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GIS的区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卫建 卞新民 +1 位作者 柯建国 章熙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总结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和农业决策需求的基础上 ,确定了构建基于网络GIS (地理信息系统 )的区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目标 ,提出了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并设计了该系统的网络和逻辑结构。在考查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出实现系统集成... 在总结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和农业决策需求的基础上 ,确定了构建基于网络GIS (地理信息系统 )的区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目标 ,提出了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并设计了该系统的网络和逻辑结构。在考查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出实现系统集成的 3种可行方案 ,即松散型、镶嵌型和动态链结型集成。经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系统集成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 被引量:128
2
作者 戴廷波 孙传范 +2 位作者 荆奇 姜东 曹卫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采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2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 (112 .5kgN hm2 和 2 2 5kgN hm2 )及基追比 (基肥∶追肥为 6 6 34和 34 6 6 )对小麦植株C N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氮水平和追肥比... 采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2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 (112 .5kgN hm2 和 2 2 5kgN hm2 )及基追比 (基肥∶追肥为 6 6 34和 34 6 6 )对小麦植株C N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氮水平和追肥比例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面筋含量、沉降值和谷 醇溶蛋白比例 ,降低了花后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和干物质的转运率 ,但提高了氮素的转运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期氮积累量和花后氮转运量显著相关而与氮转运率、花后氮同化及干物质积累和运转无关 ;淀粉含量与花后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极显著负相关。因此 ,提高开花期氮积累量和花后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运转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调控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提高施氮量的基础上 ,提高后期追氮比例是同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水平 基追比 碳/氮运转 品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干旱和渍水条件下生长调节物质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谢祝捷 姜东 +2 位作者 曹卫星 戴廷波 荆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以温室盆栽的皖麦 38(高蛋白 )、扬麦 9号 (低蛋白 )两个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为材料 ,在花后土壤干旱 (土壤相对含水量 =4 5 %~ 5 0 % )和渍水状况下 ,分别施用 6 BA(0 0 5mmol/L)和NaHSO3 (2mmol/L) ,分析了两种生长调... 以温室盆栽的皖麦 38(高蛋白 )、扬麦 9号 (低蛋白 )两个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为材料 ,在花后土壤干旱 (土壤相对含水量 =4 5 %~ 5 0 % )和渍水状况下 ,分别施用 6 BA(0 0 5mmol/L)和NaHSO3 (2mmol/L) ,分析了两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小麦光合特性、不同器官中物质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及淀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生长调节物质均减轻了花后水分逆境引起的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快速下降 ,以及花后同化物和同化氮素输入籽粒量的显著下降 ,提高了花后同化物对籽粒重以及花后同化氮素对籽粒总氮的贡献率 ,促进了水分逆境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其中NaHSO3 和 6 BA分别在干旱和渍水条件下的作用较为显著 ,可考虑作为水分逆境状况下改善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的生长调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渍水 生长调节物质 光合特性 物质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调控棉花纤维蔗糖代谢及纤维比强度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溶慧 许乃银 +5 位作者 张传喜 李文峰 冯营 屈磊 王友华 周治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43-2151,共9页
