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精准推进定点扶贫的实践理路——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严瑾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第1期27-35,共9页
高校是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部通过压实帮扶责任、发挥高校特色、构建长效机制等,促进形成了扶贫开发的“高校模式”。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定点扶贫高校之一,在帮扶贵州省麻江县的实践中立足学校和帮扶地区特点,打造了以产业... 高校是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部通过压实帮扶责任、发挥高校特色、构建长效机制等,促进形成了扶贫开发的“高校模式”。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定点扶贫高校之一,在帮扶贵州省麻江县的实践中立足学校和帮扶地区特点,打造了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多元帮扶模式,形成了下好“一盘棋”,汇聚扶贫合力;牵好“牛鼻子”,把握产业核心;打好“组合拳”,促进全面发展;建好“根据地”,构建长效机制的可鉴经验,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生动实践,启示高校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要实施动态监测,深化防止返贫工作;强化科技赋能,全面促进产业升级;发挥教育优势,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机制,推进衔接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定点扶贫 南京农业大学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会服务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的路径探索——基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玉清 陈荣荣 刘晓光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第6期41-47,共7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更多实践资源的支持。基于涉农专业的调查发现,当前专业学位教育存在导师制度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教学方式不灵活、毕业作品选题领域较窄等问题,主要原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更多实践资源的支持。基于涉农专业的调查发现,当前专业学位教育存在导师制度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教学方式不灵活、毕业作品选题领域较窄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资源不足。涉农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营造专业实践环境、提供毕业作品选题素材、充实校外导师资源、拓展人才就业渠道等方式,将高校社会服务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非遗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严瑾 卢勇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第4期16-24,共9页
近年来,高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在定点帮扶工作中注重挖掘和提升非遗价值,有力地促进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非遗帮扶工作实践中,高校形成了系统调研,做好顶层设计;选树产业,增添发展动能;强化培训,培养非遗人才;多方合作... 近年来,高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在定点帮扶工作中注重挖掘和提升非遗价值,有力地促进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非遗帮扶工作实践中,高校形成了系统调研,做好顶层设计;选树产业,增添发展动能;强化培训,培养非遗人才;多方合作,促进农民增收;注重宣传,扩大品牌影响等有益经验与做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高校应进一步发挥优势、履行职能,加强非遗研究,挖掘其价值,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古为今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重视人才培养,提升民众认知打造专业队伍;动员高校资源,多元协同促进非遗焕发新生机,赋能非遗在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中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非遗 扶贫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