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养殖个体信息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沈明霞 刘龙申 +3 位作者 闫丽 陆明洲 姚文 杨晓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5-251,共7页
畜禽养殖个体信息主要包括发情信息、分娩信息、行为信息、体重信息和健康信息。自动化、集约化养殖是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准确高效地监测动物个体信息有利于分析动物的生理、健康和福利状况,是实现自动化健康养殖和肉品溯源的基础。目前... 畜禽养殖个体信息主要包括发情信息、分娩信息、行为信息、体重信息和健康信息。自动化、集约化养殖是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准确高效地监测动物个体信息有利于分析动物的生理、健康和福利状况,是实现自动化健康养殖和肉品溯源的基础。目前生产中主要依靠人工观测的方式监测动物个体信息,耗时费力且主观性强。本文阐述了畜禽养殖中发情监测、分娩监测、行为监测、体重监测和健康监测等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畜禽养殖个体监测技术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个体监测 动物福利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采摘机器人红外测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玲 邹小昱 +3 位作者 刘思瑶 陈兵林 朱宏超 朱镕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66,共6页
为定位棉株上的棉花,用红外测距实验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棉花的农学生长特性测量单朵棉花的距离。在0.7~1.6m的距离区间内建立红外测距模型,获取了棉株表面点云的距离图像,测量精度达0.0085m。以0.65为标准差设计高斯... 为定位棉株上的棉花,用红外测距实验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棉花的农学生长特性测量单朵棉花的距离。在0.7~1.6m的距离区间内建立红外测距模型,获取了棉株表面点云的距离图像,测量精度达0.0085m。以0.65为标准差设计高斯滤波器的尺寸,用1一D高斯滤波器平滑棉株图像,用2一D高斯滤波器求取其梯度图像,以0.2m、0.08m为强、弱阈值,基于Canny边缘检测算子构建闭环边缘,结合形态学运算提取棉花区域,去除棉枝。用峰点滤波器削弱棉花图像中的粘连重叠现象,基于分水岭算法提取单朵棉花并求取其距离。结果表明,单朵棉花的图像识别率达91.3%,红外与人工测距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22,为采机器人运动轨迹的规划提供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采摘机器人 红外测距 CANNY算子 峰点滤波 分水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果树树冠体积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丁为民 赵思琪 +3 位作者 赵三琴 顾家冰 邱威 郭彬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20,共11页
针对人工测量精度低、费时费力,而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超声波技术等自动测量方法成本高、操作复杂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果树树冠体积测量方法,搭建了可移植性果树树冠体积自动测量平台。基于机器视觉实现待测树冠图像获取,通... 针对人工测量精度低、费时费力,而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超声波技术等自动测量方法成本高、操作复杂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果树树冠体积测量方法,搭建了可移植性果树树冠体积自动测量平台。基于机器视觉实现待测树冠图像获取,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获得树冠图像面积特征,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五点参数标定法获得普适性树冠面积与体积相关关系模型,从而得到树冠体积,通过对梨树以及桂花树样本的试验,可以发现预测树冠体积平均误差分别为13.73%和10.18%。对于不具备系列样本无法构建模型的树冠,采用单点测量法,根据树冠轮廓拟合椭球结构体,然后根据体积求算补偿公式,完成体积测量,测量误差在10%左右。表明树冠形态特征的图像提取算法可行有效,通过面积以及轮廓特征量均能很好地表达树冠体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树冠 机器视觉 体积测量 图像处理 参数标定 面积特征 轮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吸肥器结构优化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55
4
作者 刘永华 沈明霞 +2 位作者 蒋小平 姜宽舒 冯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1,48,共7页
