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江浦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初步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杜新平 张博 +5 位作者 朱平 武恩在 赵倩倩 解洪杰 单宏业 张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全面摸清淮安市清江浦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原产地、发生频次和危害等级划分,保护好清江浦区生态系统,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和保护当地生物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清江浦区农业区域分布,设计6条踏查路线60个踏... [目的]全面摸清淮安市清江浦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原产地、发生频次和危害等级划分,保护好清江浦区生态系统,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和保护当地生物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清江浦区农业区域分布,设计6条踏查路线60个踏查点,分春秋两季进行实地踏查并做好记录,完成清江浦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等级、生境、发生面积等普查。对于危害严重的物种开展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记录。[结果]淮安市清江浦区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74种,隶属19科51属,其中菊科(13属17种)、苋科(3属7种)、豆科(7属11种)和禾本科(5属6种)为优势科,占物种总数的55.41%;种类最多的属为大戟属(5种)和苋属(5种);38种入侵植物原产地为美洲,占发现物种总数的51.35%。前9位发生频次均超过了80%,在清江浦区属于优势种。1级恶性入侵种11种,占发现入侵物种数的14.86%;2级严重入侵种8种,占10.81%。[结论]8种恶性入侵植物属于重点管理目录,个别物种已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浦区 外来入侵植物 农业生产 物种组成 重点监测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GPR菌株LZ-8生物育苗基质的研制与促生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文春燕 高琦 +2 位作者 张杨 李荣 沈其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417,共4页
根际促生细菌(PGPR)与普通育苗基质联合形成生物育苗基质,能够有效促进PGPR菌株的根际定殖,从而增强菌株促生效果的发挥。本研究以辣椒和番茄两种经济作物为供试材料,采用拌土的方式向基质中添加PGPR菌株LZ-8发酵液形成生物育苗基质,研... 根际促生细菌(PGPR)与普通育苗基质联合形成生物育苗基质,能够有效促进PGPR菌株的根际定殖,从而增强菌株促生效果的发挥。本研究以辣椒和番茄两种经济作物为供试材料,采用拌土的方式向基质中添加PGPR菌株LZ-8发酵液形成生物育苗基质,研究了该生物基质对这两种作物苗期的促生效果及种苗移栽后大田产量的增加情况。结果表明:含PGPR菌株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和番茄苗期均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其中苗期辣椒和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高出22%、15.9%、33.6%、21.84%、31.25%和26.8%、29.4%、62%、72.7%、83.3%;生物基质所育种苗移栽至大田后显著增加了辣椒和番茄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2%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R菌株 生物基质 促生作用 辣椒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鸭、连城白鸭及其杂交F_(5)资源群体骨骼肌发育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东锋 葛建雅 +3 位作者 王浩彬 何宗亮 金通 于敏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5-1245,共11页
[目的]本研究以北京鸭、连城白鸭和杂交F_(5)资源群体(北京鸭♂×连城白鸭♀杂交第5个世代)胸肌和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品种鸭骨骼肌的发育规律及品种差异,探究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对骨骼肌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HE染色,比... [目的]本研究以北京鸭、连城白鸭和杂交F_(5)资源群体(北京鸭♂×连城白鸭♀杂交第5个世代)胸肌和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品种鸭骨骼肌的发育规律及品种差异,探究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对骨骼肌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HE染色,比较胚胎期骨骼肌生长发育关键时间点(E14、E21、E28)和上市日龄(7周龄,7W)鸭骨骼肌肌纤维的表型特征;分析成肌发育和DNA甲基化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DNA dot blot检测骨骼肌中5-羟甲基胞嘧啶(5hmC)水平。[结果]在胚胎期,北京鸭的胸肌重和腿肌重均显著高于连城白鸭和F_(5)资源群体。HE染色结果显示,胚胎期北京鸭肌细胞核密度最高(P<0.05);7W北京鸭肌肉组织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F_(5)资源群体,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F_(5)资源群体。在胚胎期,成肌发育相关基因在F_(5)资源群体胸肌中表达水平较高,而腿肌中则偏低;7W时,F_(5)资源群体肌肉组织中Myf5、Mrf4、MyoG和MyH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北京鸭(P<0.05)。在E21时,3个品种鸭的胸肌、腿肌组织中全基因组5hmC水平最高,表明处于去甲基化的高峰期。Tet2基因在胚胎期和7周龄F_(5)资源群体骨骼肌中均有较高表达水平;Dnmt1、Dnmt3a、Tet1和Tet3在7周龄北京鸭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胚胎期肌纤维特性在品种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并影响成体肌肉形成。