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TNFα诱导的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沁 顾勇 林善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高表达对小鼠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IMCD)炎性刺激的反应。方法:实验分为4组:IMCD空白对照组,IMCD+TNFα刺激组,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的转染空白组(PPAR-γIMCD组)和PPARγ-IMCD+TNFα刺...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高表达对小鼠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IMCD)炎性刺激的反应。方法:实验分为4组:IMCD空白对照组,IMCD+TNFα刺激组,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的转染空白组(PPAR-γIMCD组)和PPARγ-IMCD+TNFα刺激组。TNFα刺激:采用TNFα50 ng/ml作用24 h;质粒转染:将小鼠野生型PPARγ1质粒转染于IMCD细胞使PPARγ高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MCP-1、TGFβ1分泌量。结果: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的IMCD细胞PPARγmRNA和蛋白高表达。IMCD空白对照组和PPAR-γIMCD转染空白组相比,细胞上清液MCP-1和TGFβ1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MCD+TNFα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MCP-1和TGF-β1表达明显增加(与IMCD空白对照组相比,P<0.005),PPAR-γIMCD+TNFα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MCP-1和TGFβ1的分泌与IMCD+TNFα刺激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和P<0.005)。结论:IMCD细胞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使得PPARγ高表达后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肿瘤坏死因子Α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