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正朝 王锋 +1 位作者 周冬仁 潘晓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哺乳动物的早期发育包括合子的形成、胚胎基因组的活化和细胞开始分化等。在这段时期, 精蛋白被组蛋白取代; 二倍体形成后甲基化的单倍体亲本基因组经历了脱甲基作用; 母本控制的发育被合子控制所取代。此外, 在染色体调节的转录...    哺乳动物的早期发育包括合子的形成、胚胎基因组的活化和细胞开始分化等。在这段时期, 精蛋白被组蛋白取代; 二倍体形成后甲基化的单倍体亲本基因组经历了脱甲基作用; 母本控制的发育被合子控制所取代。此外, 在染色体调节的转录抑制状态形成之后, 胚胎基因组活化, 但基因的有效表达需要有增强子。这种转录抑制状态的产生很可能发生在染色质结构水平, 因为诱导组蛋白过乙酰化可免除对增强子的需求。早期胚胎的mRNA表达模式与在体内或体外成功发育的关系, 对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和核移植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抑制 合子 胚胎 mRNA表达 基因表达 体内 体外 组蛋白 哺乳动物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畜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武建朝 王锋 +1 位作者 王子玉 武杰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家畜JIVET技术采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处理幼龄母畜,诱导其卵泡大量发育,并与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技术相结合体外生产胚胎,经胚胎移植后产生后代。本文综述了JIVET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JIVET技术中幼畜的选择、超排方案、... 家畜JIVET技术采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处理幼龄母畜,诱导其卵泡大量发育,并与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技术相结合体外生产胚胎,经胚胎移植后产生后代。本文综述了JIVET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JIVET技术中幼畜的选择、超排方案、卵母细胞采集和体外培养的条件等,并进一步分析了JIVET技术生产胚胎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VET技术 超数排卵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闫益波 张艳丽 +3 位作者 齐巍巍 万永杰 樊懿萱 王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13,共7页
猪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由于来源方便、基因序列与人类的相近及其在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等优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猪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建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 猪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由于来源方便、基因序列与人类的相近及其在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等优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猪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建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技术的诞生,开创了体细胞重编程的全新方法。猪iPSC体系的建立将为家畜ESC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也对提高猪转基因克隆的效率,高效育种和保种,乃至生物医学领域均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综述了iPSC技术的主要进展,重点阐述了猪iPSC技术的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和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许欣 王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综述了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斑点金免疫渗滤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免疫胶体金技术 临床诊断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ET时影响胚胎着床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永成 王锋 +1 位作者 赵雪萍 许丹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5-238,共4页
胚胎移植成功的标志性事件是胚胎着床。着床是一个高度协调的事件,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主要有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两方面。
关键词 胚胎移植 胚胎着床 胚胎质量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老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国敏 周峥嵘 +4 位作者 孙红艳 万永杰 贾若欣 任才芳 王锋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老化,导致胚胎非整倍体的比率和流产率增加。研究卵母细胞老化的机制,探讨延缓卵母细胞老化的措施,对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效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从卵母细胞老化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老化的因素以及延...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老化,导致胚胎非整倍体的比率和流产率增加。研究卵母细胞老化的机制,探讨延缓卵母细胞老化的措施,对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效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从卵母细胞老化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老化的因素以及延缓老化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卵母细胞 老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代相鹏 张秀华 王锋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6期58-63,共6页
试验就胚胎的发育阶段、胚胎保存时间及移植胚胎数等因素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胎发育日龄对受体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移植8~16细胞的胚胎的妊娠率略高于2~4细胞(58.49%VS61.47%)。... 试验就胚胎的发育阶段、胚胎保存时间及移植胚胎数等因素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胎发育日龄对受体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移植8~16细胞的胚胎的妊娠率略高于2~4细胞(58.49%VS61.47%)。人员不是影响受体妊娠率的主要因素。胚胎在体外保存0~120min对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但以在体外保存0~30min内移植的妊娠率最高(65.619/6)。黄体与移植胚胎的相对位置对受体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移植双胚的受体的妊娠率较移植单胚高(61.769/6VS45.17%)。同时,试验统计了经胚胎移植产生的羔羊和自然繁殖羔羊之间的差异,发现经胚胎移植产生的波尔山羊母羔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自然繁殖的母羔(P〈0.01),但公羔间的初生重以及公、母羔间的体高、体长、胸围、死亡率和性别比例与自然繁殖羔羊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胚胎移植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年龄对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左北瑶 钱宏光 +2 位作者 王子玉 汪立芹 郭志勤 《中国草食动物》 2011年第5期11-13,共3页