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影响肌肉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不同品种鸭之间的肌肉发育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肌纤维特性 生肌调节因子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猪公猪精液品质和精子运动参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项云 章啸君 +5 位作者 屠平光 郭晓令 徐宁迎 赵静帆 吴承武 王文强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对A型和B型品系共8头金华猪公猪精液品质和精子运动参数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精液各参数对月龄的回归系数b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准。A型和B型公猪测定指标的月龄、采精量、浓度、前进率和运动率分别为(17.95、20.84)月、(108.8、11... 本文对A型和B型品系共8头金华猪公猪精液品质和精子运动参数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精液各参数对月龄的回归系数b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准。A型和B型公猪测定指标的月龄、采精量、浓度、前进率和运动率分别为(17.95、20.84)月、(108.8、110.0)mL、(2.876、6.191)%(77.27、79.96)%、(90.52、94.46)%,所有公猪指标相比均未达到显著水准。A型和B型公猪精子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曲线速度(VCL)、线性指数(LIN)、直线指数(STR)、摆动比例(WOB)、头部侧向运动平均振幅(ALH)、头部平均摆动度数(AOC)分别为(38.59、38.02)μm/s、(60.02、61.87)μm/s、(109.7、110.7)μm/s、(0.35、0.3375)、(0.6425、0.61)、(0.5425、0.555)、(3.005、3.465)μm、(34.23、31.36)度,所有精子运动参数均未达显著水准。试验表明,金华猪精子运动率随年龄增长而有下降趋势,在3.3岁之前精液量随着年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除了B型公猪精子浓度和精子头部侧向摆动振幅与金华猪A型相比有提高的趋势外,培育成的金华猪B型新品系公猪精液质量其它指标与原金华猪A型相比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公猪 精子运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地区皖蒌9号、皖篓20号种籽特征指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新平 牛培培 单宏业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的]针对2个食用栝楼主栽品种的相关指标进行差异分析,为科学引导当地栝楼品种选择、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SPSS 22.0对种籽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one-way)法分析均值差异显著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双变量相... [目的]针对2个食用栝楼主栽品种的相关指标进行差异分析,为科学引导当地栝楼品种选择、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SPSS 22.0对种籽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one-way)法分析均值差异显著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双变量相关性显著水平。[结果]皖篓20号种籽的横径、纵径、厚度、百粒重更大,且百粒重与横径、纵径、厚度之间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二者的种籽大小有差异,在于剥开后的籽壳有差异,而籽仁大小相当;籽壳厚与籽壳重呈显著正相关,籽壳厚与籽仁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籽壳重与籽仁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种籽大小显著影响种籽的百粒重,籽壳的厚度与重量显著影响了种籽的可食用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地区 栝楼 皖蒌9号 皖蒌20号 种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纤维表观消化率、肠道长度与微生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杜陶然 牛清 +7 位作者 蒲广 李开军 刘根盛 牛培培 张总平 李强 李平华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耐粗饲特征(以纤维表观消化率为评定表型)、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并分析肠道发育及微生物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方法]试验选取82头出生条件相近的苏淮猪,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分别...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耐粗饲特征(以纤维表观消化率为评定表型)、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并分析肠道发育及微生物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方法]试验选取82头出生条件相近的苏淮猪,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分别在7、8月龄时进行屠宰。采集结肠后端内容物样品并测定不同月龄结肠后段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测定肠道长度、周长,分析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肠道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发育差异,并进行消化率与肠道长度、周长的相关性分析。同时,分别在7、8月龄猪中选取高纤维消化率组和低纤维消化率组各5头进行盲肠、结肠内容物常见纤维分解菌的丰度分析。[结果]8月龄苏淮猪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7月龄(P<0.05),但8月龄苏淮猪大肠、小肠及整个肠道长度、盲肠、结肠周长与7月龄间无显著差异。盲肠周长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7月龄和8月龄苏淮猪的盲肠、结肠白化瘤胃球菌和柔嫩梭菌的丰度在高、低纤维消化率组间均无显著差异。7月龄苏淮猪的结肠柔嫩梭菌丰度在高、低纤维消化组均显著高于盲肠(P<0.05)。