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助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1
作者 马晓飞 沈楠楠 +2 位作者 贺艳辉 段金荣 胡长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61-263,278,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产学研有效结合是促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通过整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以泰州市为例总结分析渔业及数字渔业发展现状,针对现状介绍产学研助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产学研有效结合是促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通过整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以泰州市为例总结分析渔业及数字渔业发展现状,针对现状介绍产学研助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化美丽渔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渔业 高质量发展 美丽渔村 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孟顺龙 李鸣霄 +5 位作者 陈曦 裘丽萍 徐慧敏 宋超 李丹丹 范立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93,共14页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产生与积累,同时耐药细菌群体在水环境中不断迁移、扩散和增殖,进一步加剧了水域生态风险,其潜在危害远超QNs残留本身。QNs大量使用并经地表和地下径流最终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使水体和沉积物成为QNs及其ARGs的重要储存库,其对生态环境及公共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本文综述了我国典型淡水水域中QNs的来源、迁移转化及赋存特征,探讨了QNs及其相关ARG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研究淡水水域中QNs及其ARGs的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淡水水域 迁移转化 赋存水平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佳音 李鸣霄 +9 位作者 陈曦 宋超 许晶 范立民 裘丽萍 李丹丹 徐慧敏 孟顺龙 穆希岩 夏斌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0-294,共15页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它们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环境中的残留和迁移会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产生长久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养殖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和兽...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它们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环境中的残留和迁移会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产生长久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养殖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和兽药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环境中有农用抗生素污染物残留。因此,研究这类农用抗生素新污染物在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可以为药物使用风险评估、残留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毒理学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毒代动力学和其应用于农用抗生素的案例及影响毒代(药代)动力学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毒代动力学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河流小时空尺度eDNA监测宜多天采样还是宜多点采样?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海乐 许兰馨 +1 位作者 吴金明 杜浩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5-1188,共14页
样品重复数设计是环境DNA(eDNA)监测技术标准化中最靠前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特定站位或断面进行eDNA监测,采样中应该设置多少个样品重复先前已有研究探讨,而这种小时空尺度的样品重复应该是在空间上设置系列样点,还是在时间上设置连续采... 样品重复数设计是环境DNA(eDNA)监测技术标准化中最靠前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特定站位或断面进行eDNA监测,采样中应该设置多少个样品重复先前已有研究探讨,而这种小时空尺度的样品重复应该是在空间上设置系列样点,还是在时间上设置连续采样尚未有研究仔细探讨,但这对于eDNA监测实践十分重要。为解决大型河流eDNA监测中重复采样策略的优化问题,本研究在长江武汉段设计了以样品重复方式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通过比较不同重复方案下eDNA监测检出的物种组成差异,提出适用于小时空尺度eDNA监测的采样建议。结果显示,细菌和后生动物的eDNA监测空间序列样品比时间序列样品所检出的累计物种数多,所检出物种组成的空间异质性比时间异质性大,而真菌、真核藻类、原生动物3个细分类群相反。因此,建议在大型河流小时空尺度的eDNA监测中,监测细菌和后生动物时,样品重复的设计优先关注空间重复采样;监测真菌、真核藻类、原生动物时,样品重复的设计优先关注时间重复采样,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河流特异性、断面特异性、时间特异性,本结论可能需要进行异时异地验证。特别强调,采取空间重复采样应注意采样时间的选择,采取时间重复采样应注意采样点位的选择,针对细分类群的监测采样应注意保证样品重复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A监测 小尺度时空差异 重复采样 16S rRNA基因 COI基因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类饲料添加剂在鱼类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秦俊杰 梁化亮 +1 位作者 黄东宇 任鸣春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2,共8页
