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袁有禄 张天真 +4 位作者 郭旺珍 潘家驹 R.J.Kohel 熊宗伟 唐淑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通过 4个环境条件下纤维品质的表现及 5个陆地棉品系的完全双列杂交分析 ,对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比强度、绒长、麦克隆值及伸长率广义遗传率高 ,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不同环境、品种间差异较一致 ;... 通过 4个环境条件下纤维品质的表现及 5个陆地棉品系的完全双列杂交分析 ,对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比强度、绒长、麦克隆值及伸长率广义遗传率高 ,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不同环境、品种间差异较一致 ;比强度、绒长与环境的互作小 ;而麦克隆值和伸长率与环境的互作较大 ;纤维整齐度广义遗传率小 ,受环境影响大。由于不同年份各纤维性状数值变化 ,结果难以比较 ,建议用陆地棉遗传标准系 TM- 1作为共同对照 ,用与共同对照的比值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棉花 纤维品质性状 遗传稳定性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胚珠与纤维蛋白质的两种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康 胡凤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327,共5页
分别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和苯酚抽提两种方法,提取棉花胚珠和纤维总蛋白质,发现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得到的蛋白质,获得率为2.3 mg·g-1,双向电泳后,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后检测的蛋白质点数极少;银染色后,发现蛋白质点... 分别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和苯酚抽提两种方法,提取棉花胚珠和纤维总蛋白质,发现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得到的蛋白质,获得率为2.3 mg·g-1,双向电泳后,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后检测的蛋白质点数极少;银染色后,发现蛋白质点数没有明显的增加.而用苯酚抽提法得到的蛋白质获得率达到10.4 mg·g-1,是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的5倍,双向电泳后,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后检测的蛋白质点数可以达到923个;银染色,可以检测到1061个蛋白质点.等电点pI从pH 3~10都有分布,但是集中在pH 4.3~8.6.结果表明:酚抽提法具有获得蛋白质种类更多、pI分布范围较宽,蛋白质容易溶解等优点,而且该方法操作简便,是适用于棉花胚珠和纤维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胚珠 纤维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创造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宝良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4-308,共5页
对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类型、创造和培育方法及其在棉花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人工诱变、航天搭载、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和杂交等,创造和培育出了包括突变体、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染色体变异体、同核异质系、加倍单倍... 对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类型、创造和培育方法及其在棉花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人工诱变、航天搭载、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和杂交等,创造和培育出了包括突变体、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染色体变异体、同核异质系、加倍单倍体等在内的棉花特异种质资源,应用于棉花遗传研究、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提出了今后棉花种质资源研究和发展的关键是发掘新基因源、提高转基因效率以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特异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特异种质 培育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柱头外露材料在杂交制种中利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金林 张天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柱头外露材料 杂交制种 利用价值 授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铃期氯化胆碱-BF1组合调节产量性状的时空效应研究
5
作者 李新宇 王宏武 +3 位作者 蔡红涛 万燕 冯艳波 汤一卒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519,共5页
试验于2002年和200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研究氯化胆碱单一组合及与多利来(BF1)复配组合对棉花产量性状调节的时空效应。结果显示,花铃期常规施用DPC条件下,于初花期和花后15d两次单一CC处理显著提高各部位单铃子棉重,但铃... 试验于2002年和200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研究氯化胆碱单一组合及与多利来(BF1)复配组合对棉花产量性状调节的时空效应。结果显示,花铃期常规施用DPC条件下,于初花期和花后15d两次单一CC处理显著提高各部位单铃子棉重,但铃数不增加;CC-BF1复配组合初花期BF1处理、花后15dCC处理(BC)或CC-BF1混合处理(BBC),显示极显著提高全株外围和中下部内围单铃子棉重的调节效应,BBC处理可稳定维持花铃期各部位的成铃增长效应,BC处理主要维持中下部即伏桃和早秋桃的成铃增长效应。提出CC处理对以增加铃重为目标管理的适宜性和CC-BF1复配组合对以提高铃重和增加成铃双重目标管理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胆碱 棉花 产量性状 时空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及其在棉花上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2
6
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1 位作者 朱协飞 潘家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3-970,共8页