以棉纤维比强度高(科棉1号,平均比强度为35cNtex-1)和中等(美棉33B,平均比强度为32cNtex-1)的2个基因型为材料,于2005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省邳州县宿羊山镇(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氮素水平(零氮为0kghm-2,适氮... 以棉纤维比强度高(科棉1号,平均比强度为35cNtex-1)和中等(美棉33B,平均比强度为32cNtex-1)的2个基因型为材料,于2005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省邳州县宿羊山镇(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氮素水平(零氮为0kghm-2,适氮为240kghm-2,高氮为480kghm-2)试验,研究氮素调控棉纤维蔗糖代谢及纤维比强度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棉铃对位叶氮浓度随铃龄变化的趋势符合幂函数曲线[YN=at-b,YN为棉铃对位叶氮浓度(%),t为铃龄(d),a、b为参数]。高氮水平下的a值显著增加,导致铃龄24d前纤维中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酶、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量、纤维素最大累积速率以及铃龄24d纤维比强度降低;零氮水平下的b值显著增加,与铃龄24d后纤维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蔗糖含量峰值降低、纤维素快速累积持续期缩短以及铃龄24d后纤维比强度增幅减小的关系密切。上述变化特征在品种间一致,是棉纤维发育对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做出的重要生理响应,进而导致高氮、零氮水平下的成熟纤维比强度显著降低。铃龄24d是氮素调控棉纤维蔗糖代谢及纤维比强度的转折期,该时期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分别为3.15%(南京)和2.75%(徐州)时有利于高强纤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棉铃对位叶 叶氮浓度 棉纤维 蔗糖代谢 纤维强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和水分胁迫对海蓬子、芦荟、向日葵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分配的效应 被引量:38
5
作者 郑青松 刘兆普 +1 位作者 刘友良 刘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0,共5页
研究了NaCl和聚乙二醇 6 0 0 0 (PEG 6 0 0 0 )处理对海蓬子、芦荟、向日葵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 ,海蓬子幼苗的生长需盐 ,- 1 76MPaNaCl为其生长的最适浓度 ,其地上部积累的Na+ 和Cl-分别是对照的 6和 8倍 ;但... 研究了NaCl和聚乙二醇 6 0 0 0 (PEG 6 0 0 0 )处理对海蓬子、芦荟、向日葵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 ,海蓬子幼苗的生长需盐 ,- 1 76MPaNaCl为其生长的最适浓度 ,其地上部积累的Na+ 和Cl-分别是对照的 6和 8倍 ;但随着水分胁迫强度增强 ,其幼苗干物质积累显著下降。在等渗透势胁迫下 ,向日葵和芦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高于盐胁迫 ,与保持体内高的K+ /Na+ 比率有关。盐处理下海蓬子维持K+ 稳态的能力较强 ;向日葵对盐分的适应主要取决于盐分在根系和茎杆的积累 ,对K+ 的选择性吸收、运输较强 ;而芦荟主要是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蓬子 芦荟 向日葵 盐分胁迫 水分胁迫 离子的吸收和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稻田钾肥施用量对超级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玉屏 曹卫星 +4 位作者 朱德峰 周爱珠 林贤青 陈惠哲 周正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3-638,共6页
以超高产水稻中浙优1号、甬优9号为材料,研究土壤不同钾素水平(50 mg/kg、90 mg/kg)及钾肥用量(0、75、150、225 kg/hm2氯化钾)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土壤不同钾素水平对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着粒密度、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SPA... 以超高产水稻中浙优1号、甬优9号为材料,研究土壤不同钾素水平(50 mg/kg、90 mg/kg)及钾肥用量(0、75、150、225 kg/hm2氯化钾)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土壤不同钾素水平对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着粒密度、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产量的贡献依次为:基肥>分蘖肥>穗肥,产量差异达到3%~10%;随着施钾量增加植株高度明显增加,中浙优1号上表现更为明显,且随着施钾量增加,茎秆加粗,特别是基部节间粗度增加尤为明显。施钾与不施钾相比,两个品种产量分别增加5.6%和8.8%,但产量增加并不与施钾量成正比,不同施钾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红壤 产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增铵营养对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孙传范 戴廷波 曹卫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8,49,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生长、氮素积累对不同形态氮营养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中氮水平下增铵营养(NH4NO3+DCD)处理的小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为干物重、氮积累量增加,单株叶面积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最终子...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生长、氮素积累对不同形态氮营养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中氮水平下增铵营养(NH4NO3+DCD)处理的小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为干物重、氮积累量增加,单株叶面积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最终子粒产量最高。氮形态对生育早期植株的形态特征、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及成熟期器官内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较小。低氮和高氮下增铵营养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小麦生长,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增铵营养显著减少了土壤中的氮淋溶,但氮淋溶量受施氮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形态氮素营养 施氮水平 增铵营养 小麦 生长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和播种量对高羊茅生长及草坪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江海东 孙小芳 +1 位作者 吴春 曹卫星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63-67,共5页