多糖类饲料添加剂发挥着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鱼类抗氧化能力以及调节鱼类免疫、抗病、抗应激等重要生理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简要综述了多糖类饲料添加剂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以期为鱼类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及鱼类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鱼类 多糖 生理作用 鱼类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絮团模式下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及氮磷收支研究
6
作者 金渝钦 孟顺龙 +4 位作者 徐慧敏 宋超 范立民 裘丽萍 李丹丹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为探究生物絮团模式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水环境及氮磷收支情况,在300 L玻璃缸中进行实验,设置空白组(投喂基础饲料)和生物絮团组(外加葡萄糖维持系统C/N为15),每组设置3个平行,放养密度为20尾/缸,进行60 d的零换水养... 为探究生物絮团模式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水环境及氮磷收支情况,在300 L玻璃缸中进行实验,设置空白组(投喂基础饲料)和生物絮团组(外加葡萄糖维持系统C/N为15),每组设置3个平行,放养密度为20尾/缸,进行60 d的零换水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生物絮团模式下养殖系统水体中的NH_(4)^(+)-N、NO_(2)^(-)-N、NO_(3)^(-)-N、TN和TP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分别减少了57.07%、80.22%、30.50%、24.64%和31.47%。饲料是养殖系统氮、磷输入的主要方式,分别占空白组和絮团组氮总输入的(90.60±0.08)%、(87.16±0.19)%,占磷总输入的(96.08±0.19)%、(92.30±0.24)%。收获的大口黑鲈是养殖系统氮输出的主要方式,分别占空白组和絮团组氮总输入的(43.04±1.42)%、(44.17±1.53)%;而底泥累积是养殖系统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空白组和絮团组磷总输入的(75.92±0.47)%、(74.70±0.71)%。絮团组氮的绝对利用率和相对利用率分别为(44.17±1.53)%、(50.69±1.87)%,均高于空白组的(43.04±1.42)%、(47.51±1.6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絮团组磷的绝对利用率和相对利用率分别为(17.41±0.14)%、(18.87±0.20)%,均显著高于空白组(13.06±0.36)%、(13.59±0.38)%(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模式养殖大口黑鲈能调节养殖水质,降低氮、磷累积,提高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大口黑鲈 养殖水环境 氮磷收支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梭菌蛋白替代鱼粉对日本沼虾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高国栋 杨昶 +6 位作者 Momodou Saidyleigh 刘波 潘良坤 夏冬 孙存鑫 郑肖川 周群兰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21,共10页
为评估新型蛋白源乙醇梭菌蛋白(CAP)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以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AP替代鱼粉后对其生长、代谢等影响。试验设计6组等氮等脂饲料包括D1(对照组、含25%鱼粉)、D2(CAP替代10%鱼粉... 为评估新型蛋白源乙醇梭菌蛋白(CAP)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以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AP替代鱼粉后对其生长、代谢等影响。试验设计6组等氮等脂饲料包括D1(对照组、含25%鱼粉)、D2(CAP替代10%鱼粉)、D3(CAP替代20%鱼粉)、D4(CAP替代30%鱼粉)、D5(CAP替代40%鱼粉)和D6(CAP替代50%鱼粉),1200尾初始体重约0.1 g的日本沼虾幼虾随机分配到24个圆形塑料养殖桶,设6个处理组,每组4个平行,饲养8周。结果显示,CAP不影响日本沼虾存活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CAP替代20%鱼粉时,日本沼虾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和蛋白质效率(PER)等生长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当鱼粉替代水平超过30%以后,日本沼虾WGR、SGR和PER显著降低,FCR显著升高(P<0.05)。CAP替代鱼粉对日本沼虾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影响不显著(P>0.05)。在CAP替代鱼粉后,显著提高了日本沼虾肌肉中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特别是甘氨酸的含量(P<0.05)。在CAP替代10%鱼粉时,日本沼虾血淋巴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CAP替代高于10%鱼粉时,血淋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葡萄糖显著升高(P<0.05)。在CAP替代20%鱼粉时,tor和sr-bⅠ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D2组相比,D3组s6k1、atf4、acc、fas和hsl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除D3组tor、sr-bⅠ基因和D6组fas基因外(P<0.05),其他各试验组日本沼虾肝胰腺中s6k1、atf4、acc和hs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在日本沼虾饲料中利用CAP替代20%鱼粉对其生长、蛋白质和脂质代谢无显著影响,CAP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蛋白源应用于日本沼虾配合饲料中,为菌体蛋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梭菌蛋白 鱼粉替代 生长 营养代谢 肝胰腺 基因表达 日本沼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在鱼体恩诺沙星及其转化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磊 方龙香 +4 位作者 李丹丹 胡庚东 裘丽萍 孟顺龙 宋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1-749,共9页
