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不同剂量对三黄肉鸡增色和增重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振环 胡元亮 +3 位作者 黄小燕 王德云 朱广双 闻发全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10日龄三黄肉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处理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5%、1%、2%的中药复方,化学色素对照组添加30 mg/kg加丽素黄和10 mg/kg加丽素红,4 d适应期后连续饲喂4周。分别于28、35、42日龄观测各组脚和胸部的皮... 10日龄三黄肉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处理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5%、1%、2%的中药复方,化学色素对照组添加30 mg/kg加丽素黄和10 mg/kg加丽素红,4 d适应期后连续饲喂4周。分别于28、35、42日龄观测各组脚和胸部的皮肤颜色、脚和胸部皮肤及血清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增重效果(包括21日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中剂量中药能显著提高肉鸡脚、胸部皮肤颜色等级,增加脚、胸部皮肤和血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增重效果(P<0.05),高、中剂量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推荐中剂量为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肉鸡 增色 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FN-γ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红 胡格 +3 位作者 索占伟 伊鹏霏 胡屹屹 穆祥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6-49,共4页
以体外培养的RPMVECs(rat pul 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为模型,采用双夹心ELISA法和MTT法,研究了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诱导RPMVECs表达IFN-γ(inferteron-γ)的影响以及对PMVECs的毒性。... 以体外培养的RPMVECs(rat pul 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为模型,采用双夹心ELISA法和MTT法,研究了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诱导RPMVECs表达IFN-γ(inferteron-γ)的影响以及对PMVECs的毒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加入质量浓度为5,10,20,50,100μg/mL的5种中药成分刺激细胞16 h后,在培养细胞上清液内均能检测到IFN-γ,其中绿原酸、黄芩素组IFN-γ的表达量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减少;连翘酯苷组IFN-γ的表达量均较多;黄芩苷、汉黄芩素组均在10μg/mL时IFN-γ的表达量达到峰值,随后IFN-γ的表达量随浓度增大而减少。MTT检测结果显示,各浓度的黄芩苷、黄芩素对PMVECs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连翘酯苷对PMVECs均有增殖作用,绿原酸、汉黄芩素的细胞毒性则随药物浓度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γ-干扰素 中药有效成分 ELISA法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成分对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德云 胡元亮 +4 位作者 孔祥峰 孙峻岭 张宝康 刘家国 夏明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0-1214,共5页
为筛选增强免疫作用较好的中药成分和研制新型复方中药成分免疫增强剂,比较了4种浓度的当归多糖(CAPS)、黄芪多糖(APS)、板蓝根多糖(IRPS)、淫羊藿多糖(EPS)、蜂胶多糖(PPS)、淫羊藿黄酮(EF)、蜂胶黄酮(PF)、黄芪皂苷(AS)和人参皂苷(GS)... 为筛选增强免疫作用较好的中药成分和研制新型复方中药成分免疫增强剂,比较了4种浓度的当归多糖(CAPS)、黄芪多糖(APS)、板蓝根多糖(IRPS)、淫羊藿多糖(EPS)、蜂胶多糖(PPS)、淫羊藿黄酮(EF)、蜂胶黄酮(PF)、黄芪皂苷(AS)和人参皂苷(GS)9种中药成分对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中药成分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其中APS、EPS、GS和AS等在一定浓度既能单独又能协同ConA或LP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以EPS和APS作用最强。同时根据浓度试验结果,选出各药的合适浓度,进一步比较它们作用的差异,发现EPS和GS效果最好。这些中药成分可以作为复方中药成分免疫增强剂的组分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脾脏淋巴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中药成分对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孔祥峰 胡元亮 +3 位作者 刘家国 张宝康 陈玉库 王德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87,共4页
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等 10种中药成分分别加入已培养 2 4h、刚形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在加药后12 ,2 4 ,36 ,4 ... 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等 10种中药成分分别加入已培养 2 4h、刚形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在加药后12 ,2 4 ,36 ,4 8和 6 0h用MTT法测定它们对CEF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和蜂胶黄酮主要表现为促进增殖 ;淫羊藿多糖主要具抑制效应 ;其他 5种中药成分在某些浓度和时间点能促进增殖 ,而在某些浓度和时间点则抑制增殖 ,并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中药成分 时效关系 量效关系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硫酸化修饰和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5