在不同的光照强度 (光照 150 0 0~ 2 0 0 0 0lx ;遮荫 30 0 0~ 4 0 0 0lx)和不同的播种量 ( 2 5、4 0g/m2 )条件下 ,对建植 3个月高羊茅草的生长及草坪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光照条件下草坪草表现优于遮荫。遮荫严重影响高羊茅... 在不同的光照强度 (光照 150 0 0~ 2 0 0 0 0lx ;遮荫 30 0 0~ 4 0 0 0lx)和不同的播种量 ( 2 5、4 0g/m2 )条件下 ,对建植 3个月高羊茅草的生长及草坪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光照条件下草坪草表现优于遮荫。遮荫严重影响高羊茅的生长 ,降低草坪质量。遮荫条件下对氮的吸收减少 ,对钾的吸收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播种量 高羊茅 生长 草坪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及其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春春 沈振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研究了镉 (Cd)在绿豆幼苗 (Phaseolus.auresRoxb .cvCV 376 2 )内的积累和分布及Cd对植株生长、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μmol·L-1Cd处理显著抑制绿豆幼苗的生长 ,降低幼苗上胚轴、根系长度和植株干... 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研究了镉 (Cd)在绿豆幼苗 (Phaseolus.auresRoxb .cvCV 376 2 )内的积累和分布及Cd对植株生长、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μmol·L-1Cd处理显著抑制绿豆幼苗的生长 ,降低幼苗上胚轴、根系长度和植株干物质重。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 ,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比值降低。Cd处理降低绿豆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Ca、P、Zn的含量 ,提高地上部Fe含量 ,降低地上部分Mn的含量。与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 .chinensisL .Mak)和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相比 ,绿豆幼苗对Cd的吸收和积累能力较弱 ,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植株根系。施用猪粪和石灰可显著降低绿豆幼苗地上部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养分吸收 幼苗生长 积累 分布 植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设计与开发框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艳 曹卫星 +1 位作者 田永超 王其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在提炼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不同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共性及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特点,初步确立了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通用设计与开发框架,包括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软构件的基本标准、开发平台框架及系统应用框... 在提炼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不同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共性及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特点,初步确立了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通用设计与开发框架,包括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软构件的基本标准、开发平台框架及系统应用框架等。其中,开发平台框架包括系统开发平台的结构和功能、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设置和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框架及构件;系统应用框架包括系统应用框架结构、应用系统开发框架、应用系统功能框架及构件、应用系统功能构件的输入输出接口框架及应用系统自定义构件中的通用算法函数框架等。研究结果对于提高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开发效率,以及建立标准化的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管理 知识模型 系统开发 框架 软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蘖剂调控水稻分蘖发生的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绍华 揭水通 +1 位作者 丁艳锋 王强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 5种水稻控蘖剂为供试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5种控蘖剂均能有效抑制水稻分蘖发生 ,其中控蘖剂B抑蘖能力最强 ;施药时期影响控蘖剂的抑蘖效果 ,施药越早抑蘖效果越强 ;控蘖剂靶标蘖位与施药时叶龄关系密切 ,主茎 5叶期施药 ,受抑制蘖位... 以 5种水稻控蘖剂为供试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5种控蘖剂均能有效抑制水稻分蘖发生 ,其中控蘖剂B抑蘖能力最强 ;施药时期影响控蘖剂的抑蘖效果 ,施药越早抑蘖效果越强 ;控蘖剂靶标蘖位与施药时叶龄关系密切 ,主茎 5叶期施药 ,受抑制蘖位主要为Ⅳ和V ,主茎 9叶期施药 ,受抑制蘖位主要为Ⅶ和Ⅷ ;无效分蘖期喷施控蘖剂能减少大田无效分蘖的发生 ,降低群体的高峰苗数 ,增加氮素吸收量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蘖剂 分蘖发生 调控效果 成穗率 氮素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蕾铃生长发育和脱落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立桢 曹卫星 +1 位作者 张思平 周治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6,共7页