为了优化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并提高其吸肥性能,在分析文丘里吸肥器工作原理基础上,依据经济流速流量对照表,综合考虑施肥装置及管路系统的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以吸肥流量为评价指标,应用CFD数值计算对影响系统吸肥性能的关键核心部件... 为了优化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并提高其吸肥性能,在分析文丘里吸肥器工作原理基础上,依据经济流速流量对照表,综合考虑施肥装置及管路系统的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以吸肥流量为评价指标,应用CFD数值计算对影响系统吸肥性能的关键核心部件文丘里吸肥器的渐缩角α、渐扩角β、喉部直径d0进行单因素性能优化设计,获得了3个主要结构参数对其吸肥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得出基于CFD数值计算的文丘里吸肥器最优结构参数组合,渐缩角α为20°、渐扩角β为8°、喉部直径d0为6 mm,且当吸肥管与文丘里主管道呈40°倾角时吸肥性能最优。模拟数据与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运行数据表明,CFD数值优化后的文丘里吸肥器吸肥流量提高约38.6%,与模糊自动控制系统相配合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的吸肥流量总体提高约47.6%,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施肥机 文丘里吸肥器 结构优化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补光对黄瓜幼苗形态的调节与补光方式的确定 被引量:17
5
作者 申宝营 丁为民 +1 位作者 惠娜 李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6-302,共7页
为确定光质夜间延时补光对不同生长阶段黄瓜幼苗形态的影响,制定黄瓜育苗夜间延时补光模式,对LED夜间延时补光对黄瓜幼苗形态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选取'津春四号'黄瓜为试材,以下胚轴长、子叶面积、茎粗、叶面积、节长、... 为确定光质夜间延时补光对不同生长阶段黄瓜幼苗形态的影响,制定黄瓜育苗夜间延时补光模式,对LED夜间延时补光对黄瓜幼苗形态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选取'津春四号'黄瓜为试材,以下胚轴长、子叶面积、茎粗、叶面积、节长、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壮苗指数为指标,研究使用红光(R,630 nm)和红蓝混合光(RB,630 nm∶660 nm=8∶2)两种LED光源夜间延时补光4 h对不同生长阶段黄瓜幼苗形态的影响,利用Logistic曲线对叶面积增长速率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子叶期红光延时补光幼苗子叶面积和茎粗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1.60%和19.55%;一叶期红光延时补光幼苗叶面积和茎粗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5.11%和14.72%;成苗期红蓝光延时补光幼苗叶面积、茎粗、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1.92%、17.75%、45.45%、21.92%、200.00%。利用红光夜间延时补光能够促进前期(子叶期和一叶期)黄瓜幼苗的生长,红蓝混合光夜间延时补光可促进后期(二叶期至成苗期)黄瓜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壮苗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壮苗指数 夜间补光 光形态 光形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与ZigBee的羊场养殖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玲 邹小昱 +3 位作者 刘思瑶 沈明霞 朱宏超 朱镕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7-253,共7页
为了选育性状优良的羊进入核心种群,将RFID射频识别、ZigBee无线通信与ARM嵌入式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套羊场养殖信息管理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包括基于S3C6410处理器的ARM核心板、125 kHz RFID阅读器、基于CC2530芯片的ZigBee无线通信模... 为了选育性状优良的羊进入核心种群,将RFID射频识别、ZigBee无线通信与ARM嵌入式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套羊场养殖信息管理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包括基于S3C6410处理器的ARM核心板、125 kHz RFID阅读器、基于CC2530芯片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多功能底板。软件开发过程中,构建了包含设备驱动的Linux系统环境,利用Qt/Embedded的信号/槽机制实时接收RFID数据,基于OSAL操作系统的ZigBee2007协议栈实现ARM与ZigBee网络之间的通信,在Qt中设计触摸屏图形界面以及串口通信、通信指令、软键盘、蜂鸣器、中文显示等后台程序,具有日常管理、育种管理及疫病管理等模块功能。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手持终端能够实时采集、录入、存储、拷贝、查询养殖信息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与上位机通信,可满足羊场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场 信息管理 无线传感网络 嵌入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u矩和遗传神经网络的稻飞虱识别系统 被引量:10
7
作者 邹修国 丁为民 +1 位作者 刘德营 赵三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226,共5页