作者 黄小燕 孔祥峰 +1 位作者 王德云 胡元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28-332,355,共6页
硫酸多糖是一类糖羟基上带有硫酸根的多糖,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各种硫酸多糖、肝素、天然多糖的硫酸衍生物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硫酸多糖。硫酸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和增强免疫等生物活性,为提高中药多糖的生物活性,可通过硫酸化... 硫酸多糖是一类糖羟基上带有硫酸根的多糖,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各种硫酸多糖、肝素、天然多糖的硫酸衍生物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硫酸多糖。硫酸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和增强免疫等生物活性,为提高中药多糖的生物活性,可通过硫酸化修饰的方法进行结构改造,获取多糖硫酸酯。本文就多糖的硫酸化修饰方法、多糖硫酸酯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硫酸化 硫酸多糖 抗病毒 增强免疫 抗凝血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天然药物成分在体外CEF中最大安全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40
6
作者 刘家国 胡元亮 +2 位作者 陈玉库 张宝康 孔祥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88-91,共4页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 ,测试了板蓝根多糖、当归多糖、黄芪多糖、黄芪皂甙、人参皂甙、淫羊藿多糖、蜂胶多糖、蜂胶黄酮、黄芪黄酮、淫羊藿黄酮共 1 0种天然药物成分在鸡胚成纤维细胞 ( CEF)体外培养中的最大安全浓度。结果表明 :黄芪...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 ,测试了板蓝根多糖、当归多糖、黄芪多糖、黄芪皂甙、人参皂甙、淫羊藿多糖、蜂胶多糖、蜂胶黄酮、黄芪黄酮、淫羊藿黄酮共 1 0种天然药物成分在鸡胚成纤维细胞 ( CEF)体外培养中的最大安全浓度。结果表明 :黄芪多糖、当归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毒性最低 ,最大安全浓度达 1 562 .5μg/ m L ,其后依次是板蓝根多糖、人参皂甙、黄芪黄酮、黄芪皂甙、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淫羊藿黄酮和蜂胶黄酮 ;蜂胶黄酮的毒性最大 ,其最大安全浓度仅 4.883 μg/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成分 CEF 最大安全浓度 测定 中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成分与新城疫病毒感作后对病毒感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孔祥峰 胡元亮 +4 位作者 王德云 李祥瑞 刘家国 张宝康 邱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将 5种浓度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分别与新城疫病毒LaSota株混合感作 14 4h和 2 72h后 ,加到已培养 36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继续培养 72h ,采用中... 将 5种浓度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分别与新城疫病毒LaSota株混合感作 14 4h和 2 72h后 ,加到已培养 36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继续培养 72h ,采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测定CEF增殖变化 ,判定中药成分对病毒感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有中药成分几乎所有浓度均影响或显著抑制病毒的感染活性 ,且与感作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新城疫病毒 细胞增殖 病毒感染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成分与IL-2免疫协同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德云 胡元亮 +2 位作者 张宝康 刘家国 王效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将420羽罗曼雏鸡随机均分为14组,14日龄时用新城疫Ⅳ系苗免疫,并分别肌肉注射当归多糖(CAPS)、黄芪多糖(APS)、板蓝根多糖(IRPS)、淫羊藿多糖(EPS)、蜂胶黄酮(PF)和人参皂苷(GS)6种中药成分加白介素2(IL2),每天1次,连用3d。分别在不同... 将420羽罗曼雏鸡随机均分为14组,14日龄时用新城疫Ⅳ系苗免疫,并分别肌肉注射当归多糖(CAPS)、黄芪多糖(APS)、板蓝根多糖(IRPS)、淫羊藿多糖(EPS)、蜂胶黄酮(PF)和人参皂苷(GS)6种中药成分加白介素2(IL2),每天1次,连用3d。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检测新城疫病毒HI(NDVHI)抗体效价,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APS、IRPS、EPS、PF和GS加IL2在免疫后7~14d都能显著提高抗体效价,APS、IRPS和EPS加IL2在免疫后4周显著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示,中药成分与IL2合用有一定的免疫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白介素2(IL-2) 抗体 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成分复方的佐剂作用及其与中药复方的功效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峻岭 薛家宾 +3 位作者 胡元亮 王德云 张宝康 刘家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分别用淫羊藿多糖(EPS)加蜂胶黄酮(PF)、黄芪多糖(APS)加人参皂甙(GS)制成2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 I1,cCHM I2),同时用相应的淫羊藿、蜂胶、黄芪和人参的提取物制成相应成分含量相同的2个中药复方(cCHM1,cCHM2)。试验1用2个中药成分复方(... 分别用淫羊藿多糖(EPS)加蜂胶黄酮(PF)、黄芪多糖(APS)加人参皂甙(GS)制成2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 I1,cCHM I2),同时用相应的淫羊藿、蜂胶、黄芪和人参的提取物制成相应成分含量相同的2个中药复方(cCHM1,cCHM2)。