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栖霞重金属污染区植物富集重金属效应及其根际微生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瑞波 盛下放 +1 位作者 李娅 何琳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3-1020,共8页
以南京栖霞重金属污染区5种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特征以及重金属含量与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等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植物根际重金属污染物以Zn和Cd为主;重金属污染地区的植物有较强的吸收... 以南京栖霞重金属污染区5种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特征以及重金属含量与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等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植物根际重金属污染物以Zn和Cd为主;重金属污染地区的植物有较强的吸收重金属能力,龙葵和茼草具备了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根际细菌和Pb抗性细菌的数量达到了107CFU g-1土;根际土壤酶活性未受到重金属的毒害或受到的毒害很小;植物体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存在状态、土壤酶、土壤重金属抗性细菌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根际土壤细菌尤其是具有重金属抗性的活性细菌可能会促进土壤重金属的活化,由此促进植物体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根际细菌 超积累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际微生物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育 乔雄梧 +2 位作者 王静 崔中利 李顺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实验以菜豆叶子为材料,定量比较了不同叶际微生物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为叶际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叶际微生物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溶液提取效果有很大的差别。用超声波提取,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微生物... 实验以菜豆叶子为材料,定量比较了不同叶际微生物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为叶际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叶际微生物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溶液提取效果有很大的差别。用超声波提取,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先会有一个增长的过程达到最佳效果后又会减少,最佳提取时间为4min左右;水和磷酸缓冲液两种提取溶液的提取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别;匀浆的提取方法与超声波提取法相比,提取量有明显增多甚至多出一倍左右,前者最大提取量为1.12×10^7个/g鲜叶;而后者为7.67×10^6个/g鲜叶;叶子的采样量一般是在4—5g为宜。通过实验还得出随着叶龄的增大叶际微生物数量会显著的增多,但对于叶际微生物的研究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各种因素,随具体的目的才能确定最适合的叶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际 微生物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瑞福 崔中利 李顺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6-480,515,共6页
分离培养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部分还处于不能被分离培养状态。随着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不依赖于培养的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生... 分离培养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部分还处于不能被分离培养状态。随着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不依赖于培养的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生物标志物法、SCSU、DNA复性分析、DGGE、TGGE、ARDRA、T-RFLP、SSCP、PAPD和ERIC-PCR 图谱分析等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不依赖培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DDT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洪青 蒋新 李顺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4,共6页
DDT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12种禁限POPs之一。它的环境毒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生物降解是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型去除DDT污染的手段。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在DDT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 DDT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12种禁限POPs之一。它的环境毒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生物降解是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型去除DDT污染的手段。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在DDT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降解DDT的微生物、微生物降解DDT的途径以及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降解DDT的因素。并对通过生物强化手段消除土壤中的DDT污染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 DDT 微生物降解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余永昌 林先贵 +3 位作者 冯有智 张晶 李全胜 朱建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7-1234,共8页
利用中国臭氧FACE(Free-Air O3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臭氧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2009年和2010年的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1.5倍当前臭氧浓度下稻田土壤水溶性有机... 利用中国臭氧FACE(Free-Air O3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臭氧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2009年和2010年的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1.5倍当前臭氧浓度下稻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从100.0~110.9μg g-1降低至81.3~94.5μg g-1。臭氧浓度升高下BIOLOG平均吸光值(AWCD)有低于对照的趋势。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50%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丰富度、优势度及均一度无显著影响。2010年碳源底物利用的主成分分析显示,1.5倍当前臭氧浓度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底物的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本研究揭示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可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产生积累效应,并通过微生物碳源底物有效性的改变最终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升高 稻田 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1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融 刘云鹏 +3 位作者 霍远涛 郭元飞 李顺鹏 蒋建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1,共5页
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21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XNJ1。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1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属(... 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21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XNJ1。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1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sp.)。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NJ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生长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pH值7.0~8.0,温度30℃左右,培养时间48 h。在最佳絮凝条件下,2%絮凝剂投加量对4%的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到82.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菌株XNJ1具有较好的生物絮凝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分离筛选 絮凝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7
