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研究--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考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于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农村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和农村社区所决定的特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包括决策主体及其权责分配机制,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体系,决策信息沟通机制,决策监督机制等;而供给偏... 农村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和农村社区所决定的特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包括决策主体及其权责分配机制,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体系,决策信息沟通机制,决策监督机制等;而供给偏离农民的真实需求、农民缺乏对自身利益的表达意识和表达渠道、决策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缺失等是现存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体制的主要缺陷。因此,必须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符合农民真正需求的供给决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决策机制 农民需求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府:“二源”基础、异化及其回归
2
作者 刘祖云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对于"公共政府",主权在民的"权源"与公民纳税的"物源"构成了它的"二源"基础,否则,它就不是公共政府。"二源"是公共政府的逻辑设定与现实支持。但是,现实中的政府常常会违背这两个基... 对于"公共政府",主权在民的"权源"与公民纳税的"物源"构成了它的"二源"基础,否则,它就不是公共政府。"二源"是公共政府的逻辑设定与现实支持。但是,现实中的政府常常会违背这两个基础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化"。对此,必须寻找回归之路,而回归之路的关键是制度建设。在当今中国的政治语境下,就是公共权力的"多维控制"与公共财政"制度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府 权源 物源 异化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治理视域下政府治道逻辑与治理能力提升 被引量:47
3
作者 于水 查荣林 帖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9-145,共7页
通过对政府治理范式进行的系统理论梳理,认为元治理是适应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之一,其理论优势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基于对元治理的内涵与特征、治理的悖论、元治理的优势等分析,... 通过对政府治理范式进行的系统理论梳理,认为元治理是适应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之一,其理论优势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基于对元治理的内涵与特征、治理的悖论、元治理的优势等分析,论述了元治理模式下政府的治道逻辑,即政府应是制度的制定者、目标的协调者和责任承担者。从元治理的视角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需要从国家治理层面进行总体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规则和策略划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界限。研究表明,政府应重视公共组织的内部元治理,打造"强政府";加强对市场和社会的外部元治理,培育"大社会";明确元治理目标,塑造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构建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政府(元治理者)的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财政支农的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放 李功奎 张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0,共5页
通过对江苏省财政支农现状的实证分析,指出江苏省财政支农存在着资金总量投入不足、支农投入结构和支农方式不合理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从多方面探究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必须牢固确立城乡统筹的思想观念,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 通过对江苏省财政支农现状的实证分析,指出江苏省财政支农存在着资金总量投入不足、支农投入结构和支农方式不合理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从多方面探究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必须牢固确立城乡统筹的思想观念,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实证分析 农村社会经济 资金总量 江苏 城乡统筹 投入结构 探究 思想观念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国家与乡村之间的有效衔接——基于农民利益表达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志民 杨友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无法直接面向国家进行利益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主要依赖脆弱的士绅轨道传递进国家政治体系;随着士绅轨道的周期性淤塞,封建皇朝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治一乱"的怪圈。民国时期,政权建设运动过于注重国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无法直接面向国家进行利益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主要依赖脆弱的士绅轨道传递进国家政治体系;随着士绅轨道的周期性淤塞,封建皇朝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治一乱"的怪圈。民国时期,政权建设运动过于注重国家权力的单向下沉,而忽视了农民利益表达轨道的建构,最终走向了失败的命运。人民公社时期,高度集权的全能政治体系遮蔽了制度化表达轨道,最终也只能在各种农民的反向表达中逐渐失去了合法性而走向瓦解。在现阶段,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仍然存在建立国家与乡村有效衔接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 国家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的地方政府雾霾污染治理研究——基于354个城市2001-2010年PM_(2.5)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水 帖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93,共8页
本研究基于对我国354个城市2001-2010年的PM2.5数据以及相关政策和文献分析,发现城市雾霾污染存在着区域差异较大,污染级别较高且逐年加重的趋势,究其原因有执政理念偏差导致对环保的漠视,陷阱对政府行为的锁住效应、地方政府环境保护... 本研究基于对我国354个城市2001-2010年的PM2.5数据以及相关政策和文献分析,发现城市雾霾污染存在着区域差异较大,污染级别较高且逐年加重的趋势,究其原因有执政理念偏差导致对环保的漠视,陷阱对政府行为的锁住效应、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制度异化,环境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滞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治霾的执行力弱化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行为,表现为作为内部变量的动机与能力和作为外部变量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对雾霾治理的影响,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雾霾治理地方政府行为的模型,资源禀赋、制度质量、政治权力、经济发展和雾霾治理关系,认为加强地方政府内部审视,以新的治理形式将环保意愿内化于自身的能力建设,才是减少或解决当前的困境,解决日益严重的雾霾污染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治理 环境保护 雾霾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及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明艳 武岩 马贤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9,共9页