针对稻飞虱识别实时性差和BP神经网络分类有一定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硬件平台和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稻飞虱识别系统。系统硬件以AT89S52单片机控制拍摄移动装置,以DM6437处理器作为算法处理平台;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基于改进H... 针对稻飞虱识别实时性差和BP神经网络分类有一定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硬件平台和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稻飞虱识别系统。系统硬件以AT89S52单片机控制拍摄移动装置,以DM6437处理器作为算法处理平台;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基于改进Hu矩的特征值提取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识别算法。系统通过CCD摄像机拍摄稻飞虱视频信号传送到DSP识别系统,从中提取图像,识别图像中的稻飞虱。实验对稻飞虱、水蝇和潜蝇等80个样本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对稻飞虱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图像识别 改进Hu矩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跟随车辆航向控制系统 被引量:8
8
作者 丁永前 王致情 +3 位作者 林相泽 毕伟平 林小兰 薛金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检测相对航向角的车辆自主跟随控制系统建模和设计方法,对相对航向角的检测机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讨论了基于步进电动机驱动的转向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前轮转向角和航向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控制... 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检测相对航向角的车辆自主跟随控制系统建模和设计方法,对相对航向角的检测机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讨论了基于步进电动机驱动的转向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前轮转向角和航向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控制算法的设计,航向角控制系统模型的Matlab仿真结果和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结果高度吻合。结合自主改装的电动车自主跟随系统在果园路径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中,引导车和跟随车行驶路径之间的最大横向偏差为9.2 cm,平均偏差为3.3 cm,方差为5.5 cm2。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红外传感器的车辆自主跟随控制系统能实现车辆的自主跟随,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体现出其在复杂农业环境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自主跟随 航向角 控制系统 红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穗结构图像特征与籽粒数相关关系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三琴 李毅念 +2 位作者 丁为民 吕俊逸 王心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328,共6页
针对人工测量低效,重复性差且无法同时获取多个参数的问题,提出稻穗结构图像特征测量方法。首先人工测量稻穗一次枝梗长度和每穗籽粒数,发现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采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稻穗图像面积、一次枝梗长度特征,并分别分析二者与... 针对人工测量低效,重复性差且无法同时获取多个参数的问题,提出稻穗结构图像特征测量方法。首先人工测量稻穗一次枝梗长度和每穗籽粒数,发现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采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稻穗图像面积、一次枝梗长度特征,并分别分析二者与籽粒数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面积、一次枝梗长度特征与籽粒数的相关系数在0.90以上,预测籽粒数的最大误差平均值为7.90%,说明稻穗形态特征的图像提取方法可行有效,面积、一次枝梗长度均能用来表达或替代稻穗籽粒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穗结构 图像分析 一次枝梗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级预测的温室WSN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永华 沈明霞 +3 位作者 熊迎军 刘勇 高菊玲 金文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9-334,共6页