试验1用2个中药成分复方(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分别配合兔瘟灭活苗免疫家兔,于免疫后第0、3、7、10、14、17、21、28、35、42天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试验2将4个复方分别与灭活的新城疫强毒混合制成疫苗免疫雏鸡,以油佐剂苗、无佐剂苗和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用MTT法和血凝抑制试验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中药成分复方能显著提高家兔血清的兔瘟抗体效价,cCHM I1的效果优于cCHM I2;4个复方均能显著促进雏鸡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血清抗体效价,效果与油佐剂苗相当,中药成分复方稍优于中药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复方 中药复方 淋巴细胞增殖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粗提物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玉库 胡元亮 +7 位作者 张宝康 刘家国 邢玉娟 钱建飞 张则斌 李银 凌雯 唐余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将黄芪、连翘等八味中药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三种顺序 (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加入至培养 2 4 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观察其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 将黄芪、连翘等八味中药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三种顺序 (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加入至培养 2 4 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观察其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细胞安全浓度范围内 ,仅黄芪粗提物在先于病毒或与病毒同时加入时抑制 IB-DV病毒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粗提物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感染细胞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粗提物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家国 胡元亮 +5 位作者 陈玉库 张宝康 钱建飞 张则斌 李银 唐余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28-232,共5页
 为筛选抗IBDV方剂的主药,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测试了黄芪、连翘等8种中药粗提物在体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最大安全浓度及其对CEF增殖、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对CEF基本无毒性作用,最大安全浓度为25mg/ml,而连翘等其余7种...  为筛选抗IBDV方剂的主药,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测试了黄芪、连翘等8种中药粗提物在体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最大安全浓度及其对CEF增殖、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对CEF基本无毒性作用,最大安全浓度为25mg/ml,而连翘等其余7种中药粗提物则表现出较大的毒性作用,最大安全浓度极低,同时,黄芪对CEF还具有较强的促生长和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因此,筛定黄芪作为抗IBDV方剂的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粗提物 鸡胚 成纤维细胞 生长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孔祥峰 胡元亮 +5 位作者 黄小燕 郭振环 芮荣 何子双 孙峻岭 杨柳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9-383,共5页
以新促孕液为基础方,分别添加清热、活血、补气中药组成3个加味方,通过子宫灌注治疗家兔实验性子宫内膜炎,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形态、子宫内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等临床病理学变化,比较新促孕液及其3个加味方的疗效。结果表明:新促... 以新促孕液为基础方,分别添加清热、活血、补气中药组成3个加味方,通过子宫灌注治疗家兔实验性子宫内膜炎,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形态、子宫内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等临床病理学变化,比较新促孕液及其3个加味方的疗效。结果表明:新促孕液的疗效显著,用药后患兔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子宫周长和子宫指数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的炎性变化明显消退、损伤恢复较快;方2也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新促孕液的改进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促孕液 家兔 实验性子宫内膜炎 临床病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芩藿饮对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伟 白景英 +3 位作者 杜红旭 熊文 明珂 刘家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7-103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30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试验组分别为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病毒组、空白组。6日龄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雏鸭腿部肌肉...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30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试验组分别为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病毒组、空白组。