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氟醚对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侯加法 邹敦铎 +2 位作者 张柳良 张永梅 张书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7-102,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安氟醚对12只健康犬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吸入浓度的升高,血压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与吸入浓度有高度相关性(r=0.7790)。只有在深麻醉时(1.5MAC),心率才趋于减慢。随吸入浓度增加,呼吸频率减慢,从而...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安氟醚对12只健康犬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吸入浓度的升高,血压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与吸入浓度有高度相关性(r=0.7790)。只有在深麻醉时(1.5MAC),心率才趋于减慢。随吸入浓度增加,呼吸频率减慢,从而导致每分通气量显著减少和 PaCO_2升高。实验表明,安氟醚麻醉平稳,苏醒期短,各项生理值恢复快。作者认为,吸入1.0MAC 安氟醚为手术麻醉的理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氟醚 心血管 呼吸系统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用于比较禽呼肠孤病毒株的抗原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士友 陈溥言 蔡宝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6-99,共4页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在国内首次建立了8株分泌禽呼肠孤病毒(ARVS)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用琼脂扩散试验鉴定,5株属 IgGl,2株属IgG2b,1株属 IgG3.ELISA 阻断试验表明,4个 ARVS 分离株的抗...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在国内首次建立了8株分泌禽呼肠孤病毒(ARVS)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用琼脂扩散试验鉴定,5株属 IgGl,2株属IgG2b,1株属 IgG3.ELISA 阻断试验表明,4个 ARVS 分离株的抗原结构明显不同,提示利用 McAb 进行 ARVS 的分型具有很大潜力.在与两个国内毒株(广州分离株和 NAU-8902)分别发生特异性反应的4株 McAb 中,有3株是相同的,说明两者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试验还发现,McAb D19株能被试验的所有毒株阻断,提示 D19株有希望成为检测 ARVS 的群特异性 M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禽呼肠孤病毒 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奶牛酮病病因和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佘鹏湘 陈振旅 王小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泌乳早期母牛采食精料不足及精料能量水平偏低所致的能量负平衡是南京地区奶牛酮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干乳期精料饲喂过量,可能使产后母牛食欲恢复变慢,而加剧能量负平衡,促进酮病发生;有些产后疾病常影响食欲而导致继发性酮病。诊断学研... 泌乳早期母牛采食精料不足及精料能量水平偏低所致的能量负平衡是南京地区奶牛酮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干乳期精料饲喂过量,可能使产后母牛食欲恢复变慢,而加剧能量负平衡,促进酮病发生;有些产后疾病常影响食欲而导致继发性酮病。诊断学研究表明,乳汁中丙酮加乙酰乙酸含量明显低于血液值,故使用一般酮粉检测乳酮,将会使一些亚临床病例漏检,因此作为其诊断方法并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酮病 病因 诊断 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脲原体菌(Ureaplasma)的分离
4
作者 王团老 陈永萱 +1 位作者 张柳良 潘英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26-126,共1页
日本大学潘英仁教授于1991年10月来我校访问,共同调查了南京一带散养鸡和鸡场笼养鸡的脲原体(Ureaplasma)分布情况。供试鸡从南京市场和郊区几个点随机取样。用无菌棉棒擦拭鸡口腔粘膜和刚解剖的鸡输卵管、泄殖腔,采集粘液作为分离材料... 日本大学潘英仁教授于1991年10月来我校访问,共同调查了南京一带散养鸡和鸡场笼养鸡的脲原体(Ureaplasma)分布情况。供试鸡从南京市场和郊区几个点随机取样。用无菌棉棒擦拭鸡口腔粘膜和刚解剖的鸡输卵管、泄殖腔,采集粘液作为分离材料。分离用T-broth培养基。主要成分是牛心浸出液干粉,马血清,酵母干粉,脲素和酚红指标剂;固体培养基另加琼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脲原体菌 分离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与乙肝表面抗原融合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1 位作者 李光地 汪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4-80,共7页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融合基因(ss/HBs)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GJP-5中,通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体内重组和蚀斑挑选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它保持痘苗病毒原有的感染性,并能表达出 ss 和 HBsAg 产物.表达产物呈表面...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融合基因(ss/HBs)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GJP-5中,通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体内重组和蚀斑挑选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它保持痘苗病毒原有的感染性,并能表达出 ss 和 HBsAg 产物.表达产物呈表面带 ss 决定簇的 HBsAg 杂合颗粒,并分泌到感染细胞之培养液中.杂合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与报道的 HBsAg 颗粒相似。本文还对该重组痘苗病毒可能作为 ss 活载体苗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素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痘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养鲤科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病原研究 被引量:129
