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土壤微生物总DNA的高效提取方法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婷婷 曹慧 +1 位作者 王兴祥 崔中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获得高浓度、大片段、多样性程度高的土壤微生物总DNA 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态学基础。本文采用间接法(菌体细胞回收法)提取红壤地区两种土壤类型的土壤微生物总DNA,定量计算其回收率,并与直接法(细胞原位裂解法)比较了提... 获得高浓度、大片段、多样性程度高的土壤微生物总DNA 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态学基础。本文采用间接法(菌体细胞回收法)提取红壤地区两种土壤类型的土壤微生物总DNA,定量计算其回收率,并与直接法(细胞原位裂解法)比较了提取效率和纯度。结果表明:红壤地区2种土壤每克干土的总DNA提取量,间接法约为0.34和0.53礸/g干土,直接法约为13.62和24.32礸/g干土;间接法的提取效率低于直接法,但所得DNA片段较大,且Sau 3AⅠ 酶切和16 S rDNA通用引物PCR扩增结果显示,间接法比直接法更能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某些抑制剂,所得总DNA的纯度更高,有利于后续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总DNA提取 细胞回收 粗DNA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对硫磷对红壤地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曹慧 崔中利 +3 位作者 周育 滕齐辉 王兴祥 李顺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4-657,共4页
有机P农药是我国最重要一种农药类型,在农业生产上使用广泛。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对红壤地区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对硫磷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随甲基对硫磷添加的浓度、微生物类群和培养时... 有机P农药是我国最重要一种农药类型,在农业生产上使用广泛。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对红壤地区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对硫磷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随甲基对硫磷添加的浓度、微生物类群和培养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添加100 mg/L和500 mg/L浓度甲基对硫磷能明显增加土壤细菌的数量,细菌数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第10天左右;低浓度甲基对硫磷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大。平板混合菌体培养实验证明,甲基对硫磷通过抑制或者杀灭某些种类土壤细菌,从而大大促进土壤生态系统中部分种类细菌数量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土壤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效检测菌株对中慢生根瘤菌及红壤中自体诱导物的检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增涛 周晶 +2 位作者 李路 高轶静 朱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利用高效的自体诱导物(AI)检测菌株 KYC55 检测中慢生根瘤菌属不同种菌株产生的 AI,发现AI 在中慢生型根瘤菌中广泛存在,AI 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选用酸性土壤(红壤)作为材料,乙酸乙酯抽提并检测其 AI,发现生境条件、采样时间及保存... 利用高效的自体诱导物(AI)检测菌株 KYC55 检测中慢生根瘤菌属不同种菌株产生的 AI,发现AI 在中慢生型根瘤菌中广泛存在,AI 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选用酸性土壤(红壤)作为材料,乙酸乙酯抽提并检测其 AI,发现生境条件、采样时间及保存条件都对 AI 的稳定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中慢生根瘤菌 红壤 自体诱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eudomonas putida GM6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管莉菠 蔡天明 +3 位作者 李波 何健 李顺鹏 崔中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733,共7页
以一株高效聚磷菌Pseudomonas putidaGM6为研究材料。为获得其多聚磷酸盐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基因,并验证该基因在磷酸盐转运系统中的作用,根据已报道的ppk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其总DNA中成功扩增到ppk基因的部分片段(约... 以一株高效聚磷菌Pseudomonas putidaGM6为研究材料。为获得其多聚磷酸盐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基因,并验证该基因在磷酸盐转运系统中的作用,根据已报道的ppk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其总DNA中成功扩增到ppk基因的部分片段(约528 bp)。随后采用快速染色体步移方法(Self-formed adap-tor PCR,SEFA-PCR)技术扩增片段的上下游基因序列,将三个序列拼接,用OMIGA软件分析其ORFs,推测ppk基因全长为2 220 bp(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DQ133537)。构建的多聚磷酸盐激酶表达菌株E.coliBL21(DE3)/pET29a-ppk经IPTG诱导后3 h时,明显出现分子量约为81 kDa的表达产物。且表达菌株在12 h时的磷去除率高达80%(对照菌株的磷去除率仅为18%),远高于已报道的40%的去除率。这表明ppk基因在E.coli中的过量表达,导致了E.coli菌体中poly-P的大量聚集,从而大大去除了培养基中的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盐激酶 ppk全基因及上下游序列 快速染色体步移方法(SEFA—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BR在青菜及根际土壤中的定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珊莲 崔中利 +2 位作者 王英 王兴祥 李顺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将 GFP 基因标记的甲基对硫磷降解菌 DLLBR 接入 100 ml LB 培养基,过夜培养达到 1010cfu/ml,浇灌到盆钵试验的 800 g 土壤中,20 天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在小青菜植株根部和植株内的定殖及分布。结果表明标记菌株能够在植株根圈... 将 GFP 基因标记的甲基对硫磷降解菌 DLLBR 接入 100 ml LB 培养基,过夜培养达到 1010cfu/ml,浇灌到盆钵试验的 800 g 土壤中,20 天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在小青菜植株根部和植株内的定殖及分布。