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
34
1
作者
张军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29-1536,共8页
1923—2005年中国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其中东北育成682个品种。选用大豆基因组64个SSR标记分析东北169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变异,探讨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互补性,及该地区育成品种...
1923—2005年中国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其中东北育成682个品种。选用大豆基因组64个SSR标记分析东北169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变异,探讨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互补性,及该地区育成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分时期亚群随着时间推移旧的等位变异在消失而新的等位变异不断增加,新增加的多于消失的旧等位变异。分省亚群(黑龙江、吉林、辽宁)间都存在较多互补等位变异数,最多的在黑龙江与辽宁亚群间。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分别拥有各自特有或特缺的等位变异。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分省亚群、分时期亚群分类与SSR标记遗传距离聚类间有显著相关,省份分群、时期分群都有其相应的遗传基础。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可能源自两个血缘群体,分别占Ⅰ、Ⅱ类群的绝大部分,和Ⅲ、Ⅳ类群中较大比例;黑龙江品种兼有两方面血缘,吉林、辽宁品种则侧重在同一种血缘,前者遗传基础较后两者广;东北各分时期亚群均有2种血缘。研究结果启示在新品种选育中应加强东北3省间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交流、增加优异基因相互渗透,从而拓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大豆育成品种
遗传多样性
互补等位变异
群体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被引量:
32
2
作者
杨加银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0-630,共11页
2003—2005年以选自黄淮地区及美国的8个大豆重要亲本品种(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大豆亲本间的产量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探讨高优势组合的遗传基础,包括杂种优势与亲本系数、SSR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结果表明:(1)黄...
2003—2005年以选自黄淮地区及美国的8个大豆重要亲本品种(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大豆亲本间的产量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探讨高优势组合的遗传基础,包括杂种优势与亲本系数、SSR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结果表明:(1)黄淮地区大豆亲本间存在产量超亲优势,平均20.39%,组合间差异甚大,变幅为-5.34%~76.88%,优选出豫豆22×晋豆27、淮豆4号×晋豆27、诱变30×蒙90-24,超亲优势分别为76.88%、29.90%和34.42%,超标率均在25.00%以上,晋豆27和诱变30为优秀亲本材料。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的优势和产量优势相对一致。(2)大豆亲本间产量杂种优势既与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及特殊配合力有关,又不完全相关。高优势高产组合的亲本产量配合力特点为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或双亲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之和,兼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情况和产量一致。(3)按亲本系数聚类和按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聚类揭示的8个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相对一致,均分为两组,一组包含6个黄淮中、南部品种(系),另一组包含1个山西和1个美国品种。要获得高优势高产组合,亲本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遗传距离,但遗传距离大并不一定都高产高优势,还有其他因素决定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杂种优势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亲本系数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抗筛豆龟蝽Megacota cribraria(Fabricius)的QTL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邢光南
周斌
+4 位作者
赵团结
喻德跃
邢邯
陈受宜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1-368,共8页
筛豆龟蝽是我国南方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定位筛豆龟蝽抗性QTL,分析其稳定性,为大豆抗筛豆龟蝽育种提供参考。以科丰1号×南农1138-2组合衍生的含184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NJRIKY(简称KY)和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组...