6
作者 陈怀青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7-91,共5页
从不同地区、不同鱼种的濒死病鱼的实质性脏器中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具有如下特点:氧化酶和V-P反应均呈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水杨素和阿拉伯糖,不发酵肌醇,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对新生霉素不敏感。... 从不同地区、不同鱼种的濒死病鱼的实质性脏器中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具有如下特点:氧化酶和V-P反应均呈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水杨素和阿拉伯糖,不发酵肌醇,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对新生霉素不敏感。用API-20E系统试剂盒检测,证实其为嗜水气单胞菌。用该菌人工感染健康鱼,可引致与自然发病鱼类似的病症,其半数致死量(LD_(50))为5×10~3个菌。在该菌的培养上清中存在着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证明,家养鲤科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病原为产毒素的嗜水气单胞菌,该病的准确名称应为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鱼 传染病 病原 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雏鸭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的建立 被引量:14
7
作者 范伟兴 陈溥言 蔡宝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7-101,共5页
以微孔滤膜为抗原栽体,用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病死雏鸭组织和鸭胚(或鸡胚)尿囊液中的雏鸭肝炎病毒(DHV-1)。建立了抗原斑点试验(AST)。试验的最佳工作条件:以50%脱脂牛奶,37℃1小时封闭;酶标单抗浓度为1:1600;底物缓冲液为0.05m... 以微孔滤膜为抗原栽体,用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病死雏鸭组织和鸭胚(或鸡胚)尿囊液中的雏鸭肝炎病毒(DHV-1)。建立了抗原斑点试验(AST)。试验的最佳工作条件:以50%脱脂牛奶,37℃1小时封闭;酶标单抗浓度为1:1600;底物缓冲液为0.05mol/LpH7.6Tris-HCl。用该法检测了175份病料,并进行阻断试验、交叉试验、平行试验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证明,这是诊断雏鸭肝炎病毒的一种微量、简便、特异性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肝炎病毒 单克隆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0
8
作者 姚火春 杜念兴 +1 位作者 徐为燕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我国奶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和人共1733份血清中的牛冠状病毒(BCV)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80.2%,67%,23.2%,44.3%,5.3%,0%,19%和19.3%。奶牛血清 BCV 抗体有年龄差异,黄牛、水牛、牦牛及人等抗体检出...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我国奶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和人共1733份血清中的牛冠状病毒(BCV)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80.2%,67%,23.2%,44.3%,5.3%,0%,19%和19.3%。奶牛血清 BCV 抗体有年龄差异,黄牛、水牛、牦牛及人等抗体检出率存在地区性差异。结果表明,BCV 在我国普遍存在,可能为犊牛及成年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盲肠对纤维类成分消化的研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邵彩梅 韩正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6-89,共4页
对不同日粮条件下鹅盲肠内微生物发酵情况及切除盲肠对纤维类成分消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青绿饲料后,鹅盲肠内食糜量、总脱氢酶活力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放牧时升高更显著。消化实验证明,鹅对半... 对不同日粮条件下鹅盲肠内微生物发酵情况及切除盲肠对纤维类成分消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青绿饲料后,鹅盲肠内食糜量、总脱氢酶活力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放牧时升高更显著。消化实验证明,鹅对半纤维素消化率高达41.54%,并能消化部分纤维素;切除盲肠后,纤维类成分消化率呈下降趋势,粪便水分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 肠道微生物 纤维素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雏鸡生长体液免疫功能和抗自然感染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黄克和 陈振旅 王小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A04期98-102,共5页
将1日龄健康雌性雏鸡2400只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硒量为0.104ppm),补硒Ⅰ组和Ⅱ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添加0.2ppm 和0.4ppm 的亚硒酸钠性硒。试验持续52天。结果表明:两个补硒组雏鸡的平均体重、血硒水平、血液谷... 将1日龄健康雌性雏鸡2400只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硒量为0.104ppm),补硒Ⅰ组和Ⅱ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添加0.2ppm 和0.4ppm 的亚硒酸钠性硒。试验持续52天。