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鲍宇红 李锦扬 +2 位作者 普布卓玛 罗增 参木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80-4988,共9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本研究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箭筈豌豆、黑豌豆、草木樨、紫花苜蓿和雪莎5种豆科秸秆和玉米、青稞、油菜、小麦和燕麦等12种禾本科秸秆,分别分析其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 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本研究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箭筈豌豆、黑豌豆、草木樨、紫花苜蓿和雪莎5种豆科秸秆和玉米、青稞、油菜、小麦和燕麦等12种禾本科秸秆,分别分析其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纤维组分等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5种豆科秸秆中山南紫花苜蓿秸秆CP含量最高,达到24.6%,而取自山南的黑青稞秸秆CP含量达12.10%,为禾本科秸秆中最高;黑豌豆和雪莎秸秆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豆科秸秆(P<0.05),取自林芝的油菜秸秆EE和Ash含量最高;箭筈豌豆秸秆含有最高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而黑豌豆秸秆ADF含量最低;取自林芝的冬青科秸秆NDF和ADF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秸秆(P<0.05)。取自日喀则的燕麦秸秆ADL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秸秆(P<0.05)。5种豆科秸秆中箭筈豌豆和黑豌豆秸秆体外瘤胃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而取自林芝的青稞秸秆体外瘤胃发酵液中TVFA含量为12种禾本科秸秆最高。紫花苜蓿、黑豌豆和草木樨3种豆科秸秆和取自林芝的燕麦秸秆48 h产气量分别显著高于其他豆科和禾本科秸秆(P<0.05)。因此,取自西藏不同地区的豆科秸秆和禾本科秸秆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综合比较,豆科秸秆中取自山南的紫花苜蓿秸秆营养价值最佳,而禾本科秸秆中取自林芝的青稞和燕麦秸秆营养价值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体外发酵 营养价值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那曲和当雄区域高山草甸藏嵩草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鲍宇红 王文博 +3 位作者 原现军 普布卓玛 罗增 参木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33-6244,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青藏高原那曲和当雄区域高山草甸藏嵩草营养价值。采集了8月和11月生长于当雄(海拔4200 m)和那曲区域(海拔4450 m)高山草甸的藏嵩草,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分析。结果表明:1)2个区域11月藏嵩草粗脂肪(EE)含量显著... 本研究旨在比较青藏高原那曲和当雄区域高山草甸藏嵩草营养价值。采集了8月和11月生长于当雄(海拔4200 m)和那曲区域(海拔4450 m)高山草甸的藏嵩草,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分析。结果表明:1)2个区域11月藏嵩草粗脂肪(EE)含量显著低于8月(P<0.05)。当雄区域藏嵩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和糖类(CA)比例显著低于那曲区域(P<0.05),且2个区域8月藏嵩草CNSC和CA比例显著高于11月(P<0.05)。2个区域8月藏嵩草粗蛋白质(CP)比例均显著高于11月(P<0.05)。2个区域8月藏嵩草非蛋白氮(PA)比例均显著高于11月(P<0.05),且那曲区域藏嵩草PA比例显著高于当雄区域(P<0.05)。2)2个区域8月藏嵩草体外有机物消化率(IVOMD)无显著差异(P>0.05),当雄区域11月藏嵩草IVOMD显著低于那曲区域(P<0.05),当雄区域11月藏嵩草IVOMD显著低于8月(P<0.05)。2个区域8月藏嵩草代谢能(ME)无显著差异(P>0.05),2个区域11月藏嵩草ME均显著低于8月(P<0.05),且那曲区域11月藏嵩草ME显著高于当雄区域(P<0.05)。2个区域8月藏嵩草瘤胃液氨态氮/总氮(NH 3-N/TN)均显著低于11月(P<0.05)。2个区域8月藏嵩草瘤胃液乙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1月藏嵩草瘤胃液乙酸含量均显著低于8月(P<0.05);那曲区域11月藏嵩草瘤胃液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当雄区域(P<0.05)。2个区域8月藏嵩草瘤胃液丙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雄区域11月藏嵩草瘤胃液丙酸含量显著低于8月(P<0.05);那曲区域11月藏嵩草瘤胃液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当雄区域(P<0.05)。综上所述,生长区域和时间影响了藏嵩草的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8月藏嵩草CNSC、CA比例以及IVDMD、IVOMD和ME均高于11月,那曲区域藏嵩草CNSC和PA比例始终高于当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嵩草 营养价值 CNCPS 体外消化率 生长时间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丁浩 吴永杰 +6 位作者 邵涛 赵杰 代童童 董东 尹雪敬 贾玉山 李君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00-2608,共9页