8月龄苏淮猪结肠柔嫩梭菌丰度在低纤维消化率组显著低于7月龄(P<0.05)。[结论]不同月龄苏淮猪耐粗饲特征不同,随月龄的增加,苏淮猪的消化性能逐渐完善,8月龄苏淮猪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7月龄,且其纤维消化率与盲肠周长呈显著正相关,但肠道内容物中白化瘤胃球菌和柔嫩梭菌可能不是影响其纤维消化的关键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耐粗饲 日龄 表观消化率 肠道发育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替代抗生素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体液免疫指标和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魏清甜 李平华 +6 位作者 汪涵 石磊 牛清 林明新 吴望军 周波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48,共6页
为研究粪肠球菌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可行性,将150头25日龄断奶仔猪[(8.41±0.17)kg,杜×长×大],随机分为基础日粮、1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Ⅰ组)、2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Ⅱ组)、400 g·t^-1粪肠球菌... 为研究粪肠球菌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可行性,将150头25日龄断奶仔猪[(8.41±0.17)kg,杜×长×大],随机分为基础日粮、1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Ⅰ组)、2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Ⅱ组)、4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Ⅲ组)和抗生素组共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或8头仔猪。试验1~14 d和15~28 d测定各组猪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基础日粮组、抗生素组和处理Ⅱ组血清IgA、IgM、IgG含量,同时试验结束时测定上述3组肠道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14 d阶段,各处理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和腹泻率较基础日粮组均显著改善(P〈0.05),且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处理Ⅱ组最佳;15~28 d阶段。仅处理Ⅱ组较基础日粮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较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结束时,处理Ⅱ组血清IgG含量较基础日粮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IgA含量有升高趋势(P=0.084),但均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处理Ⅱ组空肠中大肠杆菌数量较基础日粮组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200 g·t^-1的粪肠球菌能显著改善试验仔猪保育前期平均日增重、料肉比、腹泻率和保育后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并能够增强体液免疫性能,降低空肠大肠杆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抗生素 保育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体液免疫指标 肠道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油脂及剂量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脂质指标以及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平华 黄阳 +4 位作者 贺丽春 汪涵 牛清 龚磊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0-717,共8页
[目的]为仔猪生产筛选适宜添加的油脂和剂量。[方法]将20窝初生日龄和初始体质量相近的7日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基础日粮(CK)和4个处理组(T1~T4),每组4窝,每窝不少于8头。试验分为哺乳期(7~21 d)和断奶期(22~35 d)2个阶段,其中C... [目的]为仔猪生产筛选适宜添加的油脂和剂量。[方法]将20窝初生日龄和初始体质量相近的7日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基础日粮(CK)和4个处理组(T1~T4),每组4窝,每窝不少于8头。试验分为哺乳期(7~21 d)和断奶期(22~35 d)2个阶段,其中CK组均饲喂基础日粮,T1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6%和4%乳化椰子粉,T2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0.32%和8%乳化椰子粉,T3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0.16%乳化椰子粉和4%豆油,T4组饲喂基础日粮和在其基础上添加4%豆油。试验过程中,测定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脂质指标,并检测肝脏乙酰辅酶A乙酰基转移酶(ACAT)、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活性变化,分析HMGCR、CYP7A1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对2个阶段仔猪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剂量乳化椰子粉对哺乳阶段仔猪血清脂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T2组能显著提高断奶阶段仔猪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同时,T2较T1组断奶仔猪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相比,各处理HMGCR、CYP7A1和ACAT酶活性和CYP7A1、LDLR、HMGCR基因表达量无显著改变(P>0.05),但T2组有增加HMGCR酶活性和HMGCR基因表达量趋势(P<0.1)。[结论]添加不同剂量和类型油脂对试验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高剂量的乳化椰子粉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并有增加肝脏合成胆固醇关键酶HMGCR酶活性和HMGCR基因表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生长性能 胆固醇代谢 酶活性 基因表达量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纤维水平对不同猪种肠道物理屏障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欢 李平华 +7 位作者 牛清 杜陶然 蒲广 范丽娟 牛培培 吴承武 周五朵 黄瑞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9-647,共9页
