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展望
1
作者 赵茹茜 陈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9-32,共4页
本综述讨论了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许多研究证明 ,营养可以影响反刍动物生长轴、生殖轴(有关激素、受体) ,代谢以及有关酶的基因表达。机理研究认为营养因子除了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外 ,还涉及转录后的调节。这是当前营养生... 本综述讨论了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许多研究证明 ,营养可以影响反刍动物生长轴、生殖轴(有关激素、受体) ,代谢以及有关酶的基因表达。机理研究认为营养因子除了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外 ,还涉及转录后的调节。这是当前营养生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营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黄酮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孟婷 韩正康 王国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13-14,共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Da)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和只日蛋重均显著增加,料蛋比显著下降;血清总钙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提高,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17β—雌二...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Da)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和只日蛋重均显著增加,料蛋比显著下降;血清总钙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提高,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极显著提高,IGF—I含量降低。本次试验表明Da可通过内分泌途径,改变蛋鸡的内源激素水平及钙磷代谢,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大豆黄酮 迪卡产蛋鸡 17Β-雌二醇 钙磷代谢 IG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产蛋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孟婷 韩正康 王国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选取55周龄伊莎产蛋鸡24羽,随机分为3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Ⅲ组分别饲喂日粮+大豆黄酮(Daidzein,Da)3mg/kg和15mg/kg。结果显示:产蛋后期母鸡的血清瘦素水平对照组平均为(1.37±0.27)ng/ml,而添喂Da组均降低;添喂Da组... 选取55周龄伊莎产蛋鸡24羽,随机分为3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Ⅲ组分别饲喂日粮+大豆黄酮(Daidzein,Da)3mg/kg和15mg/kg。结果显示:产蛋后期母鸡的血清瘦素水平对照组平均为(1.37±0.27)ng/ml,而添喂Da组均降低;添喂Da组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和尿酸含量均显著减少;而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添喂大豆黄酮后,可改变产蛋鸡有关内源激素和代谢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酮 产蛋鸡 瘦素 17Β-雌二醇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反刍动物营养生物学发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正康 王国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65-68,共4页
本文对异黄酮植物雌激素的种类、测定方法及在动物体内代谢规律进行了综述 ,同时也就该激素对生殖和乳腺发育双向作用进行了评述 。
关键词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生长轴调控动物生长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子荣 赵茹茜 陈杰 《草食家畜》 1999年第1期41-45,共5页
通过生长轴调控动物生长是近年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热点之一,下丘脑、垂体、肝脏各层次都有研究。本文介绍了利用外源性生长激素、IGF-1、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和降低生长抑素浓度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生长轴 调控 生长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黄酮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孟婷 韩正康 王国杰 《畜禽业》 2002年第8期X002-X003,共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Da)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选用135羽174日龄迪卡产蛋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Da3mg/kg组和基础日粮+Da6mg/kg组,试验期为21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Da)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选用135羽174日龄迪卡产蛋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Da3mg/kg组和基础日粮+Da6mg/kg组,试验期为21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和只日蛋重均显著增加,料蛋比显著下降;血清总钙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提高,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极显著提高,IGF-I含量降低。