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创造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宝良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4-308,共5页
对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类型、创造和培育方法及其在棉花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人工诱变、航天搭载、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和杂交等,创造和培育出了包括突变体、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染色体变异体、同核异质系、加倍单倍... 对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类型、创造和培育方法及其在棉花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人工诱变、航天搭载、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和杂交等,创造和培育出了包括突变体、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染色体变异体、同核异质系、加倍单倍体等在内的棉花特异种质资源,应用于棉花遗传研究、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提出了今后棉花种质资源研究和发展的关键是发掘新基因源、提高转基因效率以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特异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特异种质 培育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胚珠与纤维蛋白质的两种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康 胡凤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327,共5页
分别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和苯酚抽提两种方法,提取棉花胚珠和纤维总蛋白质,发现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得到的蛋白质,获得率为2.3 mg·g-1,双向电泳后,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后检测的蛋白质点数极少;银染色后,发现蛋白质点... 分别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和苯酚抽提两种方法,提取棉花胚珠和纤维总蛋白质,发现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得到的蛋白质,获得率为2.3 mg·g-1,双向电泳后,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后检测的蛋白质点数极少;银染色后,发现蛋白质点数没有明显的增加.而用苯酚抽提法得到的蛋白质获得率达到10.4 mg·g-1,是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的5倍,双向电泳后,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后检测的蛋白质点数可以达到923个;银染色,可以检测到1061个蛋白质点.等电点pI从pH 3~10都有分布,但是集中在pH 4.3~8.6.结果表明:酚抽提法具有获得蛋白质种类更多、pI分布范围较宽,蛋白质容易溶解等优点,而且该方法操作简便,是适用于棉花胚珠和纤维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胚珠 纤维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品质种质系杂交后代纤维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宝良 朱协飞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2-356,共5页
以高品质的异常棉渐渗系J381和J415为母本,分别与苏棉12杂交,开展亲本P1、P2,杂种F1,回交后代B1、B2等6个世代纤维品质性状偏相关分析。结果,种质系J381和J415的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回潮率等显著优于苏棉12,F... 以高品质的异常棉渐渗系J381和J415为母本,分别与苏棉12杂交,开展亲本P1、P2,杂种F1,回交后代B1、B2等6个世代纤维品质性状偏相关分析。结果,种质系J381和J415的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回潮率等显著优于苏棉12,F1普遍为中亲值,B1偏向于J381或J415,B2偏向于苏棉12。亲本世代变异稍小,分离世代F2、B1、B2变异较大。偏相关分析表明,有7个性状在各世代均表现出一致的极显著相关,即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反射率、黄度等两两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均为极显著正相关;麦克隆值与纺纱均匀性指数间为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编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棉渐渗的陆地棉高品质种质系纤维特性遗传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宝良 朱协飞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棉纤维长度 陆地棉 种质系 高品质 异常棉 特性遗传 遗传分析 遗传模式 麦克隆值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4个主栽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天子 吴慎杰 +2 位作者 李飞飞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4-1380,共7页
以新疆4个主栽棉花品种新陆中20、新陆早24、新陆早33和03298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成功地诱导获得了体细胞胚并进一步发育成苗。研究发现,所用的4种激素组合均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其中又以0.02mgL-1或0.10mgL-1KT和0.1mgL-12,... 以新疆4个主栽棉花品种新陆中20、新陆早24、新陆早33和03298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成功地诱导获得了体细胞胚并进一步发育成苗。研究发现,所用的4种激素组合均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其中又以0.02mgL-1或0.10mgL-1KT和0.1mgL-12,4-D组合的诱导效果最佳;两个诱导措施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即沿中柱纵切棉花下胚轴切段,并以纵切面接触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KNO3用量加倍。挑选黄绿色、灰绿色或浅绿色的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继代于无激素且KNO3含量加倍的培养基中可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并在高比例KT/2,4-D(0.05mgL-1或0.10mgL-1KT和0.01mgL-12,4-D)促进下发育成胚。借助在培养基上垫滤纸产生干燥作用,并间隔使用强透气效果的棉塞对培养三角瓶进行透气处理,体细胞胚可成熟发育并产生根系发达的正常再生植株。应用此法,4个实验材料在6~8个月内即可获得大量再生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FIF1基因的SNP及定位研究(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韩志国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逐步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方法。然而需要更多的实用的分子标记,尤其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目前,许许多多的方法已经应用到棉花结构基因组的标记开发,但是棉花SNP标记鲜见报道。