作者 王兆守 李顺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7-580,共4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杀虫剂中的第三大类,这类农药残留已成为目前农产品中的主要农药残留类型之一。而微生物在降解农药残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的绿色生产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国内外已有...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杀虫剂中的第三大类,这类农药残留已成为目前农产品中的主要农药残留类型之一。而微生物在降解农药残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的绿色生产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解现象,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酶学,不同光学异构体的降解、降解途径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回顾,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农药残留 微生物降解 光学异构体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土壤溶磷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3
8
作者 易艳梅 黄为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8-453,共6页
研究了盐渍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磷矿区土壤中溶磷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与部分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溶磷微生物在不同生态区土壤中的分布各不相同,磷矿区土壤中溶磷微生物数量和种群丰度普遍高于重金属污染区和盐渍区,但优势种... 研究了盐渍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磷矿区土壤中溶磷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与部分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溶磷微生物在不同生态区土壤中的分布各不相同,磷矿区土壤中溶磷微生物数量和种群丰度普遍高于重金属污染区和盐渍区,但优势种属间数量差异不明显。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溶磷细菌比例较高,但种群单一,主要以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为优势种,重金属污染区溶磷细菌比例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溶磷细菌丰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盐渍土中溶磷细菌比例小,优势种群为巨大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sp.)和黄单胞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其数量和种群丰度分别与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微生物 土壤生态类型 分布 盐渍区 重金属污染区 磷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发生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熊桂林 陈怀谷 +2 位作者 李伟 张爱香 于汉寿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纹枯病是江苏省小麦上的重要病害。为了明确稻秸秆、草木灰和钾肥等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调查了不同施肥处理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并通过稀释培养方法比较了不同处理区小麦根际总细菌、荧光假单胞菌、真菌数量以及拮抗菌群体... 纹枯病是江苏省小麦上的重要病害。为了明确稻秸秆、草木灰和钾肥等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调查了不同施肥处理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并通过稀释培养方法比较了不同处理区小麦根际总细菌、荧光假单胞菌、真菌数量以及拮抗菌群体活性,以探讨根际微生物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稻秸秆、草木灰和钾肥处理都可以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以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最好。稻秸秆还田、草木灰和钾肥处理都可以提高小麦根际荧光假单胞菌种群量,钾肥主要在苗期发挥作用,而秸秆的作用可延续至小麦孕穗期。钾肥还可以显著增加小麦根际纹枯菌拮抗细菌指数。分析显示,稻秸秆还田的抑病作用与增加土壤中的有效钾有关,但两者的控病机理又有所不同。施用酸性肥料可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显著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施肥 根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腐熟菌剂对牛粪堆肥产品中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自刚 黄为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7-444,共8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技术对奶牛粪堆肥产品中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进行了定性分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奶牛粪堆肥产品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其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多达16种,并且还含有醛、醇、酮、呋喃和吡...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技术对奶牛粪堆肥产品中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进行了定性分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奶牛粪堆肥产品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其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多达16种,并且还含有醛、醇、酮、呋喃和吡嗪等低分子量有机物质。研究证实添加微生物腐熟菌剂的奶牛粪堆肥产品中醛类、醇类、酯类、羧酸类、呋喃类、吡啶类和含硫类等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比未添加NMF微生物腐熟菌剂分别增加6.5%、9.2%、5.7%、15.6%、9.8%、11.3%和28.6%,而酮类、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则分别减少11.4%和15.5%。添加NMF菌剂比未添加NMF菌剂的奶牛粪便堆肥产品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总量增加42.8%。为考察有机肥品质的客观指标和应用微生物调控有机肥对植物有正、负面影响的低分子有机物种类和含量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微生物菌剂 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栽培工厂的空气洁净度评估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娓娓 吴晓金 +3 位作者 郭倩 赵明文 王瑞娟 周峰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
通过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杏鲍菇工厂不同净化区域中不同粒径的尘埃粒子数量,并根据洁净度等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分析空气洁净度级别;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统计2009年工厂生产期3~9月,所有栽培种从接种至搔菌阶段的污染... 通过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杏鲍菇工厂不同净化区域中不同粒径的尘埃粒子数量,并根据洁净度等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分析空气洁净度级别;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统计2009年工厂生产期3~9月,所有栽培种从接种至搔菌阶段的污染瓶数按接种月份统计,并与该统计月份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结果表明,杏鲍菇工厂栽培区各净化区域在检测期间空气洁净度均较高,尘埃粒子数量、霉菌数量均与高度、温度呈正相关;细菌数量、霉菌数量与尘埃粒子数呈显著正相关。高温季节,霉菌、细菌数量增加,此时生产污染率也达最高值,故认为生产污染率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相关,高温时,需加大降温、除尘、消毒等措施的力度,方可降低微生物数量,减少污染率,该厂污染率在8‰以下,其洁净度可作为生产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区域 尘埃粒子 霉菌 细菌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蛋白质组学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干 吴云 +3 位作者 崔中利 何园球 林先贵 曹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8-1226,共9页
