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理论逻辑、内在张力与改革思路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晶 李天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9,共14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伴随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农产品贸易日益成为保障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肯定贸易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农业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农产品贸易与...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伴随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农产品贸易日益成为保障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肯定贸易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农业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失衡显性化趋势日益凸显。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不仅是缓解农业开放与安全发展之间张力日益失衡的重要抓手,也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粮食安全与产业安全的有效举措。在系统阐述相关现实背景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以“安全-效率-发展”三重逻辑为核心的分析框架,重点对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过程中面临的平衡保产量与提升竞争力、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支持保护与规则约束、进口需求与进口风险等四对关系进行辨析探讨。据此指出,深入推进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建设,实现安全逻辑、效率逻辑和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着重在五个层面综合施策:一是加强内外政策统筹协调,从“单打独斗”向“政策协同”转变;二是升级传统农业发展观念,从“增产导向”向“竞争力导向”转变;三是推动农业国内支持改革,从“输血补贴”向“造血赋能”转变;四是加强进口风险防范管控,从“建筑高墙”向“动态阀门”转变;五是强化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从“被动防御”向“主动规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粮食安全 产业安全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中高端大米需求弹性估算与市场潜力研究——以长三角市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品 刘家成 赵小松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目的】主粮结构升级需求压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断增大,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和重要的粮食主销区,研判其主粮消费结构变化有助于判断未来全国大米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以主粮大米为例,利... 【目的】主粮结构升级需求压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断增大,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和重要的粮食主销区,研判其主粮消费结构变化有助于判断未来全国大米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以主粮大米为例,利用大型连锁超市销售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不同档次大米需求弹性进行了估计,并预测了长三角地区未来近20年中高端大米的市场消费潜力。【结果】长三角地区大米消费市场已趋稳定,消费结构逐渐由普通大米向中高端大米转变,预计到2040年,长三角地区中高端大米市场需求将达到1231×10^(4)~2463×10^(4) t,市场价值将达到1085亿~2302亿元。【结论】应针对稻米中高端需求的倾向,做好顶层设计,在已有市场及未来市场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区域布局、发展方向和产业规模,推进优化产品结构、品种结构、经营结构,不断提升优质绿色稻米的比重,加大对高端稻米产业发展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升级 中高端大米 需求弹性 市场预测 消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稻米生产与市场流通格局:演变与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品 刘馨月 +1 位作者 章丹 张宗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稻米生产与流通在构建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第一粮仓”江苏省为例,围绕稻米流通体系、流通渠道及品牌影响力等流通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江苏省稻米生产结构及省内外流通格局演变、存在问... 稻米生产与流通在构建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第一粮仓”江苏省为例,围绕稻米流通体系、流通渠道及品牌影响力等流通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江苏省稻米生产结构及省内外流通格局演变、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提出了推动江苏省稻米生产有序发展与高效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发挥企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加强稻谷市场监管;完善优质稻米产品标准体系,推行稻米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以市场化定价为基础,建立“价补分离”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流通 市场 江苏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规模化”与土地规模经营稳定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1 位作者 郑旭媛 应瑞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散 农地经营规模化 作业服务规模化 “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规模经营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应恒 胡凌啸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23-29,135,共7页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我国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存在着投资分散、重复建设且缺乏优先序设计,尚未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性,缺乏合理的可持续性管护机制等问...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我国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存在着投资分散、重复建设且缺乏优先序设计,尚未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性,缺乏合理的可持续性管护机制等问题。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主要做法包括:政府顶层设计形成长效机制;各部门通力协作并长期坚持;通过农民自主申请开展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农民和自治组织的积极性;政府和农民共同融资,并为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基于此提出我国应从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结合土地确权颁证,发挥农民自治作用;建设资金以政府为主导,辅以农民投资;建立政府农民双重管护机制等方面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政策 农业现代化 农田基础设施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振兴背景下的江苏稻米品牌建设:历史经验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9
6
作者 朱玮强 张贇 徐志刚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58,64,共7页
稻米品牌建设是提升稻米市场竞争力、促进稻米产业提档升级、优化稻米产业生态、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路径。为推动江苏从稻米产业大省向稻米产业强省迈进,在审慎借鉴“五常大米”“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稻米品牌建设是提升稻米市场竞争力、促进稻米产业提档升级、优化稻米产业生态、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路径。为推动江苏从稻米产业大省向稻米产业强省迈进,在审慎借鉴“五常大米”“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江苏稻米产业应瞄准长三角中高端市场,加快实施“水韵苏米”省域品牌与“高特优”区域品牌相结合的统分品牌战略,以实现苏米品牌统分结合、集团作战,不断提升市场供需契合度,强化江苏稻米市场优势地位。文章从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打响“水韵苏米”省域品牌、创建“高特优”区域品牌、提升稻米生产标准化与质量、品牌营销宣介、稻米市场流通与规范、科研创新驱动、全环节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品牌建设 历史经验 战略选择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