为了减少温室WSN系统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次数,提出基于两级预测的温室WSN系统数据传输方法。首先,引入莱特准则进行序列异常值检测,研究并提出了便于节点实时计算的序列方差滑动递推计算方法。其次,分别在传感器节点和服务器建立一阶分... 为了减少温室WSN系统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次数,提出基于两级预测的温室WSN系统数据传输方法。首先,引入莱特准则进行序列异常值检测,研究并提出了便于节点实时计算的序列方差滑动递推计算方法。其次,分别在传感器节点和服务器建立一阶分段线性回归方程并结合自适应加权算法形成两级预测模型,设定传感器节点仅在预测误差超过设定阈值时上传实际采集值,其他时刻服务器自动触发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填充该部分数据。同时,结合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抛物线的可变误差阈值确定方法。试验表明:分段一阶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在规定误差阈值内逼近系统原始数据曲线,利用两级预测算法无线传感器节点数据发送次数可减少93%(误差阈值为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WSN系统 两级预测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层反射光谱测量中主动光源光谱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永前 李杨 +2 位作者 谭星祥 曹卫星 朱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4-290,共7页
结合自主研发的冠层反射光谱测量装置,对装置主动光源采用的波长730 nm和810 nm两种窄带LED的光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LED在未加特殊控制、按照测量要求高频脉动点亮时,结温均显著升高,造成光源光谱峰值波长的线性红移... 结合自主研发的冠层反射光谱测量装置,对装置主动光源采用的波长730 nm和810 nm两种窄带LED的光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LED在未加特殊控制、按照测量要求高频脉动点亮时,结温均显著升高,造成光源光谱峰值波长的线性红移和发光强度的线性降低,严重影响测量装置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间歇式脉动驱动LED的方法,该驱动方法使LED工作时结温的升高幅度保持在2℃以内,峰值波长的波动小于1 nm。最后该驱动方法被嵌入到反射光谱测量装置中,进行了室内及田间稳定性测试实验,反射光谱响应值最大相对波动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冠层 反射光谱 主动光源 光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点数量对傅里叶描述子识别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三琴 刘德营 +1 位作者 丁为民 申宝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5-310,共6页
以傅里叶描述子(FDs)为形状边界的特征识别时,边界点数量(N)是影响其识别精度的唯一不确定参数。为合理选择该参数,以圆、椭圆、稻飞虱前翅边界为研究对象,以复数傅里叶描述子(CFD)、椭圆傅里叶描述子(EFD)为边界特征,以类内相似度、类... 以傅里叶描述子(FDs)为形状边界的特征识别时,边界点数量(N)是影响其识别精度的唯一不确定参数。为合理选择该参数,以圆、椭圆、稻飞虱前翅边界为研究对象,以复数傅里叶描述子(CFD)、椭圆傅里叶描述子(EFD)为边界特征,以类内相似度、类间相似度为评价指标,对边界点数量影响识别精度的实质进行试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边界点数量是以改变类内相似度/圆形边界信息量达到傅里叶描述子识别精度的改变,而且,一次采样的边界点数量N≥64时,CFD可以用较少的重采样的边界点数量(N≥16)来描述边界的整体形状;一次采样和重采样的边界点数量对EFD的识别精度均有影响,该描述子需要较多的边界点数量(N≥128)来表达边界的细节信息,尤其适用于边界形状极其相似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描述子 特征识别 边界点数量 相似度 稻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SN图像节点低内存小波变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明洲 刘志强 +3 位作者 沈明霞 刘龙申 杨晓静 周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9-293,188,共6页
基于Le Gall 5/3滤波器提出了一种逐行小波变换方法,处理器从图像节点SD卡逐行读出图像信息,完成多级变换后将变换结果行写入SD卡。该方法 SRAM内存需求低,且仅涉及定点整数乘法、加法及移位操作。应用所提方法对一幅256像素×256... 基于Le Gall 5/3滤波器提出了一种逐行小波变换方法,处理器从图像节点SD卡逐行读出图像信息,完成多级变换后将变换结果行写入SD卡。该方法 SRAM内存需求低,且仅涉及定点整数乘法、加法及移位操作。应用所提方法对一幅256像素×256像素仔猪灰度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以合理的定点运算代价换取了3.968 KB的SRAM开销以及8.718 s的时间开销。为基于小波变换的WMSN节点图像压缩奠定了基础,使农业生产图像在低带宽WMSN上高效传输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图像压缩 低内存 逐行小波变换 Le GALL 5 3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光源的作物冠层反射光谱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永前 朱艳 +3 位作者 李杨 王致情 谭星祥 曹卫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9-214,共6页