提高绵羊体内胚胎生产的效率对促进优良品种扩繁及良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利用不同年龄段良种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试验选用青年(18月龄,配种未受胎)、老龄(60~72月龄,经产)以及幼龄母羊(7月龄,性成熟前)做供体,用改进的程序... 提高绵羊体内胚胎生产的效率对促进优良品种扩繁及良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利用不同年龄段良种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试验选用青年(18月龄,配种未受胎)、老龄(60~72月龄,经产)以及幼龄母羊(7月龄,性成熟前)做供体,用改进的程序进行超数排卵,研究供体年龄与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青年、老龄组母羊超排后只均可用胚数分别为10.9枚、10.3枚,显著高于幼龄母羊的6.0枚。青年、老龄组母羊的胚胎经移植后受胎率分别为71.6%、58.3%,显著高于幼龄组的41.7%。②幼龄、青年组回收的胚胎中囊胚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老龄组,说明幼龄、青年组供体的胚胎发育速度显著快于老龄供体。③青年、老龄组母羊超排前预注小剂量FSH,卵巢黄体数目明显增多,说明能提高超排效果。本试验优化了德国美利奴羊的超排程序,证明年龄显著影响德国美利奴羊的超排效果及胚胎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绵羊胚胎移植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体年龄 德国美利奴羊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代相鹏 王锋 《家畜生态》 2004年第4期230-232,共3页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供体状况、药物、季节等因素使供体超排效果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受体状况、胚胎质量等对受体的妊娠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阻碍了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应用。本文对以上影响波尔山羊胚胎...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供体状况、药物、季节等因素使供体超排效果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受体状况、胚胎质量等对受体的妊娠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阻碍了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应用。本文对以上影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胚胎移植效率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胚胎移植效果 超排效果 供体 季节 胚胎移植产业 胚胎质量 状况 因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绵羊胚胎体外发育率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潘晓燕 杨梅 +4 位作者 王正朝 汪立琴 陈童 郭志勤 王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分别利用孤雌激活技术、体外受精技术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不同类型的体外胚胎,比较不同类型胚胎的体外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总数间的差异,研究季节、卵巢保存条件和培养液对孤雌激活胚(PAE)和体细胞核移植胚(SCNTE)发育能力的影响... 分别利用孤雌激活技术、体外受精技术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不同类型的体外胚胎,比较不同类型胚胎的体外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总数间的差异,研究季节、卵巢保存条件和培养液对孤雌激活胚(PAE)和体细胞核移植胚(SCNTE)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AE、SCNTE和体外受精胚(IVFE)的卵裂率没有显著差异;PAE的囊胚率(23.4%)显著高于SCNTE(18.2%);SCNTE的囊胚细胞数(120)显著多于PAE的囊胚细胞数(96),而与IVFE的囊胚细胞数(107)没有显著差异。繁殖季节卵巢PAE和SCNTE的发育率显著高于非繁殖季节。卵巢在14~18℃保存15~17h,没有影响PAE的体外发育,却显著降低了SCNTE的卵裂率,且没有得到囊胚。SOFaa和CR1aa培养基对PAE和SCNTE的早期发育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季节和卵巢的保存方式对绵羊胚胎的体外发育率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类型胚胎的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孤雌激活 体细胞核移植 体外受精 季节 卵巢 培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单层定向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的研究
11
作者 闫益波 齐巍巍 +5 位作者 钟部帅 樊懿萱 宋洋 黄荣 万永杰 王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2,共7页
在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无饲养层单层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丁酸钠(NaB)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前期诱导分化剂,诱导分化7 d,再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地塞米松(Dex)诱导分化12 d,建立了体外两步法单层诱导ES细胞分化为肝样细... 在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无饲养层单层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丁酸钠(NaB)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前期诱导分化剂,诱导分化7 d,再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地塞米松(Dex)诱导分化12 d,建立了体外两步法单层诱导ES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的方法,并对诱导分化所得的肝样细胞从形态学、基因表达、蛋白分子标记及细胞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检测,证明了分化所得细胞为肝细胞,肝细胞分化率为41.67%,为肝细胞来源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肝样细胞 诱导分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x2和aPKC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周峥嵘 张艳丽 +1 位作者 万永杰 王锋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能促进早期胚胎滋养外胚层(TE)的发育,并在胚胎发育体节的延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典型性蛋白激酶(aPKC)则控制着细胞对称性和胚胎的极性,以维持哺乳动物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干细胞的分化,同时aPKC还参与调节外...