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调查及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吴海荣 强胜 林金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61-2068,共8页
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不同生境下外来杂草的种类、盖度、密度情况,探讨了不同生境中外来杂草对杂草群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10种主要外来杂草和本地伴生种的生态位特点.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有36种,在74个样点中外来杂草出现的... 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不同生境下外来杂草的种类、盖度、密度情况,探讨了不同生境中外来杂草对杂草群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10种主要外来杂草和本地伴生种的生态位特点.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有36种,在74个样点中外来杂草出现的频率达到98.65%;外来杂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外来杂草平均优势度在不同生境中大小次序为:水边>菜地>荒地>路旁>景区>田埂>草坪>果茶园>墙缝>农田>宅旁>山坡.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野塘蒿 Conyzabonariensis L. Cronq. 、野老鹳草 GeraniumcarolinianumL. 和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persicaPoir. 是生态位宽度最高的外来杂草,其入侵性最强;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外来杂草与其它杂草的生态位重叠较大,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杂草 生物多样性 生态位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草坪夏季杂草分布特点及防除措施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强胜 李广英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8-54,共7页
用样线法调查了南京市绿色草坪共 2 7个样点的杂草发生及分布情况 ,并用系统聚类法分析比较了各草坪杂草群落的发生及分布特点。调查结果表明 ,南京市草坪杂草的发生和分布与草坪所处地理位置、土壤水分条件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 ;其中 ... 用样线法调查了南京市绿色草坪共 2 7个样点的杂草发生及分布情况 ,并用系统聚类法分析比较了各草坪杂草群落的发生及分布特点。调查结果表明 ,南京市草坪杂草的发生和分布与草坪所处地理位置、土壤水分条件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 ;其中 ,地理位置是草坪杂草分布差异的间接原因 ,杂草种类的多少及每种杂草的数量与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全部样点分成 3个聚类群——第一聚类群是以三叶草 (阔叶类 )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 ;第二聚类群是以香附子 (莎草类 )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 ;第三聚类群是以马唐 (禾草类 )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同时 ,针对南京市主要草坪种类进行了化学除草剂的筛选和复配剂的研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杂草 聚类分析 化学防除 综合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杂草稻的传播与籼粳分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晓锋 强胜 +4 位作者 杨金玲 张帮华 张峥 宋小玲 戴伟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90,共9页
21世纪初,杂草稻仅在江苏省局部区域发生,目前已扩大到全省,并对粳稻的高产和稳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掌握其快速发生机制,便于杂草稻的防除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江苏省13市杂草稻是独立发生还是相互传播,以及江苏省杂草稻籼粳地理分布。... 21世纪初,杂草稻仅在江苏省局部区域发生,目前已扩大到全省,并对粳稻的高产和稳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掌握其快速发生机制,便于杂草稻的防除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江苏省13市杂草稻是独立发生还是相互传播,以及江苏省杂草稻籼粳地理分布。采集了江苏省13个市58个样地的58个种群,总计205份的杂草稻样品。所有样品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田间种植,并测量了38个形态学性状和6个程氏指数鉴别性状。欧氏距离聚类分析,表明江苏省13个市的杂草稻是相互混杂的。籼粳地理分布表明,江苏省杂草稻主要以籼型和偏籼型为主,籼型和偏籼型杂草稻在全部58个样点中都有分布,分别占样品总量的54.15%和42.40%;偏粳型和粳型仅分布于6个样点(淮安、苏州、盐城与扬州),分别占样品总量的2.93%和0.48%。此外,对比江苏省杂草稻的籼粳地理分布与江苏省地方品种的籼粳地理分布,未显示对应关系。籼粳比例和地理分布揭示了江苏省杂草稻主要为籼型,其中极少数为粳型杂草稻,粳型杂草稻的比例与杂草稻和栽培稻之间的自然基因漂移比例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形态学性状 程氏指数 籼粳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极与骠马对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的室内药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小玲 朱云枝 +10 位作者 李儒海 吴加军 何华奇 郭海滨 耿贺利 李慧 周凤艳 杨娟 曹飞 左娇 强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0-194,共5页
分别在冬季和春季研究了15%麦极可湿性粉剂和6.9%骠马水乳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麦极对杂草的药效比6.9%骠马快。从杂草种类比较,莴草对各除草剂的症状反应出现得最快,其次是硬草,然后是看麦娘、野燕麦;从叶... 分别在冬季和春季研究了15%麦极可湿性粉剂和6.9%骠马水乳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麦极对杂草的药效比6.9%骠马快。从杂草种类比较,莴草对各除草剂的症状反应出现得最快,其次是硬草,然后是看麦娘、野燕麦;从叶龄比较,1.5叶期杂草反应症状出现得最快,其次是3.5叶期杂草,最慢的是5—7叶期杂草。春季试验时,杂草药效症状较冬季试验时发展得快。冬季试验时,3.5叶期杂草对除草剂的药效反应症状较1.5叶期杂草发展得快;春季试验时,3.5叶期杂草对除草剂的药效反应症状较5~7叶期杂革发展得快。从试验最终结果来看,15%麦极对杂草的防效比6.9%骠马好;杂草的药效反应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野燕麦、茼草、看麦娘、硬草。建议15%麦极的施用剂量为10—13.3g/667m^2,在早春杂草3.5叶期左右时施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极 骠马 麦田禾本科杂草 室内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种子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5
