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文化建设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国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对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创新的文化要求,提出了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文化管理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国瑜 张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9期107-110,共4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管理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有效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是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化管理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国瑜 张英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7,共4页
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实验室选择的研究方向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积累、围绕国家目标与发展战略、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促进科研特色的形成。主要研究方向一旦被确定,就应整合科技资源,深化研究方向内涵。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科技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教育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国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7期89-90,106,共3页
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科技人力资源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国瑜 张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1期1436-1439,1450,共5页
加强科技人力资源整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人力资源现状及其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科技人力资源能力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人力资源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SRAP和EST-SSR标记分析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鹏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郭旺珍 郑永战 魏利斌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96-1702,共7页
利用SRAP和EST-SSR分子标记对192份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都能很好地揭示品种间遗传关系;在31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的270个等位基因中多态性占62.08%,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5.45个;25对SSR引物扩增的136... 利用SRAP和EST-SSR分子标记对192份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都能很好地揭示品种间遗传关系;在31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的270个等位基因中多态性占62.08%,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5.45个;25对SSR引物扩增的136个等位基因中56.28%呈多态性,平均每对检测引物产生3.04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70时,192份材料可被分为3个类群;阈值为0.75时类群Ⅰ又可分为6组,表明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我国南部地区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Hi=2.572)较中部(Hi=2.117)和北部地区(Hi=2.114)丰富。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芝麻种质资源,并为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SRAP EST-SSR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Brassi ca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种质资源SRAP遗传分化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韩建明 侯喜林 +3 位作者 徐海明 史公军 耿建峰 邓晓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62-1868,共7页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21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215个位点,其中112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52.09%,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0.24个位点和5.33个多态性位点。不结球白菜各类型...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21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215个位点,其中112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52.09%,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0.24个位点和5.33个多态性位点。不结球白菜各类型中普通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1410)和遗传丰富度[(190)88.37%]最高;各生态区域中江淮流域不结球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1451)和遗传丰富度[(185)86.05%]最高;国内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1293)和遗传丰富度[(188)87.44%]分别高于国外。遗传变异估算表明,不结球白菜遗传分化系数58.22%,大部分变异存在于种群间;基因流为0.4031,说明群体间基因流动较少,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以遗传相似系数0.872为截值,可把不结球球白菜分为Ⅵ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 种质资源 SRA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岳文娣 魏利斌 +3 位作者 张体德 李春 苗红梅 张海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86-2296,共11页