本次试验表明Da可通过内分泌途径,改变蛋鸡的内源激素水平及钙磷代谢,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蛋鸡 生产性能 大豆黄酮 17β-雌二醇 钙代谢 磷代谢 IGF-I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沉积的代谢程序化及leptin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艳 李慧芳 赵茹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6,共7页
肥胖症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警示着如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一类营养相关疾病的增加。一系列流行病学、临床学试验研究表明,胎儿和新生儿的营养环境与成年人体脂肪组织数量和分布间存在相关性。动物研究表明,机体在生命... 肥胖症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警示着如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一类营养相关疾病的增加。一系列流行病学、临床学试验研究表明,胎儿和新生儿的营养环境与成年人体脂肪组织数量和分布间存在相关性。动物研究表明,机体在生命早期的营养供应和内分泌模式与成年后罹患肥胖和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人们还日益认识到生命早期营养环境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发育所造成的影响是这些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论文阐述了动物出生前营养状况对能量平衡调节相关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潜在影响,强调了脂源性激素leptin的作用,重点论述了生命早期"脂-脑"轴形成过程中导致动物脂肪沉积的程序化发生的引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沉积 程序化 LEP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促生长剂对反刍动物的研究与开发前景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正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7-20,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对三种促生长剂(CS87、β—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F89)在反刍动物的实验研究情况。CS87主要通过耗竭体内生长抑素 ,提高生长激素、IGF—I和其他代谢激素水平 ;同时加强消化代谢机能 ,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对三种促生长剂(CS87、β—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F89)在反刍动物的实验研究情况。CS87主要通过耗竭体内生长抑素 ,提高生长激素、IGF—I和其他代谢激素水平 ;同时加强消化代谢机能 ,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β—受体激动剂对反刍动物的效果比单胃动物更为显著 ,可能是由于瘤胃微生物存在 β—受体 ,改善了蛋白质代谢。但应使用规范化 ,防止残留量超标 ,以利保证肉品卫生。初步研究表明 ,F89可提高动物采食量和养分消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剂 生长抑素耗竭剂 β—受体激动剂 神经内分泌生长轴 苯二氮卓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的抗疲劳生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耀凌 邹思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9,共3页
用两批各 48只小鼠分 4组 (n =12 )每天分别灌喂生理盐水和 3 4mmol·kg-1的谷氨酰胺、谷氨酸和天冬酰胺 ,连续 10d。结果显示 ,三者都可提高小鼠血清、肝和骨骼肌中的肌酸磷酸激酶活性 ,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 ,并显著增加肝、骨骼肌... 用两批各 48只小鼠分 4组 (n =12 )每天分别灌喂生理盐水和 3 4mmol·kg-1的谷氨酰胺、谷氨酸和天冬酰胺 ,连续 10d。结果显示 ,三者都可提高小鼠血清、肝和骨骼肌中的肌酸磷酸激酶活性 ,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 ,并显著增加肝、骨骼肌糖原积累。其中有相同碳架结构的谷氨酰胺、谷氨酸能极显著提高小鼠的游泳耐力 ,但与谷氨酰胺有相等酰胺氮的天冬酰胺作用不强。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抗疲劳 肌酸磷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糖原 生理活性 生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胎奶牛围产期某些血液生化成分的特点 被引量:9
10