修饰回交育种法是将杂种品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棉花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育种改良方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益完善地用于育种的选择中,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它以生产上推广或即将推广的品种为轮回... 修饰回交育种法是将杂种品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棉花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育种改良方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益完善地用于育种的选择中,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它以生产上推广或即将推广的品种为轮回亲本,将修饰回交育种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相结合,同时对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和具有育种目标性状的基因或QTL进行选择,从而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利用这一方法,以长江流域推广品种泗棉3号为轮回亲本,山西9424和7235品系分别为抗虫基因和优质QTL的供体亲本,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的优质QTL系统选择和外源Bt基因的表型及分子选择。在(泗棉3号×7235)BC1F4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株型稳定,且具有优质QTL的高强株系,在(泗棉3号×转Bt品系9424)BC4F1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抗棉铃虫效果明显的单株。进一步通过高世代优质和抗虫目标株系的互交,分子标记辅助目标性状选择,目标基因纯合及稳定性检测,使高强纤维QTL和Bt基因快速聚合,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抗虫棉新品系南农85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修饰回交 聚合育种 棉花 纤维强度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它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 被引量:24
7
作者 沈新莲 袁有禄 +2 位作者 郭旺珍 朱协飞 张天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从 1个棉属野生种异常棉 (G anomalum )基因渐渗的优质纤维种质系 72 35中筛选出 1个高强纤维的主效QTL ,利用 72 35做亲本杂交的四个不同世代组合的 2 4 3个单株为材料 ,用 2个RAPD标记FSR193 3 和FSR4 10 4 7和 1个SSR标记FSS113 0 ... 从 1个棉属野生种异常棉 (G anomalum )基因渐渗的优质纤维种质系 72 35中筛选出 1个高强纤维的主效QTL ,利用 72 35做亲本杂交的四个不同世代组合的 2 4 3个单株为材料 ,用 2个RAPD标记FSR193 3 和FSR4 10 4 7和 1个SSR标记FSS113 0 研究这一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研究证明这 3个分子标记标记的QTL在不同遗传背景、不同分离世代遗传稳定 ,经多代自交或回交后 ,有 /无标记个体平均纤维强度的差数变化不大 ,QTL的效应稳定 ;用 2个RAPD标记筛选后 ,有 /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分别为 2 5 .68cN/tex/ / 2 4 .0 3cN/tex和 2 6.14cN/tex/ / 2 3.66cN /tex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1个SSR标记筛选后 ,纯合有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为 2 5 .94cN/tex ,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 2 4 .0 3cN/tex ,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 ;杂合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为 2 4 .94cN/tex ,与另两类基因型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证明仅利用我们鉴定出的 1个主效QTL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棉花纤维强度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强度 QTL 遗传稳定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4个主栽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天子 吴慎杰 +2 位作者 李飞飞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4-1380,共7页
以新疆4个主栽棉花品种新陆中20、新陆早24、新陆早33和03298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成功地诱导获得了体细胞胚并进一步发育成苗。研究发现,所用的4种激素组合均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其中又以0.02mgL-1或0.10mgL-1KT和0.1mgL-12,... 以新疆4个主栽棉花品种新陆中20、新陆早24、新陆早33和03298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成功地诱导获得了体细胞胚并进一步发育成苗。研究发现,所用的4种激素组合均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其中又以0.02mgL-1或0.10mgL-1KT和0.1mgL-12,4-D组合的诱导效果最佳;两个诱导措施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即沿中柱纵切棉花下胚轴切段,并以纵切面接触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KNO3用量加倍。挑选黄绿色、灰绿色或浅绿色的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继代于无激素且KNO3含量加倍的培养基中可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并在高比例KT/2,4-D(0.05mgL-1或0.10mgL-1KT和0.01mgL-12,4-D)促进下发育成胚。借助在培养基上垫滤纸产生干燥作用,并间隔使用强透气效果的棉塞对培养三角瓶进行透气处理,体细胞胚可成熟发育并产生根系发达的正常再生植株。应用此法,4个实验材料在6~8个月内即可获得大量再生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光气象因子影响棉铃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万燕 冯艳波 +4 位作者 丁时永 姜常生 荣利 陈旭 汤一卒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通过播期设置营造着果点棉铃差异性或相近性温光条件下完成棉铃发育过程,研究温度及光照两个气象因子对棉铃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光条件各着果点棉铃的产量与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变异单铃纤维重... 通过播期设置营造着果点棉铃差异性或相近性温光条件下完成棉铃发育过程,研究温度及光照两个气象因子对棉铃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光条件各着果点棉铃的产量与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变异单铃纤维重〉单铃子棉重〉单铃生物量〉衣分,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纤维长度〉整齐度;各着果点上不同开花期单铃纤维重极显著差异趋势一致,其它性状差异趋势不尽一致。依据温光气象因子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正相关,建立逐步回归分析动态模型分析铃期更具重要的影响因子,相对单铃总生物量6.0~7.0g和单铃子棉重4.8~5.4g的≥15℃有效积温范围为408.90~764.77℃和471.12~729.74℃,相对单铃纤维重1.8~2.3g、麦克隆值3.5~4.9、纤维长度27-31mm的平均曰最低温度范围为15.46~26.33℃、13.1~23.6℃、15.9~26.6℃,相对纤维比强度值24.0~26.0cN·tex^-1的日均温为21.2~23.7℃,相对衣分40%~42%的有效太阳辐射总量范围为871.45~899.57MJ·m^-1。据此可分别推理出江淮生态棉区目标性状棉铃的临界开花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 温光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AB/酸酚法提取棉花组织总RNA 被引量:141