元蛋白质组学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对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的新技术,其定义为对特定环境的所有微生物蛋白质进行的即时的、大规模的分析。虽然目前对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它已在特定环境的微生物研究中显现出... 元蛋白质组学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对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的新技术,其定义为对特定环境的所有微生物蛋白质进行的即时的、大规模的分析。虽然目前对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它已在特定环境的微生物研究中显现出其强大的功能。本文通过对目前元蛋白质组学常用研究策略和技术进行比较,概述土壤元蛋白质组的提取、纯化、分离与功能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土壤元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展望。土壤元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深受提取方法的影响,现有的方法很难提供既可成功分离又易于鉴定的蛋白质,而土壤蛋白鉴定的主要问题在于土壤蛋白质含量低,通过质谱分析对蛋白质鉴定时缺乏足够的序列-数据库信息。一旦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土壤元蛋白质组学便能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方面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蛋白质组学 环境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 功能性生物指示物 稳定同位素探针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转基因棉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世宏 高国庆 +2 位作者 刘标 崔中利 曹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559-20561,20599,共4页
[目的]研究转基因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方法]采用直接法提取转基因棉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进行部分酶切,回收2.0~4.0 kb大小的片段插入到pUC19/BamHI脱磷载体上,转化到DH5α高效感受态细胞,构建宏基因组... [目的]研究转基因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方法]采用直接法提取转基因棉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进行部分酶切,回收2.0~4.0 kb大小的片段插入到pUC19/BamHI脱磷载体上,转化到DH5α高效感受态细胞,构建宏基因组文库。随机挑取10个克隆序列测序,并通过NCBI预测可能存在的开放式阅读框和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该文库的外源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2.4 kb,90%以上克隆都含有插入片段,10个序列中存在着多种功能的开放式阅读框,包括一些水解酶、脱氢酶、脂解酶、修饰酶、抗生素及与电子传递链相关的酶类。[结论]该研究可为研究转基因棉大面积野外种植以后的生态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 宏基因组文库 未培养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技术在生命科学及秸秆降解腐熟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玉涛 朱颖峰 黄为一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综述了微量热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和进展,并重点阐述了其在秸秆降解腐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量热技术 生命科学 秸秆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木聚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郄卫那 张兰英 +1 位作者 何健 贺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87-391,共5页
木聚糖酶是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木聚糖酶的分类、作用机理、高产菌株的种类及获得、工业应用等,以期为指导木聚糖酶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建立基础。
关键词 木聚糖酶 功能分类 作用机理 高产菌株 工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污染物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HGT)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瑞福 蒋建东 +2 位作者 代先祝 顾立锋 李顺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5-851,共7页
水平基因转移是不同于垂直基因转移的遗传物质的交流方式。在污染环境这一特异生态环境中,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有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环境中污染物降解基因在微生物间的水平转移,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种群适应污染环境的机理,对于评... 水平基因转移是不同于垂直基因转移的遗传物质的交流方式。在污染环境这一特异生态环境中,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有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环境中污染物降解基因在微生物间的水平转移,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种群适应污染环境的机理,对于评价污染物的环境毒理、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污染环境的可修复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污染物生物修复实践中,可以通过调控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增强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更有效地发挥生物修复作用。文章将对环境中细菌间基因交流的机制,污染物降解基因的水平转移对微生物适应污染环境的机理、水平基因转移对代谢途径的进化及其对污染物生物修复作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基因转移 降解基因 降解菌 生物修复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醇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印 吴育津 +1 位作者 顾向阳 沈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6,共6页
根据工程运行数据对影响山梨醇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废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有机负荷冲击、高浓度硅藻土和Ni2+毒性负荷冲击。有机负荷冲击有间歇性冲击和连续性冲击两种形式,间歇... 根据工程运行数据对影响山梨醇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废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有机负荷冲击、高浓度硅藻土和Ni2+毒性负荷冲击。有机负荷冲击有间歇性冲击和连续性冲击两种形式,间歇性负荷冲击对系统处理效能没有不利影响,但连续性负荷冲击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明显下降,出水水质严重超标。高浓度硅藻土和Ni2+冲击对出水水质也有较大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加强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杜绝硅藻土和Ni2+泄漏进入工艺废水,是山梨醇废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山梨醇 废水处理 负荷冲击 镍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C-A与CDS-1降解菌对六六六、呋喃丹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明星 洪青 +4 位作者 何健 管晓进 虞方伯 郭鹏 李顺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3-696,共4页
关键词 六六六 呋喃丹 农药残留 降解菌株(BHC-A和CDS-1) 降解率 原位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Acinetobacter BHSN的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曹娟 徐志辉 +1 位作者 李凌之 沈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BHSN。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等将其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研究表明,BHSN菌株能降解石油中C13~C32正构烷烃。BHSN菌株生长和产...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BHSN。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等将其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研究表明,BHSN菌株能降解石油中C13~C32正构烷烃。BHSN菌株生长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0~8.5。LB培养基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10g.L-1葡萄糖能促进菌体的生长,但不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添加蔗糖、乳糖、麦芽糖和木糖对菌体的生长和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麦芽糖的促进作用最强。初步研究表明,BHSN菌株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BHSN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初始68.3mN.m-1降低到28.6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不动杆菌属 烷烃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剂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砖和青砖茶中散囊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云兰 于汉寿 +3 位作者 吕毅 金磊 纪燕玲 王志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关键词 康砖茶 青砖茶 “金花菌” 生物学特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