6日龄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雏鸭腿部肌肉注射DHAV-1人工染毒造模;雏鸭感染病毒1h后,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按照高剂量(0.6mL·只^(-1))、中剂量(0.4mL·只^(-1))、低剂量(0.2mL·只^(-1))添加芩藿饮于饮水中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d;病毒组和空白组饮水中不给予任何药物。在给药治疗的第4、8、48小时采集病料测定相关指标。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观察肝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分析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AST、ALT、TP、ALB、GLO)和细胞因子(IL-2、IL-6、IL-8、IFN-β)含量;评价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芩藿饮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病死率;与病毒组相比,芩藿饮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P<0.05);修复DHAV-1对肝造成的损伤;降低感染雏鸭血清中AST、ALT含量,增加TP、ALB、GLO含量;促进机体IL-2、IL-6、IL-8、IFN-β细胞因子的分泌。高剂量芩藿饮对实验感染性鸭肝炎病毒雏鸭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鸭病毒性肝炎 芩藿饮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中药成分对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邢玉娟 陈玉库 +3 位作者 胡元亮 王德云 郭振环 蔡丙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6-48,49,共4页
将氧化苦参碱、甘草酸、黄芪多糖、栀子苷、绿原酸、虎杖苷和木犀草素等7种中药成分稀释成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高、中、低3种浓度,分别与NDV以3种方式加入到培养成单层的CEF的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NDV感染细胞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先加... 将氧化苦参碱、甘草酸、黄芪多糖、栀子苷、绿原酸、虎杖苷和木犀草素等7种中药成分稀释成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高、中、低3种浓度,分别与NDV以3种方式加入到培养成单层的CEF的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NDV感染细胞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先加中药后加病毒时,氧化苦参碱、甘草酸、黄芪多糖的高、中浓度、栀子苷高浓度显著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先加病毒后加中药时,氧化苦参碱的高、中浓度、黄芪多糖的中、低浓度显著抑制病毒感染细胞;中药与病毒同时加入时,氧化苦参碱的高、中浓度,黄芪多糖的高、中、低浓度和甘草酸高浓度显著抑制病毒感染细胞。绿原酸、虎杖苷和木犀草素3种中药成分无论是哪种加药方式均无抑制NDV感染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病毒感染细胞能力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仿生法提取中药新促孕液分煎合煎方式的优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淑贞 胡元亮 +2 位作者 张宝康 刘家国 王玉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将新促孕液的4种组分药排列成15种组合,分别用半仿生法提取,以成品药液的淫羊藿苷、小檗碱、总生物碱和干浸膏的含量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图中成分峰的总积分面积为指标综合判定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以黄柏与淫羊藿合煎,益母草与红花合煎,然... 将新促孕液的4种组分药排列成15种组合,分别用半仿生法提取,以成品药液的淫羊藿苷、小檗碱、总生物碱和干浸膏的含量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图中成分峰的总积分面积为指标综合判定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以黄柏与淫羊藿合煎,益母草与红花合煎,然后合并的提取方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促孕液 半仿生提取 分煎 合煎 提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抗鸡新城疫作用及其对雏鸡免疫内分泌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彪 张清 +6 位作者 张玲 王德云 刘家国 武毅 张玉清 范云鹏 胡元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7,共7页
为筛选抗鸡新城疫中药复方并观察中药复方对雏鸡免疫内分泌调节的影响,将152羽30日龄健康免疫雏鸡随机分为5组:3个中药复方组(方1、方2、方3)、病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NDV)后,观察鸡群的发病情况,并于试验各期随... 为筛选抗鸡新城疫中药复方并观察中药复方对雏鸡免疫内分泌调节的影响,将152羽30日龄健康免疫雏鸡随机分为5组:3个中药复方组(方1、方2、方3)、病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NDV)后,观察鸡群的发病情况,并于试验各期随机心脏采血,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和血清抗体、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甲状腺素(T4)及胰高血糖素(Glu)的水平.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能延缓鸡新城疫的发病时间,减轻病理损伤,促进病鸡康复,有效降低鸡的死亡率,尤以方3效果最好.方1和方3能快速提高抗体水平;方1能提升血清IFN-γ和T4的水平,方2能提高血清IL-2的含量,方3则可提高血清IL-2、IL-6和T4的水平,3个中药复方都可降低鸡死亡高峰期血清IL-6和Glu的水平.