页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获得矮脚黄自交不亲和系,以其为母本,苏州青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暑绿。其特点为:(1)优质:叶片与叶柄质量比为0.67,高于对照品种;维生素C含量211.4~219.0mg·kg-1,干物质6.18~6.64g...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获得矮脚黄自交不亲和系,以其为母本,苏州青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暑绿。其特点为:(1)优质:叶片与叶柄质量比为0.67,高于对照品种;维生素C含量211.4~219.0mg·kg-1,干物质6.18~6.64g·100g-1(鲜重),可溶性蛋白质0.39~0.41g·100g-1(鲜重),可溶性糖19.95~21.41g·100g-1(干重),均优于对照;粗纤维7.52~8.04g·100g-1(干重),低于对照。(2)抗病:对炭疽病、TuMV、霜霉病和黑斑病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病情指数分别为5.98(HR)、17.20(R)、16.06(R)和13.96(R)。(3)丰产:区试试验的平均产量为85.30t·hm-2,比对照品种绿星增产5.0%;生产试验的产量为143.37t·hm-2,比绿星增产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优质 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杨晓云 曹寿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27,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人工控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A3、A11育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发生在花蕾发育早期,6℃左... 采用田间试验和人工控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A3、A11育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发生在花蕾发育早期,6℃左右的日均温是A3、A11温度敏感的临界低温;温度作用至花期育性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与花蕾发育所处时期的温度条件有关,生长适温(20℃左右)下这一时间间隔为12~16d,而自然低温下可长达60~70d;进入抽薹开花期的植株在低温处理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波里马 温度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根际温度缓解生菜地上部高温伤害的机理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丽红 李式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4-39,共6页
以半耐寒性生菜为试材,采用人工生态箱和田间实验相结合、形态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水培和基质培条件下不同根际温度缓解地上部高温伤害的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根际温度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有效提高了地上部细胞分裂素类... 以半耐寒性生菜为试材,采用人工生态箱和田间实验相结合、形态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水培和基质培条件下不同根际温度缓解地上部高温伤害的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根际温度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有效提高了地上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iPAs)、赤霉素(GAs)及内源多胺的含量,同时使GAs/ABA比值升高:叶绿体结构的完整性及膜的稳定性也均有提高;与高根际温度处理相比,植株生长状况得到改善,叶数增加,叶面积增大,根系增长,单株重和地下部重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栽培 生菜 耐热性 根际温度 高温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跃 王永平 +3 位作者 李为观 吴志明 张蜀宁 陈劲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54-1961,共8页
根据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6PGDH)基因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黄瓜栽培种品种'北京截头'(Cucumis sativus'Beijingjietou')叶片中获得了640bp的特异片段,以... 根据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6PGDH)基因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黄瓜栽培种品种'北京截头'(Cucumis sativus'Beijingjietou')叶片中获得了640bp的特异片段,以该序列在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发现甜瓜EST序列AM715537.2与之高度一致,据此设计引物经RT-PCR扩增、分子克隆和序列拼接,获得了黄瓜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Cs6PGDH(GenBank登录号FJ610345)。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829bp,其中开放读码框(ORF)长1488bp编码49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编码区内无内含子存在,5′、3′端非翻译区长度各为70bp和271bp。Blast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大豆、水稻、玉米、菠菜等物种6PGDH基因有74%以上的一致性。由于与其他物种胞质6PGDH相类似氨基酸N端都缺少长度约为40aa的转运肽,推断Cs6PGDH为黄瓜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表达序列标签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Ⅱ.1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国平 曹寿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5,共5页
