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1代SSR遗传多态性分析、耐旱性鉴定及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沛曈 迟天华 +6 位作者 刘颖鑫 范宏虹 王海滨 管志勇 房伟民 陈发棣 张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8-246,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二倍体异色菊和菊花脑种间杂交F 1代的耐旱性和遗传多态性,为育种材料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盆栽模拟干旱处理测定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 1代的萎蔫指数、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根长、地下部鲜质量、...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二倍体异色菊和菊花脑种间杂交F 1代的耐旱性和遗传多态性,为育种材料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盆栽模拟干旱处理测定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 1代的萎蔫指数、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根长、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鲜质量根冠比和干质量根冠比等10个形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鉴定耐旱性,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多态性,并实施关联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 1代群体数量性状表现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0.99%~59.84%。主成分分析将10个形态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可以解释67.57%的表型变异,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萎焉指数和干质量根冠比的权重较大,说明与耐旱性密切相关;基于这6个耐旱相关指标平均隶属函数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强抗旱、抗旱、低抗旱和不抗旱4类,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61、0.46、0.36和0.27。3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9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70条,多态性比率为85.8%,相似系数为0.45~0.86,平均值为0.7;基于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挖掘到4个SSR位点与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萎焉指数3个耐旱相关指标显著关联(LOD>2.5),表型变异解释率为4.03%~15.11%。[结论]初步明确了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 1代群体耐旱性和遗传多态性水平,获得一批优异耐旱种质,将为菊花耐旱性遗传改良提供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近缘种 遗传多态性 耐旱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萝卜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红亮 张蜀宁 +1 位作者 张伟 张振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0,共4页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子叶期二倍体萝卜茎尖生长点,通过对突变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农艺学及营养品质鉴定,获得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经2.0 g.L-1秋水仙素处理6次获得同源四倍体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导率达到4.5%。与二倍体...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子叶期二倍体萝卜茎尖生长点,通过对突变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农艺学及营养品质鉴定,获得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经2.0 g.L-1秋水仙素处理6次获得同源四倍体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导率达到4.5%。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在叶片厚度、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纵横径、种子单粒径等表现出"巨大性";四倍体植株株高、十叶厚、直根重等农艺学性状指标显著大于二倍体;四倍体萝卜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可溶性糖、还原糖等营养品质指标也高于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同源四倍体 形态学 细胞学 农艺学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矮牵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魏跃 张蜀宁 +3 位作者 隋益虎 吴志明 钱春桃 陈劲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42-1745,共4页
以同源四倍体矮牵牛06P-12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明同源四倍体矮牵牛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结果显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终变期... 以同源四倍体矮牵牛06P-12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明同源四倍体矮牵牛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结果显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终变期染色体的构型复杂,有四价体、三价体和单价体;中期Ⅰ和中期Ⅱ有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丢失染色体、染色体桥及不均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出现一分体、二分体、三分体以及含微核的异常三分体、四分体、多分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正常细胞平均达78.6%,异常细胞频率平均为21.4%.研究表明,同源四倍体矮牵牛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矮牵牛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CsNiR)的克隆及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磊 王团团 +2 位作者 段莉莉 李季 陈劲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黄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CsNiR)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黄瓜再生体系中的功能。[方法]以黄瓜自交系CCMC为试验材料,克隆CsNiR的编码区序列全长,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本氏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系统对CsNiR蛋白进行亚细...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黄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CsNiR)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黄瓜再生体系中的功能。[方法]以黄瓜自交系CCMC为试验材料,克隆CsNiR的编码区序列全长,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本氏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系统对CsNiR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并采用RT-qPCR技术分析CsNi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对不同基因型黄瓜子叶节外植体的NiR活性与外植体分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测定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基因型黄瓜子叶节外植体CsNiR基因表达量,并统计在不同NH+4/NO-3比例(1∶5、1∶2、1∶1、2∶1)培养条件下外植体分化率情况。[结果]CsNiR基因ORF全长为1752 bp,编码583个氨基酸,具有含血红素蛋白β-化合物区域和4Fe-4S区域的完整NiR蛋白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植物中CsNiR高度保守,黄瓜与甜瓜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6%。RT-qPCR结果表明,CsNiR基因在黄瓜成熟叶表达量最高,雄花中次之,在茎尖和侧芽等分化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具有组织特异性。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sNiR主要在细胞膜和叶绿体中表达。对不同基因型黄瓜子叶节的NiR活性与再生率的测定发现,NiR活性与黄瓜外植体分化率显著负相关。在不同基因型黄瓜外植体诱导分化过程中,CsNiR基因的表达在含有诱导激素培养基上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无诱导激素的培养基,当NH+4/NO-3为1∶5时,黄瓜子叶节外植体分化率最高。[结论]植物中NiR高度保守,CsNiR基因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在茎尖等分生组织表达含量最低,NiR活性与外植体分化率呈负相关关系,降低NH+4/NO-3比例有助于提高黄瓜外植体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CsNiR基因 子叶节 外植体 分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