本研究利用中国农村—城镇移民调查项目(RUMiC)收集的农民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及性别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学校教育对女性工资的回报率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工作经... 本研究利用中国农村—城镇移民调查项目(RUMiC)收集的农民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及性别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学校教育对女性工资的回报率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工作经验对工资的边际影响更大。从性别工资差异来源看,人力资本禀赋因素的性别差异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贡献非常小,性别工资差距主要由性别间要素回报率的差异引起,这表明农民工就业市场存在非常严重的性别歧视。本文的主要政策涵义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提高女性学校教育水平,消除非农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是促进农民工收入增长、缩小性别工资差距的重要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非农就业 RUMiC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的理性诉求--基于公权与私权的理论争辩及对独立第三方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民 孙洪武 周明月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8-141,共4页
随着公权对知识产权干预的加强,知识产权公权属性与私权属性之争逐渐升温,知识产权制度利益平衡的基本法律观已成为共识。通过对独立第三方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受访者对实施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具有较高的认知,93%受访者认同合理的... 随着公权对知识产权干预的加强,知识产权公权属性与私权属性之争逐渐升温,知识产权制度利益平衡的基本法律观已成为共识。通过对独立第三方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受访者对实施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具有较高的认知,93%受访者认同合理的知识产权共享,分别有97%、98%和99%的人认为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具有正当性、特殊必要性和重要意义,86%支持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体系的建设。我们认为,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存在较强的理性诉求,应加快制定有利共享实施的公共政策,构建高效的共享实施机制,建立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强化知识产权惠益意识和培育良好社会共享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知识产权 公权 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下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治理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3,共8页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高风险阶段,体制缺陷、社会心理失衡、社会控制机制弱化以及结构断裂是导致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成因。暴力群体性事件作为中国转型期社会矛盾极端表现形式是逐步演化的,以普遍的社会不满、集体性敌视、具...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高风险阶段,体制缺陷、社会心理失衡、社会控制机制弱化以及结构断裂是导致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成因。暴力群体性事件作为中国转型期社会矛盾极端表现形式是逐步演化的,以普遍的社会不满、集体性敌视、具体利益冲突为基础,呈现出社会矛盾的"冰山"结构。表现出经济问题政治化,冲突方式兼具非组织性、对抗性和暴力性,更具破坏性与建设性等特征。本研究在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分类与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上,从经济因素,法制因素,政治-行政因素和社会因素方面提出了治理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整合与政治参与制度与对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农民工 群体性事件 治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问质量--决定学位论文答辩质量的重要元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怡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1,共4页
指出着力提高论文答辩中的提问质量,有助于扭转当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将论文答辩视为走过场的现象。在阐述提问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答辩专家应秉持的提问姿态和应注意的提问技巧等问题。认为答辩过程是学术研究过程的延续与完善,应当成... 指出着力提高论文答辩中的提问质量,有助于扭转当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将论文答辩视为走过场的现象。在阐述提问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答辩专家应秉持的提问姿态和应注意的提问技巧等问题。认为答辩过程是学术研究过程的延续与完善,应当成为满足研究生内心渴望的思想交锋和精神洗礼。为了全面保障研究生论文答辩质量,还应为答辩委员认真提问、忠实履责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体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提问质量 提问功能 提问姿态 提问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政府协调:关于机制与机构的争论及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依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0,共4页
本文针对关于长三角一体化中政府协调问题的不同观点,机制与机构之争,指出被他们共同忽略的四个关键问题。结论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道路上,机制与机构不可或缺。建议两省一市尽快编制一个书面的改革蓝图规划,在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区的总... 本文针对关于长三角一体化中政府协调问题的不同观点,机制与机构之争,指出被他们共同忽略的四个关键问题。结论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道路上,机制与机构不可或缺。建议两省一市尽快编制一个书面的改革蓝图规划,在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区的总体框架下,机构先行,健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市场机制 中国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格局 机制决定论 机构重要论 政府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