为研究日粮纤维水平对不同品种猪肠道形态、通透性和微生物的影响,按照2×4双因子设计,选择体质量约40 kg的健康二花脸猪和与二花脸猪相同生理阶段约65 kg的大白猪各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7%、14%、21%麸皮替代... 为研究日粮纤维水平对不同品种猪肠道形态、通透性和微生物的影响,按照2×4双因子设计,选择体质量约40 kg的健康二花脸猪和与二花脸猪相同生理阶段约65 kg的大白猪各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7%、14%、21%麸皮替代基础日粮,每组6个重复,使用奥饲本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进行饲喂,每个重复1头猪。正试期28 d,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品,分离血清用于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测定;屠宰采集盲肠和结肠中段样品进行形态学观察,采集空肠和结肠黏膜进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拷贝数测定。结果表明:猪品种对血清内毒素含量、D-乳酸含量、空肠双歧杆菌丰度、盲肠隐窝深度、盲肠肠壁厚度、结肠肠壁厚度、结肠肌层厚度、结肠大肠杆菌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麸皮水平对血清DAO含量、D-乳酸含量和结肠大肠杆菌丰度有显著影响(P<0.05)。二花脸猪,与基础日粮对照相比,7%和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21%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DAO含量显著升高(P<0.05),7%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盲肠肌层厚度显著升高(P<0.05),21%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盲肠肠壁厚度显著降低(P<0.05),7%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结肠乳酸杆菌丰度显著升高(P<0.05),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结肠大肠杆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大白猪,与基础日粮对照相比,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DAO含量显著升高(P<0.05),14%和21%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盲肠肠壁厚度显著增加(P<0.05),7%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空肠双歧杆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空肠双歧杆菌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大白猪和二花脸猪在大肠形态、肠道通透性、空肠双歧杆菌丰度、结肠大肠杆菌丰度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日粮麸皮水平影响结肠大肠杆菌丰度。7%麸皮替代水平增大二花脸猪肠道通透性,但增加盲肠肌层厚度以适应纤维的消化,并增加结肠乳酸杆菌丰度促进肠道健康。14%麸皮替代水平会导致大白猪肠道通透性增大,盲肠肠壁增厚,空肠双歧杆菌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花脸猪 大白猪 日粮纤维 麸皮 肠道通透性 肠道形态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FSHβ、AHR基因多态性对二花脸猪产仔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倩 方宇瑜 +6 位作者 李平华 马翔 蒋能静 黄媛 陆志强 季铮渝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0-1157,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猪ESR、FSHβ和AHR基因多态性对二花脸群体产仔数的影响,鉴别出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变异的关键基因。[方法]对303头二花脸猪进行ESR基因g.14418786、FSHβ基因g.3039847430398475ins292(292 bp大片段插入)、AHR基...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猪ESR、FSHβ和AHR基因多态性对二花脸群体产仔数的影响,鉴别出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变异的关键基因。[方法]对303头二花脸猪进行ESR基因g.14418786、FSHβ基因g.3039847430398475ins292(292 bp大片段插入)、AHR基因g.86550830位点分型(Sscrofa11.1),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分析和卡方检验,并利用SAS 9.2软件混合模型对ESR、FSHβ、AHR基因及其合并基因型与产仔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ESR基因g.14418786、FSHβ基因g.3039847430398475ins292以及AHR基因g.86550830位点在二花脸群体中均具有多态性,且3个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很大,ESR基因g.14418786位点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73和0.827,FSHβ基因g.3039847430398475ins292位点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89和0.111,而AHR基因g.86550830位点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89和0.111。ESR基因g.14418786位点的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0、0.248和0.703,FSHβ基因g.3039847430398475ins292的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08、0.162和0.030,AHR基因g.86550830位点的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则为0.792、0.194和0.013。