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耕文化传承模式探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雨晴
伽红凯
王思明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264-271,共8页
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智慧的结晶,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农耕文化的传承意义,凸显传承农耕文化的必要性。尝试基于农耕文化的经济学属性,借鉴"公地悲剧"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九种农耕文化传承模式与实...
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智慧的结晶,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农耕文化的传承意义,凸显传承农耕文化的必要性。尝试基于农耕文化的经济学属性,借鉴"公地悲剧"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九种农耕文化传承模式与实践案例,即罚款与补贴模式、名录保护模式、文物保护模式、农民退出模式、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公司主导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文化礼堂模式,为各地农耕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坚持农耕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创造性,加强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保障,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当代乡村治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公地悲剧
传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农业经济思想初探
2
作者
张志翔
何红中
伽红凯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9,共7页
《抚郡农产考略》是清末江西有代表性的农学著作,不仅保存有抚州地区大量农产种类、栽培与加工技术等资料,还包含了大量的商品经济信息。作者何刚德已经认识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对生产有束缚作用,他在记载各类农产品时,提出“价值”...
《抚郡农产考略》是清末江西有代表性的农学著作,不仅保存有抚州地区大量农产种类、栽培与加工技术等资料,还包含了大量的商品经济信息。作者何刚德已经认识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对生产有束缚作用,他在记载各类农产品时,提出“价值”的概念且用货币价格对其衡量,并深入揭示了农产品上市时间、供求、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进而寻求增值之道。何氏提倡多种经营,大力种植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发挥柑橘、甘蔗等名优特产优势,促进农业的商品化生产。他还建议通过深加工的方式获取更高利润,并对未能引进西方的先进加工技术而感到惋惜。《抚郡农产考略》体现了中国近代官僚知识分子对农业经济转型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郡农产考略》
何刚德
农业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转型、垦牧精神与乡村振兴———基于张謇在南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龙锋
周琨
伽红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58-264,共7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促进我国城乡融合、调节工农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形态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面临着乡村社会新旧要素迭代的复杂情境。在历史时期中关于区域建设与地方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促进我国城乡融合、调节工农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形态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面临着乡村社会新旧要素迭代的复杂情境。在历史时期中关于区域建设与地方振兴的实践早在百年前的中国就已经上演。垦牧实践作为近代中国一次超时代、跨领域的重要尝试,是张謇在江苏省南通市社会转型关键期于沿海垦区进行的一场综合性的社会建设活动,直接推动打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通过全面解读张謇的垦牧实践,总结凝练出以“棉铁主义,实业救国”“循环发展,绿水青山”“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治地安民,心怀苍生”“教育智民,产业富农”为核心的垦牧精神内涵,进而从经济形态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综合理念契合3个方面深入分析垦牧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时代逻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垦牧精神熔铸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路径,即在产业兴旺方面,坚持质量兴农与实业支农;在生态宜居方面,践行循环经济与绿水青山;在乡风文明方面,秉承艰苦奋斗与移风易俗;在治理有效方面,主张治地安民与心怀苍生;在生活富裕方面,推行教育智民与产业富农。进而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在时代背景、阶段定位、多维共促方面为破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提供相关启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牧精神
乡村振兴
社会转型
张謇
南通
棉铁主义
生态宜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耕文化传承模式探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雨晴
伽红凯
王思明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
农业
文明
研究
院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地标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264-27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19ZDA187)
农业农村部景观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与深度利用”(KF201904)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传统村落旅游利用政策研究”(17SHD002)。
文摘
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智慧的结晶,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农耕文化的传承意义,凸显传承农耕文化的必要性。尝试基于农耕文化的经济学属性,借鉴"公地悲剧"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九种农耕文化传承模式与实践案例,即罚款与补贴模式、名录保护模式、文物保护模式、农民退出模式、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公司主导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文化礼堂模式,为各地农耕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坚持农耕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创造性,加强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保障,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当代乡村治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公地悲剧
传承模式
Keywords
farming cultur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inheritance mode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农业经济思想初探
2
作者
张志翔
何红中
伽红凯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
农业
遗产
研究
室
南京
审计
大学
新经济
研究
院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地标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9,共7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景观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KF201904)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项目“繁荣发展乡村文化”(项目编号:09205008)。
文摘
《抚郡农产考略》是清末江西有代表性的农学著作,不仅保存有抚州地区大量农产种类、栽培与加工技术等资料,还包含了大量的商品经济信息。作者何刚德已经认识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对生产有束缚作用,他在记载各类农产品时,提出“价值”的概念且用货币价格对其衡量,并深入揭示了农产品上市时间、供求、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进而寻求增值之道。何氏提倡多种经营,大力种植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发挥柑橘、甘蔗等名优特产优势,促进农业的商品化生产。他还建议通过深加工的方式获取更高利润,并对未能引进西方的先进加工技术而感到惋惜。《抚郡农产考略》体现了中国近代官僚知识分子对农业经济转型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抚郡农产考略》
何刚德
农业经济思想
Keywords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Agriculture Products in Fu County
He Gangde
agricultural economic thoughts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转型、垦牧精神与乡村振兴———基于张謇在南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龙锋
周琨
伽红凯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地标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58-26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21&ZD225)。
文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促进我国城乡融合、调节工农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形态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面临着乡村社会新旧要素迭代的复杂情境。在历史时期中关于区域建设与地方振兴的实践早在百年前的中国就已经上演。垦牧实践作为近代中国一次超时代、跨领域的重要尝试,是张謇在江苏省南通市社会转型关键期于沿海垦区进行的一场综合性的社会建设活动,直接推动打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通过全面解读张謇的垦牧实践,总结凝练出以“棉铁主义,实业救国”“循环发展,绿水青山”“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治地安民,心怀苍生”“教育智民,产业富农”为核心的垦牧精神内涵,进而从经济形态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综合理念契合3个方面深入分析垦牧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时代逻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垦牧精神熔铸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路径,即在产业兴旺方面,坚持质量兴农与实业支农;在生态宜居方面,践行循环经济与绿水青山;在乡风文明方面,秉承艰苦奋斗与移风易俗;在治理有效方面,主张治地安民与心怀苍生;在生活富裕方面,推行教育智民与产业富农。进而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在时代背景、阶段定位、多维共促方面为破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提供相关启思。
关键词
垦牧精神
乡村振兴
社会转型
张謇
南通
棉铁主义
生态宜居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耕文化传承模式探析
张雨晴
伽红凯
王思明
《农业考古》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农业经济思想初探
张志翔
何红中
伽红凯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会转型、垦牧精神与乡村振兴———基于张謇在南通的经验证据
周龙锋
周琨
伽红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