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6
1
作者 覃松 余国荣 +2 位作者 陈振光 陈秀清 奚翠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墨汁灌注观察营养血管的墨染... 目的 :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墨汁灌注观察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 :腓肠神经由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神经交通支汇合而成 ,其汇合点在外踝上 12 .7± 3 .7cm ,腓肠神经沿窝中点至外踝与跟腱中点连线下行 ,外踝上 12 .6± 3 .4cm处穿出深筋膜。其营养血管主要来源于窝中间皮动脉和腓动脉肌间隔穿支 ,上段起始部外径 0 .6± 0 .1mm ,下段距外踝上 6.7± 1.6cm处与腓动脉穿支恒定吻合 ,吻合支外径 0 .6± 0 .1mm ,沿途发出众多筋膜皮支营养小腿后部皮肤。结论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设计切取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2
作者 余国荣 奚翠萍 +1 位作者 覃松 陈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为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 目的 :为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 :上肢所有皮神经都有来源于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 ,在神经旁形成纵向血管链 ,除营养神经外 ,发出众多皮支与深筋膜血管网、皮下血管网广泛吻合营养皮肤。结论 :以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设计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皮神经 皮神经血供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岛状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降血管髌下支蒂胫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关节面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秀清 陈振光 +2 位作者 喻爱喜 李国良 叶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为用膝降血管髌下支蒂胫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关节面病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 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观测膝降动脉髌下支起始、位置、至胫骨内侧面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 :膝降动脉髌下支沿大收肌腱... 目的 :为用膝降血管髌下支蒂胫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关节面病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 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观测膝降动脉髌下支起始、位置、至胫骨内侧面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 :膝降动脉髌下支沿大收肌腱板和收肌结节前面下行 ,至膝关节间隙水平向前横行于关节囊表面 ,由此向下发 2~ 5支胫骨骨膜支。这些骨膜支与膝下内侧动脉和隐动脉等动脉的胫骨骨膜支相互吻合 ,分支分布于胫骨内侧面。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面缺损 膝降血管髌下支 胫骨骨膜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4
作者 余国荣 陈秀清 +1 位作者 覃松 奚翠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 :为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 目的 :为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 :股后皮神经由臀大肌下缘中点入股后沿中线下降 ,其主要营养血管上段系臀下动脉的股后皮神经伴行动脉 ,起点外径 0 .7± 0 .2mm ,下段系动脉的升皮支 ,起点外径 0 .7± 0 .2mm ,营养血管沿途发出众多皮支与股后部其他血管的皮支形成网状吻合 ,营养股后部皮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后皮神经 皮神经血供 营养血管皮瓣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桥接颈7神经根二期移位重建截瘫下肢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1 位作者 陈秀清 王树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为带血供的坐骨神经桥接颈7神经根二期移位重建截瘫下肢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坐骨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布和吻合;坐骨神经与自身躯干长度比例;选择性臀下动脉墨汁注射。结... 目的:为带血供的坐骨神经桥接颈7神经根二期移位重建截瘫下肢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坐骨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布和吻合;坐骨神经与自身躯干长度比例;选择性臀下动脉墨汁注射。结果:坐骨神经臀段营养血管来自臀下动脉,由前内侧进入,外径(1.5±0.7)mm(0.6~3.8mm);股后段来自股深动脉穿支,由前外侧进入;小腿段胫神经来自胫后动脉分支。上述节段血管在神经干表面分出升支和降支,彼此吻合,形成一个纵贯神经全长和供血丰富纵向的吻合血管链。自梨状肌下缘至内外踝连线,神经长(79.3±3.6)cm(70.0~86.0cm),梨状肌下缘至锁骨上缘中点距离为(60.6±3.1)cm(51.0~66.0cm)。选择性臀下动脉墨汁注射显示胫神经远端有墨染。结论:臀下动脉坐骨神经营养支是带血供坐骨神经移位桥接重要的供血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股神经 桥接 颈7神经根 截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腹股沟神经皮支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6
作者 余黎 余国荣 +3 位作者 陶圣祥 陈秀清 谢昀 简小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为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7侧经红色乳胶液灌注的会阴及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2侧成人新鲜标本灌注墨汁,观测营... 目的:为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7侧经红色乳胶液灌注的会阴及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2侧成人新鲜标本灌注墨汁,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髂腹股沟神经来源于第1腰神经腹侧支,其皮支从腹股沟管浅环穿深筋膜,穿出点横径为(1.89±0.47)mm,穿出时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下方。髂腹股沟神经皮支营养血管主要来源于阴部外浅动脉的升支、降支及股内侧支,并沿途发出皮支营养周围皮肤。结论:可以设计以髂腹股沟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神经皮支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岛状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嵌压症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7
