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蛋白日粮补充不同形式氮营养素对生长猪回肠食糜菌群、代谢产物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壮 慕春龙 +3 位作者 彭宇 彭燮 车炼强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6-534,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极低蛋白(ELP)日粮下,补充不同形式氮营养素(氨基酸或酪蛋白)对生长猪回肠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80头PIC阉公猪(体质量约15.57 kg,48日龄),随机分为4组:中等蛋白组(MP)、低蛋白组(LP)...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极低蛋白(ELP)日粮下,补充不同形式氮营养素(氨基酸或酪蛋白)对生长猪回肠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80头PIC阉公猪(体质量约15.57 kg,48日龄),随机分为4组:中等蛋白组(MP)、低蛋白组(LP)、极低蛋白+氨基酸组(ELP-AA)和极低蛋白+酪蛋白组(ELP-CAS),日粮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7%、15%、13%和13%。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试验期28 d。MP和LP两组添加必需氨基酸(AA),ELP-AA组添加非必需AA以达到LP组日粮水平,ELP-CAS组使用3%酪蛋白部分替代ELP-AA组的单体AA,使其满足营养需要。于第29天每个重复挑选1头接近栏平均体质量的猪屠宰,采集回肠食糜和肠道组织样品,用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与MP组相比,ELP-AA组回肠食糜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短链脂肪酸、氨态氮和生物胺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补充酪蛋白后,乙酸、丁酸、氨态氮、腐胺和精胺的含量得到显著恢复(P<0.05)。基因表达方面,与LP组相比,ELP-AA组部分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MUC-1、MUC-2和Occludin)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而MUC-1和Occludin的表达量在ELP-CAS组和MP或L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数量与丁酸和生物胺含量、MUC-1、MUC-2和Occludin基因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结论]饲喂极低蛋白日粮补充单体氨基酸对回肠微生物数量、代谢以及肠道组织屏障均产生不利影响,而补充酪蛋白能部分改善回肠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并恢复部分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在极低蛋白质水平下,补充酪蛋白对维持机体正常氮利用、肠道微生物生长代谢和肠道屏障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平 氮营养素 肠道微生物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美杰 姜君 +3 位作者 徐诣轩 李志鹏 申军士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尿素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育肥公湖羊(23.6~26.0 kg)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以下日粮:正常豆粕(SBM,170 g·kg^(-1)),低豆粕(40 g·kg^(-1))基础上添...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尿素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育肥公湖羊(23.6~26.0 kg)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以下日粮:正常豆粕(SBM,170 g·kg^(-1)),低豆粕(40 g·kg^(-1))基础上添加0、10、20和30 g·kg^(-1)尿素(U0、U10、U20、U30)。试验预饲期1周,正试期8周。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功能菌群数量,同时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与U10组相比,U20和U30组瘤胃液pH值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NH_(3)-N)浓度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与U0和U30组相比,SBM、U10和U20组总菌、甲烷菌和原虫数量显著升高(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显示U30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U0和U10组(P<0.05),但Chao1指数没有差异(P>0.05)。U10组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高于SBM、U20和U30组(P<0.05),但Firmicutes却显著降低(P<0.05)。各组的主要优势菌属为Prevotella 1、Muribaculaceae norank、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和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U10组Prevotella 1的丰度显著高于U20和U30组(P<0.05),而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和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显著低于U30组(P<0.05)。RDA结果显示pH值、NH_(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瘤胃不同菌属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pH值的影响最显著(P<0.05)。[结论]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适量尿素(10 g·kg^(-1))可增加育肥湖羊瘤胃功能菌群数量,促进相关代谢产物的产生与利用,但日粮氮不足或尿素添加水平过高则会降低瘤胃功能菌群数量和改变细菌群落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育肥 湖羊 瘤胃发酵 功能菌群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生元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粪样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吕存 孙玉亭 +3 位作者 胡传炯 纪宇 成艳芬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1-728,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由2种益生菌和2种益生素合成的合生元对保育猪的益生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0头体况相近的2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仔猪。试验组通过饮水饲喂合生元,对照组正...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由2种益生菌和2种益生素合成的合生元对保育猪的益生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0头体况相近的2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仔猪。试验组通过饮水饲喂合生元,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期间记录采食量与体质量;于21、28、42和70日龄采集粪样样品,Hiseq测序分析粪样菌群结构,气相色谱测定粪样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合生元显著提高21~42日龄保育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粪样短链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丁酸含量(P<0.05)。