作者 李儒海 强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61-5370,共10页
种子传播将母株生殖周期的末端与它们后代种群的建立连结了起来,广泛认为,其对植被结构具有深刻的影响。种子传播的整个过程称为种子传播循环。研究表明,杂草种子传播的因子多种多样,包括仅依赖自身来完成的主动传播,以及依赖风、水、... 种子传播将母株生殖周期的末端与它们后代种群的建立连结了起来,广泛认为,其对植被结构具有深刻的影响。种子传播的整个过程称为种子传播循环。研究表明,杂草种子传播的因子多种多样,包括仅依赖自身来完成的主动传播,以及依赖风、水、动物、人类等外界媒介的被动传播。其中,人类传播杂草种子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对现代植物的分布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杂草种子的传播,对杂草种子库的数量和空间动态影响很大。研究种子传播的主要方法有荧光染料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稳定同位素分析、分子遗传标记等。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者就杂草种子传播对种子库数量和空间动态影响的精确直接研究、杂草种子传播的过程及传播后的命运、杂草种子适应传播的机理、生态控草措施研究、外来杂草入侵蔓延与其种子传播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传播循环 杂草种子传播 传播因子 传播机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草坪夏季杂草聚类群特点及其防治 被引量:24
6
作者 朱晶晶 强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8,共5页
利用样线法对南京市区的 4 2个样点进行草坪夏季杂草分布调查 ,将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南京市草坪夏季杂草发生、分布、危害的主要因素是管理水平和土壤水分条件。依据草坪的管理水平和生长环境的不同 ,将样点划分为 ... 利用样线法对南京市区的 4 2个样点进行草坪夏季杂草分布调查 ,将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南京市草坪夏季杂草发生、分布、危害的主要因素是管理水平和土壤水分条件。依据草坪的管理水平和生长环境的不同 ,将样点划分为 4个聚类群 ,重点研究了各个聚类群的特点 ,列出了杂草优势种 ,并针对不同的聚类群提出了不同的杂草综合治理措施。 4个聚类群的划分如下 :第Ⅰ聚类群的样点均来自南京市郊区 ,管理粗放 ,以狗尾草、小飞蓬、铁苋菜、毛花雀稗为优势种 ;第Ⅱ聚类群样点来自南京市区公园、广场的休闲草坪 ,管理水平高 ,以马唐、香附子、地锦、水花生为优势种 ;第Ⅲ聚类群样点为马蹄金草坪地 ,双子叶杂草居多 ,以酢浆草、斑地锦、马唐、三叶草为优势种 ;第Ⅳ聚类群即学校运动场草坪地 ,以香附子、马唐、牛筋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杂草 分布 主成分分析 聚类群 综合治理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杂草稻种群的发芽期耐冷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金玲 强胜 +4 位作者 张帮华 宋小玲 石志华 蒋倩 戴伟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以中国75个杂草稻种群及其对应采样田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破除休眠与不破除休眠、常温25℃与低温15℃、7 d测定和14 d测定)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的发芽率与对应采样点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呈现极显著相关... 以中国75个杂草稻种群及其对应采样田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破除休眠与不破除休眠、常温25℃与低温15℃、7 d测定和14 d测定)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的发芽率与对应采样点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呈现极显著相关性。杂草稻破除休眠处理的发芽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破除休眠处理。破除休眠与不破除休眠下,15℃处理的杂草稻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对应采样田的水稻品种,证明杂草稻相对于采样田水稻品种具有更强的耐冷性,可能进化出了新的耐冷性机制。25℃处理下杂草稻和对应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均与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休眠性有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水稻 种子萌发率 耐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稻穗部形态及休眠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琳 戴伟民 +1 位作者 强胜 宋小玲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杂草稻被认为是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中间型,由于与栽培稻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对除草剂的反应有很多的相似性,因此很难进行化学防除,同时现代轻型栽培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杂草稻的危害在我国水稻主产区逐年加重。本研究对辽宁和江苏两省... 杂草稻被认为是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中间型,由于与栽培稻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对除草剂的反应有很多的相似性,因此很难进行化学防除,同时现代轻型栽培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杂草稻的危害在我国水稻主产区逐年加重。本研究对辽宁和江苏两省杂草稻的发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对杂草稻的穗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穗型多为中等或开放,颖果中型或长型,有或无稻草色的芒,内外稃稻草色,黑色,具褐色沟纹或斑点,果皮红色或白色。各种群杂草稻种子在30d内发芽率为2%~98%,对未发芽种子用TIC检测活力,并综合评价了各种群休眠性,本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将为杂草稻的防除及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穗部形态 休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海荣 强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69,73,共4页