作者 艾晓杰 吴晓林 +3 位作者 朱勇琪 吴忠贤 董德宽 韩正康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12头初胎荷斯坦乳牛,在预产期前10d、7d、产后3d、10d和17d采取血样,测定血浆中葡萄糖、尿素氮、谷丙转氨酶(GPT)和胆固醇的含量。结果表明:①分娩前第3d和产后第3d、10d、17d的血糖含量分别比预产期前10天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 12头初胎荷斯坦乳牛,在预产期前10d、7d、产后3d、10d和17d采取血样,测定血浆中葡萄糖、尿素氮、谷丙转氨酶(GPT)和胆固醇的含量。结果表明:①分娩前第3d和产后第3d、10d、17d的血糖含量分别比预产期前10天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26.05%、53.01%、39.87%和75.95%;②尿素氮含量分娩前第3d比预产前第10天降低46.08%(P<0.01),产后3d、10d提高13.43%%和3.85%,产后17天则低11.16%;③预产前3dGPT水平较预产前10d高30.99%(P<0.01),而产后第3d、第17dGPT水平分别较预产前10d低29.11%和25.2%(P<0.01);④血浆总胆固醇在分娩前第3d、产后的第3d和10d分别比预产期前10天低31.35%(P<0.01)、13.41%(P<0.01)和10.40%,而产后第17d的含量较预产前10天提高10.40%。以上结果提示:初胎乳牛围产期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均发生改变,以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加强蛋白质的合成,适应机体泌乳的生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胎奶牛 围产期 血液生化成分 葡萄糖 尿素氮 谷丙转氨酶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杂交猪与二花脸猪初乳中几种生化组分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宜德 邹思湘 +1 位作者 徐银学 王平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1-64,共4页
于母猪分娩后2 h 内采集乳样, 分析和比较了30 头二花脸母猪和12 头二元杂交母猪 (♀二花脸×大约克) 初乳pH值、乳脂、乳糖、总乳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I) 的含量, 以及初乳中蛋白主要组分的差异, 同时对二元杂交猪和二... 于母猪分娩后2 h 内采集乳样, 分析和比较了30 头二花脸母猪和12 头二元杂交母猪 (♀二花脸×大约克) 初乳pH值、乳脂、乳糖、总乳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I) 的含量, 以及初乳中蛋白主要组分的差异, 同时对二元杂交猪和二花脸猪的窝重和产活仔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二元杂交猪初乳乳糖和IGF-I显著高于二花脸猪(P< 0.05), 而乳脂显著低于二花脸猪(P< 0.05 )。总乳蛋白和乳pH值差别不显著。二元杂交猪初乳蛋白中免疫球蛋白重链(IgH) 显著高于二花脸猪(P< 0.05), 而乳铁蛋白 (Lf) 极显著低于二花脸猪(P< 0.01), 其余变化不显著。二元杂交母猪保持了二花脸猪的高产仔率, 并且窝重显著高于二花脸猪(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杂交种 初乳 组分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山羊血液生化参数及组织中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海波 王绍庆 +7 位作者 贾媛媛 端木永前 陶诗煜 倪迎冬 张源淑 庄苏 沈向真 赵茹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5-302,共8页
为了研究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和糖代谢的影响,选择8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经产泌乳中期山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low concentrate,LC,n=4)和60∶40(high concentrate,HC,n=4)的日粮。实验期共8周,实验... 为了研究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和糖代谢的影响,选择8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经产泌乳中期山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low concentrate,LC,n=4)和60∶40(high concentrate,HC,n=4)的日粮。实验期共8周,实验期间采集瘤胃液,血液;实验结束时采集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置于液氮速冻后于-70℃保存待测。结果显示,饲喂高精料日粮2周后山羊瘤胃液pH显著降低,采食后瘤胃液pH持续低于5.8超过3h,8周后瘤胃液pH升高维持在6.0以上,但仍低于LC组山羊。与LC组山羊相比较,HC组山羊血液中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含量均升高(P<0.05,P=0.071),谷草转氨酶含量有上升的趋势(0.05<P<0.1);HC组肝脏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表达有上升的趋势(P=0.06),脂肪和肌肉中丙酮酸羧化酶(PC)、线粒体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2)均呈上升趋势(P=0.066,P=0.069)。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引起泌乳山羊能量代谢异常,并伴随血液代谢异常及组织糖代谢基因表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血液生化参数 糖代谢 基因表达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对山羊实验性乳腺炎乳中NAGase、MPO及乳铁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荆强 苗晋锋 +2 位作者 顾蓓蓓 邓月娥 邹思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产后第5、8天分别向左、右乳区灌注等体积的灭菌PBS和10μg.kg-1CpG-ODN(cytosine-phosphate-guanosine dinucleotides),第9天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大肠杆菌(2×109CFU.mL-1)和金黄色葡萄球...