筛豆龟蝽是我国南方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定位筛豆龟蝽抗性QTL,分析其稳定性,为大豆抗筛豆龟蝽育种提供参考。以科丰1号×南农1138-2组合衍生的含184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NJRIKY(简称KY)和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组合衍生的含142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NJRIWT(简称WT)为材料,2004-2006在田间自然虫源下鉴定了筛豆龟蝽抗性。不同年份内以黑霉程度为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差异在每年都达极显著水平,遗传变异系数都相当大,遗传率中等偏高。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KY群体的抗性QTL主要位于D1a和C2连锁群,WT群体的抗性QTL主要位于H和D1b连锁群。KY群体3年均检测出的qRMC-d1a-1位于D1a连锁群,贡献率为7.6%~31.4%;2005和2006两年均检测出的qRMC-c2-1位于C2连锁群,与环境有互作,效应相对较小;抗性等位基因来自南农1138-2;qRMC-d1a-1和qRMC-h-1在2005年和2006年存在显著的互作。WT群体连锁群H上的qRMC-h-1在3年中都被检测到,贡献率为16.3%~36.2%;D1b连锁群上的qRMC-d1b-2在2004年和2005年被检测到,效应相对较小;抗性等位基因来自通山薄皮黄豆甲。虽然WT群体D1b和H连锁群上的这2个QTL在KY群体中也有一年被检测到,但2个群体抗性位点基本上是不同的。QTL在不同环境被重复检出,说明大豆对筛豆龟蝽的抗性由稳定的主效QTL所控制,其2侧邻近标记有希望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L.)Merr.]
筛豆龟蝽[Megacota
cribraria(Fabricius)]
抗虫性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苜蓿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何庆元
吴萍
+2 位作者
李正鹏
张晓红
胡琴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以苜蓿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法比较了改良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SDS法、Tris-热硼法和尿素法等五种方法提取的苜蓿总RNA的质量和纯度。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RNA的OD260nm/OD230nm大于2.0并且OD260nm/OD280nm接...
以苜蓿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法比较了改良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SDS法、Tris-热硼法和尿素法等五种方法提取的苜蓿总RNA的质量和纯度。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RNA的OD260nm/OD230nm大于2.0并且OD260nm/OD280nm接近1.8,具有较高的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有28SrRNA和18S rRNA两条清晰的条带,且无降解;其它四种方法获得的RNA品质较差,有降解和弥散现象。将改良CTAB法提取的RNA逆转录成cDNA,经RAPD扩增后出现4条清晰的条带,进一步证明了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可以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总RNA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
34
1
作者
张军
赵团结
盖钧镒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滨州职业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29-153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10170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26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3B05-7)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8025)
文摘
1923—2005年中国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其中东北育成682个品种。选用大豆基因组64个SSR标记分析东北169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变异,探讨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互补性,及该地区育成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分时期亚群随着时间推移旧的等位变异在消失而新的等位变异不断增加,新增加的多于消失的旧等位变异。分省亚群(黑龙江、吉林、辽宁)间都存在较多互补等位变异数,最多的在黑龙江与辽宁亚群间。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分别拥有各自特有或特缺的等位变异。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分省亚群、分时期亚群分类与SSR标记遗传距离聚类间有显著相关,省份分群、时期分群都有其相应的遗传基础。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可能源自两个血缘群体,分别占Ⅰ、Ⅱ类群的绝大部分,和Ⅲ、Ⅳ类群中较大比例;黑龙江品种兼有两方面血缘,吉林、辽宁品种则侧重在同一种血缘,前者遗传基础较后两者广;东北各分时期亚群均有2种血缘。研究结果启示在新品种选育中应加强东北3省间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交流、增加优异基因相互渗透,从而拓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大豆育成品种
遗传多样性
互补等位变异
群体遗传结构
Keywords
Northeast China
Released soybean cultivar
Genetic diversity
Complementary alleles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被引量:
32
2
作者
杨加银
盖钧镒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0-63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4CB7206,2006CB101708,2009CB11840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26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3B05-7)
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8025)资助
文摘