10
作者 蒋建雄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6-167,共2页
通过借鉴植物DNA的CTAB提取方法,结合总RNA的LiCl沉淀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棉花组织总RNA提取和纯化的技术—CTAB 酸酚法。该方法与异硫氰酸胍法或冷酚法等相比具有更简便、得到的棉花组织总RNA完整性好和纯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 棉花 组织总RNA 提取 CTAB/酸酚法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棉花育苗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9
11
作者 车艳波 汤一卒 纪从亮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4,共3页
概述了我国棉花育苗技术的进展情况 ,提出了当前棉花育苗技术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新型育苗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配套技术 棉花 育苗技术 研究进展 育苗材料 育苗钵经 育苗基质 育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FIF1基因的SNP及定位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志国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逐步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方法。然而需要更多的实用的分子标记,尤其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目前,许许多多的方法已经应用到棉花结构基因组的标记开发,但是棉花SNP标记鲜见报道。FIF1基因是棉纤维优势表达的一...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逐步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方法。然而需要更多的实用的分子标记,尤其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目前,许许多多的方法已经应用到棉花结构基因组的标记开发,但是棉花SNP标记鲜见报道。FIF1基因是棉纤维优势表达的一个基因,研究证明它在棉纤维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已发表的亚洲棉FIF1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陆地棉TM-1和海岛棉海7124中FIF1基因。根据2个四倍体棉花FIF1基因的SNP变异,采用SNAP和CAPs方法将该基因定位到四倍体棉花遗传图谱上。研究表明棉花SNP标记的开发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P CAPS 遗传图谱 FIF1 GOSSYP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品质种质系杂交后代纤维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宝良 朱协飞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2-356,共5页
以高品质的异常棉渐渗系J381和J415为母本,分别与苏棉12杂交,开展亲本P1、P2,杂种F1,回交后代B1、B2等6个世代纤维品质性状偏相关分析。结果,种质系J381和J415的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回潮率等显著优于苏棉12,F... 以高品质的异常棉渐渗系J381和J415为母本,分别与苏棉12杂交,开展亲本P1、P2,杂种F1,回交后代B1、B2等6个世代纤维品质性状偏相关分析。结果,种质系J381和J415的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回潮率等显著优于苏棉12,F1普遍为中亲值,B1偏向于J381或J415,B2偏向于苏棉12。亲本世代变异稍小,分离世代F2、B1、B2变异较大。偏相关分析表明,有7个性状在各世代均表现出一致的极显著相关,即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反射率、黄度等两两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均为极显著正相关;麦克隆值与纺纱均匀性指数间为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编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QTL定位 被引量:21
14
作者 秦鸿德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398,共5页
为了探讨棉花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四交分离作图群体泗棉3号/苏12//中4133/8891的273个F2:3家系为材料,用MAPQTL5.0软件及区间作图方法(IM),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进行了QTL分析。检测到3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 为了探讨棉花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四交分离作图群体泗棉3号/苏12//中4133/8891的273个F2:3家系为材料,用MAPQTL5.0软件及区间作图方法(IM),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进行了QTL分析。检测到3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染色体D6、D8和A10,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4.3%,4.5%和5.2%。检测到3个与光合速率相关的QTL,位于D5、D6和A11染色体,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3.8%,7.4%和8.4%。两个性状所有QTL的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定位的棉花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QTL均是首次报道,可尝试应用于高光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QTL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质谱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康 高起飞 +2 位作者 万振昆 毛婵娟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1-288,共8页