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产后第5、8天分别向左、右乳区灌注等体积的灭菌PBS和10μg.kg-1CpG-ODN(cytosine-phosphate-guanosine dinucleotides),第9天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大肠杆菌(2×109CFU.mL-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109CFU.mL-1)混合菌液3 mL。分别于灌注细菌前0 h,灌注后8、16、24、48和72 h采集乳样,动态监测乳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力及乳铁蛋白含量变化。灌注72 h后处死动物,取乳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灌注细菌后72 h,灌注PBS的乳腺腺泡内仍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但灌注CpG-ODN的乳区已无明显细胞浸润。灌注CpG-ODN侧乳中NAGase、MPO活性均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在24 h达到最大值,乳铁蛋白含量则在16 h达到最高。灌注PBS的侧乳中NAGase、MPO活性随时间变化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但NAGase峰值高于灌注CpG-ODN的一侧,MPO峰值低于灌注CpG-ODN的一侧;乳铁蛋白含量在24 h达到最大,峰值也有所升高。上述结果表明,CpG-ODN可以增强乳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联合感染诱导的山羊实验性乳腺炎的非特异性防御能力,减轻乳腺上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髓过氧化物酶(MPO) 乳铁蛋白 乳腺炎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对大鼠肝脏药物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善祥 毛鑫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2-85,共4页
将 8 5只体重 2 5 0~ 35 0 g的健康SD大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感染组 (n =5 5 )和对照组 (n =30 )。感染组大鼠每只一次经口感染 2 5个肝片吸虫囊蚴 ,每周采血测定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碱性磷酸酶 (ALP)活... 将 8 5只体重 2 5 0~ 35 0 g的健康SD大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感染组 (n =5 5 )和对照组 (n =30 )。感染组大鼠每只一次经口感染 2 5个肝片吸虫囊蚴 ,每周采血测定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于感染后第 3,6 ,9,11和 13周分别宰杀 12只 (感染组 8只 ,对照组 4只 )大鼠 ,测定其肝微粒体蛋白、细胞色素P 4 5 0、细胞色素b5的浓度和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大鼠感染肝片吸虫后 ,血浆AST、ALT、ALP活性分别在感染后 3~ 7周、 3~ 5周、 5~ 13周极显著上升 (P <0 0 1) ;肝体比上升 ;CytP 4 5 0浓度、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极显著下降 (P <0 0 1)。提示肝片吸虫感染对大鼠肝脏药物代谢功能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脏药物代谢功能 肝片吸虫 损伤作用 细胞色素 肝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制剂对雏鹅代谢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艾晓杰 韩正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5-367,共3页
18只 7日龄雏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饲以大麦 (占 45 % )基础日粮 ,试验组添加 0 .1%的Bio kyowa粗酶制剂。试验期为 7~ 2 1日龄 ,2 1日龄采取血样 ,测定其中激素含量和生化指标。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较 ,酶制剂使 2 1日龄雏... 18只 7日龄雏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饲以大麦 (占 45 % )基础日粮 ,试验组添加 0 .1%的Bio kyowa粗酶制剂。试验期为 7~ 2 1日龄 ,2 1日龄采取血样 ,测定其中激素含量和生化指标。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较 ,酶制剂使 2 1日龄雏鹅血糖水平高 13.95 % (P <0 .0 1) ,胰岛素有升高的趋势 ,胰高血糖素低 2 8.0 5 % (P <0 .0 1) ;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 14.5 3 % (P <0 .0 5 ) ,而尿酸浓度却下降 35 .37% (P <0 .0 1) ;添加粗酶制剂后 ,血浆的TSH和T3分别较对照升高 11.76 %和 11.43% (P <0 .0 5 )。以上结果表明 :酶制剂通过解除饲料中 β 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影响机体代谢激素水平 ,改变糖和蛋白质的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Β-葡聚糖 雏鹅 代谢激素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对S.aureus诱导的山羊实验性乳腺炎乳腺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于敏 邹思湘 +2 位作者 李震 苗晋锋 邓月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51-655,共5页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于右乳区经过乳导管灌注10μg/kgCpG-ODN,左乳区则灌入等体积的灭菌100μL0.01mol/L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灌注后第3d按同等剂量进行二次灌注,二次灌注后第2d,分别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3...