为了识别养殖行业中常用抗生素恩诺沙星在复杂生物介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本研究通过结合恩诺沙星的质谱裂解规律以及高分辨率的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构建分子网络并对其中具有相似结构的分子簇及主要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证,从而识别并鉴... 为了识别养殖行业中常用抗生素恩诺沙星在复杂生物介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本研究通过结合恩诺沙星的质谱裂解规律以及高分辨率的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构建分子网络并对其中具有相似结构的分子簇及主要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证,从而识别并鉴定了罗非鱼不同组织部位的恩诺沙星转化产物,并进一步探讨了恩诺沙星生物转化的活性位点。结果表明:采用分子网络技术,在罗非鱼不同组织中成功识别出10种可能的恩诺沙星转化产物,其中所有组织中均发现环丙沙星的存在。恩诺沙星的喹诺酮环和哌嗪环是潜在的转化位点,因此罗非鱼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是发生在喹诺酮环(4种)与哌嗪环(6种)上的反应。研究表明,高分辨率质谱结合分子网络技术为恩诺沙星转化产物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为抗生素类新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识别与溯源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网络 转化产物 恩诺沙星 罗非鱼 产物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红白锦鲤胚胎及幼鱼生长、体色及热应激基因表达影响
9
作者 史秀兰 Chanutdharm Sotinbowonkrit +7 位作者 罗明坤 陈小玉 郭珺 林凯 朱文彬 傅建军 王兰梅 董在杰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温度是影响水产动物发育、生长及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评估鱼类对不同温度的热适应能力,及其生化和分子水平的差异,对于养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22℃和30℃)对酶活及体... 温度是影响水产动物发育、生长及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评估鱼类对不同温度的热适应能力,及其生化和分子水平的差异,对于养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22℃和30℃)对酶活及体色、生长和热应激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温度下受精卵到出膜分别历时71.5 h和47.3 h, 30℃时仔鱼畸形率高达30%。在22℃饲养条件下,孵化后90 d的幼鱼脑和肝脏中CAT、SOD、GSH和GSH-Px的活性显著高于在30℃饲养条件下的幼鱼。进一步分析胚胎时期和孵化后90 d生长(gh,ghr,igf1,igfbp,gpcr和pka)、热应激(hsb,cahsp,hsp60,hsp70,hsp90和hsp30)和体色(pax3,pax7,gch,oca2,pnp4a,cd36,cbp,bco2和bco1)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生长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如gh、ghr和igf1等在30℃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2℃。热应激相关基因hsp60和hsp90在30℃下的表达水平也较高,表明温度升高对胚胎的热应激反应有显著影响。此外,色素沉积相关基因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养殖90 d后,在22℃条件下,脑组织中gh和gpcr基因表达显著高于30℃,肌肉组织中gh和gpcr呈现相同趋势。脑组织中热应激相关基因在30℃下表现出较强的表达。研究结论可为解析温度对鱼类生长发育和生理适应性提供数据参考,也可以为耐高温品种选育及养殖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 温度 早期发育阶段 酶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盐胁迫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抗氧化及脂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田雨 马学艳 +3 位作者 高凯利 金武 陈琬雯 闻海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38,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淡水石首鱼幼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抗氧化及脂代谢能力表现,揭示淡水石首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适应状态及生理生化调节机制。[方法]试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0、4、8和12 g·L^(-1)),对淡水石首鱼幼鱼进行30 d的盐度...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淡水石首鱼幼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抗氧化及脂代谢能力表现,揭示淡水石首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适应状态及生理生化调节机制。[方法]试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0、4、8和12 g·L^(-1)),对淡水石首鱼幼鱼进行30 d的盐度胁迫试验,测定鳃丝中Na^(+)-K^(+)-ATP酶,肝、肾、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肝组织中脂蛋白脂肪酶(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型(PPARα)、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PT1)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结果]4 g·L^(-1)盐度下淡水石首鱼幼鱼的Na^(+)-K^(+)-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抗氧化酶的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随着盐度的增加,淡水石首鱼幼鱼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基因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4 g·L^(-1)盐度组淡水石首鱼幼鱼脂代谢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盐度增加,脂代谢酶活性明显升高,其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淡水石首鱼在4 g·L^(-1)盐度下抗氧化能力较强,脂代谢较为旺盛,表明淡水石首鱼幼鱼能在4 g·L^(-1)盐度下良好适应和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淡水石首鱼 Na^(+)-K^(+)-ATP酶 抗氧化酶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1
