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月平 邵振润 +4 位作者 陈文明 梁桂梅 李永平 周威君 沈晋良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320,共8页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采用点滴法测定了7类32种药剂对不同水稻生态区二化螟种群的室内毒力。基于这些毒力数据,推荐对二化螟毒力较高的7种新型农药(氟虫腈、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呋喃虫酰...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采用点滴法测定了7类32种药剂对不同水稻生态区二化螟种群的室内毒力。基于这些毒力数据,推荐对二化螟毒力较高的7种新型农药(氟虫腈、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和氟啶脲)和一些中低毒性的有机磷品种(如辛硫磷、喹硫磷、毒死蜱和哒嗪硫磷)作为大田药效试验的候选替代药剂。评估了田间二化螟对10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发现7种对鱼高毒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氟氯氰菊酯、λ-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S-氰戊菊酯)对二化螟的毒力高于大多数有机磷类农药。虽然我国禁止上述菊酯类杀虫剂在水稻上使用,但是浙江瑞安田间种群(RA05)已对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λ-高效氯氟氰菊酯等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66.7、51.9、41.3和36.8倍)。对鱼低毒的3种菊酯类农药(乙氰菊酯、醚菊酯和氟硅菊酯)对抗性二化螟(RA05)的毒力高于三唑磷。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对鱼低毒的菊酯类农药作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和抗性治理的轮换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高毒农药 替代药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拟除虫菊酯 药效试验 抗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忠文 陶岭梅 +6 位作者 苏建亚 高聪芬 畅红 周立邦 沈晋良 刘学 杨峻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1-636,共6页
为筛选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8类29种杀虫剂对广西南宁和江苏南京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这8类杀虫剂的毒力顺序为:抗生素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噁二嗪类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有机磷酸酯... 为筛选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8类29种杀虫剂对广西南宁和江苏南京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这8类杀虫剂的毒力顺序为:抗生素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噁二嗪类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两地区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触杀毒力最高,其LC50值介于0.2~0.8mg/L;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和氟铃脲的LC50值介于1.8~53mg/L。推荐对稻纵卷叶螟毒力最高的10种新型杀虫剂(甲维盐、依维菌素、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氟铃脲)和一些有机磷杀虫剂(喹硫磷、辛硫磷、丙溴磷、毒死蜱、哒嗪硫磷)作为高毒农药替代的候选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此外,还讨论了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高毒农药 替代药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药性监测及抗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23
3
作者 贾变桃 沈晋良 刘永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4-169,共6页
用浸叶法监测了江苏丰县、大丰、射阳、阜宁、南京江宁及河南新野6个地区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对虫酰肼的抗性,结果表明:各种群对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2.1~4.2,属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用虫酰肼筛选甜菜夜蛾广东深圳种群34代后,与起... 用浸叶法监测了江苏丰县、大丰、射阳、阜宁、南京江宁及河南新野6个地区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对虫酰肼的抗性,结果表明:各种群对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2.1~4.2,属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用虫酰肼筛选甜菜夜蛾广东深圳种群34代后,与起始种群相比,抗性为17.0倍。筛选前17代,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筛选后17代,现实遗传力为0.1519,前半段现实遗传力小于后半段的现实遗传力。整个34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1695。当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杀死率为80%~90%时,抗性上升10倍,需要14~18代。试验结果证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较低。并对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虫酰肼 抗性监测 现实遗传力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 被引量:49
4
作者 马崇勇 高聪芬 +1 位作者 韦华杰 沈晋良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558,共4页
采用点滴法和稻茎浸渍法分别测定了2006年4月采自江苏省无锡市和浙江省湖州市灰飞虱种群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及1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无锡种群和湖州种群对吡虫啉均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79.6倍和44.6倍... 采用点滴法和稻茎浸渍法分别测定了2006年4月采自江苏省无锡市和浙江省湖州市灰飞虱种群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及1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无锡种群和湖州种群对吡虫啉均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79.6倍和44.6倍;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6.6倍和40.1倍,属高水平抗性;对甲萘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9.8倍和45.3倍,属中等一高水平抗性;对二嗪磷、杀螟硫磷、仲丁威、丁硫克百威、醚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倍数为1.4~8.1倍,属敏感一低水平抗性。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对无锡和湖州灰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最高,LG50值为0.21~0.41mg/L;噻虫嗪、烯啶虫胺、毒死蜱、吡蚜酮、异丙威、敌敌畏为田间药效试验的推荐用药。还讨论了灰飞虱抗药性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敏感性 抗药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种群对Bt棉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凤沂 须志平 沈晋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0-472,共3页
2005年采用F1和F2代法估测了河北省邱县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47(95%CI:0.015~0.079)和0.015(95%CI:0.0067~0.0277)。该频率值较1999年的初始频率0.0058几乎上升近10个百分点,警示该地区棉铃虫种群抗性已明显上升... 2005年采用F1和F2代法估测了河北省邱县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47(95%CI:0.015~0.079)和0.015(95%CI:0.0067~0.0277)。该频率值较1999年的初始频率0.0058几乎上升近10个百分点,警示该地区棉铃虫种群抗性已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 F1代法 F2代法 抗性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