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于右乳区经过乳导管灌注10μg/kgCpG-ODN,左乳区则灌入等体积的灭菌100μL0.01mol/L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灌注后第3d按同等剂量进行二次灌注,二次灌注后第2d,分别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3mL(2×109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于灌注细菌前(0h),灌注后8h,16h,24h,48h和72h分别收集左右乳区乳汁进行检测。临床症状观察显示,乳腺内灌注3mL(2×109CFU/mL)的S.aureus能迅速诱导山羊典型的急性乳腺炎症状。组织学观察显示感染S.aureus后72h乳腺腺泡内仍有嗜中性粒细胞(PMN)浸润,但实验乳区明显减少。乳汁S.aureus数同在感染后24h上升至最高,CpG-ODN能显著降低各个时间点乳汁细菌数。乳汁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在感染后24h上升至最高,CpG-ODN能显著提高感染后24h乳汁IL-6水平。对照和CpG-ODN处理乳区乳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在感染后24h和16h上升至最高,其中在感染后24h实验乳区比对照下降40.63%(P<0.05)。乳汁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水平同在感染后16h达最高(P<0.01),CpG-ODN能显著提高感染后8h乳汁NAGase水平。上述结果表明CpG-ODN可通过提高乳汁IL-6水平、加速并促进乳汁TNF-α的释放,从而减少了乳汁中S.aureus数量,减轻了炎症介质对细胞的损伤,对缩短炎症过程也有一定的作用,实验结果证实了CpG-ODN对S.aureus感染诱发的山羊乳腺炎的乳腺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 山羊 乳腺炎 S.aur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DN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大鼠实验性乳腺炎乳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于敏 刘仪 +1 位作者 陈伟华 邹思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96,共6页
72只泌乳期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n=36),于产后0 h试验组每只肌注CpG-DNA 200μg,对照组肌注0.01 mol.L-1PBS(pH 7.2)100μL。两组于产后72 h均经乳头管灌注2×1012CFU.mL-1金黄色葡萄球菌,每侧各100μL到第4对乳腺内... 72只泌乳期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n=36),于产后0 h试验组每只肌注CpG-DNA 200μg,对照组肌注0.01 mol.L-1PBS(pH 7.2)100μL。两组于产后72 h均经乳头管灌注2×1012CFU.mL-1金黄色葡萄球菌,每侧各100μL到第4对乳腺内(两侧);分别于灌注前0 h,灌注后8、16、24、48和72 h(n=6)颈静脉放血处死。组织学观察显示,试验组乳腺腺泡内嗜中性粒细胞(PMN)在感染初期较对照组浸润迅速,试验组在72 h时已无PMN浸润,而对照组仍有浸润。与对照组相比,CpG-DNA能显著降低8、16和72 h的乳腺组织细菌数。IL-2水平在灌注后有显著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CpG-DNA极显著提高乳腺组织0 h IL-2水平,显著提高16、24和48 h乳腺组织IL-6水平,显著降低48 h和72 h乳腺组织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上述结果显示,CpG-DNA可促进炎症初期PMN的快速浸润,促进并加速细胞因子的产生及释放,减少乳腺组织细菌数量,减轻炎症介质对细胞的损伤,表明CpG-DN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诱发的大鼠乳腺炎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DNA 乳腺炎 大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感染仔猪肠道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检测及其与肠道病理变化的关系分析
18
作者 李志强 陈雪清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63-3473,共11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_(2))可参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特别是在维持肠道稳态中的作用已趋于共识,但在动物冠状病毒尤其是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中的作用仍不清晰。通过分析ACE_(2)与PEDV临床感染仔猪小肠组织中的病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_(2))可参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特别是在维持肠道稳态中的作用已趋于共识,但在动物冠状病毒尤其是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中的作用仍不清晰。通过分析ACE_(2)与PEDV临床感染仔猪小肠组织中的病理变化关系,研究ACE_(2)与PEDV感染的相关性。