选用6个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和B2家系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计了不结球白菜15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遗传力和基因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15个性状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式或... 选用6个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和B2家系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计了不结球白菜15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遗传力和基因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15个性状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式或部分拟合模式。所有性状的各组合均有显著的加性效应和1~3种上位效应,1/3的组合有显著的显性效应。单株重、叶片重、叶柄重和株高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菜头粗度、叶柄宽度和叶柄厚度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低。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重、叶片重、叶柄重等产量性状上,显性效应[h]和上位效应[l]对杂种优势的贡献均具有重要作用。这三个性状的遗传均受重复型互作基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农艺性状 基因效应 遗传力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子叶再生能力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敏红 张蜀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以6个同源四倍体和2个二倍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的子叶为外植体,正交设计筛选不定芽诱导优化培养基,测定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子叶内源生长素IAA(吲哚-3-乙酸)和细胞分裂素ZR3(玉米素核苷类... 以6个同源四倍体和2个二倍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的子叶为外植体,正交设计筛选不定芽诱导优化培养基,测定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子叶内源生长素IAA(吲哚-3-乙酸)和细胞分裂素ZR3(玉米素核苷类)的含量及ZRs/IAA比值大小,探讨再生能力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倍体不定芽再生率变化范围是33.4%-83.3%,2个二倍体材料的最高再生率分别是33.3%和80.3%。四倍体白菜内源激素ZRs和IAA含量高于其相应二倍体白菜。用2种方法确定四倍体材料再生能力与内源激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再生能力与ZRs/IAA比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8和0.8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同源四倍体 二倍体 再生能力 内源激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3,共4页
以榨菜 (BrassicajunceaCzern .etCoss .var.tsatsaiMao)胞质雄性不育系 (8982 4 ,2n =36 )为母本 ,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 [BrassicacompestrisL .ssp .chinensisMakino](中白梗S6,2n =4 0 )为父本 ,采用蕾期不育株及父本花粉先经γ ... 以榨菜 (BrassicajunceaCzern .etCoss .var.tsatsaiMao)胞质雄性不育系 (8982 4 ,2n =36 )为母本 ,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 [BrassicacompestrisL .ssp .chinensisMakino](中白梗S6,2n =4 0 )为父本 ,采用蕾期不育株及父本花粉先经γ 射线预处理 ,进行远缘杂交及多代回交 ,获得表型及品质极似父本四倍体白菜的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不育率及不育度皆为 10 0 % ,蜜腺发育良好 ,结实性强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 ,平均每只角果可结 13 2粒种子 ,蕾期人工授粉 ,则可达14 3粒 ,具有育种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白菜 榨菜 胞质雄性不育 远缘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试管鳞茎微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高琼 李式军 张学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6,共6页
以B5为基本培养基,用徐州白蒜和太仓白蒜2个地方品种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纵切的蒜瓣幼芽基部切块和试管苗茎基部切块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但后者代增殖系数有随世代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15℃的较低温度和pH7.5的微... 以B5为基本培养基,用徐州白蒜和太仓白蒜2个地方品种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纵切的蒜瓣幼芽基部切块和试管苗茎基部切块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但后者代增殖系数有随世代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15℃的较低温度和pH7.5的微碱性培养基是大蒜微繁增殖的理想条件。离体条件下温度和光周期对试管苗鳞茎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仓白蒜在25℃下以蔗糖为糖源时鳞茎形成率较高,并且要求长光照条件;徐州白蒜每天照光8~16h均可形成鳞茎,照光12h以上鳞茎形成率较高,其对蔗糖和葡萄糖及其浓度无明显反应差异。培养基添加1.0mg/LPP333可促进太仓白蒜鳞茎的形成。离体条件下形成的大蒜试管鳞茎在蛭石中15℃下可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试管鳞茎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同源四倍体和二倍体白菜品种的同功酶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高丽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30,共5页
测定了在18℃的生长箱内培养的5个白菜同源四倍体及2个二倍体品种子叶期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ER)、酯酶(ES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耐寒生态型四倍体品种的PER和EST比相应二倍体品种增加1~2... 测定了在18℃的生长箱内培养的5个白菜同源四倍体及2个二倍体品种子叶期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ER)、酯酶(ES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耐寒生态型四倍体品种的PER和EST比相应二倍体品种增加1~2条特有的酶带,SOD谱带无显著的差异;耐热四倍体品种则相反,3种酶带皆较二倍体品种减少1或2条。对3种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同生态型和染色体倍数相同的品种归为同类,与按表型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白菜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