作者 葛坤 王银平 +3 位作者 徐少远 沈迎东 曹乐乐 刘凯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155,共12页
为了解石臼湖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于2023年5月9日—2023年8月9日期间,针对石臼湖鱼类早期资源开展了逐日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仔稚鱼14251尾,鉴定出鱼类39种,隶属于9目10科,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共27种,占总物种数的69.23%。... 为了解石臼湖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于2023年5月9日—2023年8月9日期间,针对石臼湖鱼类早期资源开展了逐日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仔稚鱼14251尾,鉴定出鱼类39种,隶属于9目10科,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共27种,占总物种数的69.23%。优势种共5种,为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贝氏餐(Hemiculter bleekeri)、餐(Hemiculter leucisculus)、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飘鱼(Pseudolaubuca snensis)。群落构成以小型鱼类为主,种类数占总物种数的56.41%。依据产卵类型划分,产沉性卵鱼类物种数最多共23种,占总物种数的58.97%;产沉性卵鱼类采集数量最多共12394尾,占总数量的86.97%。就时间特征而言,共出现5次密度峰值,最大值出现在5月13日,为548 ind./100 m^(2);7月30日出现最后一个峰值,为365 ind./100 m^(3),此后仔稚鱼密度开始波动下降。就空间特征而言,北岸仔稚鱼密度均值最高为108 ind./100 m^(3),南岸最低为79 ind./100 m^(3),南岸、河道中线和北岸仔稚鱼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水位、溶氧量和透明度与仔稚鱼密度关联性较强。研究结果填补了石臼湖水域鱼类早期资源的研究空白,可为通江湖泊鱼类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资源 时空特征 环境因子 石臼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12
作者 曹乐乐 王银平 +2 位作者 葛坤 徐少远 刘凯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23年平水期(6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在石臼湖开展了3次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鉴定鱼类56种,隶属8目14科41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38种),占比67.86%。石...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23年平水期(6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在石臼湖开展了3次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鉴定鱼类56种,隶属8目14科41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38种),占比67.86%。石臼湖鱼类优势种为鳙、贝氏■、似鳊、鲢等4种,其中鳙为第一优势种。生态类型上,群落优势类群为定居性鱼类(78.57%)、杂食性鱼类(46.43%)、底层鱼类(35.71%)。石臼湖鱼类多样性指数不同水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枯水期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最高,平水期最低;鱼类物种数不同水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丰水期最多(47种),平水期最少(41种)。聚类(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表明,鱼类聚为入湖口、湖心区—湖汊区—沿岸带2个类群,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R=0.989,P<0.01)。冗余分析(RDA)显示,水位、水温、总氮和浊度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石臼湖禁捕后鱼类资源恢复效果明显,鱼类物种数较禁捕前(2017年)增加20种,多样性指数(H')从1.64提升至2.24。但总体来看,鱼类资源现状与历史记录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巩固禁捕成效,加强执法监管,强化鱼类资源养护及栖息地生态修复等保护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石臼湖鱼类资源养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也为石臼湖禁捕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十年禁捕 鱼类群落 环境影响因子 石臼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圆田螺6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13