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是我国区域性恶性杂草,主要在夏熟作物田中危害。通过其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小麦、油菜、早熟禾和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培养实验,研究波斯婆婆纳的化感效应。研究表明,波斯婆婆纳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4种受试植物种子萌... 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是我国区域性恶性杂草,主要在夏熟作物田中危害。通过其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小麦、油菜、早熟禾和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培养实验,研究波斯婆婆纳的化感效应。研究表明,波斯婆婆纳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4种受试植物种子萌发、根长和幼苗干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3个生测指标中,根长表现最敏感。在最高浓度下,高羊茅、早熟禾、小麦和油菜根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21 4、-0.491 6、-0.428 8和-0.856 6。不同植物对波斯婆婆纳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早熟禾最敏感,其种子萌发、根长和幼苗干重在最高浓度下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06 0、-0.491 6和-0.35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杂草 波斯婆婆纳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南京市草坪冬季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晶晶 强胜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33-37,共5页
2000-2002年对南京地区草坪冬季杂草的出苗进行连续观察研究,明确了草坪中4 种主要冬季杂草的出苗动态。采用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杂草出苗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表0 cm的土壤温度为杂草出苗的主导因子,地... 2000-2002年对南京地区草坪冬季杂草的出苗进行连续观察研究,明确了草坪中4 种主要冬季杂草的出苗动态。采用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杂草出苗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表0 cm的土壤温度为杂草出苗的主导因子,地表蒸发率、空气湿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因子与杂草出苗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温度和地表蒸发率对杂草的出苗以间接影响为主,而空气湿度、降水、日照时数对杂草的出苗以直接影响为主。地表温度与地表蒸发率间的互作对杂草出苗产生的效应较大,其它因子之间的互作效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冬季杂草 出苗率 气象因子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沿江水稻田杂草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云核 强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349,共7页
安徽沿江水稻田种子库由36科105种杂草组成,以夏熟田杂草为优势杂草。不同稻田类型中,物种多样性指数H′早稻田>H中′稻田>H单′晚田>H双′晚田;同一稻田类型中,物种丰富度S表层、H′表层>S中层、H′中层>S下层、H下′层... 安徽沿江水稻田种子库由36科105种杂草组成,以夏熟田杂草为优势杂草。不同稻田类型中,物种多样性指数H′早稻田>H中′稻田>H单′晚田>H双′晚田;同一稻田类型中,物种丰富度S表层、H′表层>S中层、H′中层>S下层、H下′层。74.78%的杂草种子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种子库总密度为319 033粒.m-2,以夏熟田杂草密度最高(57.87%),秋熟田杂草密度最低(15.74%)。种子库杂草与地上杂草群落间的相似性指数(Sorensen)为0.35,以水稻田杂草相似性指数最高(0.41),线性拟合表明二者相关性低。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环境因子中pH、淹水天数(Id)对杂草优势度影响最大,耕作制度(Fs)、土壤类型(St)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杂草种子库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南京市草坪夏秋季杂草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晶晶 强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7-101,共5页
连续两年研究南京地区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Pers.)草坪杂草的出苗规律,统计分析5种草坪夏秋季恶性杂草的出苗动态,即始发期、高峰期、终发期时间及其出苗期的土壤温度。气象资料偏相关分析结果表... 连续两年研究南京地区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Pers.)草坪杂草的出苗规律,统计分析5种草坪夏秋季恶性杂草的出苗动态,即始发期、高峰期、终发期时间及其出苗期的土壤温度。气象资料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表0cm的温度为杂草出苗的主导因子,地表蒸发率与杂草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空气湿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因子与杂草出苗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温度和地表蒸发率对杂草出苗的间接影响稍大于直接影响;地表温度及其蒸发率互作对杂草出苗产生的效应最大,其它因子之间的互作效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杂草 出苗动态 气象因子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杂草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被引量:104
13
