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经济组织在亚洲地区的农业信贷活动(三)
1
作者 朱菁 《农村金融研究》 1987年第10期45-50,44,共7页
三、贷、赠机构的贷、赠款准则在前面两部分里我们介绍了各类贷款和赠援款机构的组织和功能,这里我们将详细列表考察一下两类机构的贷、赠准则。由于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目标的特殊性,他们虽然按照一般信贷的原理工作,但这并不是... 三、贷、赠机构的贷、赠款准则在前面两部分里我们介绍了各类贷款和赠援款机构的组织和功能,这里我们将详细列表考察一下两类机构的贷、赠准则。由于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目标的特殊性,他们虽然按照一般信贷的原理工作,但这并不是这些机构进行决策的唯一准则,他们还需要考虑各接受国的社会经济总目标以及全球的均衡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组织 信贷活动 接受国 社会经济 超国家 投资方案 资本投资 粮食生产 发展战略 技术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组织在亚洲地区的农业信贷活动(二)
2
作者 朱菁 《农村金融研究》 1987年第9期46-48,共3页
二、赠援机构的组织及功能目前有许多国际组织提供赠援款而非贷款,主要投入规模小、期限短的项目,包括很大部分的技术援助。(一)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不仅提供贷款服务,还为成员国提供以下几个领域内的技术援助:项目准备,以吸引其... 二、赠援机构的组织及功能目前有许多国际组织提供赠援款而非贷款,主要投入规模小、期限短的项目,包括很大部分的技术援助。(一)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不仅提供贷款服务,还为成员国提供以下几个领域内的技术援助:项目准备,以吸引其它非亚洲开发银行机构的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活动 亚洲开发银行 国际经济组织 贷款服务 受援国 项目准备 粮食计划署 粮食援助 投入规模 联合国粮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组织在亚洲地区的农业信贷活动(连载)
3
作者 朱菁 《农村金融研究》 1987年第8期43-46,40,共5页
国际经济组织作为超国家的机构,其活动及政策目标是具有全球性特点的。由于这种组织可以通过其成员国政府对它的建议和决定予以考虑和实施,从而能对国际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当今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以及随之产生... 国际经济组织作为超国家的机构,其活动及政策目标是具有全球性特点的。由于这种组织可以通过其成员国政府对它的建议和决定予以考虑和实施,从而能对国际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当今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以及随之产生的国际经济组织巨大的超宏观调节作用,我们有必要具体地研究一下国际经济组织促进亚洲地区农业发展的金融信贷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组织 信贷活动 宏观调节 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开发协会 资本投入 成员国政府 经济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 融通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特征及面临的任务
4
作者 刘传哲 《农业经济》 1988年第3期11-15,共5页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对指导我们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对农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面临的任务。一、...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对指导我们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对农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面临的任务。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社会主义农业 农业生产力 农村政治体制 生产力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识形态领域 “星火计划” 经济发展特点 伟大创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质量经济评价原理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万茂 杜金岷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年第3期24-28,63,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农业生产中,客观上存在着由于农地质量的差异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利益的差别,正如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在农业生产中,客观上存在着由于农地质量的差异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利益的差别,正如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1)诚然农业生产中经济利益的差别并不是唯一地由农地质量决定的,但是,农地质量的差异确是影响农业生产中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自然条件的优劣,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土地作为自然综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利益 农业生产 生产率 质量经济 评价原理 再生产 农业劳动 自然条件 评价单元 自然综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成因与现实转换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寿春 李善民 《经济问题》 1988年第11期2-7,共6页
在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共同的历史原因,存在着深刻的“城乡离差”。然而,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具体考察令人惊奇地发现,中国“城乡离差”的形成有着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即中国通过国家超经济强制的方式促成并维系... 在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共同的历史原因,存在着深刻的“城乡离差”。然而,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具体考察令人惊奇地发现,中国“城乡离差”的形成有着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即中国通过国家超经济强制的方式促成并维系着“城乡离差”,从而形成二元经济结构格局。本文就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转换作点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 超经济强制 工业化发展 格局 现实转换 乡镇企业 农业投资 农产品 城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质量评价与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万茂 潘文珠 钱绵绵 《中国土地科学》 1988年第2期41-47,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农业生产效益主要取决于土地质量.作为农业中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受自然诸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土地质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系统.与复杂性紧紧相伴随的便是模糊性,例如,土... 一、问题的提出农业生产效益主要取决于土地质量.作为农业中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受自然诸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土地质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系统.与复杂性紧紧相伴随的便是模糊性,例如,土地质量很难用其某一影响因子的精确数值加以描述,一般只能用'好、较好、一般、和差'或'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和四等地'等模糊评语加以区分.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土地单元按其质量能否组成同一类群,某个土地单元按其质量是否属于某一等级,都不是泾渭分明的.模糊数学用于土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评价 土地单元 模糊聚类分析 农业生产效益 人类经济活动 土地分类 影响因子 主要生产资料 系数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
8
作者 刘书楷 《中国土地科学》 1988年第4期29-33,共5页
土地和劳动形成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土地,也无时无刻不在利用土地.但土地的数量有限,它的空间、位置不可移动,而且各种土地有其特定的适应功能,不可能听任人们随心所欲用... 土地和劳动形成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土地,也无时无刻不在利用土地.但土地的数量有限,它的空间、位置不可移动,而且各种土地有其特定的适应功能,不可能听任人们随心所欲用来满足一切经济目的,所以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依据有利于各自发展的利益来选择用地,使各种土地按其特性功能用得其所,发挥最佳效益.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化给土地利用及其选择带来了人地矛盾日益增多,也使如何正确选择用地成为广泛存在的重要经济问题.适应这一客观要求,自19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并先后形成了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位选择 人类经济活动 最佳效益 人口增长 其特 区位地租 经济发展条件 城镇用地 交通运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内涵
9
作者 唐寿春 《理论月刊》 1988年第2期26-27,共2页
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迄今,七十年的历史过去了。其间,不少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不断地探寻自己的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正沿着“理论——实践——理论”这个惭进式的循环线路演变... 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迄今,七十年的历史过去了。其间,不少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不断地探寻自己的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正沿着“理论——实践——理论”这个惭进式的循环线路演变着自己的历史。在这个动态演变中,理论始终是最薄弱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社会主义 三位一体 公有制 社会主义国家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实践 本质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