结果表明:两个补硒组雏鸡的平均体重、血硒水平、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血清 IgG 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在 N-79型疫苗接种后10天,血清新城疫 HI 抗体滴度试验组较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两个补硒组雏鸡的总死亡率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死亡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补硒组之间则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血液 GSH-Px 活性与血硒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7427,n=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免疫功能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发病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福南 陈万芳 +2 位作者 张书霞 赵立红 沈维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7-91,共5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通过电镜观察和免疫胶体金-银法的监测,病毒最先侵害的靶器官是肝、脾和肺,然后到达全身血流,最后分布到其它器官。发现动物在感染后18~24小时,在肝、脾、肺、肾和肠上皮细胞、血管壁内皮细胞、...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通过电镜观察和免疫胶体金-银法的监测,病毒最先侵害的靶器官是肝、脾和肺,然后到达全身血流,最后分布到其它器官。发现动物在感染后18~24小时,在肝、脾、肺、肾和肠上皮细胞、血管壁内皮细胞、循环的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的核内有病毒颗粒,其直径为32~34nm,无囊膜。感染后24小时直到死亡前,大部分病毒颗粒被释放到细胞浆和间质中去。初步认为本病是由于病毒血症对各器官的直接损伤,尤其对血管壁的损伤,导致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全身性出血。由于血液的丧失,继而使全身各器官发生缺氧,最终引起生命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症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基因初级克隆质粒(pUC12-SS)的改造与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1 位作者 李光地 汪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3-86,共4页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基因初级克隆质粒(pUC12-SS)含有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HindⅢ的重复位点,用HindⅢ酶切处理和T_4DNA连接酶连接后。获得了它们的单一位点。并对经过修饰后的质粒进行了多个酶位点、SS基因片段回切和DNA序列等全...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基因初级克隆质粒(pUC12-SS)含有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HindⅢ的重复位点,用HindⅢ酶切处理和T_4DNA连接酶连接后。获得了它们的单一位点。并对经过修饰后的质粒进行了多个酶位点、SS基因片段回切和DNA序列等全面分析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基因 质粒 改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enbuterol 对鸭心电图及血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荣庆 李素珍 +2 位作者 周光宏 邵彩梅 韩正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9-73,共5页
随日粮中添加 clenbuterol 剂量增加,经汽车长途运输后,肉鸭行为发生异常,死亡率明显提高;心率明显加快,心律不齐,T 波高耸;血清中皮质醇、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剂量、心率、血清皮质酮三者呈高度正相关,提示高剂量 clenbuterol 增加了... 随日粮中添加 clenbuterol 剂量增加,经汽车长途运输后,肉鸭行为发生异常,死亡率明显提高;心率明显加快,心律不齐,T 波高耸;血清中皮质醇、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剂量、心率、血清皮质酮三者呈高度正相关,提示高剂量 clenbuterol 增加了肉鸭对应激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血糖 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素槲皮素对奶牛初乳中4种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荣庆 韩正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通过体外试验观察了芒柄花素(F)和槲皮素(Q)对奶牛初乳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过氧化物酶(L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的影响,以探索黄酮类化合物对乳腺细胞的作用,为畜牧生产提供有用资料。
关键词 奶牛 芒柄花素 槲皮素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尿石症人工诱发和预防试验初报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小龙 黄克和 +2 位作者 郁者华 张慎行 徐安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9-101,共3页
世界范围内蛋白质饲料(如豆饼、鱼粉)短缺,而其需求量不断增加,故棉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各产棉国的重视。我国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棉籽年产量达300万吨以上。许多产棉地如苏、皖、豫和新疆等棉区农民素有冬季用棉籽或棉饼喂牛、羊的习惯... 世界范围内蛋白质饲料(如豆饼、鱼粉)短缺,而其需求量不断增加,故棉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各产棉国的重视。我国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棉籽年产量达300万吨以上。许多产棉地如苏、皖、豫和新疆等棉区农民素有冬季用棉籽或棉饼喂牛、羊的习惯,但这些地区牛羊的尿石症发病率较高,在肥育羊群中甚至高达33.4%.国外亦有相类似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尿石症 人工诱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恩勇 陈万芳 朱普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96,共6页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华鳖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与组织化学的特性。 以瑞氏-姬姆萨混合液染色的血涂片,在光镜下可见到红细胞、单核细胞、嗜异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血栓细胞和浆细胞;此外。还可以看到极少数成红...