ESR基因g.14418786与FSHβ基因g.3039847430398475ins292位点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而AHR基因g.86550830位点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关联性分析未发现ESR、FSHβ、AHR基因以及3个基因的合并基因型显著影响二花脸猪的产仔数(P>0.05)。[结论]本试验未能证明ESR、FSHβ和AHR基因是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二花脸猪产仔数变异可能受其他基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花脸猪 ESR FSHΒ AHR 多态性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素α亚基基因5'UTR区在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晨 魏全伟 +5 位作者 李平华 吴燕 吴望军 李强 黄瑞华 石放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探究抑制素α亚基基因(INHA)5'UTR区多态性与苏淮猪产仔数相关性,为苏淮猪的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9头健康苏淮母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INHA基因5'UTR区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目的]探究抑制素α亚基基因(INHA)5'UTR区多态性与苏淮猪产仔数相关性,为苏淮猪的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9头健康苏淮母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INHA基因5'UTR区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特征,最后通过群体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苏淮猪产仔数的影响。[结果]在苏淮猪INHA基因5'UTR调控区-42G>A处发现一个SNP位点,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GG、GA、AA,且基因型分布不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P<0.01)。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GG型为优势基因型,GG型苏淮猪的平均总产仔数比AA型多0.63头(P<0.05)。[结论]INHA基因5'UTR区多态性可用于苏淮猪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抑制素α亚基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方品种猪体尺、胴体及肉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汪涵 李平华 +9 位作者 许世勇 唐慧娟 牛清 石磊 唐磊 谢怀根 苏腾辉 王志国 吴望军 黄瑞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4年第7期63-66,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分析我国地方猪种的生长及胴体肉质性能,本试验对8月龄左右的沙乌头猪、沙乌头与杜洛克杂交一代猪、米猪和巴马香猪的体尺(不含巴马香猪)、胴体及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米猪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腹围等指标均最... 为进一步了解分析我国地方猪种的生长及胴体肉质性能,本试验对8月龄左右的沙乌头猪、沙乌头与杜洛克杂交一代猪、米猪和巴马香猪的体尺(不含巴马香猪)、胴体及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米猪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腹围等指标均最大,分别为86.65 kg、63.25 cm、118.75 cm、107.25 cm、131.00 cm,其中体重、体高和腹围均极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1),体长和胸围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5),具有较好的体尺性能;巴马香猪肉色L、a、b值较大,分别为45.45、12.37、12.39,L、a值极显著高于米猪(P<0.01),b值显著高于米猪(P<0.05),具有较为优质的肉色;沙乌头猪肉色、pH1、嫩度、熟肉率等肉质综合指标在三个猪种中最佳。此外,三个品种其他指标如胴体瘦肉率、背膘厚、肌内脂肪、系水力等,均符合我国地方猪种普遍的胴体及肉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猪 体尺性状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谈北方猪业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瑞华 李平华 +1 位作者 牛培培 张总平 《猪业科学》 2017年第6期50-52,共3页
1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压力 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压力,除了我们日常关注的疫病压力彼伏此起,老病挥之不去、新病层出不穷等现象;养殖效率压力也依然明显,导致猪肉养殖成本高于进口猪肉及其制品... 1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压力 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压力,除了我们日常关注的疫病压力彼伏此起,老病挥之不去、新病层出不穷等现象;养殖效率压力也依然明显,导致猪肉养殖成本高于进口猪肉及其制品的到岸价的怪圈之外。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养殖布局 水网地区 北方 调整 南方 养殖效率 养殖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沙乌头公、母猪体尺性能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硕 李平华 +9 位作者 许世勇 唐慧娟 牛清 马翔 郝帅帅 李会智 谢怀根 苏腾辉 周波 黄瑞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4年第7期67-70,共4页