2003—2005年以选自黄淮地区及美国的8个大豆重要亲本品种(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大豆亲本间的产量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探讨高优势组合的遗传基础,包括杂种优势与亲本系数、SSR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结果表明:(1)黄淮地区大豆亲本间存在产量超亲优势,平均20.39%,组合间差异甚大,变幅为-5.34%~76.88%,优选出豫豆22×晋豆27、淮豆4号×晋豆27、诱变30×蒙90-24,超亲优势分别为76.88%、29.90%和34.42%,超标率均在25.00%以上,晋豆27和诱变30为优秀亲本材料。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的优势和产量优势相对一致。(2)大豆亲本间产量杂种优势既与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及特殊配合力有关,又不完全相关。高优势高产组合的亲本产量配合力特点为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或双亲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之和,兼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情况和产量一致。(3)按亲本系数聚类和按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聚类揭示的8个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相对一致,均分为两组,一组包含6个黄淮中、南部品种(系),另一组包含1个山西和1个美国品种。要获得高优势高产组合,亲本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遗传距离,但遗传距离大并不一定都高产高优势,还有其他因素决定杂种优势。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杂种优势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亲本系数
SSR标记
Keywords
Soybean
Yield
Heterosis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Coefficient of parentage
SSR marker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抗筛豆龟蝽Megacota cribraria(Fabricius)的QTL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邢光南
周斌
赵团结
喻德跃
邢邯
陈受宜
盖钧镒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遗传与
发育生物学
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1-3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9025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6CB101708)
+2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60307028)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PCSIRT)
文摘
筛豆龟蝽是我国南方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定位筛豆龟蝽抗性QTL,分析其稳定性,为大豆抗筛豆龟蝽育种提供参考。以科丰1号×南农1138-2组合衍生的含184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NJRIKY(简称KY)和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组合衍生的含142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NJRIWT(简称WT)为材料,2004-2006在田间自然虫源下鉴定了筛豆龟蝽抗性。不同年份内以黑霉程度为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差异在每年都达极显著水平,遗传变异系数都相当大,遗传率中等偏高。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KY群体的抗性QTL主要位于D1a和C2连锁群,WT群体的抗性QTL主要位于H和D1b连锁群。KY群体3年均检测出的qRMC-d1a-1位于D1a连锁群,贡献率为7.6%~31.4%;2005和2006两年均检测出的qRMC-c2-1位于C2连锁群,与环境有互作,效应相对较小;抗性等位基因来自南农1138-2;qRMC-d1a-1和qRMC-h-1在2005年和2006年存在显著的互作。WT群体连锁群H上的qRMC-h-1在3年中都被检测到,贡献率为16.3%~36.2%;D1b连锁群上的qRMC-d1b-2在2004年和2005年被检测到,效应相对较小;抗性等位基因来自通山薄皮黄豆甲。虽然WT群体D1b和H连锁群上的这2个QTL在KY群体中也有一年被检测到,但2个群体抗性位点基本上是不同的。QTL在不同环境被重复检出,说明大豆对筛豆龟蝽的抗性由稳定的主效QTL所控制,其2侧邻近标记有希望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L.)Merr.]
筛豆龟蝽[Megacota
cribraria(Fabricius)]
抗虫性
QTL定位
Keywords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Globular stink bug [Megacota cribraria (Fabricius)]
Resistance to insects
QTL Mapping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苜蓿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何庆元
吴萍
李正鹏
张晓红
胡琴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基金项目(2007CB108901)
安徽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6KJ205B)
文摘
以苜蓿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法比较了改良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SDS法、Tris-热硼法和尿素法等五种方法提取的苜蓿总RNA的质量和纯度。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RNA的OD260nm/OD230nm大于2.0并且OD260nm/OD280nm接近1.8,具有较高的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有28SrRNA和18S rRNA两条清晰的条带,且无降解;其它四种方法获得的RNA品质较差,有降解和弥散现象。将改良CTAB法提取的RNA逆转录成cDNA,经RAPD扩增后出现4条清晰的条带,进一步证明了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可以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
苜蓿
总RNA
提取方法
Keywords
Medicago sativa
Total RNA
Extract methods
分类号
Q50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张军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豆抗筛豆龟蝽Megacota cribraria(Fabricius)的QTL分析
邢光南
周斌
赵团结
喻德跃
邢邯
陈受宜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苜蓿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何庆元
吴萍
李正鹏
张晓红
胡琴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