采用车箱理论方法 ,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产物的源、库、流关系和供需平衡 ,定量模拟了不同品种、播期棉花蕾铃发育和脱落动态。结果显示 ,棉花单株蕾数、成铃数、吐絮铃数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RMSE分别平均为3 36、1 5 7和 1 0... 采用车箱理论方法 ,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产物的源、库、流关系和供需平衡 ,定量模拟了不同品种、播期棉花蕾铃发育和脱落动态。结果显示 ,棉花单株蕾数、成铃数、吐絮铃数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RMSE分别平均为3 36、1 5 7和 1 0 4 (个 ) ;单铃重的RMSE为 0 15g ;脱落率的RMSE为 8 15 %。表明应用本系统模拟蕾铃发育和脱落比较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蕾铃发育 蕾铃脱落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麦两熟共生期遮荫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治国 孟亚利 施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74-480,共7页
黄淮棉区棉麦两熟 2种主要种植方式 (3∶ 2式和 3∶ 1式 )共生期不同程度遮荫 ,影响棉苗叶片 C、N代谢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 (MDA)累积。与一熟棉相比较 ,遮荫棉苗的生理代谢能力降低 ,但 3∶ 2式共生期遮... 黄淮棉区棉麦两熟 2种主要种植方式 (3∶ 2式和 3∶ 1式 )共生期不同程度遮荫 ,影响棉苗叶片 C、N代谢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 (MDA)累积。与一熟棉相比较 ,遮荫棉苗的生理代谢能力降低 ,但 3∶ 2式共生期遮荫对棉苗生理代谢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与一熟棉差异较小 ,3∶ 1式共生期遮荫对棉苗的生理代谢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麦两熟 共生期 遮荫 棉苗 生长发育 黄淮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26
14
作者 庄恒扬 曹卫星 +1 位作者 蒋思霞 王志刚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11,共5页
对作物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的模拟作了一些改进:假定作物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总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作物根系本身不成为限制养分吸收的因素,从而避免了对根系生长和功能变化模拟的困难;采用高产条件下的作物氮素相对吸收速率反映作物对土壤... 对作物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的模拟作了一些改进:假定作物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总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作物根系本身不成为限制养分吸收的因素,从而避免了对根系生长和功能变化模拟的困难;采用高产条件下的作物氮素相对吸收速率反映作物对土壤养分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用氮素分配指数描述氮素的分配。采用江苏响水、扬州两地的试验资料对模型检验,表明模型对小麦植株含氮率动态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图5,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氮素吸收与分配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熟中粳稻穗茎生长与每穗颖花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惠芝 尤娟 +2 位作者 王绍华 郑永美 丁艳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0-825,共6页
在盆栽条件下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86优8号为材料,穗肥施氮量设高、中、低3个水平,研究水稻植株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与茎的生长动态与每穗颖花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穗分化前期幼穗生长较慢,对营养物质的竞争能力小于茎秆,86优8号(大穗型品... 在盆栽条件下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86优8号为材料,穗肥施氮量设高、中、低3个水平,研究水稻植株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与茎的生长动态与每穗颖花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穗分化前期幼穗生长较慢,对营养物质的竞争能力小于茎秆,86优8号(大穗型品种)穗分化前期经历的时间比武育粳3号(小穗型品种)长4 d。从抽穗前16 d开始,幼穗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并与由上而下的第3节间伸长期相同,对营养物质的竞争能力超过茎秆。大穗型品种的穗茎比大于小穗型品种。抽穗期穗重、茎重与每穗颖花数呈正相关。抽穗前4-16 d穗重增长率与茎重增长率之比与颖花数也关系密切,该时期氮肥充足,穗重增加快,对促进颖花分化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茎生长 每穗颖花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16
作者 荆奇 曹卫星 戴廷波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4期46-50,共5页
本文介绍了蛋白质含量和质量及淀粉组份与小麦籽粒品质的关系,论述了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子和技术调控途径,分析了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提出通过基因型、生态环境、技术调控等综合运用来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 本文介绍了蛋白质含量和质量及淀粉组份与小麦籽粒品质的关系,论述了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子和技术调控途径,分析了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提出通过基因型、生态环境、技术调控等综合运用来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协同发展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质 基因型 环境 技术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时期对小麦不同茎蘖位顶端发育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存东 曹卫星 +1 位作者 张月辰 严美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2,共6页