FIF1基因是棉纤维优势表达的一...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逐步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方法。然而需要更多的实用的分子标记,尤其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目前,许许多多的方法已经应用到棉花结构基因组的标记开发,但是棉花SNP标记鲜见报道。FIF1基因是棉纤维优势表达的一个基因,研究证明它在棉纤维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已发表的亚洲棉FIF1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陆地棉TM-1和海岛棉海7124中FIF1基因。根据2个四倍体棉花FIF1基因的SNP变异,采用SNAP和CAPs方法将该基因定位到四倍体棉花遗传图谱上。研究表明棉花SNP标记的开发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P CAPS 遗传图谱 FIF1 GOSSYP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质谱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康 高起飞 +2 位作者 万振昆 毛婵娟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1-288,共8页
以陆地棉TM-1开花后6d的胚珠为对照,比较开花后6、10、14、18、22d纤维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从中选取了编号为37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胶内胰蛋白酶酶切的多肽,用AB 4700蛋白质组学分析仪进行MALDI-TOF/TOF分析,获得了该点内蛋白质... 以陆地棉TM-1开花后6d的胚珠为对照,比较开花后6、10、14、18、22d纤维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从中选取了编号为37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胶内胰蛋白酶酶切的多肽,用AB 4700蛋白质组学分析仪进行MALDI-TOF/TOF分析,获得了该点内蛋白质的高品质肽质量指纹图谱(PMF),从中挑出质量为1517.9的肽离子进行串联质谱分析,获得碰撞后断裂片段离子的串联质谱(FFP)。将获得的PMF分别用MASCOT、ProFound、Aldente和MS-Fit等常用软件对NCBInr和UniProt数据库中的绿色植物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搜索,并用MASCOT搜索本地棉属EST数据库。将获得的FFP用MASCOT软件的离子搜索模式和序列查询模式搜索数据库结合手工质谱解析推断序列,最后确认该蛋白质是羟甲基转移酶。本文着重讨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软件的应用,评价常用蛋白质组学PMF检索工具及其检索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胚珠 纤维 蛋白质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通量提取棉花BAC-DNA的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凯 张燕洁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物理图谱 利用 筛选 文库构建 图位克隆 DNA 高通量 PCR法 B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6个小分子质量热激蛋白基因的序列、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3
9
作者 贺亚军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74-1580,共7页
利用棉花纤维cDNA文库,分离到6个小分子质量的热激蛋白基因。序列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3种不同类型的小热激蛋白。RT-PCR分析表明,它们在棉花体内具有不同的转录表达特征,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的转录与棉花特定的发育阶段相关,... 利用棉花纤维cDNA文库,分离到6个小分子质量的热激蛋白基因。序列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3种不同类型的小热激蛋白。RT-PCR分析表明,它们在棉花体内具有不同的转录表达特征,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的转录与棉花特定的发育阶段相关,线粒体小热激蛋白和细胞质Ⅰ类小热激蛋白基因受纤维启始和分化的调控,而细胞质Ⅱ类小热激蛋白与棉花叶片的生长发育相关。利用本实验室的四倍体棉花遗传图谱,对这6个小热激蛋白基因进行定位,其中3个被定位在A4、D8和A6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小分子质量热激蛋白 表达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复合杂交育成亲本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协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72,共4页
为测定利用复合杂交育成的5个亲本的育种应用潜力,将5个亲本与4个推广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对组合的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并对5个亲本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铃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A 1... 为测定利用复合杂交育成的5个亲本的育种应用潜力,将5个亲本与4个推广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对组合的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并对5个亲本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铃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A 1亲本在铃数,A 2亲本在衣分,A 3亲本在铃重,A 5亲本在铃重、衣分性状上一般配合力(GCA)为正,A 5亲本是一个较理想的亲本;具有较高特殊配合力效应(SCA)的组合有A 5×B 3、A 2×B 2、A 3×B 1。结论:利用复合杂交培育高配合力亲本是可行的;但不同来源的亲本在同一性状,同一亲本的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GCA)是不同的;同一性状的不同组合间,同一组合的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都存在大小或方向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力 产量 中亲优势 超亲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Li_1纯合显性不致死重组体的遗传分析
11
作者 刘逢举 梁文化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0-2027,共8页
极短纤维突变体Li1自国外引入本实验室后,出现了纯合致死现象。而在杂交组合(Li1×XZ142 FLM)的后代中意外发现了一些Li1基因纯合的突变体株系,其自交后代均为极短纤维。这种Li1基因显性纯合不致死突变体被命名为Li-R重组体。本实... 极短纤维突变体Li1自国外引入本实验室后,出现了纯合致死现象。而在杂交组合(Li1×XZ142 FLM)的后代中意外发现了一些Li1基因纯合的突变体株系,其自交后代均为极短纤维。这种Li1基因显性纯合不致死突变体被命名为Li-R重组体。本实验利用Li-R重组体分别与TM-1、海7124及突变体Li1新组配了3个F2群体,对Li-R重组体进行遗传分析。组合Li-R×XZ142 FLM、Li-R×TM-1、Li-R×海7124及Li-R×Li1的F2后代的分离结果均表明,Li-R重组体的纯合显性不致死表型是由2对基因控制的,一个是显性基因Li1,另一个是来自XZ142 FLM的隐性基因lia。其中的lia基因是本实验室新提出的一个基因。因而Li-R的基因型就是lialiaLi1Li1;并由此推断,Li1纯合致死突变体的基因型是LiaLiaLi1Li1,XZ142 FLM的基因型为lialiali1li1,1929年发现的Li1显性杂合突变体的基因型为LiaLiaLi1li1。利用(Li-R×TM-1)F2:3进一步分析Li-R中的新基因lia的等位性,发现lia与控制纤维起始发育的基因li3、n2均不等位。新基因lia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纤维发育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R重组体 纯合显性不致死 隐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定位衣分和籽指QTL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亚娟 王鹏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8-1323,共6页