作者 强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杂草学是研究杂草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科学。需要通过在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多样性,揭示杂草形成、演化和发生危害的本质规律性,发展生物、生态、化学等防除技术,建... 杂草学是研究杂草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科学。需要通过在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多样性,揭示杂草形成、演化和发生危害的本质规律性,发展生物、生态、化学等防除技术,建立杂草有效治理技术与杂草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杂草可持续管理体系。立足于解决中国杂草防治实践中应用基础性问题,为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保驾护航。确立杂草生物学与生态学、杂草化学防治技术、杂草生物防治技术、杂草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领域,在杂草的起源与演化、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和生物除草剂等3个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重点方向,加强国际协作力争突破,并引领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和研究机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学 杂草防治 学科现状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被引量:276
14
作者 强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66-372,共7页
关键词 紫茎泽兰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除 杂草 恶性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圩丘农区水稻田杂草区系及草害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强胜 李扬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本文报道了自1985年至1990年间,对安徽沿江圩丘农区的60.4公顷水稻田杂草种群数量调查和大面积的普查结果。共采集标本1000余份。发现并记载水稻田杂草28科、45属J74种,田边及回埂杂草29科、75属、142... 本文报道了自1985年至1990年间,对安徽沿江圩丘农区的60.4公顷水稻田杂草种群数量调查和大面积的普查结果。共采集标本1000余份。发现并记载水稻田杂草28科、45属J74种,田边及回埂杂草29科、75属、142种,以及2种安徽省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恶性和区域性恶性稻田杂草有种草、节节菜、鸭舌草、牛毛毡、矮慈菇以及水莎草、眼子菜和猪毛草。早、中稻田的主要杂草群落是稗草十鸭舌草十节节菜十小茨藻,草害较严重;晚稻田则是以节节菜十牛毛毡十鸭舌草十矮慈菇为主,草害较轻。造成早、晚稻田杂草发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栽培措施和生长季节引起的生态因子的不同。因此,该区稻田除草策略是,早稻田除稗、晚稻田除早便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区系 水稻 草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整小核菌和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复配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庄超 张羽佳 +4 位作者 唐伟 宋小玲 余柳青 张建萍 强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C64和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f.sp.echinochloae(Hge)开发的生物除草剂菌克阔和克稗霉,分别防除阔叶草、莎草和稗草,将其复配可能一次性控制直播稻田稗草、阔叶草和莎草等... 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C64和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f.sp.echinochloae(Hge)开发的生物除草剂菌克阔和克稗霉,分别防除阔叶草、莎草和稗草,将其复配可能一次性控制直播稻田稗草、阔叶草和莎草等主要杂草。因此在南京江浦农场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了9种不同处理以评价其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菌克阔对水苋菜和鳢肠7 d的株防效随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25.7%-67.8%和21.9%-66.3%,21 d的鲜重防效为26.8%-59.0%和52.4%-82.0%,最优防效高于化学除草剂,其中该菌对马松子的防效差于前两者;对异型莎草7 d的株防效随浓度由低到高为38.7%-63.8%,21 d的鲜重防效为58.5%-87.7%,最优防效高于化学除草剂,因此该菌能有效防除水苋菜、鳢肠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防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克稗霉对稗草7 d的株防效随浓度由低到高为40.7%-70.6%,21 d的鲜重防效为37.4%-80.5%,最优防效高于化学除草剂,因此该菌能够有效防除稗草,防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与单用菌克阔或克稗霉仅分别对阔叶和莎草或稗草有效不同,复配明显提高了总草防效,7 d总草株防效从38.0%-71.0%,21 d的鲜重防效从40.2%-78.0%,防效随着复配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最优防效显著高于化学除草剂处理,说明菌克阔和克稗霉复配能有效防除主要杂草,可以替代化学除草剂应用于直播稻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整小核菌 菌株SC64 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Hge 杂草 旱直播水稻 生物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中部地区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邵菁 戴伟民 +2 位作者 张连举 宋小玲 强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
前期调查研究表明,江苏是中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以苏中地区最甚。本文利用具有多态性的33个共显性SSR标记,分析苏中地区的11个杂草稻种群以及苏南苏北部分杂草稻样品,以揭示江苏省主要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来源。结果表... 前期调查研究表明,江苏是中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以苏中地区最甚。本文利用具有多态性的33个共显性SSR标记,分析苏中地区的11个杂草稻种群以及苏南苏北部分杂草稻样品,以揭示江苏省主要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苏中地区11个杂草稻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He)为0.1661,Shannon指数(I)为0.2872;多态位点百分率达到87.88%,等位基因数(Na)为2.151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887。其中,泰州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南通地区的最低。杂草稻在地区之间的遗传分化(1%)显著小于杂草稻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39%),更小于种群内的遗传分化(6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苏中和苏南地区杂草稻以籼型为主,苏北地区存在少量粳型杂草稻;苏中地区的杂草稻与现有栽培稻品种和普通野生稻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但与曾经栽培过的杂交水稻品种有关。因此,本研究相对支持江苏省杂草稻可能主要来自栽培稻的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等产生野生性状即返祖遗传的假说。苏北地区的杂草稻可能来源于稻与现今栽培稻杂交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来源 微卫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轮作制水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1