利用42对具明显多态性的SSR引物,分析国内外545份芝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检测到106个等位变异位点,引物多态位点范围为3~9个,平均为3.8个/引物,Y1994引物的等位位点最多,为9个。引物Shannon’s信息指数(I)范围为1.4834~... 利用42对具明显多态性的SSR引物,分析国内外545份芝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检测到106个等位变异位点,引物多态位点范围为3~9个,平均为3.8个/引物,Y1994引物的等位位点最多,为9个。引物Shannon’s信息指数(I)范围为1.4834~0.1233,平均值为0.6450;多态信息指数(PIC)范围为0.7481~0.0516,平均值为0.4092,平均杂合度(He)为0.1162。UPGMA聚类、二元主成分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供试545份芝麻资源可被分为3个UPGMA组群,在群体结构上分为3个亚群;芝麻资源整体遗传分化较小,亲缘关系较近。中国7个生态群种质相似系数范围为0.9811~0.5462,东北西北等区域资源与黄淮、江汉、华中华南等区的亲缘关系较远;国外7个生态群相似系数为0.9726~0.7442,非洲区与日本区种质亲缘关系较近,与中国资源亲缘关系较远。中国种质资源遗传基础较为狭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不完全相关,而国外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在今后芝麻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国外资源的引进与利用,并注重国内不同类群资源利用,拓宽我国芝麻品种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RAPD与RAMP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娜 李丹丹 +4 位作者 陶伟林 沈虹 罗云米 汝学娟 柳李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4-712,共9页
采用ISSR、RAPD与RAMP 3种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2份萝卜种质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ISSR、RAPD与RAMP标记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4.1%、86.2%及92.6%,平均每个引物产生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6、8.3及14.1条;综合3种标记聚类分析将3... 采用ISSR、RAPD与RAMP 3种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2份萝卜种质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ISSR、RAPD与RAMP标记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4.1%、86.2%及92.6%,平均每个引物产生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6、8.3及14.1条;综合3种标记聚类分析将32份萝卜种质在遗传距离为0.30处清晰聚为2大类群,第一类群包含31份种质,均为来自国内的栽培种或姊妹系;第二类群由来自欧洲的黑萝卜MTHS单独构成,聚类结果表现与材料来源、根肉色及根形关系较为密切。3种标记综合聚类与各标记单独聚类图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聚类分析结果更加直观的反映出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图,与园艺学性状的一致性比任何单一标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DNA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建明 侯喜林 +2 位作者 徐海明 史公军 王建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6,共6页
为挖掘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以及为不结球白菜的起源和演化提供分子证据,用RAPD分子标记对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个引物共检测出147个位点,其中71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 为挖掘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以及为不结球白菜的起源和演化提供分子证据,用RAPD分子标记对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个引物共检测出147个位点,其中71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达48.30%,平均每个引物产生6.39个位点和3.09个多态性位点。不结球白菜各类型中以普通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6 9和0.194 6;各生态区域中以江淮流域不结球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3 7和0.188 8;中国不结球白菜的这2项指数高于国外材料。不结球白菜的遗传分化系数为59.05%,说明大部分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间;基因流为0.499 5,说明群体间基因流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种质资源 RAPD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锡君 孙敬 张天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2,共6页
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共享平台(CGRSP)采用了国家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整合教育部所属高校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对其中水稻、大豆等十几种主要作物的创新种质、遗传材料、代表性地方品种等特种遗传资源进行数字化、标准化整理。平... 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共享平台(CGRSP)采用了国家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整合教育部所属高校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对其中水稻、大豆等十几种主要作物的创新种质、遗传材料、代表性地方品种等特种遗传资源进行数字化、标准化整理。平台基础是采用ASP.NET框架和C#构建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数据库,收集保存了12万份共性品种资源,具有动态创建遗传资源个性表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用户角色分配、多种检索、种质图片管理、数据交换和分析统计等功能,使之成为作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以及农业生产所依托的基础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资源 种质 共享平台 农作物 ASP.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粒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梅铭凤 姚国旗 +1 位作者 江玉梅 马正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了从野生一粒小麦中发掘有用基因,随机选取33个普通小麦EST-SSR标记和定位于小麦A基因组的41个普通小麦基因组DNA-SSR标记,对35份一粒小麦、3份四倍体小麦和1份普通小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扩增这些标记位点的引物中有4... 为了从野生一粒小麦中发掘有用基因,随机选取33个普通小麦EST-SSR标记和定位于小麦A基因组的41个普通小麦基因组DNA-SSR标记,对35份一粒小麦、3份四倍体小麦和1份普通小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扩增这些标记位点的引物中有45对在一粒小麦上有扩增产物,其中33对检测出位点多态性,而且基因组DNA-SSR标记的多态检测率明显高于EST-SSR标记多态检测率。这些多态位点包括21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有6.03个等位变异。利用PHYLIP分析软件按UPGMA方法对这些一粒小麦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5为界,可以将其分为7种类型。这种聚类关系与对应种质的白粉病抗性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相关种质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的起源和变异。