结果表明标记菌株能够在植株根圈较好地定殖,也能在植株内定殖。30 天后将植株各段研磨破碎,涂布 LB 平板计数发光菌落数,在根内的定殖数为 104cfu/g 根,在茎内的定殖数为 102cfu/g 茎。结果还发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处理促进了植株内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芽孢杆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接菌 45 天后通过土壤计数检测发现,标记菌株在土壤中的存活力很高,能达到 106cfu/g 土,同时也发现与对照相比,接菌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发生了变化,细菌种类变化不大,但芽孢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基因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研磨:植株内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军辉 冯志勇 +4 位作者 赵明文 汤兆宙 李玉祥 程继红 高君晖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研究了乙草胺等 5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将供试农药按一定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 ,接种真姬菇菌块 ,测量菌落的直径 ,计算出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并借助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五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 研究了乙草胺等 5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将供试农药按一定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 ,接种真姬菇菌块 ,测量菌落的直径 ,计算出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并借助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五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姬菇 茵丝平均生长速度 农药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对ASBR装置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锷 顾向阳 赵晓囧 《中国沼气》 2019年第4期87-91,共5页
为研究盐分对处理餐厨垃圾的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文章设计了甲烷转化率和日均甲烷产量与进水NaCl浓度负荷的对应关系的两种判断方法,用于确定盐分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结果表明:中温条件下(30℃~35℃),以模拟餐厨垃... 为研究盐分对处理餐厨垃圾的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文章设计了甲烷转化率和日均甲烷产量与进水NaCl浓度负荷的对应关系的两种判断方法,用于确定盐分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结果表明:中温条件下(30℃~35℃),以模拟餐厨垃圾组分的混合短链脂肪酸为ASBR的进水基质,测定盐分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发现厌氧污泥对盐分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进水NaCl浓度≤16 g·L^-1时,对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进水中的NaCl浓度在24~64 g·L^-1 d^-1之间时,厌氧污泥甲烷活性毒性负荷两种判定方式,即厌氧污泥中的甲烷日均产量和甲烷转化率均与NaCl浓度呈现明显负相关,由此可得,使厌氧污泥活性下降10%和50%的NaCl浓度分别为22.07 g·L^-1,21.73 g·L^-1和51.22 g·L^-1,50.74 g·L^-1。说明适当的盐分可以提升ASBR中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但过高的盐分浓度则会抑制产甲烷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短链脂肪酸(SCFA)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ASBR) 盐分 产甲烷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氮对ASBR装置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陈锷 顾向阳 +2 位作者 李媛 李世超 包新荣 《中国沼气》 2020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研究铵氮对处理餐厨垃圾的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文章设计了甲烷转化率和日均甲烷产量与进水铵氮(NH+4-N)浓度负荷的对应关系两种判断方法,用于确定铵氮(NH+4-N)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结果表明:中温条件下(30℃~35℃)... 为研究铵氮对处理餐厨垃圾的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文章设计了甲烷转化率和日均甲烷产量与进水铵氮(NH+4-N)浓度负荷的对应关系两种判断方法,用于确定铵氮(NH+4-N)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结果表明:中温条件下(30℃~35℃),以模拟餐厨垃圾组分的混合短链脂肪酸为厌氧序批间隙式反应器(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以下简称ASBR)的进水基质,测定铵氮(NH+4-N)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负荷,发现厌氧污泥对铵氮(NH+4-N)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进水铵氮(NH+4-N)浓度≤1 g·L^-1时,对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进水铵氮(NH+4-N)浓度在1.5~7.5 g·L^-1d-1之间时,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毒性负荷两种判定方式,即厌氧污泥中的甲烷日均产量和甲烷转化率均与铵氮浓度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由此可得,使厌氧污泥活性下降10%和50%的铵氮(NH+4-N)浓度分别为1.61 g·L^-1,1.88 g·L^-1和6.82 g·L^-1,6.69 g·L^-1。实验说明适当的铵氮(NH+4-N)可以提升ASBR中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但过高的铵氮(NH+4-N)浓度则会抑制产甲烷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铵氮(NH+4-N) 产甲烷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