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村民自治单元设置的法律规制与法治优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池建华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法律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家事诉讼法律适用的宋代实践与当代价值研究”(21FXC003)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村民自治单元设置的法律规制研究”[CLS(2021)D02]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法治保障研究”(SKYC2023010)。
-
文摘
村民自治单元的合法合理设置是实现乡村基层有效治理的前提。当前我国在村民自治单元设置方面,存在“分”与“合”两种趋势和做法:“分”指的是以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理事会,下移自治的重心;“合”指的是合并现有的村民委员会,扩大自治单元的规模。无论是“分”还是“合”,村民自治单元的设置需要坚持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方式,遵循法定程序。《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全国各地有关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地方性法规是村民自治单元设置的主要法律规范依据。村民自治单元的设置,应有利于发展和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自治单元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乡村全面振兴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生态惠益价值嵌入环境刑事司法裁判结构的正义考量
- 2
-
-
作者
杨博文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法律系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6,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格拉斯哥气候协定》下全球碳市场规则对接及中国方案研究”(项目编号:22CFX088)。
-
文摘
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仅依据前置法确认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与社会公众对生态正义的朴素期待相悖。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认定的扩张与限缩,以及生态法益损害程度的判定,是否应当受前置法所形成的法律结构制约,对于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刑事司法裁判至关重要。鉴于此,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刑事司法裁判应当重视生态修复和损害预防,宽严相济,以恢复性司法理念提升治罪质效,释明生态惠益价值与环境公共利益的法律表达,以此回归环境刑事司法的生态本位,揭示生态惠益价值评估嵌入司法裁判结构的过程机理。行政行为中针对生态惠益价值的剖析,是对污染环境犯罪事实认定中刑法规范价值的补解,进而更好地实现环境司法专门化中生态正义与司法正义统合的良法善治,落实依法治污的中国式环境治理现代化理念。
-
关键词
污染环境犯罪
生态正义
司法裁判结构
生态惠益价值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rimes
ecological justice
judicial adjudication structure
ecological benefit value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