合生元对粪样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28日龄保育猪粪样中乳酸杆菌属以及42日龄保育猪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粪样中乙酸、丁酸含量与保育猪腹泻率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显著正相关。[结论]补充合生元改变了断奶保育猪肠道菌群结构与代谢,提高了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生元 粪样菌群结构 保育猪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尿素添加剂量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体外瘤胃发酵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美杰 徐诣轩 +3 位作者 曹玉荣 杜风光 申军士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959-396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瘤胃体外发酵法研究不同尿素添加剂量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瘤胃发酵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2种玉米秸秆底物(未处理玉米秸秆与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和3个尿素添加剂量(0、20、100 mg/dL),体外... 本试验旨在通过瘤胃体外发酵法研究不同尿素添加剂量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瘤胃发酵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2种玉米秸秆底物(未处理玉米秸秆与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和3个尿素添加剂量(0、20、100 mg/dL),体外发酵72 h后测定总产气量、瘤胃发酵参数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1)蒸汽爆破处理使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增加。2)与未处理玉米秸秆相比,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总产气量显著升高(P<0.01);随着尿素添加剂量的增加,总产气量线性降低(P<0.01)。3)玉米秸秆类型和尿素添加剂量对干物质消失率(DMD)(P<0.01)和氨态氮(NH3⁃N)浓度(P=0.02)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DMD显著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5);相同尿素添加剂量下,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NH3⁃N浓度显著低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5)。4)与未处理玉米秸秆相比,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随着尿素添加剂量的增加,玉米秸秆的总VFA(P<0.05)和乙酸浓度(P=0.04)存在二次剂量效应。5)玉米秸秆类型与尿素添加剂量对于总菌(P<0.01)、甲烷菌(P=0.04)和原虫数量(P<0.01)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结果提示,蒸汽爆破处理改变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通过增加功能微生物的数量来改善瘤胃发酵;在本底氨浓度(10.82 mg/dL)的基础上,添加适量(20 mg/dL)尿素可提高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总VFA产量,而过量添加尿素则会抑制玉米秸秆体外瘤胃发酵,但蒸汽爆破处理可缓解高氨浓度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尿素 玉米秸秆 体外发酵 功能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硫化氢对肠上皮细胞炎症、线粒体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夏薇 慕春龙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目的]本试验使用硫氢化钠(NaHS,硫化氢供体)处理Caco-2细胞,研究硫化氢(H2S)对肠上皮细胞炎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硫化物代谢功能的影响,探究H 2S影响肠道健康的可能机制。[方法]试验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低(0.1 mmol·L^-1)、... [目的]本试验使用硫氢化钠(NaHS,硫化氢供体)处理Caco-2细胞,研究硫化氢(H2S)对肠上皮细胞炎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硫化物代谢功能的影响,探究H 2S影响肠道健康的可能机制。[方法]试验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低(0.1 mmol·L^-1)、中(1 mmol·L^-1)、高(2 mmol·L^-1)浓度的NaHS组,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硫化物代谢酶基因表达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HS能够增强肠上皮细胞活力,2 mmol·L^-1 NaHS显著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0.1 mmol·L^-1 NaHS上调线粒体硫化物代谢酶硫醌氧化还原酶(SQR)、硫代硫酸盐硫转移酶(TST)、硫双加氧酶(ETHE1)和亚硫酸氧化酶(SUOX)的基因表达,而2mmol·L-1 NaHS下调SQR的基因表达,显著提高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P<0.05),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0.1mmol·L^-1 NaHS显著提高MDA含量(P<0.05),1mmol·L^-1 NaHS则显著降低SOD活性(P<0.05)。[结论]低浓度H 2S能增强细胞活力,提高线粒体硫化物代谢能力和氧化应激水平。高浓度H 2S能促进炎症反应,提高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线粒体硫化物代谢能力,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氧化应激 炎症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尿素对育肥湖羊空肠菌群结构及氨和尿素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美杰 郑文金 +1 位作者 申军士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5-353,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添加尿素对育肥湖羊空肠发酵、菌群结构以及氨和尿素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3月龄育肥公湖羊(约24.3 kg)随机均分为3个处理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 g·kg-1(U0组)、10 g·kg-1(...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添加尿素对育肥湖羊空肠发酵、菌群结构以及氨和尿素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3月龄育肥公湖羊(约24.3 kg)随机均分为3个处理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 g·kg-1(U0组)、10 g·kg-1(U10组)、30 g·kg^(-1)(U30组)尿素。试验预饲期1周,正试期10周。试验结束每组随机选取6只屠宰,采集空肠内容物,测定发酵参数和定量总菌,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分析空肠细菌组成;采集空肠上皮组织样品检测氨转运蛋白b(Rhbg)、氨转运蛋白c(Rhcg)和尿素转运蛋白B(UT-B)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U0组相比,U10和U30组空肠氨态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U0组相比,U10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U30组丁酸和异戊酸含量相较于U10组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U0组,U10和U30组的总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显示,添加尿素并未影响空肠Chao 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P>0.05),PCo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空肠细菌群落组成明显区分。