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华鳖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与组织化学的特性。 以瑞氏-姬姆萨混合液染色的血涂片,在光镜下可见到红细胞、单核细胞、嗜异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血栓细胞和浆细胞;此外。还可以看到极少数成红细胞、异形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和无定形核物质。除红细胞、嗜酸性细胞与血栓细胞外,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上与人相应细胞的大同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血细胞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关节炎病鸡分离出一株禽呼肠孤病毒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士友 陈溥言 蔡宝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7-91,共5页
从患关节炎病鸡肠道组织内分离到一株禽呼肠孤病毒(ARV),定名为 NAU-8902.该病毒能在鸡胚卵黄囊内繁殖并致死鸡胚.鸡胚毒适应鸡胚肝细胞(CELi)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产生以合胞体为特征的细胞病变,分离毒 CEF-2代的 TCID_(50)为10^(-... 从患关节炎病鸡肠道组织内分离到一株禽呼肠孤病毒(ARV),定名为 NAU-8902.该病毒能在鸡胚卵黄囊内繁殖并致死鸡胚.鸡胚毒适应鸡胚肝细胞(CELi)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产生以合胞体为特征的细胞病变,分离毒 CEF-2代的 TCID_(50)为10^(-7.39)/0.1ml.电镜观察,病毒具有双层衣壳,20面体对称,直径50~65nm,无囊膜.血清学试验证明,病鸡体内含有禽呼肠孤病毒抗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病毒基因组由10个节段组成,带形与参考株(ARV FDO 株)相似,呈3-3-1-3分布.将适应细胞后的分离毒回归1日龄 SPF 雏鸡,复制出病毒性关节炎.结果表明,先将病料接种于鸡胚卵黄囊,然后适应 CELi,最后在 CEF 细胞上传代,是一种适宜的分离 ARV 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 关节炎 禽呼肠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羟吡啶的特殊毒性——致突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包鸿俊 姜中其 龚国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9-95,共7页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了氯羟吡啶对大、小鼠的经口 LD_(50),分别为7183mg/kg 和400mg/kg。在小鼠胚胎转移微核试验中,160mg/kg 氯羟吡啶18h 采样组的孕鼠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平均微核率极显著(P<0.01)高于吐温组(阴性对照组).50mg/kg 能...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了氯羟吡啶对大、小鼠的经口 LD_(50),分别为7183mg/kg 和400mg/kg。在小鼠胚胎转移微核试验中,160mg/kg 氯羟吡啶18h 采样组的孕鼠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平均微核率极显著(P<0.01)高于吐温组(阴性对照组).50mg/kg 能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多倍体发生率和小鼠精于畸形率极显著或显著增高(P<0.01和 P<0.05).10,30和100mg/kg3剂量组的平均每个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吐温组。在显性致死试验中,雄鼠每天一次灌胃100mg/kg 氯羟吡啶,连续5天,第3周交配的孕鼠平均活胎数显著低于吐温组;每个孕鼠平均早期死胎数显著高于吐温组;突变指数极显著(P<0.01)高于吐温组。据此,可初步认为氯羟吡啶对小鼠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有弱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羟吡啶 致突变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基因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融合体质粒(pUC12-ss/HBs)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1 位作者 李光地 汪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了将生长抑索(Somatostatin,ss)基因融合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或 HBs)基因 C 末端 Acc Ⅰ 位点(aa223位置),先将质粒 pWR13-HBs/4的多接头区 Sal Ⅰ位点消除,因为它也可被 AccⅠ酶切。在AccⅠ位点加入 Bgl Ⅱ接头,用 Sac Ⅰ和 Bg Ⅱ... 为了将生长抑索(Somatostatin,ss)基因融合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或 HBs)基因 C 末端 Acc Ⅰ 位点(aa223位置),先将质粒 pWR13-HBs/4的多接头区 Sal Ⅰ位点消除,因为它也可被 AccⅠ酶切。在AccⅠ位点加入 Bgl Ⅱ接头,用 Sac Ⅰ和 Bg Ⅱ切下 HBs 基因片段(700bp),并将其插入到 pUC12-ss/2中 ss 基因N 末端 Sac Ⅰ和 BamH Ⅰ位置.获得基因融合体质粒 pUC12-ss/HBs。经 DNA 序列分析,两基因融合处的阅读框架正确,且 HBs 基因的起始密码 ATG 和 ss 基因全序列都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立红 范立中 徐福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3-86,共4页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常,为高凝期,该期短,很快进入低凝期。感染后18hPT、KPTT显著延长,死前更明显。血小板数(PC)呈渐进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感染后6h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8h达高峰值。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肺的病变严重而且有规律,感染后12h肺的微血栓检出率最高,同时在心、肝、肾、脑等器官也见微血栓。感染后24h或死兔的肺出血严重,血栓少见,表现为纤溶亢进的特征性变化。此外,患出血症的兔血管壁早期损伤明显,先于高凝期,可能是DIC的启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症 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 兔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