以陆地棉TM-1开花后6d的胚珠为对照,比较开花后6、10、14、18、22d纤维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从中选取了编号为37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胶内胰蛋白酶酶切的多肽,用AB 4700蛋白质组学分析仪进行MALDI-TOF/TOF分析,获得了该点内蛋白质... 以陆地棉TM-1开花后6d的胚珠为对照,比较开花后6、10、14、18、22d纤维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从中选取了编号为37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胶内胰蛋白酶酶切的多肽,用AB 4700蛋白质组学分析仪进行MALDI-TOF/TOF分析,获得了该点内蛋白质的高品质肽质量指纹图谱(PMF),从中挑出质量为1517.9的肽离子进行串联质谱分析,获得碰撞后断裂片段离子的串联质谱(FFP)。将获得的PMF分别用MASCOT、ProFound、Aldente和MS-Fit等常用软件对NCBInr和UniProt数据库中的绿色植物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搜索,并用MASCOT搜索本地棉属EST数据库。将获得的FFP用MASCOT软件的离子搜索模式和序列查询模式搜索数据库结合手工质谱解析推断序列,最后确认该蛋白质是羟甲基转移酶。本文着重讨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软件的应用,评价常用蛋白质组学PMF检索工具及其检索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胚珠 纤维 蛋白质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通量提取棉花BAC-DNA的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凯 张燕洁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物理图谱 利用 筛选 文库构建 图位克隆 DNA 高通量 PCR法 B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6个小分子质量热激蛋白基因的序列、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亚军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74-1580,共7页
利用棉花纤维cDNA文库,分离到6个小分子质量的热激蛋白基因。序列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3种不同类型的小热激蛋白。RT-PCR分析表明,它们在棉花体内具有不同的转录表达特征,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的转录与棉花特定的发育阶段相关,... 利用棉花纤维cDNA文库,分离到6个小分子质量的热激蛋白基因。序列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3种不同类型的小热激蛋白。RT-PCR分析表明,它们在棉花体内具有不同的转录表达特征,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的转录与棉花特定的发育阶段相关,线粒体小热激蛋白和细胞质Ⅰ类小热激蛋白基因受纤维启始和分化的调控,而细胞质Ⅱ类小热激蛋白与棉花叶片的生长发育相关。利用本实验室的四倍体棉花遗传图谱,对这6个小热激蛋白基因进行定位,其中3个被定位在A4、D8和A6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小分子质量热激蛋白 表达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双秆栽培优质高效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一卒 王宏武 +4 位作者 韩道辉 陈兵林 纪从亮 丁同华 项菊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共3页
江淮地区实施夏收油菜或大麦后移栽双秆棉栽培方式 ,实现伏桃和早秋桃皮棉 1 5 0 0 kg· hm-2的优质高效栽培目标。双秆棉开花结铃期 40天左右 ,大田生长期 1 40天左右 ,分别较麦套移栽棉缩短 30~ 40天。在 5 .2 5万株·hm-2... 江淮地区实施夏收油菜或大麦后移栽双秆棉栽培方式 ,实现伏桃和早秋桃皮棉 1 5 0 0 kg· hm-2的优质高效栽培目标。双秆棉开花结铃期 40天左右 ,大田生长期 1 40天左右 ,分别较麦套移栽棉缩短 30~ 40天。在 5 .2 5万株·hm-2适宜密度下选用抗虫杂交棉、加大前期施氮比重 ,即安家肥与花铃肥比例 2∶ 2或 3∶ 1、两步化调等关键技术 ,为大幅度提高植棉经济收益、优质高效和生态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双秆栽培 试验设计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半配生殖品系vSg诱导单倍体的早期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军 易成新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42,共5页
海岛棉半配生殖品系 v Sg( virescentlymarked semigamy line)能够高频率产生单倍体。利用 v Sg作母本可以有效地诱导产生单倍体。而在 v Sg与目标组合的杂交后代群体植株的发育早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单倍体植株个体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海岛棉半配生殖品系 v Sg( virescentlymarked semigamy line)能够高频率产生单倍体。利用 v Sg作母本可以有效地诱导产生单倍体。而在 v Sg与目标组合的杂交后代群体植株的发育早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单倍体植株个体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叶表皮单位面积中的气孔数目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早期、快速鉴定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 vSg诱导 棉花 半配生殖 单倍体 早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复合杂交育成亲本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协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72,共4页
为测定利用复合杂交育成的5个亲本的育种应用潜力,将5个亲本与4个推广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对组合的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并对5个亲本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铃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A 1... 为测定利用复合杂交育成的5个亲本的育种应用潜力,将5个亲本与4个推广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对组合的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并对5个亲本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铃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A 1亲本在铃数,A 2亲本在衣分,A 3亲本在铃重,A 5亲本在铃重、衣分性状上一般配合力(GCA)为正,A 5亲本是一个较理想的亲本;具有较高特殊配合力效应(SCA)的组合有A 5×B 3、A 2×B 2、A 3×B 1。结论:利用复合杂交培育高配合力亲本是可行的;但不同来源的亲本在同一性状,同一亲本的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GCA)是不同的;同一性状的不同组合间,同一组合的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都存在大小或方向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力 产量 中亲优势 超亲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