为探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添加纤维素酶组(CE)、添加木聚糖酶组(XE)和组合添加酶组(CX,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青贮7,30,60,90 d后开窖取样,测... 为探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添加纤维素酶组(CE)、添加木聚糖酶组(XE)和组合添加酶组(CX,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青贮7,30,60,90 d后开窖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降低了pH、氨态氮/总氮和干物质损失;添加酶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并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体外发酵试验中,CE,XE和CX组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消化率和体外产气均显著高于CK(P<0.05),且CX组体外产气量最高,而CE与XE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提高了象草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组合添加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永杰 丁浩 +6 位作者 邵涛 赵杰 董东 代童童 尹雪敬 宗成 李君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7-177,共11页
为探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两种酶组合添加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及体外消化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1)0.3%蒸馏水(对照组,CO);2)0.3%纤维素酶(CE);3)0.3%木聚糖酶(XE);4)0.15%纤维素酶+... 为探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两种酶组合添加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及体外消化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1)0.3%蒸馏水(对照组,CO);2)0.3%纤维素酶(CE);3)0.3%木聚糖酶(XE);4)0.15%纤维素酶+0.15%木聚糖酶(组合酶组,CX),分别于青贮3、7、14、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CO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了干物质损失(P<0.05)。酶制剂显著提高了水稻秸秆青贮饲料24、48和72 h时的累积产气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青贮末期CX组有最高的乳酸含量(34.13 g·kg^(-1)DM)、体外产气量(68.27 mL)、干物质体外消化率(61.31%)和最低的pH值(4.36)。与CE和XE相比,CX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更高。综上所述,添加酶制剂可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与CE和XE相比,CX组发酵品质、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转化和体外消化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水稻秸秆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纤维素降解菌系对灭菌水稻秸秆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君风 赵杰 +4 位作者 唐小月 代童童 董东 宗成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5,共11页
为了提高水稻秸秆的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旨在从黑白花奶牛瘤胃中筛选出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复合菌系,探讨其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集了黑白花奶牛瘤胃内容物,经富集培养、刚果红... 为了提高水稻秸秆的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旨在从黑白花奶牛瘤胃中筛选出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复合菌系,探讨其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集了黑白花奶牛瘤胃内容物,经富集培养、刚果红染色初筛,耐酸诱导,滤纸降解复筛,酶活力测定,获得高效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6。试验设4个处理组:1)水稻秸秆直接自然青贮(CK)组;2)灭菌后水稻秸秆青贮(IRR)组;3)灭菌水稻秸秆接种复合乳酸菌(CLAB)青贮组;4)灭菌水稻秸秆接种复合菌系(M6)青贮组,分别于青贮3、6、15、45、60和90 d后开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青贮3 d后,M6处理组pH始终低于其他各组,青贮第60天达到最低值(4.62)。青贮45 d后,M6处理组乳酸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青贮90 d达到最高值(23.90 g·kg^(-1)DM)。青贮15d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含量在M6组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第90天达到最低值。青贮60 d后,IRR和M6组保持较高水平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次为CLAB组。综上所述,复合菌系M6在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具有降解粗纤维和促进乳酸发酵的作用,添加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可有效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为青贮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 水稻秸秆 发酵品质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