为探讨不同月龄沙乌头公、母猪体尺性能及其生长规律的差异,本研究对江苏省海门沙乌头原种场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等4个阶段的去势阉公猪和未去势母猪共72头的沙乌头猪体尺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1)性别对2月龄,... 为探讨不同月龄沙乌头公、母猪体尺性能及其生长规律的差异,本研究对江苏省海门沙乌头原种场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等4个阶段的去势阉公猪和未去势母猪共72头的沙乌头猪体尺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1)性别对2月龄,沙马(头)猪的体长有显著影响,母猪体长极显著长于公猪(P<0.01),但对2月龄的其它体尺性状和其它时间段的所有体尺性奖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其中沙乌头公猪4~6月龄体高、胸围、胸深的生长速度快干母猪,4~12月龄体长、腿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4~12月龄腹围、管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而沙乌头母猪只有2~4月龄、6~12月龄胸深长速度快于公猪和6~12月龄胸深生长速度快于公猪(3)相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除了胸宽,沙乌头公、母猪4~6月龄的体尺性能与其它时间段相比,生长均变缓.(4)此次测定的沙乌头6月龄公、母猪体长、体高均比1991年测定的相比有所减小,不排除因群体数量减少导致性能有所退化的原因,因此应加强对沙乌头猪的保护,扩群与选育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乌头猪 月龄 体尺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重视畜禽养殖业污染——华东地区畜禽粪便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祥 牛培培 +3 位作者 张总平 王礼伟 李平华 黄瑞华 《中国猪业》 2016年第5期71-75,共5页
本文根据2008年以来华东地区畜禽饲养有关资料,参考畜禽粪便日排泄系数估算畜禽粪便,并推算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量。发现山东、安徽和江西三省畜禽养殖年均粪尿产生量位列前三,分别占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总量的40.59%、15.77%和15.46... 本文根据2008年以来华东地区畜禽饲养有关资料,参考畜禽粪便日排泄系数估算畜禽粪便,并推算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量。发现山东、安徽和江西三省畜禽养殖年均粪尿产生量位列前三,分别占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总量的40.59%、15.77%和15.46%。其中,山东产生的粪尿所含污染物最高,江西和安徽分列二、三位。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量平均为26.79吨/hm^2·年,最高的山东省为36.49吨/hm^2·年。最后本文从规划布局、准入机制、清洁生产、政策扶持和技术模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养殖污染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畜禽粪便 养殖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养殖场排泄物能源化利用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总平 牛培培 +3 位作者 王文祥 王礼伟 李平华 黄瑞华 《中国猪业》 2016年第3期69-74,共6页
我国生猪养殖场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主要有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等几种形式,其中能源化利用,将是未来排泄物综合利用的一个主要方向。
关键词 生猪养殖 粪便 排泄物 能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特色双菌双蛋白发酵乳的配方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梅 云琳 蔡方圆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204-211,共8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特色双菌双蛋白发酵乳的配方,研究麦苗粉添加量、抹茶粉添加量、明胶添加量、蔗糖添加量以及水豆比对双菌双蛋白发酵乳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发酵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8...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特色双菌双蛋白发酵乳的配方,研究麦苗粉添加量、抹茶粉添加量、明胶添加量、蔗糖添加量以及水豆比对双菌双蛋白发酵乳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发酵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为4. 5 h,植物乳杆菌B1-6、瑞士乳杆菌MB2-1发酵剂接种量为5%的条件下,获得最佳配方,为麦苗粉添加量10. 8%、抹茶粉添加量4%、蔗糖添加量7%、水豆比11.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蛋白 发酵乳 响应曲面法 特色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冷冻精液人工输精操作规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和民 邓晓彬 +2 位作者 赵俊金 金通 刘建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18期89-90,共2页
猪精液的冷冻包括稀释液的选用、精子冷冻和复苏等处理技术,其难点在于阻止精子内部形成使精子致死的冰晶结构,同时提高精子活率,避免冻融过程中对精子顶体和质膜的损伤。猪人工授精技术体系由精液采集、保存和输精等多个技术环节构成,... 猪精液的冷冻包括稀释液的选用、精子冷冻和复苏等处理技术,其难点在于阻止精子内部形成使精子致死的冰晶结构,同时提高精子活率,避免冻融过程中对精子顶体和质膜的损伤。猪人工授精技术体系由精液采集、保存和输精等多个技术环节构成,在提高优秀种公猪和种母猪利用效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猪人工授精涉及多个步骤,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管理水平和经验。日趋规模化、集约化的中国养猪业对猪繁殖技术和生物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猪人工授精技术体系必将实现质的突破,从而加快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的步伐。