作者 王可竹 马学艳 +3 位作者 闻海波 万锦涛 马本贺 金武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为给我国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本研究梳理了其种质资源现状,通过采集四川、江西、湖北、黑龙江、贵州、广西6省份的21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设置地标点和半地标点,基于地标点和半... 为给我国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本研究梳理了其种质资源现状,通过采集四川、江西、湖北、黑龙江、贵州、广西6省份的21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设置地标点和半地标点,基于地标点和半地标点结果进行普氏叠印,并删除异常值,采用薄板样条曲线法进行缺失值检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形态变异进行分析,对不同地理种群的普氏距离进行方差分析并根据不同种群之间的普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圆田螺6个种群的主要变异位置是各个螺层,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变异的集中性差,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并不能显著区分不同的群体;6个种群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群,且不同种群个体的螺层之间的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存环境有关。通过几何形态学分析,可以量化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形态差异,从而揭示遗传多样性与形态变异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 地理种群 几何形态 地标 半地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的池塘养殖环境环丙沙星暴露水平预测模型的构建
14
作者 高玉晓 陈曦 +4 位作者 马志远 方龙香 裘丽萍 孟顺龙 宋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0-758,共9页
为实现对池塘养殖水体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短期预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太湖流域养殖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样本进行恩诺沙星(ENR)与环丙沙星(CIP)残留量分析。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池塘水体中恩诺沙星含量、环丙沙... 为实现对池塘养殖水体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短期预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太湖流域养殖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样本进行恩诺沙星(ENR)与环丙沙星(CIP)残留量分析。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池塘水体中恩诺沙星含量、环丙沙星含量以及沉积物中恩诺沙星含量、环丙沙星含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数据,并进一步重点考察了关键理化指标(温度、溶氧、pH,以及样品的悬浮物含量、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与以下4个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1)沉积物恩诺沙星含量与环丙沙星含量;(2)水体恩诺沙星含量与环丙沙星含量;(3)水体恩诺沙星含量与沉积物恩诺沙星含量;(4)沉积物环丙沙星含量与水体环丙沙星含量。通过细致的变量筛选与计算,最终构建了沉积物中环丙沙星含量的预测模型:C_(CIP)^((sed))=0.647+0.191C_(ENR)^((sed))-1.358CTP,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为0.805,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还建立了沉积物中环丙沙星含量预测水体中环丙沙星含量的预测模型:C_(CIP)^((wat))=-0.413-0.017C_(CIP)^((sed))-0.063A+0.174B,其R达到了0.646,显示出良好的预测准确性。模型的构建为水产池塘养殖水体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有效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可通过沉积物中环丙沙星的含量预估水体中环丙沙星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 回归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浩伟 蒋高中 +1 位作者 章琼 于冠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2-454,共3页
在梳理我国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制约我国渔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即认识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水产养殖病害严重、科技支撑不足、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缺失、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在此基础上,有... 在梳理我国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制约我国渔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即认识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水产养殖病害严重、科技支撑不足、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缺失、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及危机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强化支撑体系建设,提高保障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成果运用能力;加大财政支渔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创新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产业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高中 徐跑 +3 位作者 刘辉芬 吴宗文 曹玲 章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60-62,共3页
分析了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光伏农业的意义,从光伏发电、光伏大棚、光伏养殖3个方面综述了光伏产业在农生产中的应用,最后指明了光伏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光伏 农业 光伏农业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渔业”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朝阳 邴旭文 +1 位作者 徐跑 方秀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2-103,108,共3页