作者 茆怀海 窦忠新 +3 位作者 邹开军 汪爱国 王文富 阮国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为小针刀减压治疗肩胛上神经嵌压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4侧常规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出冈上孔、冈下孔和肩胛上神经及血管 ,观察冈上孔、冈下孔及其与肩胛上神经、血管的走行位置关系 ,测量有关数据。结果 :冈上孔位... 目的 :为小针刀减压治疗肩胛上神经嵌压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4侧常规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出冈上孔、冈下孔和肩胛上神经及血管 ,观察冈上孔、冈下孔及其与肩胛上神经、血管的走行位置关系 ,测量有关数据。结果 :冈上孔位于锁骨锥状结节的后端深面 ,由肩胛切迹和横架于其上方的肩胛上横韧带围成 ,距体表 ( 4 .75± 0 .79)cm。冈下孔位于肩胛冈中外 1 /3交界处下方 2cm处的深面 ,由冈盂切迹和连于肩峰根部及肩胛骨背面的肩胛下横韧带围成 ,距体表 ( 3.93± 0 .95)cm。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上干 ,行向后外下 ,穿冈上孔入冈下窝 ,再向后穿冈下孔入冈下窝 ,沿途发支至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肩胛上血管经肩胛上横韧带的外上方入冈上窝与神经伴行。结论 :本文提出同时扩大或开放两孔进行治疗的新思路 ,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定位方法 ,可提高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嵌压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肩胛上神经嵌压症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髌骨移位修复膝关节面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8
作者 楼新法 陈秀清 陈振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38,148,共4页
目的:为带血管蒂髌骨移位修复股骨髁和胫骨髁关节面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34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经解剖和铸型研究髌骨的血供。观测30块髌骨和胫骨内外侧髁上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结果:供应髌骨的各支动脉先在髌骨周... 目的:为带血管蒂髌骨移位修复股骨髁和胫骨髁关节面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34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经解剖和铸型研究髌骨的血供。观测30块髌骨和胫骨内外侧髁上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结果:供应髌骨的各支动脉先在髌骨周围吻合成髌周动脉环,再由该环发支进入髌骨。参与形成髌周动脉环的主要动脉有膝上外动脉、膝下外动脉、膝降动脉髌上支、膝降动脉髌下支和膝下内动脉。髌骨关节面与股骨内外侧髁关节面、胫骨内外侧髁上关节面形态大小相似。结论:带血管蒂髌骨可以移位至股骨内外侧髁、或胫骨内外侧髁,利用髌骨的关节面修复股骨髁或胫骨髁关节面缺损,以期最大限度保留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血管蒂 股骨髁 胫骨髁 关节面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锁骨瓣转位术的解剖及其应用
9
作者 柳昊 叶澄宇 陈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 :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的锁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6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 :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起源恒定 ,距锁骨上方 (7.9&... 目的 :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的锁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6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 :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起源恒定 ,距锁骨上方 (7.9± 0 .8)cm处分为升支和降支 ,降支主干外径 (1.0± 0 .2 )mm。 72 .2 %的降支直达锁骨 ,2 7.8%的降支与颈横动脉或肩胛上动脉锁骨支吻合分布锁骨。结论 :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半片锁骨瓣转位可修复下颌骨小面积缺损。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瓣 甲状腺上动脉 转位术 下颌骨缺损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丛兴忠 李玉泉 姜宗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心血管人工移植物 (如人工血管、人工瓣膜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作为血管壁的主要组成细胞在人工血管的构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外培养是研究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细胞... 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心血管人工移植物 (如人工血管、人工瓣膜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作为血管壁的主要组成细胞在人工血管的构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外培养是研究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但静态条件下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联合培养缺少在体条件下的力学环境 ,因而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将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研究在力学环境下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切应力 血管内皮细胞 生物学作用 临床应用 心血管人工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髌骨重建胫骨平台关节面缺损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秀清 陈振光 王以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研究用髌骨重建胫骨平台关节面缺损的生物力学特征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髌骨重建胫骨内侧髁或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的实验装置 ,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测量重建后股胫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并与理论相比较。结果 :实验... 目的 :研究用髌骨重建胫骨平台关节面缺损的生物力学特征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髌骨重建胫骨内侧髁或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的实验装置 ,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测量重建后股胫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并与理论相比较。结果 :实验组载荷 -应变曲线、载荷 -位移曲线和应力等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重建后的股胫关节能恢复正常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胫骨平台关节面缺损 生物力学 关节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