对一粒小麦与野生二粒小麦种质的遗传距离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二粒小麦的A基因组可能有不同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粒小麦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氮肥利用效率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姗 黄允智 +1 位作者 刘学英 傅向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9-641,共13页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施用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绿色革命”半矮秆农作物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高产与倒伏”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作物的收获指数和产量。...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施用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绿色革命”半矮秆农作物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高产与倒伏”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作物的收获指数和产量。然而半矮秆水稻和小麦品种也表现出生长发育对氮肥响应减弱、根系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能力下降以及氮肥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低的弊病,其产量增加依赖于氮肥的大量投入,这不仅提高了种植成本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效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概述了“绿色革命”与赤霉素的作用机理,系统总结了植物氮素吸收、同化和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最新研究发现,以期为作物氮肥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绿色革命 氮肥利用效率 可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PPO活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63
14
作者 葛秀秀 张立平 +1 位作者 何中虎 章元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冬小麦品种中优 95 0 7(高PPO活性 )与品种CA96 32 (低PPO活性 )杂交组合的DH群体进行了PPO活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中优 95 0 7×CA96 32的PPO活性受 2对独立主基因控制遗传 ,主...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冬小麦品种中优 95 0 7(高PPO活性 )与品种CA96 32 (低PPO活性 )杂交组合的DH群体进行了PPO活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中优 95 0 7×CA96 32的PPO活性受 2对独立主基因控制遗传 ,主基因遗传率为 88.83% ,环境影响较小 ,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 1 1 .1 7%。控制PPO活性的 2对主基因基因效应不等 ,第 1对主基因da 的基因效应为 2 .4 32 ,而第 2对主基因db 的基因效应为 1 .0 84 ,相当于第 1对主基因效应的4 4 6 0 %。因此 ,用低PPO活性的亲本配制杂交组合 ,并且在育种的早期阶段进行较严格的选择 ,淘汰PPO活性高的单株或家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PPO活性 主基因 多基因 混合遗传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抽穗期多样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魏祥进 徐俊锋 +4 位作者 江玲 王洪俊 周振玲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2,共13页
抽穗期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我国水稻品种抽穗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来自我国各稻区的83份粳稻和51份籼稻共134份水稻主栽品种的抽穗期感光性、感温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回归分析... 抽穗期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我国水稻品种抽穗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来自我国各稻区的83份粳稻和51份籼稻共134份水稻主栽品种的抽穗期感光性、感温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回归分析表明我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抽穗期与其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呈显著线性相关。高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往往具有弱的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强。利用一套抽穗期近等基因系对这134份品种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感光基因E1与基本营养生长Ef-1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对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抽穗期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带有非感光等位基因e1的品种感光性与基本营养生长性都相对较弱,抽穗期较短;而携带感光性等位基因E1或E1t的品种的感光性与基本营养生长性都相对较强,抽穗期较长。在Ef-1位点,携带显性早熟等位基因Ef-1的品种,其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弱,抽穗期较短;而携带早熟效应较弱的等位基因Ef-1t或迟熟等位基因ef-1的品种,其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强,抽穗期较长。同时,各主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在我国各稻区或各种类型水稻中的分布频率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结果将对我国水稻种质的合理利用及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穗期 多样性 感光性 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QTL定位 被引量:48
16
作者 张洁夫 戚存扣 +6 位作者 浦惠明 陈松 陈锋 高建芹 陈新军 顾慧 傅寿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95-1501,共7页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甘蓝型油菜品系APL01(低含油量亲本)与M083(高含油量亲本)杂交所获得的6个基本世代(P1,P2,F1,B1,B2,F2)的含油量进行遗传分析,并以(APL01/M083)BC1F1为作图群体,利用251个分子标记,构建了由19个连锁群组成...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甘蓝型油菜品系APL01(低含油量亲本)与M083(高含油量亲本)杂交所获得的6个基本世代(P1,P2,F1,B1,B2,F2)的含油量进行遗传分析,并以(APL01/M083)BC1F1为作图群体,利用251个分子标记,构建了由19个连锁群组成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经WinQTLCart 2.0对种子含油量进行QTL扫描。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种子含油量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38.37%~47.16%,多基因遗传率为24.29%~38.28%。共获得qOC1、qOC8、qOC10、qOC13-1和qOC13-2等5个与含油量相关的QTL,其中qOC1位于N1连锁群的m19e21c^A0214Ra142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5.21%;qOC8位于N8连锁群的A0216Gb206~m5e42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6.34%;qOC10位于N10连锁群的m15e48~A0228Bb437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9.45%;qOC13-1位于N13连锁群的A0224Rb157~A0301Gb399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18.12%;qOC13-2位于N13连锁群的A0226Ba377~A0226Ba367区间,可解释含油量表型变异的10.17%。5个QTL中qOC10和qOC13-2位点APL01对含油量的贡献为正值,qOC1、qOC8和qOC13-1位点M083的贡献为正值。qOC13-1效应值较大,属主效基因位点,其余4个QTL效应相对较小,可作为多基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含油量 遗传 QT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交高代选择导入系的纹枯病抗性与抗旱性的遗传重叠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郑天清 徐建龙 +7 位作者 傅彬英 高用明 Satish VERUKA Renee LAFITTE 翟虎渠 万建民 朱苓华 黎志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80-1384,共5页