18
作者 李儒海 强胜 +2 位作者 邱多生 储秋华 潘根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236-3243,共8页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群落的变化规律,于2006年10月在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a后对水稻-油菜轮作制水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试验区共记录到杂草11...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群落的变化规律,于2006年10月在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a后对水稻-油菜轮作制水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试验区共记录到杂草11种,隶属于6个科。其中,节节菜(Rotala indica)、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等4种杂草在所有施肥处理区发生密度较大。莎草科杂草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只在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出现,而球穗扁莎(Pycreus globosus)和萤蔺(Scirpus juncoides)仅在不施肥区出现。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全年秸秆区的物种丰富度(7.3种)最小,不施肥区(10.7种)最大;不施肥区、常规区、秋季秸秆区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区;不施肥区和常规区Simpson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区;不施肥区和纯氮肥区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Whittaker指数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单施化肥、化肥配施猪粪对杂草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的影响最显著,化肥配施油菜秸秆和化肥配施油菜水稻秸秆次之,而纯施氮肥和化肥配施水稻秸秆的影响较小。S rense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结果也得到相似的结论。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平衡施用N、P、K肥)、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夏季、秋季和全年秸秆处理均能显著改变田间杂草群落的组成,改变某些杂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从而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杂草物种多样性 杂草群落 水稻-油菜轮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 被引量:63
19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1 位作者 马波 韦继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土壤杂草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根源,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杂草的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表明,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组成变化很大,与田间杂草群落具有密切的联系。杂草种子库时刻处于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之... 土壤杂草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根源,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杂草的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表明,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组成变化很大,与田间杂草群落具有密切的联系。杂草种子库时刻处于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之中。耕作方式影响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从而间接影响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作物轮作使杂草的生存环境趋于多样化,能够限制某些对单一种植系统有着良好适应性的杂草种类的生长,作物轮作对杂草种子库种类组成和丰富度的影响要大于耕作方式;杂草管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田间杂草的结实,从而减小杂草种子库的规模。随着人们对除草剂使用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基于生态规律的杂草管理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者提出了杂草种子库今后的一些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种子库 耕作制度 作物轮作 杂草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内外来杂草的特点危害及其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华 郭水良 强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中国有外来杂草23科、76属、108种。我国外来杂草的特点表现为来源广泛,以一年生种类为主,近年来入侵的种类较多。外来杂草入侵的原因主要与生境相似度、外来杂草的生态位宽度、繁殖能力以及遗传多样性的改变有关。外来杂草入侵已经对... 中国有外来杂草23科、76属、108种。我国外来杂草的特点表现为来源广泛,以一年生种类为主,近年来入侵的种类较多。外来杂草入侵的原因主要与生境相似度、外来杂草的生态位宽度、繁殖能力以及遗传多样性的改变有关。外来杂草入侵已经对我国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明显损害。针对我国外来杂草的危害现状,本文提出了有效治理外来杂草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来杂草 特征特性 危害 综合治理 对策 生态位宽度 繁殖能力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