以染色体片段导入系IL-15-5和IL-15-5-1构建的F2和F2:3分离群体,利用SSR标记对数量性状衣分和籽指QTL进行了定位。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两个组合的774个F2单株和F2:3家系衣分和籽指,检测到2个衣分的QTL,1个籽指的QTL。衣分QTLqLP-15-... 以染色体片段导入系IL-15-5和IL-15-5-1构建的F2和F2:3分离群体,利用SSR标记对数量性状衣分和籽指QTL进行了定位。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两个组合的774个F2单株和F2:3家系衣分和籽指,检测到2个衣分的QTL,1个籽指的QTL。衣分QTLqLP-15-1在两世代中都被检测到,位于相同的分子标记置信区间JESPR152~NAU3040,置信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40cM和3.20cM;qLP-15-2只在F2:3中被检测到,位于分子标记NAU5302~NAU2901之间,置信的遗传距离为0.08cM。籽指QTLqSI-15-1在F2和F2:3中都被检测到,分别位于分子标记NAU2814~NAU3040和JESPR152~NAU3040,置信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70cM和5.70cM。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能准确地定位产量组分的QTL,为棉花产量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 棉花 衣分 籽指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陆地棉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产量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协飞 王鹏 +1 位作者 司占峰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84-1790,共7页
棉花产量分为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其中高皮棉产量总是育种的首要目标。皮棉产量由单株铃数、衣分、单铃重等因素组成。其中衣分在各因素中的遗传率最高,同时也是产量育种中重要的选择指标。育种中利用分离群体对单株铃数、铃重等产量性... 棉花产量分为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其中高皮棉产量总是育种的首要目标。皮棉产量由单株铃数、衣分、单铃重等因素组成。其中衣分在各因素中的遗传率最高,同时也是产量育种中重要的选择指标。育种中利用分离群体对单株铃数、铃重等产量性状选择受环境影响较大。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进行铃数、铃重等产量性状的定位,定向改良产量性状,是棉花分子设计育种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陆地棉TM-1为轮回亲本和海岛棉海7124为非轮回亲本构建了一套陆地棉背景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并在7个环境的田间试验下,鉴定了它们的产量表现,定位了28个与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籽指相关的QTL。其中,在Dt亚组染色体上鉴定出的产量性状QTL多于在At亚组染色体上鉴定出的。28个QTL中,加性效应为正的16个,加性效应为负的12个,表明海岛棉不同的导入片段效应不同,有的片段可以提高陆地棉产量,有的则降低陆地棉产量。在6个环境下,导入系IL008(特征标记NAU2573和NAU3576)的衣分均显著高于轮回亲本TM-1,因此IL008可以应用于棉花分子育种,定向改良陆地棉的衣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入系 产量 QTL定位 加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陆地棉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飞宇 张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03-4504,共2页
[目的]研究高品质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采用田间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单株皮棉产量为指标,根据系统聚类中的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将24个高品质系聚为高、中、低产3大类型,比较3大类型单株皮棉产量和1... [目的]研究高品质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采用田间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单株皮棉产量为指标,根据系统聚类中的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将24个高品质系聚为高、中、低产3大类型,比较3大类型单株皮棉产量和10个农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对10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中、低产3大类型在株铃数、衣分、衣指、果节数和生育期等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高产类型的株铃数、衣分和衣指最大,而果节数和生育期最小(短)。株铃数和铃重与单株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果节数与单株皮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株铃数、铃重和果节数对高品质陆地棉单株皮棉产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对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高品质 皮棉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两类核雄性不育改良系配制的杂交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协飞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159-162,共4页
以核雄性不育系抗A、ms5ms5ms6ms6的改良系为母本,常规品种泗抗1号为父本各配制5个杂交组合并进行比较试验。发现两组组合在子指、霜前花率、衣分3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在生育期、株高、果枝节位、果枝数、铃数、单铃重、子棉产量、皮棉... 以核雄性不育系抗A、ms5ms5ms6ms6的改良系为母本,常规品种泗抗1号为父本各配制5个杂交组合并进行比较试验。发现两组组合在子指、霜前花率、衣分3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在生育期、株高、果枝节位、果枝数、铃数、单铃重、子棉产量、皮棉产量等性状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利用抗A改良系为母本配制的组合,皮棉产量有3个具有超亲优势,无竞争优势;利用ms5ms5ms6ms6改良系为母本配制的组合,皮棉产量全部具有超亲优势,有3个具有竞争优势。单株结铃数是皮棉产量的主要贡献因素。利用抗A配制杂交种,或在改良该不育系时应尽量选择结铃性较好的品种或品系。利用ms5ms5ms6ms6配制杂交种,或在改良该不育系时应尽量选择单铃重较大的品种或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核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