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研究--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考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于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农村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和农村社区所决定的特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包括决策主体及其权责分配机制,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体系,决策信息沟通机制,决策监督机制等;而供给偏... 农村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和农村社区所决定的特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包括决策主体及其权责分配机制,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体系,决策信息沟通机制,决策监督机制等;而供给偏离农民的真实需求、农民缺乏对自身利益的表达意识和表达渠道、决策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缺失等是现存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体制的主要缺陷。因此,必须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符合农民真正需求的供给决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决策机制 农民需求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政府”及其实现途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责任理论研究反思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祖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100,共7页
近些年来,“责任政府”的模式已逐渐获得我国政府的重视,这一结果应归功于我国理论界对“责任政府”模式的论证与诠释。“责任政府”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展开已有十年,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而且受到国外学术背景的支持。责任政府的研... 近些年来,“责任政府”的模式已逐渐获得我国政府的重视,这一结果应归功于我国理论界对“责任政府”模式的论证与诠释。“责任政府”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展开已有十年,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而且受到国外学术背景的支持。责任政府的研究现已形成四大主题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政府 公共行政责任 当代中国 中国 十年 理论界 实现途径 学术界 模式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问题建构中“议题网络”的生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康之 向玉琼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60,共9页
长期以来,美国的政策问题建构权主要集中在国会、行政官僚手中。由于政策问题建构权过于集中,以至于利益集团能够通过寻租等方式影响政策问题的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议题网络"的出现,逐步塑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政策... 长期以来,美国的政策问题建构权主要集中在国会、行政官僚手中。由于政策问题建构权过于集中,以至于利益集团能够通过寻租等方式影响政策问题的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议题网络"的出现,逐步塑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政策问题建构空间,也促使政策问题建构权向更广的范围扩散。"议题网络"可以被看作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治理现象,是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标志着政策问题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预示着政策问题合作建构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题网络 政策问题建构 “铁三角” “影子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追求中的政策问题建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康之 向玉琼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0-49,83,共11页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人类抛入了一个充满异质性、不确定性因素的社会中,传统的供给社会秩序的机制失灵了,以至于必须设计出统一的制度与管理体系而将不确定因素纳入可控的范围。这就是从自然秩序向创制秩序的过渡。在创制秩序的获得中...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人类抛入了一个充满异质性、不确定性因素的社会中,传统的供给社会秩序的机制失灵了,以至于必须设计出统一的制度与管理体系而将不确定因素纳入可控的范围。这就是从自然秩序向创制秩序的过渡。在创制秩序的获得中,政策问题建构就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认识和管理的过程。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把人类推进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阶段,社会问题无法被纳入形式上统一的制度规制之中了。也就是说,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供给和保障创制秩序的因素陷入失灵状态,以至于创制秩序受到挑战,并需要谋求新的秩序取代创制秩序。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社会问题的解决无法在确定性的制度框架下进行,工业社会的政策问题建构方式也必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具体地说,政策问题需要在人们的合作行动中来加以即时建构,所获得的将是一种合作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 政策问题建构 创制秩序 合作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企业:利益博弈与道德博弈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祖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中,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表现为第一部门与第二部门、权力与资本、公共人与经济人的三重博弈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政府与企业的现实博弈关系又具体体现为:“双轨博弈”、“多头博弈”与“利益联盟”。从理想的形态...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中,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表现为第一部门与第二部门、权力与资本、公共人与经济人的三重博弈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政府与企业的现实博弈关系又具体体现为:“双轨博弈”、“多头博弈”与“利益联盟”。从理想的形态看,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博弈必须进行道德建构。本文由此提出“道德博弈”的问题,以寻求政府与企业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有效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企业 博弈结构 利益博弈 道德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保护的主体行为及其对策建议 被引量:28
6
作者 郭春华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3期28-31,共4页
耕地保护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我国耕地保护的主体包括国家或政府、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和用地单位。由于各个主体在追求目标上存在差异性,导致其在耕地保护中的行为明显不同。本文在对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对策建议 主体行为 农民 中国 用地 政府 国家 集体 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政府:“德性”内涵的三重解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祖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仅仅从"法"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政府"是有片面性的。实际上,法治政府具有三重"德性"内涵。首先,从法治政府的理据来看,法治政府之"法"应该是"良法"之法;其次,从法治政府的展开来看,法... 仅仅从"法"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政府"是有片面性的。实际上,法治政府具有三重"德性"内涵。首先,从法治政府的理据来看,法治政府之"法"应该是"良法"之法;其次,从法治政府的展开来看,法治政府之"治"应该是"善治"之治;最后,法治政府之"政"应该是"公正"之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德性 良法 善治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种“话语”解读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祖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6,共5页
今天,在中国人的话语系统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语汇。一进入21世纪,它就连续经历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法律话语的三次重塑。政治话语的重塑使之由一个普通的学术语汇跃升为一个主流的社会语汇;学术话语的... 今天,在中国人的话语系统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语汇。一进入21世纪,它就连续经历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法律话语的三次重塑。政治话语的重塑使之由一个普通的学术语汇跃升为一个主流的社会语汇;学术话语的重塑赋予这一语汇一定的理论深度与生命力;而法律话语的重塑则增加了这一语汇的社会影响范围与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话语 学术话语 法律话语 话语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