结合自主研发的测量装置,对实现基于主动光源的冠层反射光谱测量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测量装置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高频调制光源模块、光电池响应一级放大模块、高通滤波模块、二级放大模块和信号提取模块5大功能模块。对其中一... 结合自主研发的测量装置,对实现基于主动光源的冠层反射光谱测量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测量装置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高频调制光源模块、光电池响应一级放大模块、高通滤波模块、二级放大模块和信号提取模块5大功能模块。对其中一级放大电路的参数设计和信号提取模块的算法设计2个关键环节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应用自制测量装置对小麦冠层进行反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装置可以有效滤除环境光引起的响应,测量值稳定可靠,最大相对波动率小于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冠层 主动光源 反射光谱 反射率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塘增氧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三琴 刘昊一 +2 位作者 丁为民 汤永祥 李毅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2-688,共7页
[目的]针对传统增氧机盲目增氧、费时费力,以及目前鱼塘溶解氧测控系统价格偏高、防污性差、不能满足不同水层测量的问题,研制了鱼塘增氧控制系统并进行田间试验。[方法]该系统使用原电池式电化学溶解氧传感器、NTC温度传感器在线测量... [目的]针对传统增氧机盲目增氧、费时费力,以及目前鱼塘溶解氧测控系统价格偏高、防污性差、不能满足不同水层测量的问题,研制了鱼塘增氧控制系统并进行田间试验。[方法]该系统使用原电池式电化学溶解氧传感器、NTC温度传感器在线测量溶解氧、温度信息,根据养殖对象需求设定溶解氧在线控制器的溶解氧上、下限值,来控制叶轮增氧机的自动启停,实现按需增氧。[结果]该系统运行稳定,溶解氧传感器抗污性强且远长于国内现有系统7 d的维护周期;溶解氧控制器能够根据设定的上、下限自动开启和关闭增氧机,达到鱼塘溶解氧实际测控要求,且具有数据存储和停电报警功能,但价格是丹麦Oxy Guard溶解氧测控仪的1/4~1/3。[结论]该系统价格低、抗污性强且能满足不同水层的测量需要,具有大范围商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鱼塘 溶解氧 自动增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SN节点的低内存开销图像压缩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明洲 沈明霞 +3 位作者 刘志强 刘龙申 杨晓静 王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2-297,310,共7页
基于比特平面及二值自适应算术编码提出了一种逐行小波系数编码方法,该方法能与低内存开销的逐行小波变换无缝、高效对接。处理器从图像节点FIFO通道中逐行读出图像信息,完成多级小波变换后,根据各层小波系数概率分布确定量化值,利用4... 基于比特平面及二值自适应算术编码提出了一种逐行小波系数编码方法,该方法能与低内存开销的逐行小波变换无缝、高效对接。处理器从图像节点FIFO通道中逐行读出图像信息,完成多级小波变换后,根据各层小波系数概率分布确定量化值,利用4个二值概率模型对系数各比特平面执行二值自适应算术编码,实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低内存开销图像压缩。利用该压缩方法处理一幅320像素×240像素仔猪灰度图像,结果表明,量化位数取3位时,存储开销、时间开销及峰值信噪比为5.749 KB、16.312 s及39.72 d B,内存开销低且重构图像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图像压缩 低内存系数编码 比特平面 二值算术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增氧机水质净化效果研究与改进试验
17
作者 刘昊一 赵三琴 +1 位作者 丁为民 赵思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2-117,共6页
【目的】解决鳜鱼养殖过程中全自动增氧机的密封、安装不便等问题。【方法】2014年7月至11月,在鳜鱼养殖的整个周期中,对该机具的清洗周期、测量精度、控制可靠性展开鱼塘试验,研究长期使用该机具对养殖水质和用电量的影响。通过改变O... 【目的】解决鳜鱼养殖过程中全自动增氧机的密封、安装不便等问题。【方法】2014年7月至11月,在鳜鱼养殖的整个周期中,对该机具的清洗周期、测量精度、控制可靠性展开鱼塘试验,研究长期使用该机具对养殖水质和用电量的影响。通过改变O形密封圈与三角沟槽的尺寸提高溶解氧传感器的密封性和安装便利性,通过改变上、下盖的倒角尺寸提升溶解氧传感器的安装便利性。【结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与丹麦Oxy Guard溶解氧测控仪相比,全自动增氧机平均清洗周期相差不大,温度测量误差为±0.8℃,溶解氧含量测量误差为±0.6 mg·L^(-1),调控的鱼塘溶解氧含量均大于设定的溶解氧含量下限值(4 mg·L^(-1))。同时,与手动控制增氧机的鱼塘相比,使用全自动增氧机的鱼塘溶解氧含量较高,最高达7 mg·L^(-1),且水质参数中平均氨氮含量低35.9%,平均亚硝酸盐含量低50.7%,节约用电29.5%。【结论】该机具长期使用时,具有抗污性强、清洗方便、改善水质、节能省工的优点,可满足鱼塘养殖的实际要求,且密封好、安装方便,具有大面积推广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养殖 全自动增氧机 水质 溶解氧 密封性 改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