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能促进早期胚胎滋养外胚层(TE)的发育,并在胚胎发育体节的延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典型性蛋白激酶(aPKC)则控制着细胞对称性和胚胎的极性,以维持哺乳动物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干细胞的分化,同时aPKC还参与调节外胚层细胞的发育,此外,Cdx2的表达水平也影响着aPKC在胚胎卵裂球顶端的定位。论文对Cdx2和aPKC在胚胎发育和极性建立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X2 aPKC 胚胎发育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脂质体法转染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艳丽 许丹 +5 位作者 庞训胜 万永杰 王子玉 孟立 宋辉 王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获得转基因克隆羊的供体细胞,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得到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绘制了生长曲线,鉴定了胎儿细胞性别及核型特征,并且研究了脂质体量、质粒量和转染时间对gFFs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转... 为获得转基因克隆羊的供体细胞,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得到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绘制了生长曲线,鉴定了胎儿细胞性别及核型特征,并且研究了脂质体量、质粒量和转染时间对gFFs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培养体系可以支持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体外生长,其细胞形态为梭形,高度汇合后呈火焰状,增殖特性以及核型特征均为正常,性别鉴定显示该奶山羊胎儿细胞为雌性,符合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的基本要求。24孔板中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4.0μL、质粒DNA 1.2μg,转染6 h可以获得最佳的转染效果,转染效率达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成纤维细胞 分离培养 脂质体 转染 奶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麋鹿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与核型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雪萍 张寒莹 +4 位作者 王子玉 许丹 孙永成 王锋 丁玉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获得适合于克隆麇鹿的供体细胞,本试验对麋鹿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生长特征、核型分析和冷冻保护剂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得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胰酶轻度消化后传代3~4次可得到较纯的皮肤成纤维细胞... 为获得适合于克隆麇鹿的供体细胞,本试验对麋鹿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生长特征、核型分析和冷冻保护剂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得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胰酶轻度消化后传代3~4次可得到较纯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并经过免疫荧光鉴定;麇鹿染色体数目为2n=68,核型式为2(M)+64(A),XY(A,M);含10%NCS的DMEM培养基最适宜细胞生长;复苏后可获得87.78%的贴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皮肤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核型分析 冷冻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樊懿萱 张艳丽 +8 位作者 杨岳 王子玉 宋辉 闫益波 钟部帅 孟立 聂海涛 葛婷 王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为建立梅山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对梅山猪BMS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并传代梅山猪BMS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压片进... 为建立梅山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对梅山猪BMS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并传代梅山猪BMS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压片进行染色体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结果显示:梅山猪BMSC体外生长良好,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具有稳定分裂增殖能力;CD29、CD44、CD90等表面标志基因及Fou5F1、Sox2、Nanog等转录因子基因表达呈阳性,CD45、Lin28表达呈阴性;在特定诱导液作用下,BMSC可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及成脂肪样细胞。采用全骨髓法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量纯度较高的梅山猪BMSC,其生长状态良好,可作为后续BMSC相关研究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分离培养 梅山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BMPR-IB、BMP15和GDF9基因10个突变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左北瑶 钱宏光 +9 位作者 刘佳森 李蕴华 乌云毕力克 艾肯江 应诗家 王子玉 努尔尼沙 王旭 郭志勤 王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以影响不同绵羊品种产羔数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检测10个突变位点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上的多态性及其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未发现BMPR-IB基因的FecB突变和BMP15... 以影响不同绵羊品种产羔数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检测10个突变位点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上的多态性及其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未发现BMPR-IB基因的FecB突变和BMP15基因的FecXI、FecXB、FecXL、FecXH、FecXG、FecXR突变及GDF9基因的FecGH(G8)、FecTT突变,但在GDF9上检测到G1突变,该突变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达到中度多态水平,但其多态性与产羔数无显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繁殖力 BMPR-IB GDF9 BMP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DAZL基因的克隆及在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艳丽 钟部帅 +5 位作者 樊懿萱 周峥嵘 王子玉 应诗家 郭蓉 王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110,共7页