《观赏渔业》是新兴"水族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结合作者多年在《观赏渔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对观赏水族的兴趣为本,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实... 《观赏渔业》是新兴"水族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结合作者多年在《观赏渔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对观赏水族的兴趣为本,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教学的注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该课程实践功能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这对培养水族专业人才,满足中国现代水族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渔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理化性质、功能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冯睿 孙存鑫 赵永锋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158,共5页
植物甾醇是一类天然化合物,又称植物固醇,其存在形式主要有游离甾醇、甾醇糖苷和甾基酯。植物甾醇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炎症和免疫调节等。胆固醇是水产行业中重要的添加物,但植物性原... 植物甾醇是一类天然化合物,又称植物固醇,其存在形式主要有游离甾醇、甾醇糖苷和甾基酯。植物甾醇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炎症和免疫调节等。胆固醇是水产行业中重要的添加物,但植物性原料中的胆固醇含量较动物性原料少。在鱼粉替代的大趋势下,饲料中植物性原料比例不断提高,很多水产动物出现因缺乏胆固醇而生长缓慢的现象。但胆固醇价格昂贵,因此水产行业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替代品。植物甾醇和胆固醇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是一种合适的胆固醇替代品。文章总结了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代谢机制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甾醇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代替胆固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生理功能 胆固醇替代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西江长江江豚迁地群体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
19
作者 梁海英 蔺丹清 +6 位作者 严燕 陈宇宽 张四刚 应聪萍 王炜祺 李凡 刘凯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0,共14页
为掌握安庆西江长江江豚迁地群体分布格局、活动规律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综合主动及被动声学技术于2023年开展了覆盖4个季节的周年调查。被动声学调查结果显示,西江长江江豚活动强度存在明显的时空特征。就不同区段而言,利用固定式水下... 为掌握安庆西江长江江豚迁地群体分布格局、活动规律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综合主动及被动声学技术于2023年开展了覆盖4个季节的周年调查。被动声学调查结果显示,西江长江江豚活动强度存在明显的时空特征。就不同区段而言,利用固定式水下高频声音事件记录仪在西江上、中、下段分别记录到127297、56566和58115个长江江豚脉冲串,表明长江江豚迁地群体在西江上段水域活动强度最高,中段和下段水域差异不显著(P>0.05)。细分到各个季节,冬季、春季和秋季均在上段水域活动强度最高,长江江豚脉冲串占比依次为55.64%、58.34%和57.15%;夏季则为下段水域最高,占比为56.05%;冬季和秋季均为下段水域活动强度最低,脉冲串占比依次为17.7%和18.7%;春季和夏季均为中段活动强度最低,脉冲串占比依次为17.6%和16.47%。就各季节活动强度而言,冬季和秋季日均分别记录到3814和2840个长江江豚脉冲串,春季和夏季日均分别记录到978和1099个脉冲串,冬季活动强度显著大于春季、夏季和秋季(P<0.05)。主动声学调查结果显示,秋季鱼类平均密度最高约为598尾/1000 m^(3);春季则最低约为55尾/1000 m^(3),夏季和秋季鱼类密度显著大于冬季和春季(P<0.05)。空间分析结果显示,4个季节上段水域均有鱼类集群,冬季和春季上段水域的鱼类平均密度最高,夏季和秋季则为中段水域最高。上述研究表明,西江长江江豚迁地群体对栖息地利用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特征,鱼类资源分布格局和最大水面宽度是影响长江江豚对西江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因子,迁地群体最偏好整个周年均有鱼类集群的上段水域。研究分析了长江江豚在相对封闭的迁地水域时空分布特征,可以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科学管护及迁地水域栖息地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亦可为后续新建迁地保护水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西江 分布格局 水声学 鱼类资源 脉冲串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养殖水域沉积物指标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志波 宋超 +1 位作者 裘丽萍 陈家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随着工业化发展,我国渔业养殖水平日益提高,但渔业养殖水域污染情况也较严重。养殖水体的沉积物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归趋,因此沉积物的指标分析技术能被用于评估污染物对养殖水体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从理化指标、酶指标、污染物指标方面... 随着工业化发展,我国渔业养殖水平日益提高,但渔业养殖水域污染情况也较严重。养殖水体的沉积物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归趋,因此沉积物的指标分析技术能被用于评估污染物对养殖水体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从理化指标、酶指标、污染物指标方面介绍了目前沉积物指标的分析技术,并阐述其应用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理化指标 污染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