氮素营养是影响小麦顶端发育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表明 ,分别于护颖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药隔分化期施用氮肥 ,尽管均未影响到主茎叶原基数 ,以及主茎 (MS)和T1、T2分蘖 (主茎第 1、2分蘖 )的总小穗数 ,但是明显加快了主茎的出... 氮素营养是影响小麦顶端发育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表明 ,分别于护颖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药隔分化期施用氮肥 ,尽管均未影响到主茎叶原基数 ,以及主茎 (MS)和T1、T2分蘖 (主茎第 1、2分蘖 )的总小穗数 ,但是明显加快了主茎的出叶速率 ,减少了各主要茎蘖 (MS、T1、T2、T3)不孕小穗数。此外 ,护颖和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施用氮肥 ,能够促进上述主要茎蘖小花原基的分化 ,增加其总小花数 ;而护颖至药隔分化期施用氮肥则明显促进了MS、T1、T2和T3的小花结实。研究结果为高产小麦栽培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营养 茎蘖 顶端发育 调控效应 施肥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粗蛋白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小仙 顾洪如 +1 位作者 江海东 曹卫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南京对6种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营养物质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分别是小麦Triticum eastivum的1.45倍和1.26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 在南京对6种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营养物质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分别是小麦Triticum eastivum的1.45倍和1.26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平均值分别是水稻Oryza sativa的2.06倍和1.61倍;6种复种方式中,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以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为最高,黑麦Secale cereal-杂交狼尾草其次。集约农区发展草食性畜禽养殖业以二季均种植牧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方式 粗蛋白产量 可消化干物质产量 多花黑麦草 杂交狼尾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铵营养对小麦早期生长的促进效应 被引量:11
19
作者 戴廷波 曹卫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46,共5页
应用水培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小麦在不同形态氮营养下 ( NH+ 4 /NO- 3分别为 0 /1 0 0、50 /50和 1 0 0 /0 )的生长特征。与单一形态氮营养相比 ,增铵营养在五叶期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的株高、叶干重和总干重 ;在 7叶期 ,显著增加了小麦... 应用水培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小麦在不同形态氮营养下 ( NH+ 4 /NO- 3分别为 0 /1 0 0、50 /50和 1 0 0 /0 )的生长特征。与单一形态氮营养相比 ,增铵营养在五叶期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的株高、叶干重和总干重 ;在 7叶期 ,显著增加了小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叶面积、叶干重、茎鞘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与单一 NO- 3营养相比 ,单一 NH+ 4 营养显著降低单株分蘖数、叶面积、叶干重、茎鞘干重、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此外 ,增铵营养和单一 NO- 3营养下 5~ 7叶期的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单一 NH+ 4 营养。分析表明 ,增铵营养下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增加与叶面积及单株分蘖数 ,特别是高蘖位分蘖数和胚芽鞘分蘖数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增铵营养 生长反应 干物质积累 分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下小麦冬春性品种小花结实特性及其与植株生长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存东 曹卫星 +1 位作者 张月晨 刘铁梅 《麦类作物》 CSCD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冬、春性小麦品种早播(9 月30 日)、适播(10 月30 日)的总小花数、可孕小花数及结实粒数均极显著高于晚播(3 月2 日)。晚播对春性品种小花分化发育与结实的不利影响小于冬性品种。穗粒数的多少与可孕小花数及其结实率密... 冬、春性小麦品种早播(9 月30 日)、适播(10 月30 日)的总小花数、可孕小花数及结实粒数均极显著高于晚播(3 月2 日)。晚播对春性品种小花分化发育与结实的不利影响小于冬性品种。穗粒数的多少与可孕小花数及其结实率密切相关,而与总小花数及其结实率无明显联系;同时大穗多粒基因型也以较高的可孕小花结实率为生理基础。孕穗期小花数均与叶面积、叶片重、叶鞘重和总干物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高的相关不显著。此外,冬、春性品种的结实粒数均与成熟期茎叶重、总单茎重、结实小穗数、穗长和穗粒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良好、协调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是改善小花发育质量、提高穗粒数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植株生长性状 小花结实特性 播种期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