本研究以山羊睾丸组织为材料,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山羊DAZL基因的cDNA序列950 bp,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含有8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95个氨基酸,与牛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7%,编码产物含有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和... 本研究以山羊睾丸组织为材料,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山羊DAZL基因的cDNA序列950 bp,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含有8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95个氨基酸,与牛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7%,编码产物含有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和DAZ重复基序;将山羊DAZL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GFP-C1上,构建了山羊DAZ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DAZL,采用脂质体法将其瞬时转染至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重组质粒在山羊BMSC内的表达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DAZL基因 序列分析 真核表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晓燕 杨梅 +5 位作者 王正朝 汪立琴 陈童 赵雪萍 郭志勤 王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0,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6-DMAP激活时间以及改进的培养液对绵羊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5 h和26 h激活组的囊胚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4 h激活组;6-DMAP激活液作用2 h,激活效果较好;... 系统地研究了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6-DMAP激活时间以及改进的培养液对绵羊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5 h和26 h激活组的囊胚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4 h激活组;6-DMAP激活液作用2 h,激活效果较好;培养液改进后,孤雌胚的囊胚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25 h后在6-DMAP中激活2 h,利用改进后的培养液进行培养,能获得较好的发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6-D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卵巢的保存与卵巢内卵母细胞采集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锋 钱菊汾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2-16,共5页
利用屠宰牛的卵巢,研究了卵巢内(InteriorOvary,IO)卵母细胞的回收方法与影响IO卵母细胞回收数量的因素,以及卵巢保存方法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与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抽吸采取表面卵泡卵母细胞以后,用间隔1.6mm的4个刀... 利用屠宰牛的卵巢,研究了卵巢内(InteriorOvary,IO)卵母细胞的回收方法与影响IO卵母细胞回收数量的因素,以及卵巢保存方法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与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抽吸采取表面卵泡卵母细胞以后,用间隔1.6mm的4个刀片平行排列构成的切割刀,纵横切割秦川牛卵泡期卵巢,其卵母细胞回收数量最高。两次回收平均每个卵巢可获得26.45个A、B级可用卵,较单纯抽吸采卵(5.15个)提高了约4倍。刀距增宽或缩小都会降低卵母细胞的回收数量。牛品种不同对IO卵母细胞的回收数量有显著影响,以中国荷斯坦牛最多(34.25个/卵巢),秦川牛次之(21.75个/卵巢),山丹牛最少(8.25个/卵巢)。牛繁殖状态不同对IO卵母细胞的回收数量有显著影响,以卵泡期最多(21.75个/卵巢),黄体期和妊娠期次之(分别为11.75、10.75个/卵巢),老龄退化期最少(4.25个/卵巢)。回收的IO卵母细胞直径和透明带外径分别达(126.9±9.98)μm和(151.85±10.39)μm,均较表面卵母细胞(分别为136.05±6.09μm和160.80μm±4.23μm)要小的多(P<0.01)。卵巢保存温度25~29℃与30~37℃对IO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与6~8细胞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保存时间则有显著影响,超过6h会显著降低卵裂率和6~8细胞胚发育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保存 卵巢内卵母细胞 采集 卵裂率 体外发育能力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LHβ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源 应诗家 +4 位作者 吴福荣 王锋 王子玉 祝铁钢 石国庆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5-330,共6页
设计6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促黄体素β基因(LHβ)5′调控区和外显子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湖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陶赛特、特克赛尔和哈萨克)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探讨该基因与湖羊繁殖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5′调控区发... 设计6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促黄体素β基因(LHβ)5′调控区和外显子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湖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陶赛特、特克赛尔和哈萨克)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探讨该基因与湖羊繁殖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5′调控区发现4个多态性位点(286 bp T→C、424 bp A→G、439 bp T→C、705 bp G→A),在第2外显子区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1 042 bp C→G、1 136 bp C→T),在第3外显子区内没有任何SNPs位点。研究初步表明,湖羊LHβ基因AB型的平均产羔数比AA型多0.45只(P<0.05),GJ型的平均产羔数比GG型多1.83只(P<0.05),EE型平均产羔数比EF型多0.03只,但差异不显著(P>0.05);AB基因型初生重最小二乘均值比AA基因型多0.56 kg(P<0.05),体高最小二乘均值比AA基因型多2.12 cm(P<0.05);其他基因型的初生性状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繁殖力 促黄体素β基因(LHβ) 单核苷酸多态性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