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不同区域环境公平测度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海霞 王波 +2 位作者 曲福田 陈雯 陈江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8-103,共6页
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环境污染差异明显的江苏三大区域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排放的区域差异特征,构建环境公平测度指数,并分别对1998年和2005年各市环境公平程度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G IS空间分... 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环境污染差异明显的江苏三大区域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排放的区域差异特征,构建环境公平测度指数,并分别对1998年和2005年各市环境公平程度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G IS空间分析工具评价了环境不公平指数的空间分布,探讨环境公平的地域差异程度。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境不公平指数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现象,环境不公平指数级别为苏南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而且随着经济地域差距的增大呈扩大趋势。初步认为此现象主要由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产业污染由苏南向苏北的蔓延所致。最后提出实行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环保政绩考核体系、强化流域管理、建立有地区差别的环境经济政策等区域协调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差异 环境公平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粮食分区间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朱新华 曲福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5期148-153,共6页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安定,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是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将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界定在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补偿,旨在建立一套切...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安定,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是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将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界定在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补偿,旨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补偿途径机制,实现粮食产销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①粮食主销区的土地产出效率高于粮食主产区,因而具有对主产区进行经济补偿的现实条件和意愿;②通过GDP增长提成、机会成本税及市场调节的途径,可能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所接受,从而实现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有效补偿;③在补偿机制运作上,要合理界定税费收交主体与额度,制定可行的征收办法。由于粮食主产区在补偿博奕中的弱势地位,要强化基于市场途径的产销区补偿中政府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外部性补偿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粮食分区耕地占用动态与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曲福田 朱新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40,共7页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中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1996年至2005年耕地占用状况及土地产出效率,为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量化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不同粮食分...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中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1996年至2005年耕地占用状况及土地产出效率,为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量化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不同粮食分区耕地都呈减少的趋势,但各区耕地减少速度不一,粮食主产区耕地非农化速度慢于产销平衡区,产销平衡区慢于主销区;(2)经济增长与耕地占用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的粮食分区经济增长对耕地占用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3)粮食主销区耕地占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单位土地面积的GDP产出效率都明显高于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研究结论:根据不同粮食分区耕地占用的区域差异,在协调经济发展与占用耕地二者矛盾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所差别的地区耕地保护政策,提高非农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减缓经济发展所引致的对耕地保护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粮食分区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