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晓梅 沈晋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90,共6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一种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生物系统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AFLP的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其应用作了简要的...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一种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生物系统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AFLP的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其应用作了简要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 分子标记 原理 操作程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长链脂肪醇氧化酶(AtFAO3)在抗病防卫反应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枫 杨雪 +1 位作者 王晓莉 董汉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长链脂肪醇氧化物酶(FAO)基因编码一个与膜结合,包含黄素,产生H2O2的长链脂肪醇氧化酶。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包含4个FAO同源基因。然而,拟南芥FAO在响应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胁迫中起何种作用还不得而知。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拟南芥AtFAO3在植... 长链脂肪醇氧化物酶(FAO)基因编码一个与膜结合,包含黄素,产生H2O2的长链脂肪醇氧化酶。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包含4个FAO同源基因。然而,拟南芥FAO在响应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胁迫中起何种作用还不得而知。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拟南芥AtFAO3在植物防卫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pathovar(pv.)tomatostrain DC3000(PstDC3000)中的作用。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瞬时表达AtFAO3偶联GFP融合蛋白表明,AtFAO3定位于细胞膜。与野生型植株相比,拟南芥AtFAO3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Atfao3在正常条件叶片中H2O2含量下降,在氧胁迫或生物胁迫下积累活性氧含量减少。接种病原细菌PstDC3000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Atfao3突变体体内细菌繁殖数量增加,叶片病害症状加重,防卫相关基因PR1、PR2和PAL表达减弱。我们基于以上T-DNA突变体分析结果表明,AtFAO3在植物对病原细菌防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醇氧化酶 T-DNA突变体 植物抗病防卫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调控拟南芥核黄素信号传导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枫 刘裴清 董汉松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0,共4页
植物昼夜节律钟对调控植物生理进程、环境响应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与此相似,核黄素信号途径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在野生型拟南芥叶片中,内源黄素含量(核黄素、FMN、FAD)在24 h周期内呈节律波动;RT-PCR分析表明,... 植物昼夜节律钟对调控植物生理进程、环境响应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与此相似,核黄素信号途径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在野生型拟南芥叶片中,内源黄素含量(核黄素、FMN、FAD)在24 h周期内呈节律波动;RT-PCR分析表明,外源核黄素处理植株增强或抑制许多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在野生型植株24 h内的表达水平也受昼夜节律调控;此外,外源核黄素能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该过程也受昼夜节律调控。因此得出结论:植物昼夜节律钟调控核黄素信号传导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核黄素信号传导 昼夜节律 防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施核黄素诱导小麦对白粉病菌的抗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杜文超 刘昌来 董汉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0-233,共4页
核黄素是一种植物抗病性激发子,能够激发植物的防御反应使植物对病原菌起到抗性作用。为研究核黄素诱导小麦对白粉菌抗性,利用不同浓度的核黄素(0,5,10,15,25μmol/L)处理小麦幼苗植株,12 h后接种白粉菌,结果表明,核黄素处理的小麦幼苗... 核黄素是一种植物抗病性激发子,能够激发植物的防御反应使植物对病原菌起到抗性作用。为研究核黄素诱导小麦对白粉菌抗性,利用不同浓度的核黄素(0,5,10,15,25μmol/L)处理小麦幼苗植株,12 h后接种白粉菌,结果表明,核黄素处理的小麦幼苗叶片中H2O2短时间内有显著的积累,小麦发病情况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叶片中诱导产生的H2O2量与核黄素的浓度有关,但不同浓度处理诱导植株产生的抗病性没有差异。在喷施核黄素的小麦上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同时加入H2O2清除剂CAT,核黄素诱导小麦抗病性消失。试验结果表明核黄素能够诱导小麦增强对抵抗白粉病菌的侵染能力,核黄素诱导小麦对白粉病菌的抗性依赖于H2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菌 核黄素 抗性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P7-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苑侠 孙枫 +3 位作者 卢嫣红 周彤 范永坚 周益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8-1282,共5页
克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SP7-1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为研究SP7-1致病机理提供基础。根据已发表的SRBSDV SP7-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感病水稻植... 克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SP7-1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为研究SP7-1致病机理提供基础。根据已发表的SRBSDV SP7-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感病水稻植株中克隆到完整的SP7-1基因。通过酶切连接,构建了SP7-1植物表达载体pCHF3/SP7-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润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获得转化植株T0代种子。对收获的T0代种子进行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4株阳性植株。阳性植株的PCR和RT-PCR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SP7-1载体已成功转化拟南芥,病毒SP7-1已经整合至拟南芥基因组中并能正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SP7-1基因 拟南芥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