猪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应运而生,猪冷冻精液具有保存时间长、生物安全性高、运输方便等优点,较好地弥补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足,对猪人工输精操作要求也更为严格。冷冻精液的猪人工输精方式多为深部输精,深部输精与普通输精相比,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精液量,减少公猪采精压力,提高公猪使用效率,降低固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输精 人工授精技术 猪人工授精 生物安全性 冷冻精液 精子活率 精液量 精液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高纤维日粮对苏淮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叶秋 郝帅帅 +4 位作者 高硕 吴艳 李强 李平华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7-813,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替代部分玉米形成的高纤维日粮对我国培育新品种苏淮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肠道发育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60日龄左右、体质量相近的纯种苏淮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4.7%的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替代部分玉米形成的高纤维日粮对我国培育新品种苏淮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肠道发育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60日龄左右、体质量相近的纯种苏淮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4.7%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粗纤维含量为7.5%的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试验期75 d。分别于试验第0、14、28和75天采集粪样,用于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并采集小肠组织样,用于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糠组平均上午采食量和日均采食量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第14天,米糠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黄色瘤胃球菌数量增加(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在试验第28天均显著增加(P〈0.05);柔嫩梭菌数量在试验结束时显著升高(P〈0.05),而白色瘤胃球菌在整个试验期均无显著变化(P〉0.05)。饲喂米糠增加了大肠占整个肠道质量的比例(P〈0.01),同时促进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生长(P〈0.01),加深了空肠隐窝深度(P〈0.05)。[结论]添加34.8%米糠的高纤维日粮不影响苏淮猪(50-90 kg)生长,并能促进小肠绒毛生长,优化大肠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纤维 苏淮猪 生长性能 肠道发育 小肠形态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蒲广 黄瑞华 +8 位作者 牛清 王欢 范丽娟 高琛 牛培培 张总平 吴承武 周娟 李平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770,共13页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以7%、14%、21%、28%的脱脂米糠替代等量玉米的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17.94%。正式期所有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每天纪录所有试验猪的采食量和体重;分别于试验期第0、14天采集粪样,试验第28天采集直肠内容物,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计算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猪的初始体重、第14天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第0~14天平均日增重、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试验Ⅰ~Ⅳ组的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0~14天平均日增重(P<0.05)。生长拟合曲线显示,各组猪生长曲线拐点分别是第18.51天(75.87 kg)、第15.92天(73.61 kg)、第17.39天(75.91 kg)、第17.58天(75.45 kg)、第16.29天(76.15 k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较早到达生长曲线拐点。但各组生长趋势差异不明显。2)饲喂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对各组猪胃肠道相对重量、长度及大肠的重量、长度占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期第14、28天,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组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P<0.01)、二次方(P<0.01)和三次方(P<0.01)降低;试验期第14天,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趋于二次方降低(P<0.10)。4)根据三次方程模型预测,分别以ADF、CP表观消化率为因变量,得到适宜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水平分别为12.77%、14.78%。在各组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均满足且一致的情况下,增加日粮纤维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N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对ADF和CP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的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替代比例以12.77%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生长性能 肠道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