利用来自抗旱性较好的供体亲本(BG300和BG304)、具有两种遗传背景(IR64和特青)的水稻高代回交(BC2)抗旱选择导入系,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纹枯病抗性,考察纹枯病抗性与抗旱性之间可能存在的遗传重叠。通过与受体亲本的纹枯病抗性表现... 利用来自抗旱性较好的供体亲本(BG300和BG304)、具有两种遗传背景(IR64和特青)的水稻高代回交(BC2)抗旱选择导入系,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纹枯病抗性,考察纹枯病抗性与抗旱性之间可能存在的遗传重叠。通过与受体亲本的纹枯病抗性表现比较发现,具有特青背景的抗旱选择导入系倾向于纹枯病抗性的降低,而IR64背景的抗旱选择导入系则倾向于纹枯病抗性的增强。基于基因型与表型的方差分析共鉴测到6个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位点,其中QSbr6在不同供体和背景的两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而QSbr10则在同一供体的两个遗传背景下均检测到;有3个位点(QSbr6、QSbr8和QSbr10)与同一群体中检测到的抗旱性位点位置相近,很可能是两种抗性重叠的遗传基础。尽管方差分析的方法在选择导入系的非选择目标性状相关位点的鉴定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偏低估计,本研究所检测到的纹枯病抗性位点,特别是那些与抗旱性重叠位点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的抗性株系仍将为进一步的水稻纹枯病抗性和抗旱性的多抗性育种和深入的遗传重叠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纹枯病抗性 遗传重叠 数量性状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53
18
作者 张鹏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郑永战 郭旺珍 魏利斌 张天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8,共8页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间品种农艺性状整体变异差别较小,区域内变异较大且侧重的性状不同;聚类结果显示,芝麻品种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远缘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时,亲本选配要以亲缘关系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推测国内芝麻的引种传播是由南向北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条纹叶Gws基因的精细定位与遗传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许凤华 程治军 +9 位作者 王久林 吴自明 孙伟 张欣 雷财林 王洁 吴赴清 郭秀平 刘玲珑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3-720,共8页
叶色突变是一类十分明显的性状突变,在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合成、叶绿体结构、功能、遗传、分化与发育等基础研究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多个重要的水稻功能基因,据不完全统计,水稻中至少已定位了79个叶色突变位点,并已成功... 叶色突变是一类十分明显的性状突变,在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合成、叶绿体结构、功能、遗传、分化与发育等基础研究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多个重要的水稻功能基因,据不完全统计,水稻中至少已定位了79个叶色突变位点,并已成功克隆出多个叶色相关基因,其中OsCHLH、OsCAO1、OsCAO2、chlorina1、chlorina9、ygl等直接参与编码叶绿素合成,其余基因均参与叶绿体发育调控。在日本晴(Nipponbare)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份对温度敏感的白条纹突变体gws(green-white-stripe),遗传分析表明它来自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单隐性基因突变。利用gws与培矮64杂交组合的F2代群体,将Gws精细定位于第6染色体标记InDel15和InDel16之间,物理距离为73kb,此区间内包含13个基因。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突变体在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小亚基(ribonucleoside-diphosphate reductase small chain,RNRS1)编码区第314~315碱基发生缺失,第316~317碱基由GC变为TT,导致该基因阅读框移码突变,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该基因是已经报道的水稻白条纹叶基因St1(Stripe1)的等位基因,gws突变体较st1突变体的白条纹出现早且明显,gws白条纹表型出现在第2片叶之后,而st1的白条纹表型仅出现在第4或5片叶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叶绿素 白条纹叶 stl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6
20
作者 麻浩 王显生 +4 位作者 刘春 俞阗 郝小燕 高文瑞 何小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7,共7页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密切相关。获得具不同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不同11S/7S比值的种质材料是对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遗传育种改良的重要材料基础。本...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密切相关。获得具不同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不同11S/7S比值的种质材料是对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遗传育种改良的重要材料基础。本研究利用SDS-PAGE技术,对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资源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6份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7S和11S组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1.00,P<0.01);603份地方品种和103份新育成品种或主栽品种的7S、11S组分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40.00%,20.58%~56.65%,60.00%,43.35%~79.42%和38.21%,30.33%~52.67%,61.79%,47.33%~69.67%;11S/7S比值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1.54,0.77~3.86和1.65,0.90~2.30;筛选获得了63份7S、11S组分或亚基含量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SDS-PAGE 11S 7S组分及其亚基 相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