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能快速刺激免疫鸡体内体液免疫应答,并通过免疫内分泌整体调节途径以抵抗NDV感染,不同组方原则的复方调节途径可能也不一致,但方3的效果整体上优于方1和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中药复方 新城疫 内分泌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中药成分及其复方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玉库 胡元亮 +5 位作者 王德云 邢玉娟 郭振环 王军敏 赵晓娜 蔡丙严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将OM、APS、GA、GP 4种中药成分,以及OM-APS、OM-APS-GP、GA-APS和GA-APS-GP 4个中药成分复方,分别用不含小牛血清的RPM I1640培养液稀释成安全浓度范围内的15、7.5、3.6、1.8、0.9μg/mL,与分离的脾脏淋巴细胞、伴刀豆素球蛋白(ConA)... 将OM、APS、GA、GP 4种中药成分,以及OM-APS、OM-APS-GP、GA-APS和GA-APS-GP 4个中药成分复方,分别用不含小牛血清的RPM I1640培养液稀释成安全浓度范围内的15、7.5、3.6、1.8、0.9μg/mL,与分离的脾脏淋巴细胞、伴刀豆素球蛋白(ConA)一同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种药物浓度重复4孔,通过MTT法测定D570 nm值判定药物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中药成分中,以APS效果最好,其次是OM和GA,3种成分在各浓度的D570 nm值均显著高于ConA对照和细胞对照(P<0.05),促进增殖作用明显。GA在低浓度也呈现出较强的刺激增殖作用;4个中药成分复方中,OM-APS、OM-APS-GP和GA-APS的各个浓度,GA-APS-GP在0.9μg/mL浓度下,D570 nm值显著高于ConA对照和细胞对照,4个复方作用强弱是OM-APS>GA-APS>OM-APS-GP>GA-APS-GP;复方的促进增殖作用优于单味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 复方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蓝抗毒饮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玉库 胡元亮 邢玉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共3页
在攻毒后6h、24h、48h和72h,分别用剂量为(每只每次)1.5mL、1mL、0.5mL的芪蓝抗毒饮治疗。结果表明,每只每次1mL的剂量组对雏鸡实验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最好。本文观察了芪蓝抗毒饮对IBD的疗效,并对该方剂的剂量进行筛选,以指导临床... 在攻毒后6h、24h、48h和72h,分别用剂量为(每只每次)1.5mL、1mL、0.5mL的芪蓝抗毒饮治疗。结果表明,每只每次1mL的剂量组对雏鸡实验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最好。本文观察了芪蓝抗毒饮对IBD的疗效,并对该方剂的剂量进行筛选,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实验研究 剂量 实验性 疗效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粗提物对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玉库 胡元亮 +6 位作者 张宝康 刘家国 邢玉娟 钱建飞 张则斌 李银 唐余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将中药方 1、方 2、和方 3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以三种顺序 (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加入到培养 2 4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观察它们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 将中药方 1、方 2、和方 3的粗提物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以三种顺序 (先加中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加入到培养 2 4h、已长成完整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 ,观察它们对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细胞安全浓度范围内 ,方 1、方 2和方 3的粗提物在先于病毒或与病毒同时加入时均能抑制病毒感染 ,且与浓度和加药方式有关 ;以补气、清热凉血、滋阴为主的方 3优于以补气、清热凉血为主的方 1和以补气为主的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粗提物 IBDV CEF 感染细胞能力 传染性法氏囊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复方药物在CEF上的安全浓度筛选及其抗IBDV感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家国 胡元亮 +7 位作者 陈玉库 张宝康 宋大鲁 凌雯 李银 张则斌 唐余华 钱建飞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2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方法 ,测试了由黄芪为主药组成的天然复方药物方 1、方 2、方 3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的安全浓度 ,及其在以下三种不同加药方式中抗 IBDV感染 CEF单层的能力 ,即 :先加药物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物、药物病毒同... 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方法 ,测试了由黄芪为主药组成的天然复方药物方 1、方 2、方 3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上的安全浓度 ,及其在以下三种不同加药方式中抗 IBDV感染 CEF单层的能力 ,即 :先加药物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物、药物病毒同时加入。结果 :单味黄芪组成的方 2在 CEF单层上的安全浓度为 2 5 mg/ ml,对 CEF基本没有毒性 ;方 1、方 3二者的安全浓度一致 ,为781.2 5μg/ ml,约为方 2的 1/ 30 ,表明方 1、方 3对 CEF的毒性明显较方 2大。在三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下 ,复方药物所表现出来的抗 IBDV感染 CEF单层的能力并不相同 :在先加药物后加病毒及药物病毒同时加入两种方式下 ,三个方剂均表现出一定的抗 IBDV感染 CEF单层的能力 ;而先加病毒后加药物时 ,无论哪个方剂均未表现出抗 IBDV感染的能力。提示它们有一定的抗 IBDV感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复方药物 CEF 安全浓度筛选 抗IBDV感染 试验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