以PED临床感染仔猪为研究对象,分离、截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等组织,采用PCR、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RT-qPCR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明确PEDV感染及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分析小肠组织中ACE_(2)与IFN-α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ACE_(2)与PEDV感染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仔猪小肠组织中有PEDV感染且多分布于空肠和回肠;PEDV感染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绒毛萎缩、变短等不同程度的病变;小肠组织中Ang II与促炎性因子TNF-α、IL-6、IL-8和IL-1β的含量均显著升高,Ang(1-7)与抗炎性因子TGF-β1和IL-10的含量均显著降低;ACE_(2)、MasR与IFN-α蛋白及其介导的ISG15、ISG54和ISG56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ACE、AT1R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EDV感染与ACE_(2)-Ang(1-7)-MasR轴呈负相关,与ACE-Ang II-AT1R轴呈正相关,与IFN-α表达呈负相关,而ACE_(2)与IFN-α表达呈正相关。结果提示,PEDV感染诱发仔猪肠道炎症病变,小肠中IFN-α及其介导的ISGs的表达均被抑制;肠道局部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所有成员,其中的两条通路共同参与了PEDV致仔猪肠道的炎性损伤过程,表现为ACE-Ang II-AT1R轴被激活,ACE_(2)-Ang(1-7)-MasR轴被抑制;ACE_(2)与PEDV感染及其诱发的干扰素应答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小肠 干扰素 肠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山羊实验性乳腺炎乳腺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于敏 苗晋峰 +3 位作者 邹思湘 陈伟华 李震 邓月娥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体重为30~40妇。产后第5d早上挤奶后,于右乳区经过乳头管灌注10μg/kgCpG—ODN,左乳区则通过乳头管灌人等体积的灭菌0.0lmol/LpH值7.2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作为...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体重为30~40妇。产后第5d早上挤奶后,于右乳区经过乳头管灌注10μg/kgCpG—ODN,左乳区则通过乳头管灌人等体积的灭菌0.0lmol/LpH值7.2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作为对照,灌注后第3d按同等剂量进行二次灌注,二次灌注后第2d早上挤奶后,于左右乳区经乳导管灌注2×10^9CFU/m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各3ml,分别于灌注细菌前(定义为0h),灌注后8,16,24,48,72h收集左右乳区乳汁,灌注大肠杆菌72h后,处死动物,取乳腺组织。临床症状观察显示,乳腺内灌注3rnl2×10^9CFU/ml的大肠杆菌能迅速诱导山羊典型的急性乳腺炎症状。组织学观察显示感染大肠杆菌后72h乳腺腺泡内仍有少量嗜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浸润,但实验乳区已无浸润。乳汁大肠杆菌数在感染后16h上升至最高。乳汁白细胞介素一6(Interleukine-6,IL-6)水平在感染后16h上升至最高,CpG—ODN能显著提高感染前乳汁IL-6水平,而在感染后24h实验乳区较对照下降了33.73%(P〈0.05)。乳汁肿瘤坏死因子一a(Tumornecrosisfactor-(2,TNF.a)水平在感染后16h上升至最高,其中在感染后24h实验乳区较对照下降35.29%(P〈0.01)。乳汁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ase)水平在感染后16h达最高(P〈0.01),CpG-ODN能显著提高感染后8h乳汁NAGase水平。提示CpG—ODN可通过提高乳汁IL-6水平,减少了乳汁中大肠杆菌数量,减轻了炎症介质对细胞的损伤,并能明显缩短炎症过程。证实了CpG-ODN对大肠杆菌感染诱发的山羊乳腺炎的乳腺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 山羊 乳腺炎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瘤胃液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0
作者 王小静 沈向真 +2 位作者 王喜乐 杨俊花 陈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185,共4页
研究3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瘤胃液中共轭亚油酸(CLA)前体反式油酸的积累与CLA含量的影响,选用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设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4个处理,每只山羊每天添喂剂量分别为0、0.3、0... 研究3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瘤胃液中共轭亚油酸(CLA)前体反式油酸的积累与CLA含量的影响,选用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设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4个处理,每只山羊每天添喂剂量分别为0、0.3、0.05、0.05 g/kg体重。每两周采集瘤胃液样品,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瘤胃液中反式油酸、CLA含量及其他脂肪酸组成,并对CLA与反式油酸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理调节剂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C18∶1 trans-11(TVA)和CLA含量,其作用效果依次为葵花油>海南霉素>丙酮酸钙。瘤胃中TVA和CL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油酸 CLA 瘤胃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