添加尿素对湖羊空肠中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但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各处理组主要优势菌属为Lachnospiraceae NK3A20 group、Ruminococcus 2、Acetitomaculum和Bifidobacteriaceae unclassified,其中Lachnospiraceae NK3A20 group和Ruminococcus 2的相对丰度均在U10组中最高。此外,U10组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和Olsenella的相对丰度相较于U30组显著升高(P<0.05)。与U0和U30组相比,U10组空肠上皮Rhbg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Rhcg基因和UT-B基因表达水平随尿素添加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补充适宜尿素(10 g·kg^(-1))可提高空肠内氨态氮含量,促进氮利用细菌的生长定殖,改善菌群结构。此外,添加尿素会影响空肠上皮Rhbg基因的表达,但不影响Rhcg基因和UT-B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尿素 菌群结构 氨转运蛋白 尿素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及下游PLC/TRPM5介导苯丙氨酸刺激猪十二指肠分泌胆囊收缩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绿阳 康翠翠 +5 位作者 丁立人 冯江银 洪秋霞 游美敬 保浩宇 杭苏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0-747,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苯丙氨酸(Phe)体外灌流对猪十二指肠组织胆囊收缩素(CCK)分泌的影响,以及钙敏感受体(CaSR)、鲜味受体(T1R1/T1R3)、下游磷脂酶C(PLC)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蛋白5(TRPM5)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猪十二指肠为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苯丙氨酸(Phe)体外灌流对猪十二指肠组织胆囊收缩素(CCK)分泌的影响,以及钙敏感受体(CaSR)、鲜味受体(T1R1/T1R3)、下游磷脂酶C(PLC)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蛋白5(TRPM5)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猪十二指肠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aSR在猪十二指肠上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利用组织体外灌流系统探究Phe对猪十二指肠CCK分泌的影响,再通过抑制剂或激活剂揭示CaSR、T1R1/T1R3以及PLC和TRPM5对CCK分泌的作用。[结果]猪十二指肠表达CaSR;50 mmol·L^(-1) L-Phe而非D-Phe能够显著刺激CCK的分泌(P<0.05);加入CaSR抑制剂NPS 2143(25μmol·L^(-1))或calhex 231(20μmol·L^(-1))均可显著抑制L-Phe诱导的CCK分泌(P<0.05),但加入T1R1/T1R3激活剂肌苷酸(IMP,2.5 mmol·L^(-1))或抑制剂lactisole(5 mmol·L^(-1))后CCK的分泌并无显著变化(P>0.05);通路下游PLC抑制剂U-73122(10μmol·L^(-1))和TRPM5抑制剂氧化三苯基磷(TPPO,100μmol·L^(-1))均可显著抑制L-Phe诱导的CCK分泌(P<0.05)。[结论]L-Phe通过激活CaSR以及下游PLC/TRPM5刺激猪十二指肠组织分泌C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胆囊收缩素 钙敏感受体 鲜味受体 磷脂酶C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分化效率的永生化猪脂肪前体细胞系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洪鹏程 程运谋 +2 位作者 朱海宁 余倩 黄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可以稳定传代并且始终保持高分化效率的猪脂肪前体细胞系。[方法]采集1日龄约克夏仔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原代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porcine subcutaneous preadipocytes,PSPA),利用过表达SV40T的慢病毒感染从而...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可以稳定传代并且始终保持高分化效率的猪脂肪前体细胞系。[方法]采集1日龄约克夏仔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原代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porcine subcutaneous preadipocytes,PSPA),利用过表达SV40T的慢病毒感染从而获得永生化的PSPA,进一步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了107株单克隆细胞系,从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高分化效率的单克隆细胞系,命名为Pig#4。通过比较相近代数时Pig#4与永生化PSPA、3T3-L1小鼠脂肪前体细胞系的分化效率,验证单克隆细胞在高代数时的分化效率。[结果]Pig#4 PSPA细胞在高传代数(P30)仍具有与永生化的PSPA细胞系相似的外形特征和增殖能力,仍能保持与3T3-L1细胞系近似的分化效率。并且,相较于原代PSPA细胞,Pig#4 PSPA细胞具有更高表达分化与聚脂成熟相关基因的趋势。[结论]获得了1株可以稳定传代并保持高分化效率的永生化猪脂肪前体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脂肪前体细胞 高分化效率 细胞系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十二指肠组织灌流培养与静态培养比较
9
作者 王绿阳 康翠翠 +2 位作者 冯江银 丁立人 杭苏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6-252,共7页
组织灌流培养和静态培养是肠道组织体外培养最常见的两种方法,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两种培养方法哪种更适合用于体外胃肠激素分泌的研究。以猪十二指肠组织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L-精氨酸下两种体外培养方法对组织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组织灌流培养和静态培养是肠道组织体外培养最常见的两种方法,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两种培养方法哪种更适合用于体外胃肠激素分泌的研究。以猪十二指肠组织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L-精氨酸下两种体外培养方法对组织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分泌和组织活性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分泌的影响;并进一步与体内十二指肠L-精氨酸灌注对血液CCK的变化水平进行比较,确定更适合用于体外胃肠激素分泌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组织灌流培养下培养液CCK浓度随时间增长呈平稳波动,LDH浓度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而静态培养下CCK浓度随时间增长呈累积效应,LDH浓度则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此外,组织灌流培养CCK的分泌过程与血液CCK的变化非常相似。以上结果表明组织灌流培养更适用于体外胃肠激素分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灌流培养 组织静态培养 L-精氨酸 胆囊收缩素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